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回真神人类寻求真神
-
-
第15章
归回真神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4,35。
1,2.在真正的基督徒当中,爱心应该产生什么影响?
耶稣的这段话为一切自称是他的真正跟从者的人立下了准绳。基督徒的爱心会超越种族、部落和国家的界限。真正的基督徒必须“不属世界”,正如耶稣在以往和现今均“不属世界”一般。——约翰福音17:14,16;罗马书12:17-21。
2 基督徒怎样表明自己“不属世界”呢?例如,对于现代动乱的政治、革命和战争,基督徒应当怎样行?与上述耶稣的话一致地,基督的使徒约翰写道:“凡不行义的就不属上帝,不爱弟兄的也是如此。我们应当彼此相爱。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耶稣自己曾解释何以他的门徒没有为了营救他而争战,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即使当时耶稣的生命受到威胁,他的臣仆仍没有像世人一样互相争战以图解决争论。——约翰一书3:10-12;约翰福音18:36。
3,4.(甲)关于“末后的日子”,以赛亚作过什么预言?(乙)有些什么问题尚待解答?
3 在基督之前700多年,以赛亚预言各国的人会聚集起来对耶和华作纯真的崇拜,并且不再学习战事。他说:“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上帝的殿。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他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他必在列国中施行审判,为许多国民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a——以赛亚书2:2-4。
4 在世上的所有宗教当中,哪一个宗教以符合这些条件广为人知呢?什么人即使受到监狱、集中营和死刑的折磨,亦不为所动、坚决拒绝学习战事呢?
基督徒的爱心与中立
5.在基督徒的中立方面,个别的耶和华见证人立下了什么纪录?原因何在?
5 耶和华见证人在普世以个别凭良心坚守中立立场著称。他们在整个20世纪饱受牢狱、集中营、酷刑、放逐和迫害之苦,因为他们是一个归附上帝的普世基督徒会众,他们拒绝牺牲彼此之间的爱心和团结。1933-45年之间,在纳粹德国大约有一千个见证人死亡,几千人入狱,因为他们拒绝与希特勒的战争行动合作。同样,在以前受法西斯主义者佛朗哥统治的西班牙,数以百计的青年见证人因不肯违背自己的良心而被判入狱,平均每人在军事监狱中被囚达十年之久。今日在若干国家中仍有许多年轻的耶和华见证人因坚守基督徒的中立立场而系身囹圄。可是,耶和华见证人绝不干预政府的军事计划。见证人在政治事务上无可动摇地严守中立乃是他们在充满冲突和动乱的20世纪中始终保持的一贯立场。这件事标明他们是基督的真正跟从者,与基督教国的各宗教泾渭分明。——约翰福音17:16;哥林多后书10:3-5。
6,7.关于基督教,耶和华见证人了解到什么?
6 借着紧守圣经和跟从基督的榜样,耶和华见证人表明他们正在实行对真神耶和华的崇拜。他们看出上帝的爱,这种爱从耶稣的一生和他所作的牺牲充分反映出来。他们了解到真正的基督徒爱心会形成一个无可分隔的普世弟兄团体——超越政治、种族和国家的界限。换言之,基督教不仅是国际性的,而且是超国际的;它超越国家的界限、权威或利益。它把全人类看作一个大家庭,具有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创造者,耶和华上帝。——使徒行传17:24-28;歌罗西书3:9-11。
7 虽然差不多其他所有宗教都参与战争——自相残杀和屠杀异己——耶和华见证人却表明他们把上述以赛亚书2:4的预言谨记在心。‘不过,’你也许会问,‘耶和华见证人是从哪里来的?他们究竟怎样运作?’
上帝的见证人源远流长
8,9.上帝向人类发出什么邀请?
8 2700多年前,预言者以赛亚发出以下的邀请:“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上帝,因为上帝必广行赦免。”——以赛亚书55:6,7。
9 多个世纪之后,基督的使徒保罗向雅典“敬畏[神话中]鬼神的”希腊人解释说:“[上帝]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使徒行传17:22-28。
10.我们怎么知道上帝离亚当、夏娃和他们的子孙并不远?
