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堂必修课 —— 让你的孩子一生受益警醒!2019年 | 第2期
-
-
© 2019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本出版物是非卖品,发行本出版物是全球圣经教育工作的一部分,这项工作靠自愿捐款提供经费。捐款请上donate.jw.org网站。除非另外注明,所有经文引自《圣经新世界译本》。
-
-
简介警醒!2019年 | 第2期
-
-
简介
六堂必修课 —— 让你的孩子一生受益
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有什么美好的品格呢?
自制
谦卑
坚韧
有责任心
思想成熟
诚实
孩子不会自然而然就有这些品格,他们需要父母的教导。
本期杂志会讨论孩子需要学习的六堂课。父母按照这些内容教导孩子,就能帮助他们为将来的人生做好准备。
-
-
学会自制警醒!2019年 | 第2期
-
-
第一课
学会自制
自制是什么意思?
有自制力的人会……
耐心等待
克制一时的冲动
尽力完成工作,即使不喜欢也不例外
先为他人着想
为什么自制力很重要?
有良好自制力的孩子通常能抵抗诱惑,不会只顾眼前的快乐。相比之下,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却更容易……
争强好斗
受情绪问题困扰
抽烟或酗酒,甚至吸毒
有不良的饮食习惯
一项研究表明,有良好自制力的孩子成年后比较少会有健康或经济上的问题,也比较少会做违法的事。根据这个结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达克沃斯表示:“培养自制力多多益善,永远不嫌多。”
怎样帮助孩子培养自制力?
学会说“不”,并且说到做到
圣经原则:“你们说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马太福音5:37
孩子可能会通过闹脾气来试探父母的底线,有时还会当着别人的面这样做。父母一旦顺着孩子的意思改变主意,孩子就会认为只要哭闹,“不可以”也能变成“可以”。
但如果父母学会说“不”而且坚持原则,孩子就会明白一个人生的基本道理:不是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心理学家大卫·华许博士在书中写道,有意思的是,“学会这个道理的人通常也最知足。父母若让孩子以为他要什么都有人会送到他面前,并不是真的对他好”。a
父母对孩子说“不”,也能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说“不”。这样,当孩子日后面对吸毒、婚前性行为的引诱,或受诱惑做其他坏事的时候,也能够坚定地拒绝。
教孩子分析利弊,考虑做事的结果
圣经原则:“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拉太书6:7
孩子需要知道做任何决定都需要承担相应的结果,而缺乏自制力通常会导致不好的结果。假如你的孩子一不开心就发脾气,大家可能会躲着他。不过,如果他培养自制力,例如在别人说话时保持耐心、不随意打断对方,或受到冒犯时懂得控制情绪,他就会有更多朋友。父母要帮助孩子明白,表现自制力往往会带来良好的结果。
教孩子分清主次
圣经原则:“看清哪些事更为重要。”——腓立比书1:10
有自制力的人不仅会避免做错的事,也会努力做该做的事,即使自己不太感兴趣也会尽力而为。父母要教导孩子分清主次,并帮助他们学会先做重要的事,例如要先做完作业才能去玩。
要树立榜样
圣经原则:“我为你们树立典范,我对你们怎样做,你们也该照样做。”——约翰福音13:15
你面对难题或逆境时的反应,孩子都看在眼里。要用行动让孩子看出,表现自制力会带来良好的结果。你在这方面有没有立下榜样呢?当孩子做错事时,你会生气还是会保持冷静呢?
a 节选自《如何教养喷火龙——从NO到YES的亲子关系》。
-
-
学会谦卑警醒!2019年 | 第2期
-
-
第二课
学会谦卑
谦卑是什么意思?
谦卑的人会尊重别人,他们不傲慢,也不会期望别人给自己特别的待遇。人有谦卑的特质就会真诚地关心别人,也乐意学习别人的优点。
有些人误以为谦卑就是懦弱,但事实上谦卑却能给人真正的力量,让人能够认清自己的能力限度,也正视自己的错误。
为什么谦卑很重要?
谦卑能促进人际关系 《自恋时代》一书提到,谦卑的人通常能交到更多朋友,在与人沟通方面也更加得心应手。
谦卑能为孩子带来长远的益处谦卑不仅对孩子的现在有益,也对他们的未来有帮助,比如求职的时候。心理学家萨克斯提到,如果青少年喜欢自夸,“不知道自己能力不足的地方,他们是不可能在面试时表现良好的”。但如果一个年轻人虚心聆听面试官所说的话,“就比较可能得到这份工作”。a
怎样帮助孩子培养谦卑?
