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巴比伦陷落了!”
    以赛亚的预言光照全人类(上册)
    • [第219页的图片]

      “吃吃喝喝吧!”

      [第220页的图片]

      守望人“像狮子吼叫”

      [第222页的图片]

      “我整天站在守望台上,彻夜守在岗位上”

  • “巴比伦陷落了!”
    以赛亚的预言光照全人类(上册)
    • “巴比伦陷落了!”

      以赛亚书21:1-17

      1,2.(甲)贯串圣经全书的主题是什么?在以赛亚书出现的另一个重要题目是什么?(乙)圣经怎样逐步发挥巴比伦将要陷落这个题目?

      圣经好比一首出色的乐曲,既有一个贯串全曲的主题,也有其他反复出现的主要旋律,使全曲更具特色。圣经的主题就是:耶和华要用弥赛亚的王国政府昭雪他的至高统治权。可是圣经也有其他反复出现的重要题目,其中一个就是巴比伦的陷落。

      2 这个重要题目在以赛亚书13,14章首先出现,然后在21,44,45章再次提到。一个世纪以后,耶利米阐述同一个题目,最后启示录描述气势磅礴的结局。(耶利米书51:60-64;启示录18:1-19:4)凡是认真研究上帝话语的人,都该注意圣经里这个重要题目。在这方面,以赛亚书21章对我们很有帮助,因为这一章生动而仔细地预告这个世界强国怎样陷落。稍后,我们会看见以赛亚书21章强调圣经另一个重要题目,有助于今天的基督徒衡量自己有没有保持警醒。

      “严酷的异象”

      3.为什么圣经把巴比伦叫做“海洋旷野”?这个名称预示巴比伦的将来怎样?

      3 以赛亚书21章一开始已经充满凶兆:“以下是针对海洋旷野的信息:有如南方狂风的,正从旷野,从可畏之地刮来。”(以赛亚书21:1)巴比伦横跨幼发拉底河,东边的一半坐落在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条大河中间,离海洋很远。既然这样,圣经为什么说巴比伦是“海洋旷野”?原来巴比伦地区年年泛滥,仿佛泽国,犹如“海洋”。巴比伦人建造了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用河堤、水闸、运河,治理这个恍如泽国的旷野。他们很聪明,利用这些水防卫巴比伦城。可是,不管人怎么做,巴比伦也不能免受上帝判定的刑罚。巴比伦曾是荒芜的旷野,终必变回旷野。巴比伦将要遭受的灾祸,就像有时吹袭以色列的狂风。这种在南方可畏的旷野形成的暴风,快要吹到巴比伦了。——参看撒迦利亚书9:14。

      4.启示录有关“大巴比伦”的异象怎样提到“水”和“旷野”?“水”代表什么?

      4 本书14章告诉我们,现代有一个组织跟古巴比伦相似。这就是伪宗教世界帝国“大巴比伦”。启示录论述大巴比伦的时候,也提到“旷野”和“水”。使徒约翰被带到旷野去看大巴比伦的下场。天使告诉他,大巴比伦“所坐的水”代表“各民族、群众、国族、语言”。(启示录17:1-3,5,15)伪宗教向来靠大众支持而生存,但最后这些“水”不能保护伪宗教。大巴比伦终必像古巴比伦一样,空虚荒凉,无人理会。

      5.巴比伦怎样行事“奸恶”,“抢夺”财物,臭名昭著?

      5 在以赛亚的日子,巴比伦还不是举足轻重的世界强国。可是耶和华已经预见,巴比伦一朝得势,就会暴虐不仁。以赛亚说:“我得了严酷的异象:奸恶的奸恶,抢夺的抢夺。”(以赛亚书21:2上)巴比伦会行事奸恶,抢夺战败国的财物,包括劫掠犹大。巴比伦人洗劫耶路撒冷,掠夺圣殿的珍宝,把居民俘掳到巴比伦去,用奸恶的手段对待无助的俘虏,嘲笑他们的信仰,也不让他们有任何希望回乡。——历代志下36:17-21;诗篇137:1-4。

      6.(甲)耶和华使人不用再因什么事而叹息?(乙)预言说哪些国家会攻打巴比伦?预言怎样应验?