10 上帝离他所创造的人类亚当和夏娃无疑不远。他对他们说话,把他的诫命和旨意传达给他们。上帝也没有向亚当夏娃的儿子该隐和亚伯隐蔽自己。该隐对弟弟献给上帝的祭物表示妒忌而怀恨在心时,上帝向他提出劝告。可是,该隐非但没有改变自己的崇拜方式,反而心生嫉妒,表现宗教上不容异己的精神而杀了他的弟弟亚伯。——创世记2:15-17;3:8-24;4:1-16。
11.(甲)“殉道者”一词是什么意思?(乙)亚伯怎样成为第一位殉道者?
11 亚伯对上帝至死保持忠信,从而成为第一位殉道者。b他也是耶和华的第一位见证人,以及历史上一长列紧守忠诚的见证人的先驱。因此保罗可以说:“亚伯因着信,献祭与上帝,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上帝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希伯来书11:4。
12.还有些什么人是耶和华的忠信见证人的典范?
12 在致希伯来人的同一封信中,保罗举出一长列的忠心男女,例如,挪亚、亚伯拉罕、撒拉和摩西。这些人留下了紧守忠诚的记录,形成‘云彩般的大群见证人[希腊文mar·tyʹron, 玛尔他伦]’。他们对一切渴望认识和事奉真神的人成为榜样和鼓励的来源。他们是与耶和华上帝保持良好关系的男女。他们寻求上帝,并且寻到了。——希伯来书11:1-12:1。
13.(甲)为什么在显扬上帝的爱心方面,耶稣是个杰出的例证?(乙)耶稣在什么特别方面是他的跟从者的榜样?
13 见证人当中最杰出的就是启示录一书所描述的一位:‘耶稣基督,“忠信的见证人”’。耶稣是上帝向人表现爱心的另一个明显证据,正如约翰写道:“我们自己见过,并且现在作见证父差遣子作世界的救主。凡承认耶稣基督是上帝儿子的,上帝就和这样的人保持合一,他也和上帝合而为一。我们自己已认识和相信上帝对我们所怀的爱。”耶稣降生为犹太人;他一生都是个真实的见证人,而且不惜为了忠于他的天父耶和华而以身殉道。古往今来,基督的真正跟从者同样努力为他和为真实的上帝耶和华作见证。——启示录1:5,《新世》;3:14;约翰一书4:14-16,《新世》;以赛亚书43:10-12;马太福音28:19,20;使徒行传1:8。
14.现在有什么问题需要解答?
14 以赛亚的预言表示,投归真神耶和华会是“末后的日子”,亦即圣经其他部分所说的“末世”时期,的特色之一。c鉴于本书所描述的种种宗教分歧和混乱,产生的问题是:在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末世,有什么人真正寻求真神,并且“用心灵按真理”事奉他?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把注意力转向在19世纪发生的一些事上。——以赛亚书2:2-4;提摩太后书3:1-5;约翰福音4:23,24,《新译》。
一位青年男子寻求上帝
15.(甲)查尔斯·罗素是谁?(乙)他对什么宗教道理发生怀疑?
15 1870年,一位热心的青年男子,查尔斯·罗素(Charles Taze Russell, 1852-1916),开始对基督教国的传统道理提出许多疑问。他年轻时在他父亲于美国宾雪法尼亚州繁忙的工业城市阿勒格尼(现在匹兹堡的一部分)所经营的男子服饰用品店里任职。他的宗教背景是长老会和公理会。可是,他对某些道理,例如宿命论和地狱永刑等,感到不安。他由于什么缘故要怀疑基督教国若干宗教的基本教义呢?他写道:“一位上帝若用他的能力去创造人,但却预知和预定人要永远受苦刑折磨,这位上帝就既不明智,又不仁爱了。他的标准会比许多人的标准还低。”——耶利米书7:31;19:5;32:35;约翰一书4:8,9。
16,17.(甲)罗素的圣经研究小组对什么道理深感兴趣?(乙)后来有什么严重的意见分歧发生?罗素怎样答辩?
