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生活沉闷吗?你是能够改变现状的!警醒!1995年 | 1月22日
-
-
你的生活沉闷吗?你是能够改变现状的!
《儆醒!》杂志驻西班牙通讯员报道
年逾半百的玛格丽特和布赖恩碰上难得的好机会:领取一笔可观的退休金提早退休。当时他们决定南下到地中海一带,在阳光明媚的海滨安享晚年。在海边的别墅过着无忧无虑、安闲舒适的生活——他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两年后,他们的美梦化为泡影。布赖恩解释说:“我们的生活看来毫无意义,天天百无聊赖。我当然会到海滩游泳,间中跟朋友打高尔夫球或网球。要是别人不怕絮烦,我会喋喋不休,说个没完。谈论什么?无关紧要的琐事。”
年约二十一二岁的吉泽拉已为人母,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下午母女照常到公园消闲。女儿在沙堆上玩得很高兴,专心致志地堆砌泥饼和沙堡。妈妈则坐在附近一张长凳上,细心看顾女儿。她是否真的这样做?且看,她的确在那儿坐着,不过一面聚精会神地收听电台广播,一面抽烟。在迷蒙的烟雾里,她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女儿。她已尝透郁闷的滋味。
17岁的彼得是一名高中生。制作精巧的电子游戏产品他应有尽有。虽然这样,他却呆在房间,心里闷沉沉的。他开动电视屏幕,打算玩玩电子游戏,但始终提不起兴趣。这个游戏他已玩了无数次,甚至懂得怎样智胜电脑的谋略。听听音乐?手上的唱片全都听过不知多少遍。他实在闷得要死,因此嗟叹说:“我不知怎么办才好。”
你正在消磨时间吗?
当然,并不是人人都觉得生活枯燥乏味的。许多人仍然过着开心愉快、富有意义的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们不断学习新事物,并且把自己的创作天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他们还与别人培养友好关系,但至为重要的就是跟上帝建立亲密关系。
各行各业的人都会闷闷不乐,这是在所难免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每3个德国人就有一个感到生活沉闷乏味。雄心勃勃、不能静下来的雅皮士经常出入广受欢迎的娱乐场所。为了打发时间,无业青年惟有听嘈吵的音乐,大喝廉价啤酒。中年的蓝领工人整个周末都沉迷于观看电视,白白浪费了时间。行政人员下班之后感到失落迷惘。上述所有人都共同抱怨:闷得发慌。
古代的哲学家用“厌世”一词来形容沉闷,而沉闷的德语对应词就是“无聊”。时间好像过得很慢、工作看来毫无意义、渴望“摆脱生活的种种烦恼”——这一切都是再普遍不过的征象,显示出人正备尝烦闷的滋味。
甚至富有人家也难免会感到沉闷。评论过超级富豪的挥霍生活之后,《时代》杂志的罗杰·罗森布拉特指出:“世上的超级富豪拥有华丽堂皇的深宅大院,饲养大动物,举行豪华派对,招待达官贵人。名成利就之后,大部分富豪会作出怎样的宣称呢?他们感到十分苦闷。苦闷透了。”
人们一度以为增添闲暇就是解闷的灵丹妙药。他们假定,只要改善工作环境,终止以往单调乏味的苦活,拥有大量的空闲时间,人人便会享有富于报酬的生活。令人遗憾的是,事情并非这么简单。要打发空闲时间其实比一般人所想象的更为困难。许多人从星期一起就热切等待周末来临,他们期望周末过得愉快,可是到头来却大失所望。
沉闷的不良影响
有些人以为沉溺于各种兴奋刺激的活动,就可以排遣烦闷。另一些人则强迫自己埋头苦干,拼命工作,因为他们不知怎样打发工余时间才好。其他人借酒消愁,也许为了寻求刺激,他们不惜滥用各种麻醉剂。不少娱乐界的明星都过着繁忙的生活,兼且放荡无度。曲终人散之后,他们服用可卡因等麻醉剂,借此填补心灵的空虚。少年未婚妈妈的数目不断上升,原因之一是她们觉得百无聊赖。许多未婚妈妈以为怀孕生子能为她们的生活增添意义。
沉闷也是罪案激增的成因。《时代》杂志评论,许多年轻人在16岁毕业之后,终日无所事事;与其他在职的同辈相比,西欧的无业青年“较容易自寻短见、滥用麻醉剂、未婚怀孕,以及触犯法纪”。情形看来又再次证明这句古老谚语的确所言不虚:“撒但招引游手好闲的人到处惹祸闹事。”——可参阅以弗所书4:28。
-
-
排遣沉闷的容易方法?警醒!1995年 | 1月22日
-
-
排遣沉闷的容易方法?
