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指令从哪里来?
    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个问题
    • 超凡的信息储存系统

      电子屏幕指出,要认识DNA,就必须认识DNA梯子的横档。请想象梯子从中间左右分开,两边各有部分横档。横档共有四类,科学家所用的代号是A、T、G、C。科学家惊讶地发现,这些字母的序列是传达某些信息的密码!

      你可能听说过19世纪发明的摩尔斯电码,这是电报传递信息时所用的编码。摩尔斯电码只有两个“字母”(点和短划),但这两个“字母”能组合成无数的词和句子。DNA的编码则有四个字母,即上一段提到的A、T、G、C。正如字母拼合成词语,词语组成故事,故事构成篇章,最后各章结集成书,DNA的字母拼合成密码子(“词语”),密码子则组成基因(“故事”)。一个基因平均有2万7000个字母。基因连同基因之间的间隔部分组成了染色体(“篇章”),而23条染色体所组成的基因组,就好比一本有23章的书,其中蕴含了一个生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b

      基因组可说是一部篇幅很长的作品。基因组储存了多少信息?人类基因组约有30亿个碱基对(DNA梯子的横档)。19如果把基因组比作一套百科全书,每册起码一千页,全套书就有428册,而一个细胞有两个基因组,就合共856册。假如你要用打字机把基因组的信息全打出来,就必须全时工作差不多80年,而且不可休假!

      不过,就算你把信息全都打好也没有用。试问你怎可能把好几百册厚厚的书全都塞进一个微小的细胞里呢?再说,你的身体有100万亿个细胞呢。要把巨量的信息压缩到如此程度,实在远远超出人的能力范围。

      一位分子生物学兼电脑学教授说:“干重1克的DNA,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信息容量约等于一万亿张CD[光碟]。”20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呢?请想想,DNA蕴含各种基因,也就是人体发育和机能运作所需的指令。每个细胞都有一套完整的指令。小量的DNA就能储存巨量的信息。今天全球人口约有70亿,一茶匙的DNA,就能储存350倍全球人口身体发育和机能运作所需的指令。要储存关乎70亿人口的指令,只消茶匙上薄薄一层DNA就够了。21

  • 指令从哪里来?
    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个问题
    • DNA——能被阅读及复制的分子

      DNA梯子

      DNA为什么能准确地被阅读及复制呢?DNA梯子有四种称为碱基的化学物质,代号分别是A、T、G、C。每个碱基相当于梯子的半截横档,两个碱基结合起来,就成为梯子的一个横档。A总是跟T配对,而G总是跟C配对。换句话说,如果横档的一边是A,另一边就是T;如果一边是G,另一边就是C。因此,单看梯子的一边,就知道另一边是怎样的了。如果梯子一边的序列是GTCA,另一边就必定是CAGT。A、T、G、C这四种半截横档长度不一,但跟另一半合起来后,每个横档的长度就会相同。

      以上关于DNA的事实为科学家带来了另一个突破性的发现:DNA这个奇妙的分子被再三复制也绝不变样。当双股DNA分开后,复制DNA的酶机器就从细胞核取来自由碱基,跟单股DNA上的碱基配对,结合成完整的横档。

      由此可见,DNA分子真的好比一本再三被阅读和复印的书。平均来说,在人一生中,DNA会复制大约1万万亿次,而且每次都复制得准确无误。28

  • 指令从哪里来?
    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个问题
    • 机器开动了

      你站在静悄悄的展览室里,心里想:“细胞核里真的毫无活动,像这个静悄悄的展览室一样吗?”这时,你留意到有个玻璃柜放置着一个DNA模型,柜上方有个电子屏幕显示:“请按钮看示范”。你一按钮,讲解员的声音就响起来,说:“DNA有至少两个重要任务。第一是复制。DNA必须被复制,好让每个新生细胞都有完整、相同的遗传信息。请观看模拟运作。”

      玻璃柜的一端有道门打开,进来了一个看来很复杂的机器,原来是几个连在一起的机器人。机器人走向DNA模型,然后爬上去,就像火车沿着轨道行走那样。机器人爬得很快,你看不清它究竟做了什么,只见它一爬过,一个DNA就变成两个完整的DNA。

      讲解员说:“大家看到的,是大大简化了的DNA复制过程。一组称为酶的分子机器沿着DNA爬行,先把双股的DNA分开,再用分开后的单股DNA作为模板,在每个单股上产生另一个跟模板互补的单股DNA。我们无法向大家展示机器的每个部分,例如一个在复制DNA之前运作的小工具,这个小工具切开DNA某个部分,让DNA自由转动,不致盘绕得太紧。我们也无法展示在DNA复制期间进行的多次‘校对’,差错全都会被发现和修正,准确程度之高令人称奇。”(请看第16和17页的插图)