16 罗素在将近20岁时开始和其他青年男子成立了一个每周的圣经研究班。他们开始分析圣经在其他问题上的主张,例如灵魂不死、基督的赎价祭物和复临等。1877年,罗素在25岁时把他在父亲的赚钱生意上所占的股份出售,开始全时致力于传道事业。
17 1878年,罗素与一位合作者发生严重的意见分歧,因为后者拒绝承认基督舍命为人赎罪的道理。罗素在所作的辩驳中写道:“基督的死亡和复活为我们成就了许多美事。他代替我们死亡;他自己是义人,但却为不义的人——所有人都是不义的——而死。借着上帝的恩典,耶稣基督为人人尝了死味。……他对所有顺服他的人成为永远救恩的创始者。”他继续说:“救赎的意思是买回。基督为所有人买回什么?生命。因为第一个人亚当的忤逆,我们失去了生命。第二个亚当[基督]却以自己的生命把它买回来。”——马可福音10:45;罗马书5:7,8;约翰一书2:2;4:9,10。
18.(甲)对赎价发生不同意见之后有什么事发生?(乙)关于捐献,圣经研究者跟从什么典范?
18 罗素一向都大力拥护赎价的道理,于是毅然与这个以前的合作者断绝一切关系。1879年7月,罗素开始出版《锡安守望台与基督临在的先声》杂志,亦即今日的《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881年,罗素与其他多位献了身的基督徒成立了一个非营利的圣经社,当时称为锡安守望台书社,即今日的宾雪法尼亚州守望台圣经书社。这是耶和华见证人所运用的法律机构。罗素自始就一直坚持在会众的聚会中不设劝捐,也不通过守望台刊物向人募捐。当时与罗素一起对圣经作深入研究的人只称为圣经研究者。
恢复圣经真理
19.圣经研究者扬弃了基督教国的什么道理?
19 研究圣经的结果导致罗素和他的同工决定扬弃基督教国那神秘莫测的“圣三一”、灵魂不死和罪人在地狱永远受苦等道理。他们也认为根本无需有一个受过神学院训练的教士阶级。他们希望恢复最初简朴无华的基督教,由具备属灵资格但却不受薪酬的长老去督导会众。——提摩太前书3:1-7;提多书1:5-9。
20.关于基督的派露西亚和1914年,圣经研究者发现了什么?
20 圣经研究者在查考上帝的话语时,对基督教希腊文圣经中有关“世界的末了”和基督‘来临’的预言深感兴趣。(马太福音24:3)借着查考希腊原文的经节,他们发现基督的来临其实是“派露西亚”(pa·rou·siʹa),意即隐形的临在。因此,基督给门徒的资料其实是关于他在世界末期隐形临在的证据,而非表示他行将显形来临的证据。除此之外,圣经研究者也十分渴望了解关于基督临在的圣经年代计算。虽然当时罗素和他的同工还未了解所有细节,他们却已意识到1914年将会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极重要的日子。——马太福音24:3-22;路加福音21:7-33。
21.罗素和他的信徒同工感到要履行什么责任?
21 罗素深知有一项规模巨大的传道工作必须执行。他深深意识到马太所载的耶稣这段话:“这王国的好消息要传遍有人居住的大地,对万国作一个见证;然后终结便会来到。”(马太福音24:14,《新世》;马可福音13:10)1914年之前,圣经研究者已深感时势紧急而努力传道。他们认为他们的传道活动会在该年达到最高潮,因此觉得应该竭尽全力帮助别人知道“这王国的好消息”。最后,罗素的圣经演讲由世界各地数以千计的报章发表出来。
-
-
归回真神人类寻求真神
-
-
[第347页的附栏]
在异教的罗马严守基督徒的中立
根据耶稣所倡导的和平友爱原则,以及基于对上帝的话语所作的个人研究,早期的基督徒不愿介入列国的纷争。耶稣曾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翰福音18:36。
晚至公元295年,罗马退伍军人之子,泰雷斯特的马克西米连努斯(Maximilianus of Theveste),被征募入伍。地方总督问他叫什么名字,他答道:“你为什么要知道我的名字呢?我凭良心反对……我是个基督徒。……我不能服从;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地方总督警告他,若不服从便可能丧生。“我不能服从。你可以把我斩首,但我不会事奉这个世界的势力;我要事奉我的上帝。”——《历史家探讨宗教》,汤因比着。
现代的耶和华见证人在个别研究圣经之后受自己的良心所指引,在世界各地均采取同一立场。在若干国家中,有些见证人为此付出最高代价,尤其是在纳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许多人被枪决、吊死和斩首。但他们那基于基督徒爱心的普世团结却得以保全。没有任何人在战争中死于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之手。如果每个所谓的基督徒都按照基督的友爱原则而生活,世界历史便会多么迥异!——罗马书13:8-10;彼得前书5: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