      6 这个“严酷的异象”预示巴比伦将要受严酷的刑罚。巴比伦的确罪有应得。以赛亚接着说:“埃兰啊,上去吧!米底亚啊,围城吧!我已使一切因那地而起的叹息终止了。”(以赛亚书21:2下)这个奸恶的帝国所压迫的人会摆脱苦难。他们终于不用再叹息了!(诗篇79:11,12)被压迫的人怎样得以摆脱苦难呢?以赛亚指出两个国家会攻打巴比伦:埃兰和米底亚。两个世纪以后,即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居鲁士率领波斯和米底亚联军攻打巴比伦。公元前539年以前,波斯皇帝已经至少拥有埃兰部分国土,因此波斯军队里也有埃兰人。a

      7.以赛亚看见的异象对他有什么影响?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7 请注意以赛亚说这个异象对他有什么影响:“因此,我感到腰间痛苦万分,浑身痉挛,像产妇一样。我窘迫不安,什么也听不见;我惊惶失措,什么也看不到。我心慌意乱,越颤栗越惊慌。我向来向往的黄昏反倒叫我颤抖。”(以赛亚书21:3,4)黄昏是静思的好时光,看来先知很喜爱黄昏。可是现在傍晚非但不再迷人,反而叫人恐惧、痛苦、颤抖。他好像妇人分娩般“浑身痉挛”,而且“心慌意乱”。一位学者把这个词组翻做“我的心突突乱跳”,指出原文的意思是“脉搏狂乱”。为什么以赛亚这么痛苦呢?他的感觉看来预示未来。公元前539年10月5/6日晚上,巴比伦人将有类似的恐慌。

      8.预言说,虽然巴比伦的敌人就在城外,城里的人却怎么做?

      8 当晚是巴比伦的生死关头,但黑夜降临的时候,巴比伦人却全不害怕。以赛亚在事发前约两个世纪预言说:“你们摆桌设座,吃吃喝喝吧!”(以赛亚书21:5上)当时,狂傲的伯沙撒王正大排筵席,设座宴请一千个大臣,以及众多的妃嫔和姬妾。(但以理书5:1,2)纵酒狂欢的人知道敌军就在城外,但他们以为巴比伦城牢不可破,深沟高垒,固若金汤。况且巴比伦的众多神祇怎可能让这座城被人攻陷呢?只管“吃吃喝喝吧”!伯沙撒醉了,而且喝醉的也许不只他一人。以赛亚接着预告,人要唤醒巴比伦的大臣,看来他们都醉得糊糊涂涂了。

      9.为什么经文说要“膏立盾牌”?

      9 “领袖们,起来!要膏立盾牌了。”(以赛亚书21:5下)宴会突然结束。领袖们都要醒来!年迈的先知但以理奉召到场,目睹耶和华怎样使巴比伦王伯沙撒恐惧不已,恰如以赛亚所形容的一样。那时米底亚、波斯、埃兰联军突破巴比伦城的防线,巴比伦的大臣一片混乱。巴比伦在一瞬间就陷落了!但“膏立盾牌”是什么意思呢?圣经有时说君王是国家的盾牌,因为君王保护国家。b(诗篇89:18)因此以赛亚这节经文可能预告要另立新王了。为什么呢?因为伯沙撒“就在那天晚上”被杀,所以要“膏立盾牌”或另立新王。——但以理书5:1-9,30。

      10.以赛亚预告奸恶的巴比伦必受惩罚,崇拜耶和华的人看见预言应验,得着什么安慰?

      10 所有热爱纯真崇拜的人看了以上的经文,都非常欣慰。现代的巴比伦(大巴比伦)跟古巴比伦如出一辙,行事奸恶,抢夺成性。宗教领袖一直谋求禁制耶和华见证人,迫害他们,或向他们征收惩罚的税款。但正如这个预言提醒我们,耶和华看见这一切奸恶的事,决不让大巴比伦不受惩罚。上帝必消灭所有歪曲他的旨意、虐待他子民的宗教。(启示录18:8)这样的事真的会发生吗?上帝早就预告古巴比伦和现代的巴比伦怎样衰落,而且已经应验了。我们只要看看预言怎样应验,就能加强我们的信心。

      “陷落了!”

      11.(甲)守望人的责任是什么?今天谁一直做守望人的工作?(乙)毛驴和骆驼拉的战车代表什么?

      11 现在以赛亚转述耶和华向他所说的话:“耶和华对我说:‘你去,派人守望,吩咐他报告所看见的事。’”(以赛亚书21:6)这句话引出本章另一个重要题目——守望人。现代所有真正基督徒都关心这个问题,因为耶稣敦促他的门徒要“不断守望”。“忠信睿智的奴隶”看见上帝执行判决的日子迫近,警觉到这个腐败世界的危险,一直把看见的情况告诉人。(马太福音24:42,45-47)以赛亚异象里的守望人看见什么呢?“他看见骈马拉的战车、毛驴拉的战车、骆驼拉的战车,就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以赛亚书21:7)这一辆辆的战车很可能代表一队队列阵前进的战车,用骏马的速度奔向战场。毛驴和骆驼拉的战车,贴切地代表两个将来联手出兵的强国,就是米底亚和波斯。历史证实波斯军队的确用驴和骆驼打仗。

      12.以赛亚在异象里看见的守望人显出什么特质?今天谁要有这些特质?