现今为盈千累万的人提供源源不绝的娱乐已成为一门赚钱的生意。外地旅游、先进的电子装置、精巧的嗜好,凡此种种都是帮助顾客消磨时间的方法。虽然这样,烦闷却依然郁结在人们的心头。甚至在度假期间,沉闷无聊的游客也需要寻找刺激的玩意,以求保持心情兴奋愉快。不少热中于慢跑的人一旦忘记携带手提式收音机,就会感到不知所措。
毫无疑问,电视所提供的娱乐不但能够振奋人心,也可以消除烦闷。但这种兴奋的感觉又可以维持多久呢?对一些人来说,电视就好比一种容易上瘾的麻醉剂。对于电视所带来的兴奋刺激,他们的期望一次比一次高;如果电视未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觉得似曾看过,毫无新意,索然寡味了。这样的娱乐绝不是解闷的方法,反倒是酿成烦闷的因素。
电视本身并不会令人感觉烦闷,但沉溺于观看电视也不能把心中的苦闷驱散。更糟的是,如果你花越多时间观看电视,你就越来越跟现实脱节。事实屡次表明,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儿童身上。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年约四五岁的儿童被问及他们情愿不要父亲还是放弃观看电视的时候,有三分之一的儿童表明,他们可以不要爸爸,但没有电视就万万不能!
向各种欲望屈膝也不是排遣烦闷的方法。德国国会一位社会民主党议员指出,现今许多年轻人都是“在物质富裕的环境下成长的,各式各样的玩具、多姿多采的假期、最新款式的时装,他们应有尽有”。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令这些年轻人感觉兴奋呢?和蔼可亲的父母也许出于好意,不断购买最新的玩意给儿女。要是这样,儿女长大之后,就很可能有长期郁闷之虞。
烦闷的根由
要完全消除烦闷是不合乎现实的。在这个世上,人生总不能时时刻刻都是兴奋愉快的。人如果怀有这样不切实际的期望,就会很容易兼且非必要地感到不满;但与此同时,也有另一些明确的因素促使情况恶化。
例如,现今越来越多家庭分崩离析。父母双方都沉迷于个人的娱乐活动,所以没有时间跟儿女共处——这可能是个中原因吗?难怪青少年要寻找消遣自娱,他们流连迪斯可(的士高)、电子游戏机中心、购物商场等地方是不足为奇的。因此,对许多家庭来说,整家人一同郊游,一起参与文娱活动早已成为陈年旧事了。
此外,还有其他人因为生活单调而闷闷不乐,他们不自觉地变得沉默内向,只顾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全不理会别人的感受。他们越来越孤立自己,同时也妄图独自把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但结果表明他们根本不能实现这个空想。毕竟,离群索居的人,没有一个是活得开心快乐的。我们不但需要朋友,也需要互相沟通。因此,拥护个人主义的人一旦孤立自己,其他人就会连带遭受影响;他们往往不知不觉地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枯燥无味,同时也令周围的人感到厌烦。
可是,问题并非仅限于表面,还涉及内心深处,正如17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一针见血地指出,“厌烦在心底里扎根生长,然后把它的毒害充塞心头。”这句话是多么真实啊!
关于人生的真正意义,只要疑团一日萦系心头,烦闷就会继续郁结心中。人需要从心底里相信自己的生活是富有意义的。可是,人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在世上,没有人生目标,对前景又没有什么希望,他怎能抱有积极的人生观呢?
事情涉及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人生有什么目的?我为什么活在世上?我的未来会是怎样?维克托·弗兰克尔医生评论说:“人生的主要推动力在于设法为自己找出生存的意义。”但我们又可以从哪里寻找人生的意义呢?我们可以从哪里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减轻沉闷——方法如何?
