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9 9/8 20-23页
  • 全球贸易——与你何干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全球贸易——与你何干
  • 警醒!1999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何谓全球一体化?
  • 祸福参半?
  • 各国经济唇齿相依荣辱与共
  • 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 贪得无厌——健康趋势?
  • “争权夺利”
  • 全球一体化——希望与担忧
    警醒!2002年
  • 全球一体化——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
    警醒!2002年
  • 目录
    警醒!2002年
  • 真正惠泽人群的全球一体化
    警醒!200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9/8 20-23页

全球贸易——与你何干

彼得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了20年后被解雇。解雇书清楚说明,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公司不得不裁减过剩的劳动力。泰铢对外币的兑换价降低了一半以上。泰国财政部长上电视发言,把国家货币贬值归咎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东南亚一个国家,大米的价格上涨了六成。报刊亭出售的报章通通用大字标题报道:“拜全球经济一体化所赐!”

全球经济一体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趋势对你的国家、你个人的财产又有什么影响?怎么会造成影响?这个趋势是什么促成的?

何谓全球一体化?

从经济意义上说,全球一体化是指国民经济面向全球,各国经济联成一体。在当今的“地球村”里,许多货品都是国际合作生产的。货币可以即时转手,流转国外。贸易范围延伸全球,简直不受疆界限制。在全球一体的经济制度下,财权落在跨国公司手里。不知名的投资者既能促进经济繁荣,也能使世上任何国家陷入经济衰退的泥淖中。

全球化的趋势使现代资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反过来说,现代资讯大变革也掀起了全球化的浪潮。电信系统经过改进,通讯效率大大提高了。电脑威力不断增强,速度快得惊人。像互联网络一类的资讯网络相继涌现。这一切都是促成全球一体化的因素。有了先进科技,人能够克服距离障限,天涯顿成咫尺。结果怎样?

祸福参半?

支持者认为,全球经济联成一体,可以使贸易投资像旋风般快速增长,增强国民经济实力,甚至促进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比方说,单单在20世纪90年代,外国的投资商人已把一万亿美元投入发展中国家。多亏国际投资商人投入这笔巨款,经济贫困的国家才能修道路、建机场、盖厂房。对一些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确能够带动景气,国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提高了。海外开发协会主席彼得·萨瑟兰说:“以往,人民的生活水平至少要经过两代人的时间才能提高一倍。如今情况不同了,就以中国为例,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每隔十年就翻一番。”大众认为,全球经济融为一体,为千千万万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世界贸易扩展神速,不但把生产能力、工作效率提高了,还创造了大量职位空缺。

批评者却反驳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可以在一夜之间,使多个国家的经济濒临崩溃。大财团只消按几下滑鼠键,就可以使某国的币值暴跌,把劳苦大众的毕生积蓄化为乌有。听到华尔街的知名分析家预测经济前景不妙,亚洲的投资者可能会惊惶失措,立即抛售手上的股票,结果造成资本真空。千百万人可能因此变得一贫如洗。跨国公司的董事会可以决定把墨西哥的厂房关闭,在泰国另设厂房。这一决定虽然能够为亚洲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却把千百个拉丁美洲家庭的饭碗砸破了。

许多人指出,在全球一体的经济制度下,人类社会有很大部分都觉得生活比以往艰难,有些国家可能跟不上全球化的趋势,结果落在后面。萨瑟兰说:“在撒哈拉沙漠以南一带,大部分国家的经济运作情况都不理想。可见,这些国家的经济还不能跟世界经济网络联成一体,当地的投资环境对商业发展不利,很难吸引外资。这个现象绝不是偶然的巧合。”

各国经济唇齿相依荣辱与共

这个趋势跟你有什么关系呢?问题是,地方经济、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都是唇齿相依的。“经济传染病”可以飞快地蔓延开去,累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可能连你本国的经济也不能幸免。就以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为例。1997年,金融风暴吹袭亚洲,当地人民至今还是抵受着经济寒冬的压力。1998年,金融风暴使俄罗斯和拉丁美洲的经济陷于崩溃边缘。到1999年,连欧美各国和其他经济稳定的国家也经受金融风暴冲击,这些地区的经济有迅速下滑的危险。有些国家的经济一度健康发展,后来却出现了严重的毛病。很明显,这不是因为国内有什么新发展,而是因为国民经济受到别国的金融危机拖累。经济学家把这个现象称为“金融病毒感染”。《金融时报》的莱昂内尔·巴伯说:“如今多个国家都受到金融风暴冲击。不少事例表明,不同地方的金融危机相互影响,使许多国家的经济进一步滑坡。大众不再担心受金融病毒感染了,因为他们已经身受其害。”

全球化的趋势把各地人民的经济命运连成一气,受影响的民众有增无减。不管你住在哪儿,金融病毒感染可以对你造成多方面的影响。请看看以下的事例。1999年1月,巴西政府容许本国货币自由浮动。使阿根廷的养禽户感到震惊的是,巴西商人以较低的价格把鸡卖给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超级市场。阿根廷早就卷入了世界经济衰退的漩涡中,木材、大豆、水果汁、牛肉和干酪的价格暴跌。由于产品降价,需求滑坡,当地的乳品厂纷纷关闭,害得盈千累万的人丢了饭碗。

