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后世深具影响的印刷师守望台1995年 | 4月15日
-
-
他渴望将当时已用来印制拉丁文古典著作的印刷技术用于印制圣经之上。于是他着手重新搜集哲罗姆所著的拉丁语《通俗译本》最接近原来第五世纪完成的文本。
一部精炼的《通俗译本》
哲罗姆的译本译自圣经原本的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但到了埃蒂安纳的日子,《通俗译本》面世已有一千年之久。由于多世纪以来的辗转抄写,当时的《通俗译本》已有不少错误和流弊。此外,在中世纪期间,圣经里受感示的话语已被一大堆中世纪神话、意译文和乱真的篡改所盖过。这些杜撰部分跟圣经原文混淆起来,以致人们开始将其视为受感示的著作。
为了剔除所有不属原作的部分,埃蒂安纳采用古典文学著作所沿用的校勘学。他找到了当时最古老、最优良的抄本。在巴黎市内和附近的图书馆,以及在诸如埃夫勒和苏瓦松等地方,他发现了几份古抄本,其中一份看来追溯至公元第六世纪。埃蒂安纳小心翼翼地将不同的拉丁文文本逐篇作一比较,然后挑出看来最具权威的文本,这便是他在1528年首次出版的埃蒂安纳圣经。在提高圣经内文的准确性方面,这部圣经跨进了一大步。埃蒂安纳继续出版修订本。在他之前有其他人曾试图修订《通俗译本》,但埃蒂安纳的圣经却是向读者提供有用评注的第一部版本。埃蒂安纳在页边注明,他在哪里删去某些令人怀疑的经文,在哪里可以有多过一种的译法。他同时注明抄本的出处,以及更正所依据的权威。
埃蒂安纳引进了许多其他特色,这些特色在16世纪是颇新颖的主意。他把伪经和上帝的话语分别开来,并将使徒行传排在四福音之后,保罗的书信之前。在每页的顶头,他都提供几个关键字词去帮助读者找到某些内文。这就是今日我们称为页首标题的最早期例子。埃蒂安纳没有使用源自德国的哥德式粗黑字体,他是最先采纳今日一般使用、字体较幼,也较易阅读的罗马式字体的人。此外,为了澄清某些内容的意思,他也提供了若干相互参照和语文学的注释。
许多贵族和高级教士都很赏识埃蒂安纳的圣经,因为这部圣经比《通俗译本》的任何版本都胜一筹。无论在美观、技巧和实用方面来说,埃蒂安纳的圣经成为当时的标准版本,不久全欧争相仿效。
-
-
对后世深具影响的印刷师守望台1995年 | 4月15日
-
-
索邦的监察员抵制所有异文校勘版和《通俗译本》的坊间译本,并将这些版本视为“对教会有百害无一利”。这种情况并不使人感到意外,因为当时宗教改革家正纷纷对教会的教义、仪式和并非基于圣经的传统主张提出质询。可是,不少索邦的神学家却认为,跟从教会神圣庄严的教义比依附圣经的准确译文更为重要。一位神学家说:“教义一旦制定,圣经就像筑墙之后的棚架一样要加以拆卸了。”尽管神学院里大部分人都不谙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他们却鄙视埃蒂安纳和其他文艺复兴期间学者在钻研圣经字词原意方面所作的研究工夫。一位索邦神学院的教授甚至狂妄地断言:“将希伯来文和希腊文普及化会导致所有宗教的毁灭。”
索邦发动攻击
虽然埃蒂安纳早期印制的《通俗译本》通过了神学院的检查,却并非毫无争议。在13世纪,《通俗译本》被奉为巴黎大学的官方圣经;对许多人来说,这部圣经的文本是绝无谬误的。该神学院甚至对备受尊重的学者伊拉斯谟所编订的《通俗译本》提出谴责。当时,一个外行印刷师竟敢大胆修改官方的文本,对有些人来说,这实在是令人大感震惊的事。
可能最令神学家感到忧虑的莫过于埃蒂安纳的边旁评注。这些评注使人怀疑《通俗译本》文本的正确性。埃蒂安纳本想澄清某些细节,但却被指控侵犯了神学的范畴。他否认指控,声称他的评注纯属撮要和语文考证性质。例如,他在创世记37:35的评注解释,“地狱”一词不能解作恶人受罚的地方。于是神学院指责他不相信灵魂不死的道理和“圣徒”代求的力量。