要帮助孩子对自己有合理的看法
圣经原则:“人如果没有什么了不起,却自以为了不起,就是自欺。”——加拉太书6:3
鼓励要实际不要对孩子说“你所有的梦想都会成真”或者“只要你想,没有什么是你做不到的”。这样的话虽然听起来 鼓舞人心,但其实不切实际。孩子必须订下合理的目标,并脚踏实地为之努力,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成功。
称赞要具体只是说“你好棒!”并不能帮助孩子培养谦卑,要具体地称赞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在使用社交网站方面,要对孩子有所约束在社交网站上,人们时常吹捧自己、秀才艺或炫耀自己的成就,而这样的精神与谦卑完全相反。
要鼓励孩子尽快道歉要帮助孩子看出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并鼓励他们尽快承认错误。
要帮助孩子培养感恩之心
圣经原则:“要显出感恩之心。”——歌罗西书3:15
对大自然心存感激要帮助孩子看出人的生命有赖于大自然。为了生存,我们需要空气、水还有食物,你可以跟孩子谈谈这些事物,帮助他培养感激之心和敬畏之情。
对别人心存感激要让孩子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不要因为别人的能力比自己强就心生嫉妒,而是要欣赏别人的优点并向他们学习。
显出感恩之心要教孩子发自内心地感谢别人,而不是机械性地说“谢谢”。人有感谢之心,也更容易保持谦卑的态度。
要让孩子看出为人服务的价值
圣经原则:“要谦卑,看别人比自己优秀。不要只关心自己,也要关心别人。”——腓立比书2:3,4
要让孩子做家务不让孩子做家务,等于是给孩子灌输一个错误的观念:“你太宝贵了,不该做这种小事!”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做家务比玩乐更重要。要告诉孩子,做家务可以帮助别人,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肯定。
要强调为人服务很有意义为人服务能让孩子变得成熟。要鼓励孩子观察一下,身边有没有人需要帮助,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当孩子帮助别人时,要称赞和支持他们。
a 节选自《教养,你可以做得更好》。
-
-
学会坚韧警醒!2019年 | 第2期
-
-
第三课
学会坚韧
坚韧是什么意思?
有坚韧品格的人,即使遭遇挫折也不会轻易放弃。他们比较容易振作起来,重拾乐观积极的态度。孩子只有经历逆境,才能培养出坚韧的品格。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像学习走路一样,他们总得跌倒几次才能成功。
为什么坚韧很重要?
面对失败、遇到难题或受到纠正的时候,有的孩子很容易灰心丧气,有的甚至会完全放弃。其实,他们需要明白人生的一些基本道理:
坚韧的品格能帮助你的孩子勇于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怎样帮助孩子培养坚韧?
面对失败的时候
圣经原则:“义人跌倒七次,也会再次起来。”——箴言24:16
要帮助你的孩子正确地看待失败。例如,考试没考好,他会有什么反应呢?他会不会非常灰心,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呢?
为了帮助孩子培养坚韧的品格,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想想他怎样做才能进步,并协助他制定一个计划。这样,他就能学会积极地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承受打击。
另外,不要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要鼓励他独立思考,学会自己想办法。你也许可以问问孩子:“你怎样才能把这门功课学得更好呢?”
遇到难题的时候
圣经原则:“你们明天的生命会怎么样,你们还不知道。”——雅各书4:14
人生总会有一些无法预料的事。富有的人可能在一夜之间失去财富;今天还健健康康的人,明天也有可能躺在病床上。正如圣经所说:“跑得快的不一定赢得比赛,勇士不一定战胜敌人……因为人人的经历,都取决于时间和无法预料的情况。”(传道书9:11)
出于爱,你自然会尽力保护孩子免受伤害。但现实的情况是,你无法为孩子挡住所有困难和危险。
当孩子遇到难题时,例如家人去世或跟朋友发生矛盾,要帮助他好好应付。这样,他长大后就会懂得如何处理其他难题,包括面对工作或经济方面的压力。a
受到纠正的时候
圣经原则:“要听从劝告,接受管教……好使你将来成为有智慧的人。”——箴言19:20
纠正并不是无端的指责,而是有益的劝告,能帮助孩子改掉错误的行为和态度。
如果你教导孩子学会接受纠正,你和孩子就都能免受不少痛苦。一位名叫约翰的父亲说:“如果孩子每次犯错都得不到纠正,他们就永远不可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以后,他们会制造越来越多的问题,而你也必须一辈子跟在他们后面,替他们收拾烂摊子。这样,你和孩子的人生都会非常可悲。”
你怎样做就能帮助孩子接受纠正,并从中得益呢?当老师或其他人给孩子一些劝告时,与其替孩子打抱不平,不如先问问孩子以下问题:
你觉得为什么你会受到纠正呢?
