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法耶稣为人谦卑,充满温情守望台2015年 | 2月15日
-
-
效法耶稣为人谦卑,充满温情
基督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紧紧跟随他的脚踪走。——彼得前书2:21
1.为什么我们效法耶稣就会跟耶和华更加亲近?
我们喜欢效法品格高尚的人,学他们怎样待人处事。在所有好榜样当中,耶稣是最值得效法的。为什么?有一次,耶稣说:“谁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亲。”(约翰福音14:9)耶稣完完全全地反映出天父的品格,人看见了他,就好像看见了天父一样。我们效法耶稣,就会跟至高主宰耶和华更加亲近。效法耶稣实在大有益处。
2,3.(甲)为什么耶和华启示人写下耶稣的事迹?(乙)耶和华希望我们怎样做?(丙)这一篇和下一篇课文会谈谈什么?
2 耶稣的为人怎样?我们阅读圣经就可以知道。耶和华希望人认识和效法耶稣,于是启示人将耶稣的事迹写下来,收录在《希腊语经卷》里。(请读彼得前书2:21)圣经将耶稣的榜样比做“脚踪”或“脚印”,意味着人应该紧紧跟随耶稣,好像一步一步踏着他的脚印走。当然,耶稣是完美的,我们却不是。因此,耶和华希望人尽力效法耶稣,没有要求人做得十全十美。
3 我们会谈谈耶稣一些感人的特质。这一篇课文会先谈谈耶稣为人谦卑,充满温情。下一篇课文就会讲讲耶稣勇气十足,明辨事理。分析每种特质时,我们都会问以下三个问题:这种特质有什么含意?耶稣怎样表现这种特质?怎样效法他?
耶稣为人谦卑
4.谦卑有什么含意?
4 谦卑有什么含意?很多人受这个鼓吹高傲精神的世界影响,认为谦卑就是软弱,没有自信。但实情却刚刚相反,人要有力量和勇气才能够谦卑。谦卑含有“不自高自大”的意思,是“骄傲自满”的相反。谦卑关系到人怎样看自己。一本圣经词典说:“谦卑的人明白自己在上帝面前十分卑微。”真正谦卑的人不会自视过高,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胜。(罗马书12:3;腓立比书2:3)由于身心不完美,要培养谦卑实在不容易。不过,我们沉思自己跟上帝的关系,努力效法耶稣,就能学会谦卑。
5,6.(甲)天使长米迦勒是谁?(乙)什么事例表明米迦勒十分谦卑?
5 耶稣怎样表现谦卑?他在天上时是个能力高强的天使,在地上时是个完美的人,不管在天上还是地上,他一直都很谦卑。以下是几个例子。
6 态度:圣经执笔者犹大记录了耶稣降世为人之前发生的一件事。(请读犹大书9)当时耶稣是天使长米迦勒,他“跟魔鬼冲突,为摩西的遗体争论”。摩西去世后,耶和华把他葬在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申命记34:5,6)魔鬼可能想利用摩西的遗体助长谬误的崇拜。不管魔鬼这样做有什么原因,米迦勒采取了果敢的行动。一部参考书指出,在希腊语,译作“冲突”和“争论”的词语“也可以指法律纠纷”,这也许“表示米迦勒质疑魔鬼有没有权使用摩西的遗体”。可是,天使长米迦勒知道自己不该擅自作出判决。他把事情交给至高的审判者耶和华。米迦勒即使被魔鬼激怒也没有越权行事。可见他多么谦卑!
7.耶稣的说话和行事方式怎样表明他为人谦卑呢?
7 在地上传道期间,耶稣的说话和行事方式都表明他为人十分谦卑。说话:他从不炫耀自己,总是把一切荣耀都归给天父。(马可福音10:17,18;约翰福音7:16)他跟门徒说话时从不贬低他们。他会顾及门徒的尊严,称赞他们的优点,还表达对他们的信任。(路加福音22:31,32;约翰福音1:47)行事方式:耶稣甘愿过简朴的生活,他拥有的财物不多,以免妨碍他事奉上帝。(马太福音8:20)连最卑微的工作他也愿意做。(约翰福音13:3-15)耶稣服从上帝,谦卑自抑,是我们的典范。(请读腓立比书2:5-8)有些人高傲自大,不喜欢服从,耶稣却谦卑地服从上帝,愿意接受上帝给他的任务,甚至“服从至死”。耶稣的确“心里谦卑”。(马太福音11:29)
效法耶稣,为人谦卑
8,9.我们可以怎样表现谦卑?