然而,埃蒂安纳获得国王的恩待和保护。弗兰西斯一世对文艺复兴的著作,尤其是御用印刷师的作品,深感兴趣。据报有一次弗兰西斯一世造访埃蒂安纳,耐心等候他就一份文本作出最后修改。由于获得国王的支持,埃蒂安纳才抵挡得住索邦的攻击。
神学家禁制他的圣经
1545年,当时的事态使索邦神学院将矛头指向埃蒂安纳。由于看出联手对抗改革家的好处,(德国)科隆、(比利时)卢万,以及巴黎的天主教大学在较早时候曾同意,要合力监察非正统的主张。卢万大学的神学家致信索邦神学院,表示他们对埃蒂安纳的圣经没有列入禁书名单一事感到意外。索邦不忠实地声称,如果他们曾见过这些圣经,就必定会将其列为禁书了。神学院内反对埃蒂安纳的人现在深信,只要卢万神学院和巴黎神学院携手合作,他们一定可以说服弗兰西斯一世去定他的御用印刷师的罪。
这时,埃蒂安纳已察觉到仇敌别具用心;于是他先行觐见国王,提议如果神学家能列出他们所找到的错误,他很乐意将神学家的更正印出来附在每本出售的圣经里。这个解决办法很合国王的心意。他吩咐王室诵经员皮埃尔·迪沙泰尔办理这件事。1546年10月,神学院致信迪沙泰尔提出抗议,指埃蒂安纳的圣经是“那些背弃我们的信仰,转而支持流行……异端的人的食粮”。这部圣经充满错谬,应该“全部根除灭绝”。国王仍未信服,于是亲自吩咐神学院交出他们找到的差误,好附印在埃蒂安纳的圣经中。神学院答允这样行,但事实上他们却设法规避交出一份详细的差误表。
弗兰西斯一世于1547年3月去世,埃蒂安纳失去了对抗索邦的最佳盟友。亨利二世登位时,他重申父亲的命令,要神学院交出他们找到的差误。可是,他看到德国贵族如何利用宗教改革去达成政治目的时,亨利二世最关心的是要保卫法国的天主教,并使这个国家在新王治下团结起来,而非御用印刷师所印的圣经的好处或弊病。1547年12月10日,国王的智囊团决定禁止售卖埃蒂安纳的圣经,直至神学家交出差误清单为止。
-
-
对后世深具影响的印刷师守望台1995年 | 4月15日
-
-
国王再次下令神学院把找到的差误清单交给他的私人顾问。神学院的答复是,‘神学家不惯用书面写出他们将某些主张视作异端的理由,他们只在口头提出回答,不然,就会写之不尽了。’亨利接受这个托词,于是最后颁下禁制令。差不多所有由埃蒂安纳印制的圣经都被没收。他侥幸逃过了普拉西莫贝的火刑;但鉴于他的圣经遭受全面禁制,他自己也有可能受到进一步的干扰,于是他决定离开法国。
流亡国外的印刷师
埃蒂安纳于1550年11月移居瑞士日内瓦。神学院规定除了《通俗译本》之外,印制任何圣经译本都属违法。现在埃蒂安纳可以自由印制他自己喜欢的书籍了。1551年,埃蒂安纳重印他的希腊文“新约”圣经,这部圣经附有两部拉丁文译本(《通俗译本》和《伊拉斯谟译本》)并行排列。接着,他在1552年印制了希腊文圣经的法文译本,并附有伊拉斯谟的拉丁文文本。在这两个版本里,埃蒂安纳引进了划分章节的制度——即今日普遍使用的同一制度。虽然以往其他人也试采用过不同的划分章节方式,但埃蒂安纳的方法却成为公认的形式。他在1553年出版的法文圣经是第一部采用这种划分方式的圣经全书。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埃蒂安纳在1557年出版的拉丁文圣经双语译本;这部译本在整部希伯来文圣经都采用上帝的私有名字——耶和华。他在诗篇第二篇的边注注明,用亚当尼(ʼAdho · naiʹ)去取代希伯来文的四字神名(יהוה)纯粹是基于犹太人的迷信,这种做法应当加以摈弃。在这部版本里,埃蒂安纳用斜体字标明哪些拉丁字词是为了充分表达希伯来文的意思而加上去的。后来其他圣经也沿用这个做法。由于现代人多使用斜体字去标明要强调的字眼。因此,这种相传下来的做法不时令现代读者感到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