你可以怎样改善呢?
下次碰到同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做呢?
请记住,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劝告和纠正都能让你的孩子受益无穷。
-
-
学会负起责任警醒!2019年 | 第2期
-
-
第四课
学会负起责任
“有责任感”意味着什么?
有责任感的人十分可靠、值得信赖。他们会按时完成工作,并努力把工作做好。
年幼的孩子虽然能力有限,但已经能学习负起责任。《教养无国界》一书说:“婴儿十五个月大就有能力跟人合作,十八个月大就有助人的欲望。”这本书也提到,“许多国家的家长会训练子女出力帮忙,尤其是五到七岁的小孩”,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可以帮父母做很多事。
为什么负起自己的责任很重要?
今天,有些年轻人被称为“回巢族”。他们成年后从家里搬出去,后来却发现自己无法独立生活,最后只能搬回去和父母住,就好像是回到自己的“老巢”。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往往是父母之前没有教他们怎样做家务、管理钱财以及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因此,如果你现在不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他们成年后就可能无法负起该负的责任。《如何养出一个成年人》一书也提到:“你不会想让他们到了十八岁还在依赖你,也不会想[要]说分就分,把他们丢进现实世界。”
怎样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
安排孩子做家务
圣经原则:“各种辛苦的工作都有益处。”——箴言14:23
小孩子通常喜欢在父母身边做个小帮手。父母可以善用孩子的这种天性,安排他们做一些家务。
不过,有些父母不愿意这样做,他们觉得孩子的功课已经够多了,不想再加重孩子的负担。
但事实上,平时做家务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通常更出色,因为他们在家里已经学会接受任务,并且尽力完成。另外,《教养无国界》一书说:“孩子小时候想帮忙[却]不让他们参与,孩子就会认定帮忙不重要……还会开始期望别人会帮他们把事情做好。”
由此可见,做家务对孩子来说是良好的训练,能帮助他们学会为人付出,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孩子常做家务,就会意识到自己是家里重要的一员,对家庭负有责任。
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承担后果
圣经原则:“要听从劝告,接受管教,好使你将来成为有智慧的人。”——箴言19:20
孩子犯错时,要教他负起责任,而不是掩饰错误。事实上,孩子能够做一些事来弥补自己犯下的错。例如,他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东西,他可以道歉,甚至赔偿对方的损失。
孩子懂得认错,就能学会:
做一个诚实的人
不责怪别人
不为自己找借口
在需要道歉时,勇于道歉
-
-
向成年人寻求指引警醒!2019年 | 第2期
-
-
第五课
向成年人寻求指引
谁能够引导孩子?
孩子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和建议。身为父母,引导孩子是你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过,其他成年人也可以从旁协助。
为什么孩子很需要成年人的引导?
在一些地方,孩子和成年人之间的交流很少。为什么会这样呢?请想想以下情况:
孩子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身边同学的数量远远超过老师和其他成年人。
放学后,不少孩子回到家也是自己一个人,因为父母都在外面工作。
一项研究指出,美国8到12岁的儿童,平均每天会花差不多6个小时使用电子产品进行娱乐活动。a
《不要放开孩子的手》(英语)一书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向同辈学习,而不是向父母、老师或其他成年人寻求教导和指引。”
怎样引导孩子?