8 我们可以怎样效法耶稣,表现谦卑?态度:我们为人谦卑,就不会越权行事。我们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权妄断别人,就不会批评别人的弱点,也不会怀疑别人做事的动机。(路加福音6:37;雅各书4:12)我们谦卑也不会“过分正义”,即使别人不是很有才干或没什么服务机会,也不会小看他们。(传道书7:16)谦卑的长老不会认为自己比其他同工好得多,自视高人一等。这些会众的牧人会“看别人比自己优越”,行事为人像后辈。(腓立比书2:3;路加福音9:48)
9 索恩弟兄从1894年开始做朝圣者,负责探访会众。很多年后,他被派到纽约州北部王国农场的鸡舍工作。有时候,索恩弟兄会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些更重要的工作。每当他这么想,就会告诉自己:“你不过是微尘,为什么要这么骄傲呢?”(请读以赛亚书40:12-15)他这么谦卑,真是我们的好榜样!
10.我们的说话和行事方式可以怎样表明我们是谦卑的?
10 说话:如果我们谦卑,我们所说的话会流露出来。(路加福音6:45)跟别人交谈时,我们不会一味说自己有多能干,有什么服务机会。(箴言27:2)相反,我们会称赞弟兄姊妹的优点和才干。(箴言15:23)行事方式:谦卑的基督徒不会追求名利,渴望出人头地。为了尽心尽力事奉耶和华,他们会简化生活,甚至愿意做卑微的工作。(提摩太前书6:6,8)更重要的是,谦卑的基督徒会乐于服从。我们必须谦卑,才能“服从那些领导”会众的人,接受和听从上帝组织的指引。(希伯来书13:17)
耶稣充满温情
11.温情有什么含意?
11 温情有什么含意?“温情”是指亲切的感情,温和的态度。温情是发自爱心的,跟怜悯和慈悲相似。圣经说,耶稣有温情,耶和华是慈悲的父亲,有亲切怜恤的心。(路加福音1:78;哥林多后书1:3;腓立比书1:8)一本圣经参考书说,充满温情的人除了会同情不幸的人,也会主动帮助人,使别人的生活得到改善。
12.(甲)我们怎样看出耶稣充满温情?(乙)耶稣动了怜悯的心所以怎样做?
12 什么表明耶稣充满温情?把温情化作行动:耶稣有亲切怜恤的心。有一次,他的朋友拉撒路死了,他看到马利亚和跟她一起的人哭泣,就“不禁掉下泪来”。(请读约翰福音11:32-35)他动了怜悯的心,复活了拉撒路,就像之前他复活寡妇的儿子一样。(路加福音7:11-15;约翰福音11:38-44)耶稣把温情化作行动,很可能让拉撒路有希望在天上享永生。之前,耶稣对群众“动了怜悯的心”,“教导他们许多事”,使听从他教导的人一生受益!(马可福音6:34)请留意,耶稣不仅内心充满温情,也主动向人伸出援手。(马太福音15:32-38;20:29-34;马可福音1:40-42)
13.耶稣怎样说话温和仁慈?(见第5页图片)
13 说话温和仁慈:耶稣有怜悯之心,对人说话温和仁慈,尤其是那些饱受欺压的人。使徒马太引述以赛亚的预言来描述耶稣,说:“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麻芯,他不熄灭。”(以赛亚书42:3;马太福音12:20)有些人好像压伤的芦苇、油灯里将灭的麻芯一样,耶稣的说话使他们得到安慰。他传讲的信息为人带来希望,“为心灵破碎的人裹伤”。(以赛亚书61:1)他鼓励那些“辛苦劳碌、担子沉重的人”到他那里来,叫他们得享安舒。(马太福音11:28-30)他让门徒知道,上帝对每一个敬拜他的人都充满温情、关怀备至。即使在世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子”,上帝也不会轻看。(马太福音18:12-14;路加福音12:6,7)
效法耶稣,充满温情
14.我们可以怎样培养温情呢?
14 我们可以怎样效法耶稣,充满温情?培养温情:我们也许不是天生很有温情,懂得怜恤别人,但圣经鼓励我们培养这种品质。所有基督徒都应该穿上新品格,而“怜恤之情”是新品格的一部分。(请读歌罗西书3:9,10,12)你可以怎样培养温情呢?要开阔心胸。(哥林多后书6:11-13)别人找你倾诉时要留心听。(雅各书1:19)你可以想象自己处于对方的处境,并问问自己:如果我遇到同样的情况,会有什么感觉呢?我需要什么呢?(彼得前书3:8)
15.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伤心痛苦的人呢?