      12 守望人不得不报告形势。“他像狮子吼叫说:‘耶和华啊!我整天站在守望台上,彻夜守在岗位上。现在有些人正驾着骈马战车奔驰而来!’”(以赛亚书21:8,9上)异象里的守望人勇气十足,放声高呼,就像“狮子吼叫”。要向巴比伦这样的强国宣布审判的信息,实在要很有勇气。他还要有另一种特质——忍耐。守望人昼夜紧守岗位,从不松懈。在末世期间,守望人阶级也要有勇气和忍耐。(启示录14:12)所有真正的基督徒都要有这两种特质。

      13,14.(甲)古巴比伦有什么遭遇?它的偶像怎样被打碎?(乙)大巴比伦在什么时候同样陷落?过程怎样?

      13 以赛亚异象里的守望人看见一辆战车飞奔而来。有什么消息呢?“他开口喊叫说:‘陷落了!巴比伦陷落了!巴比伦所有雕刻的神像,都被打碎在地上了!’”(以赛亚书21:9下)这个消息叫人多么振奋!这个欺压上帝子民的奸恶国家终于陷落了!c可是,巴比伦的偶像怎样被打碎呢?米底亚和波斯的军队会冲进巴比伦的庙宇,打碎无数的偶像吗?不必。巴比伦的神像无力保护城池,就等于已被打碎。巴比伦不能再压迫上帝的子民,显示这个国家已经陷落,权势也败落了。

      14 大巴比伦又有什么遭遇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巴比伦阴谋压迫上帝的子民,仿佛把他们暂时俘掳一样。上帝子民的传道工作几乎陷于停顿,守望台社社长和其他主要工作人员被人诬告入狱。1919年,情势突然逆转。守望台社的工作人员获释出狱,总部的办事处重开,传道工作得以恢复。大巴比伦不能再限制上帝子民的自由,可见它已经陷落,权势也败落了。d在启示录里,天使用以赛亚书21:9的话,两次宣布大巴比伦陷落了。——启示录14:8;18:2。

      15,16.以赛亚的同胞怎样好像“脱谷场上被踩踏的庄稼”?我们从以赛亚对待同胞的态度学到什么教训?

      15 以赛亚用同情的口吻,向同胞总结这个预告未来的信息,说:“我的同胞啊,你们就像脱谷场上被踩踏的庄稼。我从以色列的上帝、万军之主耶和华那里听见的,都告诉你们了。”(以赛亚书21:10)在圣经里,脱谷常常象征上帝的子民被管教和精炼。跟上帝立约的子民会好像“脱谷场上”的庄稼。在场上,小麦的糠被踩脱,剩下有用的谷实。以赛亚没有幸灾乐祸,反而同情同胞的遭遇。这些人将要像“脱谷场上”的庄稼,有一些甚至要终生在异地做俘虏。

      16 以赛亚的话正好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在今天的基督徒会众里,有些人也许不大怜悯犯错的人,被管教的也可能不愿接受管教。但如果我们谨记,耶和华施行管教,目的是要精炼自己的子民,我们就不会看不起谦卑地接受管教的人,我们被管教的时候也不会不愿接受。但愿我们都看出,上帝出于爱心才管教人。——希伯来书12:6。

  • “巴比伦陷落了!”
    以赛亚的预言光照全人类(上册)
    • a 波斯王居鲁士有时称为“安申王”。安申是埃兰的一个地区或城市。在以赛亚的日子(公元前8世纪),以色列人可能不大熟悉波斯,却认识埃兰。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以赛亚提到埃兰,却不提波斯。

      b 许多圣经评注家认为“用油抹盾牌”(和合本)指古代军中的习惯。那时,士兵出战前先在皮革造的盾牌上抹油,使敌人攻过来的兵刃滑开。这样解释不是不可能,但须知城破当夜,巴比伦人根本没什么时间迎战,更不要说秣马厉兵,给盾牌抹油了!

      c 以赛亚就巴比伦所说的预言非常准确,于是有些批评圣经的人创出一套理论,说预言是事后才写的。可是,正如希伯来语学者F.德利奇指出,这些猜测根本是不必要的。只要我们接受上帝能启示先知,在事前几百年预告未来就不是不可能的了。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