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圣经原则:“要教孩子走该走的路,就算他老了也不会偏离正道。”——箴言22:6
孩子天生就喜欢寻求父母的指引。专家指出,孩子即使到了十几岁,仍然会把父母的建议看得比其他孩子的话更重要。心理学教授史坦堡博士在《家有青少年》(英语)一书中说:“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和态度影响最大,这种影响力会延续到孩子的青春期,甚至是刚成年的时候。许多青少年即使嘴上不承认,但其实他们很在意父母说的话;就算他们不完全同意父母的意见,也还是很想知道父母的想法。”
既然孩子喜欢听父母的意见,你就要善用这样的天性教导孩子,多花时间陪伴他们。你可以跟他们分享自己从人生中学到的经验教训,也可以告诉他们你对不同事情的看法和感受,让他们明白你重视的是什么。
帮孩子找个良师益友
圣经原则:“与有智慧的人同行,就有智慧。”——箴言13:20
你身边有没有一个成年人能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呢?你可以安排时间让他跟你的孩子相处吗?当然,这不是说你可以把教养孩子的责任推给别人,而是说你可以找一些值得信赖的成年人从旁协助,一起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圣经记载,提摩太年轻时从使徒保罗身上学到很多,直到他成年,和保罗的来往仍令他获益良多,而这段友谊也带给保罗很大的鼓励。(腓立比书2:20,22)
现在,许多人都不和亲戚住在一起,有的甚至相隔很远。如果你们家的情况也是这样,孩子因此很少有机会跟长辈来往,你就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多与品格好的成年人交流,这样孩子就能培养同样的好品格。
a 这项研究还发现,年龄更大的孩子平均每天会花将近9个小时在电子产品上,这些数据还不包括上学和做家庭作业时上网所用的时间。
-
-
培养正确的道德观警醒!2019年 | 第2期
-
-
第六课
培养正确的道德观
正确的道德观意味着什么?
一个人有正确的道德观,就能清楚地判断是非对错。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不是一时的感觉,而是一套可靠的原则。即使在没人留意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按照这套原则行事为人。
为什么正确的道德观很重要?
现在的孩子可以说天天都受各种错误思想轰炸。这些思想可能来自同学,也可能来自他们听的音乐、看的电影或电视节目。孩子也许会怀疑,自己的道德标准是否正确。
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有这样的情况。《如何跟孩子谈论性》(英语)一书谈到,十几岁的孩子需要明白,“很多人可能会给他们压力,要他们做一些不对的事,好让自己受欢迎。他们需要学会坚持做对的事,即使这样做会令朋友不高兴”。由此可见,父母应该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就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道德观。
怎样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道德观?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圣经原则:“成熟的人才能吃固体食物。他们的辨识力因常常运用而锻炼纯熟,能明辨是非。”——希伯来书5:14
要清楚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孩子看出对与错的区别。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你可以说:“这样做就是诚实,那样做就是不诚实。”“这样做就是忠贞,那样做就是不忠贞。”“这样做就是有爱心,那样做就是没有爱心。”渐渐地,孩子就会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要分析背后的原因例如,你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做人要诚实?为什么说谎会破坏友谊?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要跟孩子好好推理,帮助他们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
要强调遵守道德规范的益处你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诚实,别人就会信任你。”你也可以说:“如果你对人友善,别人就会想跟你做朋友。”
全家人用心遵守良好的道德规范
圣经原则:“你们要……不断验明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哥林多后书13:5
全家人遵守良好的道德规范,才能良心无愧地说:
“在我们家里,没有人会说谎。”
“我们不会对家人大呼小叫,更不会大打出手。”
“我们不会说难听的话伤害别人。”
这样,你的孩子就能看出,良好的道德规范不是空洞的规条,而是全家人用心实践的标准。
要常常跟孩子谈论正确的道德标准。你可以善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教导孩子,例如拿学校或媒体宣传的观念跟你们家的标准进行对比。你也可以问问孩子:“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如果我们家碰到这个问题,我们会怎么处理呢?”
要强化孩子遵守道德规范的决心
圣经原则:“持守……无愧的良心。”——提摩太前书1:19
好的行为要称赞如果孩子做了正确的事,表现出美好的品格,就要称赞他,并说明他为什么值得称赞。例如,你可以说:“你非常诚实,真是我的好孩子!”如果孩子主动承认自己做错了事,在纠正他之前,别忘了真诚地称赞他诚实的态度。
不好的行为要纠正要帮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需要知道他哪里做得不好、他怎样违背了家人共同的道德标准。有些父母不愿指出孩子的错误,怕孩子会灰心。但事实上,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错误,能让孩子有更敏锐的良心,更懂得如何判断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