15 流露温情:我们有温情,就会很想帮助别人,特别是那些伤心痛苦的人。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们呢?罗马书12:15说,要“和哭泣的人一同哭泣”。当人觉得灰心时,最需要的往往是安慰,而不是要知道解决方法。一个姊妹的女儿去世了,会众的弟兄姊妹令她感到安慰,她说:“会众的朋友来看望我,又跟我一起哭,我实在太感激他们了。”我们也可以主动帮助别人,让别人感受到我们的温情。寡居的姊妹可能需要有人替她修理房子。年长的信徒可能需要有人接送,才能参加聚会、传道或看病。要是我们仁慈地帮助他们,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帮助,也可以使人暖在心头。(约翰一书3:17,18)我们全力参与传道,也表明我们关心别人。这是帮助心地善良的人的最佳方法!
你关怀弟兄姊妹吗?(见第15段)
16.我们可以说什么鼓励那些忧郁的人?
16 说话流露温情:我们充满温情,自然很想“安慰忧郁的人”。(帖撒罗尼迦前书5:14)我们可以说什么鼓励别人呢?我们可以说,我们很关心他们。我们可以赞赏他们的才干和能力,并告诉他们,既然是耶和华帮助他们找到真理的,他们在上帝眼中一定十分宝贵。(约翰福音6:44)我们可以让对方知道,耶和华十分关心那些“心碎”或“心灵伤痛”的仆人。(诗篇34:18)我们说话流露温情能给人安慰,有医治作用。(箴言16:24)
17,18.(甲)耶和华希望长老怎样对待他的羊群?(乙)下一篇课文会谈谈什么?
17 长老们,耶和华希望你们温柔地牧养会众的羊群。(使徒行传20:28,29)不要忘记,你们有责任教导和鼓励羊群,使他们安舒。(以赛亚书32:1,2;彼得前书5:2-4)仁慈的长老不会辖制羊群,例如自己定一些规条,或令同工自觉没有尽力而感到内疚,使他们做一些没有能力做的工作。长老都希望弟兄姊妹快乐,并深信他们都很爱耶和华,会尽力事奉上帝。(马太福音22:37)
18 我们仔细留意耶稣怎样为人谦卑,充满温情,就会很渴望效法他,不断跟随他的脚踪走。下一篇课文会谈谈耶稣另外两种特质,勇气十足和明辨事理。
-
-
效法耶稣勇气十足,明辨事理守望台2015年 | 2月15日
-
-
效法耶稣勇气十足,明辨事理
你们从没有见过他,却爱他;现在看不见他,却信从他。——彼得前书1:8
1,2.(甲)怎样做就能得救?(乙)怎样做才能留在永生的旅程上?
从成为基督徒开始,我们就踏上了一个旅程。这个旅程最终能引领我们得享永生。耶稣说:“忍耐到底的人,必然得救。”(马太福音24:13)没错,我们必须忠心到底,直到生命结束或这个邪恶制度的终结,才能得救。可是,我们必须避免受这个世界吸引而迷失方向。(约翰一书2:15-17)我们要怎样做才能留在永生的旅程上呢?
2 耶稣在这方面是我们的典范。圣经记载了耶稣的一生。我们查考这些记载就知道耶稣的为人,我们会爱他和信从他。(请读彼得前书1:8,9)使徒彼得说,耶稣给我们留下榜样,叫我们紧紧跟随他的脚踪走。(彼得前书2:21)我们认真效法耶稣,就能忍耐到底。a我们在上一篇课文谈过怎样效法耶稣为人谦卑,充满温情。现在,让我们看看怎样效法耶稣勇气十足,明辨事理。
耶稣勇气十足
3.(甲)勇气是什么?(乙)怎样才能有勇气?
