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1998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
分社需要继续扩充
正如孩子的衣服过了不多时就不够大了,为求照料国内见证人,日本分社的设施也屡次需要扩充。1971年,社方拟定计划,在沼津兴建一座三层高的工厂和一座五层高的伯特利宿舍。在这个地点,壮丽的富士山遥遥在望。
社方打算把工厂主要用来印制日语版的《守望台》和《儆醒!》。社方新近购置了一台重达40吨的东京机械轮转印刷机,并决定用这台新印刷机印制1972年10月8日的《儆醒!》特刊。这件事的确是个里程碑,因为这是弟兄们在沼津的印刷厂印制的第一份杂志。可是,在印刷机房工作的弟兄经验不多,还有很多技术需要学习。有时他们不禁怀疑是否能够适当地使用这台印刷机。一个参与印刷工作的弟兄说:“在那些日子,有些书页上的油墨十分厚,差不多可以凭着触摸就知道是什么字!”有些书页则字迹颜色很浅或很不均匀。可是,随着弟兄们经验逐渐增加,印刷的素质亦不断改善,传道员在外勤服务上所分发的杂志数量也大增。
1973年,诺尔弟兄在沼津分社的呈献礼中发表演讲,宾客聚集在工厂三楼空置的大堂里。诺尔弟兄提及这层楼将来会充作什么用途,说:“这个空置的部分代表你们的信心。我们相信在一两年内,你们就需要这个地方了。上帝的组织是不断向前迈进的,现在正以极快的速度扩展。”
-
-
日本1998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
正如诺尔弟兄预见,社方很快就充分使用工厂的这个部分了。到1974年,分社需要兴建另外两座建筑物,一座用来贮存各种物资,另一座用作工人宿舍。本间年雄说:“这是日本见证人自行兴建的第一座建筑物。我们有点担心是否有足够的熟练工人。上帝祝福我们,兴起了像深山唯三这样的人;他有三十多年的建筑经验,在一家规模庞大的承建公司担任工程监督。”
在此之前,由于工作关系,唯三有好几年时间跟家人分离;他刚刚辞了职,希望能够用更多时间跟家人一起。因此,他接获邀请前来沼津督导伯特利的扩展工程时,内心的感觉相当矛盾。他是否又要撇下家人呢?分社回答说:“不是!”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分别18岁和20岁,也获邀到分社工作。
当时的工程与后来的相比尚属小规模,弟兄们却从这宗工程获得经验。他们坚信凭着耶和华的帮助,他们必定能够应付更大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