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泛舟喀拉拉邦风景区
    警醒!2008年 | 4月
    • 赛船文化展魅力

      蛇船是一种独木舟,船身纤长,由于船尾呈帽子形状,酷似眼镜蛇头,因而得名。从前回水一带的君王,骁勇好战,收割期过后,互相攻伐,这些蛇船就成为战船。后来,战事终于结束了,蛇船就被闲置,只有在庙会期间,这些建造非凡的蛇船才会再度下水。那时候,器乐喧天,船只装饰美观,队员驾船启航,巡回水上,大大展示传统文化。当地人更为出席庙会的名人举行蛇船竞赛,令他们大感光彩。赛船传统已有一千年之久,盛况至今依然不衰。

      参赛的蛇船往往多达20艘,每艘船由100至150个船员操作。超过百名船员,各持短桨,分坐船的两侧。舵手共有四人,手持长桨,站在船尾掌舵。另有两人站在船中央,用木棍敲板,划手就随着节奏起桨。此外,船上至少还有六人为划手打气。他们高声呐喊,大力拍掌,吹口哨,唱战歌,划手在催促之下,运桨如飞,乘风破浪。终点在望时,年轻的划手把节奏忘记得一干二净,只顾全力冲刺,场面极为壮观。

      1952年,印度第一位总理尼赫鲁到访回水风景区内一个重要城镇阿勒皮,其间出席了一场蛇船竞赛,令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十分兴奋,竞赛一结束,就撇下身边的保安人员,跃进夺标的那艘船,跟划手一起拍掌,一起唱歌。回到德里之后,尼赫鲁准备了一个用银打造的蛇船复制品,复制品上有他的署名和这样的题字:“蛇船竞赛尽显地区特色,赠予夺标选手。”从此,每年一度的尼赫鲁蛇船大赛,冠军队获得授予的奖品,就是这座银船。每年举行大赛的时候,平日很悠闲的回水风景区就变得非常热闹,游客多达十万人。

  • 泛舟喀拉拉邦风景区
    警醒!2008年 | 4月
    • [第24页的图片]

      蛇船竞赛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