关于这些基本问题,人可以从一本最古老的书获得启迪。19世纪的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说:“我的启蒙纯粹是由于阅读一本书而获致的。”哪本书呢?他所指的就是圣经。狄更斯也有同感,他说:“圣经是世上古往今来最卓越的书,这本书所提供的教训对人最有造益,任何人……都可以从中获得指引。”
毫无疑问,圣经是一本可靠的指南,能助人过富有意义的生活。这本书从头至尾都强调一点,就是上帝委派工作给人类执行。人有责任要照管和美化地球,以及仁爱地看顾地上的动物,而至为重要的就是人要赞美他的创造者耶和华。这些任务相当庞大,人实在没有机会感到沉闷无聊!盈千累万的活跃基督徒发觉,全力支持上帝,并且尽心尽意地事奉他,专心致志地执行他的委派,不但能够为他们的生活增添意义,还可以驱散心中的烦闷。
深感沉闷的人越来越多,这也许是个近代流行的现象,许多古老的语言看来并没有任何跟“沉闷”对应的词语。虽然这样,圣经却向我们阐明人生的意义,并且提出实用的建议,帮助我们排遣沉闷。例如,圣经指出‘与众寡合的……恼恨一切真智慧’。(箴言18:1)换句话说,不要离群索居!
人具有集群的天性。他需要跟别人建立友谊,互相交往,因为人天生是需要朋友的。渴望与别人交往是正常的,人如果硬要抑制这个愿望而孤身独处、冷眼旁观,就绝不是明智之举了。同样,在人际关系上,仅是建立表面的友谊就有如漠视一切实用的智慧。
人如果只是静静地观看电影,或仅是把资料输入电脑,这样的交往形式当然是容易应付得多。学会适应别人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可是,你如果愿意跟别人作有意义的交谈,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就会获得丰富的报酬,沉闷无聊的机会也会减至最少。——使徒行传20:35。
所罗门对人性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他提出以下有力的忠告:“能满足于自己所有的,远胜过贪得无餍。”(传道书6:9,《现译》)换句话说,要尽量善用你目前的环境。要集中注意目前的事情。这样做总比妄想逃避现实或,引用所罗门的话,“贪得无餍”好得多。
此外,你还要好好安排每天的活动,并且定下明确的目标,也要怀有不断学习的愿望;这样,你就能够驱散心中的烦闷。即使已经退休,人仍可以成就许多事。巴利阿里群岛一名70余岁的退休男子,本身是一位耶和华见证人,现正努力学习德文。他有什么目标?他渴望跟许多来自德国的沉闷旅客谈论上帝的话语。他根本没有机会感觉烦闷!
最后,善用双手又怎样?何不学习一些手艺,例如绘画、弹奏乐器等?你一旦学有所成,自尊心就会日渐增强。你有想过卷起袖子,帮忙料理家务吗?家里总会有许多琐碎的事项需要整理的。与其因为生活单调乏味而闷闷不乐,倒不如献出自己,在家里做些有意义的工作,并且养成一些熟练的手艺。你付出的努力绝不是徒然的。——箴言22:29。
此外,圣经劝勉我们,不论我们接获什么委派,我们都必需全力以赴。(歌罗西书3:23)当然,这意味着我们不但要积极参与,而且也要表现真挚的兴趣。值得谨记的是,英文“兴趣”一词源自一个拉丁语词,字面的意思是“在……中间”;换句话说,要专心致志地完成手头的工作。这样,你的工作就会变得趣味盎然了。
以上的优良劝告早在许多年前已经写成。在空闲时间感到忧郁沮丧的人,只要把这些劝告付诸实行,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因此,无论你做什么,都要专心致志地做。要跟别人来往。献出自己为他人服务。要不断学习,并且与别人保持坦率的沟通,也要找出人生的真正目的。你只要把以上一切付诸实行,就不会经常嗟叹说:‘为什么生活是这么沉闷的?’
[第7页的附栏]
排遣烦闷的方法
1.切勿让现成的娱乐削弱个人的进取心。要小心拣选自己的娱乐。
2.要跟别人建立友谊,彼此和睦相处。
3.要不断学习,也要定下个人目标。
4.要富于创意,善用双手。
5.要有人生目的,并且凡事以上帝为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