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孩子应付在学校里的难题警醒!1994年 | 8月8日
-
-
欺凌与暴力
欺凌弱小是“其中一个最不容易察觉的学校难题”,莫琳·奥康纳在《怎样帮助孩子完成学业》一书中声称。此外,她也留意到“无论受害人由于受欺负而感到多么苦恼,他们往往不愿向成年人透露实情,因为害怕被人指为‘告密生’”。
令人惋惜的是,有些教师把同学间互相欺凌视为正常行为。不过,许多人都怀有教育家皮特·斯蒂芬森的看法,他认为欺凌是“另一种形式的虐待”,并且坚称“对恃强凌弱的学生来说,任由他们继续横行霸道对他们本身也毫无益处”。
那么,如果你的孩子受人欺负,你可以怎样做呢?奥康纳写道:“最佳的保护来自受害人身边的长者。”你可以与一位有同情心的教师商讨这件事。这样做能够消除孩子的忧虑,让他知道在教师和父母的心目中,这种侵略性的行为是不能接受的。为了对抗欺压行为,许多学校定下明确的方针,让教师公开在班上与学生讨论。
由于宗教信仰的缘故,纳塔莉一度遭人欺凌。“由于我是个耶和华见证人,我受到辱骂,财物也给人撕毁了,”她述说以往的经历。为了解决难题,纳塔莉与父母详细讨论这件事。父母提议她把事情告诉老师,她于是遵照父母的建议而行。“我经常遭两位同学欺负,我主动打电话给他们的父母,”她补充说。“由于我能够向他们解释我的处境,现在情况已大为改善。这样,我不但赢得老师的信任,而且也赢得大部分同学的信任。”
有时,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原来是欺压者,而非受害人。若是这样,他们最好细心检讨一下自己的家庭实况。“有些儿童的侵略性行为是比较明显的,这件事往往与家庭背景有关,他们的父母从不为家庭纠纷寻找圆满的解决方法,”伦敦《泰晤士报》报道,并且补充说:“暴力行为往往是由于受到耳濡目染而产生的。”
-
-
帮助孩子应付在学校里的难题警醒!1994年 | 8月8日
-
-
[第7页的附栏]
你的孩子遭人欺负吗?
专家们建议父母,要密切留意将孩子难题显露出来的种种迹象。孩子有没有不愿上学、避开同学、放学回家时身上带有淤伤或衣服遭人撕破等?
要鼓励你的孩子将实情和盘托出。这样做能够让你辨明孩子是否真的遭人欺负。如果实有其事,要跟一位富同情心的教师商谈。
要帮助你的孩子应付难题,提议他选择可靠的同学为友,避开一些能够让欺凌事件再次发生的地方和场合。孩子如果有风趣的幽默感,知道怎样通过交谈去摆脱不利的处境,就往往能够安宁度日,免受滋扰。
要避免过度焦虑,鼓励孩子切勿以恶报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