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哥林多——“两个港口的主人”
    守望台2009年 | 3月1日
    • 占尽地利之城

      哥林多靠近科林斯地峡的西岸,却控制了地峡东西两个港口,也就是东边的坚革里港和西面的莱凯阿姆港。因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博称哥林多为“两个港口的主人”。

  • 哥林多——“两个港口的主人”
    守望台2009年 | 3月1日
    • 沉没的港口——坚革里

      坚革里港位于哥林多以东11公里,从东方来的船舶都以这里为终点站。公元4世纪末,一场大地震引发陆沉,结果这个港口城市至今仍有一半被海水淹没。斯特拉博笔下的坚革里是个繁忙而富庶的口岸,而罗马哲学家阿普列乌斯就说坚革里港“是万国船舶纷纷停靠的大港口”。

      罗马帝国统治期间,坚革里港有两个码头从岸边伸延到海中,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型马蹄铁。“马蹄铁”的入口阔150至200米,里面可以停泊长达40米的船。人们在港口的西南面发掘出一个神庙的遗址,相信是女神伊希斯的神殿。港口的另一端有几个相连的建筑物,很可能是供奉阿佛洛狄忒的神殿。在古代,这两个女神都被视为海员的守护神。

      坚革里的航运业很兴旺,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使徒保罗逗留在哥林多期间以制造帐幕为业。(使徒行传18:1-3)《追寻圣保罗的脚踪》(英语)说:“在哥林多,以制造帐幕为业的人也懂得制造船帆。每到秋冬之交,他们的工作都会多得应接不暇。冬季期间,航道封闭了,两个港口都停满了过冬的船舶。很多船只都趁着这个时候进行修理和补充物资。这时候,在莱凯阿姆和坚革里,人只要懂得缝制帆布,就几乎一定可以在售卖船舶用具的商人那里找到工作。”

      保罗在哥林多待了超过一年半。约在公元52年,他从坚革里坐船到以弗所。(使徒行传18:18,19)在接着的四年里,一群基督徒会众在坚革里成立起来。圣经记载,保罗曾请求罗马的信徒协助一个“来自坚革里会众”的基督徒女子菲比。(罗马书16:1,2)

      今天,常常有人在坚革里海边清澈的碧波中畅泳,在这个已沉没的古老港口弄潮。他们很少想到,许久以前这里曾是个繁忙的口岸,是基督徒和从商的人都十分活跃的地方。

  • 哥林多——“两个港口的主人”
    守望台2009年 | 3月1日
    • [第26页的图片]

      坚革里港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