      复制——DNA的复制过程

      1. 酶机器的这部分把DNA分为两个单股DNA

      2. 机器的这部分用单股DNA为模板,产生另一个单股,合成双股DNA

      3. 环状滑动钳带动酶机器,并使其稳定地前进

      4. 两个完整的双股DNA形成了

        酶机器复制DNA

      假如把DNA‘轨道’放大至火车轨道一般大小,酶机器在其上行走的时速就超过80公里(50英里)

      讲解员又说:“我们清楚展示的是速度。大家留意到刚才机器人爬行得很快吧。事实上,在DNA‘轨道’上爬行的那组酶,每秒爬大约100个横档或碱基对。23假如把DNA‘轨道’放大至火车轨道一般大小,在其上行走的‘火车’就以时速超过80公里(50英里)前进。细菌里微小的‘复制机器’比这个速度还要快十倍!在人体细胞中,一队队数以百计的‘复制机器’会在DNA‘轨道’上的不同路段工作,只消八小时就复制了整个基因组。”24(请看第20页附栏“DNA——能被阅读及复制的分子”)

      “读取”DNA的信息

      复制DNA的机器人离去后,另一部机器就上场。这部机器也在DNA上面爬行,但比先前的机器人爬得慢一点。这次,机器爬过后,DNA并没有改变,只是同时有另一根像单股DNA的绳子不断从机器的一个出口走出来,好像机器长了一条不断生长的尾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讲解员说:“DNA的第二个任务叫做转录。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而DNA上的基因储存了制造这些蛋白质的方法。既然DNA从不会离开细胞核这个安全地带,那么基因的信息又怎样能被读取和使用呢?首先,有些化学信号给发放到细胞核里,启动了DNA上某个基因。接着,大家看到的这部酶机器就爬上有关基因所在的那段DNA,运用核糖核酸分子(RNA)把基因复印出来。RNA的构造跟DNA不同,但样子极像单股DNA,任务是读取用密码写成的基因信息。在酶机器里的RNA取得了基因的信息后,就离开机器,走出细胞核跟核糖体会合。在核糖体那里,基因的信息就会用来制造蛋白质。”

      转录——“阅读”DNA的过程

      1. DNA在这里分开,其中一股把信息传给RNA

      2. RNA“阅读”DNA,取得基因的密码。DNA的密码让转录机器知道从哪里开始转录,在哪里停止

      3. RNA取得信息后,就离开细胞核跟核糖体会合,然后把指令交出来制造复杂的蛋白质

      4. 转录机器

        RNA读取DNA上的信息

      你看着示范,心里不住地赞叹。你觉得这座博物馆很了不起,构思建造博物馆和这些机器的人实在智慧非凡。如果整座博物馆和所有展品还会自动化运作,能展示出人体细胞内同时进行的无数活动,你又觉得怎样呢?场面必定十分壮观,更令人赞叹。

      你意识到,其实在你体内100万亿个细胞里,上述那些小巧复杂的机器正持续不断地运作!你的DNA正被阅读,提供指令去制造数十万种蛋白质分子,构成身体中的酶、组织和器官等。就在这一刻,你的DNA正进行复制和校对,让每个新生细胞都有自己的一套指令,以供读取。

  • 指令从哪里来?
    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个问题
    • DNA——能被阅读及复制的分子

      DNA梯子

      DNA为什么能准确地被阅读及复制呢?DNA梯子有四种称为碱基的化学物质,代号分别是A、T、G、C。每个碱基相当于梯子的半截横档,两个碱基结合起来,就成为梯子的一个横档。A总是跟T配对,而G总是跟C配对。换句话说,如果横档的一边是A,另一边就是T;如果一边是G,另一边就是C。因此,单看梯子的一边,就知道另一边是怎样的了。如果梯子一边的序列是GTCA,另一边就必定是CAGT。A、T、G、C这四种半截横档长度不一,但跟另一半合起来后,每个横档的长度就会相同。

      以上关于DNA的事实为科学家带来了另一个突破性的发现:DNA这个奇妙的分子被再三复制也绝不变样。当双股DNA分开后,复制DNA的酶机器就从细胞核取来自由碱基,跟单股DNA上的碱基配对,结合成完整的横档。

      由此可见,DNA分子真的好比一本再三被阅读和复印的书。平均来说,在人一生中,DNA会复制大约1万万亿次,而且每次都复制得准确无误。28

  • 指令从哪里来?
    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个问题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