美国伊利诺伊州的猪商过去一直向经济蓬勃的亚洲国家输出猪肉,生意兴隆。如今需求减少了,加上竞争激烈,他们不得不把价格下调。一个猪商嗟叹:“养猪业从没遭受过这么惨重的损失,生意比大萧条时期还要惨淡。”与此同时,美国的钢铁公司解雇了大批炼钢工人。原因是,从中国、日本、俄罗斯、印尼和其他国家进口的钢铁充斥美国市场。这些国家的货币疲弱,出口货品的定价比美国产品的价格低得多。此外,美国的农民也欲哭无泪。由于经济不景气,亚洲商人不敢问津,未售出的谷物堆积如山。

全球经济联成一体,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风波。使问题变得棘手的是,富裕国家的银行和退休基金不是大量贷款给“新兴市场”,就是把大笔资金投入其中。“新兴市场”不过是委婉的说法,其实是指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危机从1997年一直延续到1999年,其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纷纷瓦解。在“新兴市场”投资了巨款的银行和退休基金因此损失惨重。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存户和领退休金的人士。不管直接间接,几乎人人都感到金融冷风飕飕,寒气逼人。

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经过细查发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穷国的富户日渐增加,富国的贫民却越来越多。怎么会这样?从戴维·科滕所著的《大企业支配世界》,我们可以略知一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迅速增长,为少数幸运儿提供了现代化的机场设施、电视、高速公路和装上空调设备的购物中心,还有先进的民用电子产品和名牌时装。劳苦大众却不能从中得益,他们的生活条件丝毫没有改善。低收入国家必须促进出口贸易,才能赚取外汇去购买阔人所向往的东西,刺激经济增长。为了种植出口作物,当局侵吞了穷人的土地。昔日在这些土地耕作的农民如今身陷困境。他们别无选择,只好在市区的贫民窟栖身。在出口货品的制造厂里,他们拼命地工作,才赚得几个钱,根本不够糊口。结果可想而知:家庭纷纷破裂;社会结构濒于瓦解;暴力横行肆虐。在经济上占优势的少数幸运儿,生怕引起下层社会的愤恨,他们觉得有必要赚取更多外汇,去购置武器自卫。”

全球经济联成一体,使普天下的劳苦大众承受重压,真是雪上加霜。政府当局不惜压低工资,降低劳动标准,以低成本做诱饵去吸引外资。全球贸易放宽限制以后,新兴工业国的出口不断增长,国民收入直线上升。至于经济贫困的国家,大部分都不能从中得益,只能徒唤奈何。

在世界各地,不平等的现象到底多普遍?请看看科滕所引用的统计资料:“1991年,世界上只有274个拥有逾十亿美元家财的富豪,如今[1998年]亿万富豪的数目已增加到477个。他们的资产合计起来,大概相等于世上28亿赤贫人口的一年收入。”怎么会这样?“这是全球经济不受管制的直接后果。”

贪得无厌——健康趋势?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根本缺点是什么?编辑吉姆·霍格兰指出,历史家日后回顾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会得出以下的结论:坐失良机、国际合作欠妥、人类贪得无厌”。有些人问:“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少数富豪享尽荣华富贵,穷苦大众却贫无立锥之地,为生计拼命挣扎。这样的经济制度会使天下太平、民康物阜吗?在全球的贸易竞争中,只有少数人是赢家,他们锦衣玉食,生活奢华。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人都是输家,他们惨遭剥削,缺吃少穿。这样的竞争还讲什么道德呢?”

一点不错,世人贪得无厌,毫无道德可言,结果造成贫富悬殊的不平等现象。一个律师在二千年前所说的话,到现在仍然适用:“贪爱钱财的心是一切有害事物的根。”(提摩太前书6:10)既然人的天性是不完美的,世间的政府有没有能力应付这些与生俱来的品格弱点呢?巴西总统费尔南多·卡多佐说出心中的忧虑:“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要从人民福利的角度去考虑经济发展,实在谈何容易,因为人人都忙于应付……商贸的激烈竞争,一心要牟利,还有什么道德可言。”

“争权夺利”

科滕在国际开发学会的第22届世界会议上发表演说,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效益表示怀疑。他说:“各地人民和世界经济体系互相斗争,大家都在争权夺利。斗争的结果可能会决定人类在21世纪的命运。在下个世纪,社会可能因人们贪得无厌、暴力横行、生活困苦、环境遭受破坏而变得无法无天。另一个对照可能是,各地社会都文明兴旺,人人生活愉快,不愁温饱,和平共处,跟大自然协调一致。”

[第22页的附栏或图片]

“世界将要联成一体”

以上的片语出自《亚洲新闻》杂志1999年2月26日刊的社论。文章说:“由于贸易开放,资本自由流转,各地的资讯和技术相互交流,世界将要联成一体。……对各大制造商来说,最要紧的就是包罗万象,越多地区和国家接上地球一体化的经济网络,销售市场就越大。”

文章进一步说:“[近年来]东亚、俄罗斯和巴西的经济大幅度下滑。由此表明,在这个经济互动、技术相通的世界,单单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其他地区的经济却纷纷瓦解,长远说来是没意思的。”

同一篇文章也告诫大众,不要刻意贬低亚洲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文章提醒读者,“日本和中国仍然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日本的经济实力在世界上名列第二,中国居第三位”。文章继续说:“单是亚洲的人口密度就足以构成一股强大的经济力量。”亚洲的亿万人口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全球一体的经济制度下,贸易壁垒已经消除了。

[第23页的图片]

大众认为,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成的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