3 勇敢是信心的表现,让人有力量面对困难。我们有勇气,就会决心做对的事;面对困难时会保持冷静,继续信赖上帝。勇气跟敬畏之心、希望和爱心息息相关。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敬畏 上帝,不想令他不悦,就不会受惧怕人的心理影响。(撒母耳记上11:7;箴言29:25)我们仰望耶和华,怀有稳确的希望,目光就不会集中在目前面对的考验,而会展望未来。(诗篇27:14)如果我们有不自私的爱,即使受到迫害也能勇敢面对。(约翰福音15:13)我们信赖上帝,效法他的儿子,就能勇气十足。(诗篇28:7)
4.耶稣在圣殿里怎样显出勇气?(见第10页图片)
4 有一次,“耶稣在圣殿里,坐在老师中间”。当时耶稣只有12岁,却勇敢地为真理辩护。(请读路加福音2:41-47)那些宗教老师熟悉摩西律法和犹太传统。但耶稣没有被吓倒,还放胆向他们提出问题。耶稣提出的是深入的问题,而不是小孩出于好奇所提出的问题。那些老师想必顿时坐直了,注视着年纪轻轻的耶稣。即使他们提出一些具争议性的问题,也难不倒耶稣。所有在场听见的人,包括那些老师都“对他的悟性和对答诧异不已”。耶稣的确勇敢地为真理辩护!
5.耶稣传道期间怎样显出勇气?
5 耶稣传道期间,在各方面也显出勇气。他勇敢地揭发宗教领袖的伪善,指责他们用错误的道理去骗人。(马太福音23:13-36)他决心不被世界的不良风气腐化。(约翰福音16:33)尽管受到迫害仍继续传道。(约翰福音5:15-18;7:14)耶稣两次洁净圣殿,把那些腐化正确崇拜的人赶出去。(马太福音21:12,13;约翰福音2:14-17)
6.耶稣在地上的最后一天怎样显出勇气?
6 耶稣在地上的最后一天即使经历严峻的考验,仍勇气十足。我们想想他的经历,信心必大受强化。在吃逾越节的晚餐时,耶稣虽然知道自己被犹大出卖后会有什么事发生,但他对犹大说:“你要做的事,快点去做吧。”(约翰福音13:21-27)当士兵到客西马尼园来捉拿耶稣时,耶稣勇敢地表明自己就是他们要找的人。即使生命受到威胁,耶稣仍挺身保护门徒,请士兵放门徒走。(约翰福音18:1-8)后来,耶稣被解到公议会面前接受盘问。他知道大祭司一心要找把柄陷害他,但仍无所畏惧地承认自己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马可福音14:60-65)最后他死在苦刑柱上,一生忠于上帝。他在极度痛苦中用仅余的一口气说:“成了!”(约翰福音19:28-30)
效法耶稣,勇敢坚强
7.(甲)年轻人,你们能够成为耶和华名下的子民,有什么感觉呢?(乙)你们可以怎样以行动表明自己勇敢坚强?
7 我们可以怎样效法耶稣,显出勇气?在学校里:年轻人,你们即使被人嘲笑也愿意告诉别人自己是耶和华见证人,就是以行动表明自己勇气十足,而且以耶和华名下子民的身份为荣。(请读诗篇86:12)也许有人会说服你们相信进化,但你们深信圣经中关于创造的记载才是对的。你们可以运用《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个问题》册子向人“解释心里的希望有什么根据”。(彼得前书3:15)知道自己能够为圣经真理辩护,你们会感到很满足。
8.为什么我们能放胆传道呢?
8 传道时:作为真基督徒,我们必须“凭耶和华所赐的权柄放胆传道”。(使徒行传14:3)为什么我们可以怀着勇气,放胆传道呢?首先,我们知道自己传讲的都是圣经的真理。(约翰福音17:17)第二,“我们是上帝的同工”,上帝的圣灵会帮助我们。(哥林多前书3:9;使徒行传4:31)第三,我们知道热心传道能表明我们爱耶和华和爱别人。(马太福音22:37-39)我们有勇气就不会停止传道。相反,我们会帮助那些被错误道理蒙蔽的人认识真理。(哥林多后书4:4)尽管要忍受讥嘲和迫害,地区里的人反应冷淡,我们仍然会坚持不懈地传道。(帖撒罗尼迦前书2:1,2)
9.面对考验时,我们可以怎样表现勇气?
9 面对考验时:我们要信赖耶和华,他必赐我们信心和勇气去面对逆境。即使亲人离世,我们觉得很伤心,但不会感到绝望。我们可以全心信赖“赐一切安慰的上帝”,他会给我们力量。(哥林多后书1:3,4;帖撒罗尼迦前书4:13)就算我们病得很厉害或者意外受伤,也不会用一些违反圣经原则的疗法。(使徒行传15:28,29)我们感到抑郁沮丧时,我们的心可能会定自己有罪,但由于信赖上帝,知道上帝“亲近心碎的人”,我们就不会放弃。b(约翰一书3:19,20;诗篇34:18)
耶稣明辨事理
10.(甲)明辨事理有什么含意?(乙)明辨事理的基督徒会有怎样的言行?
10 明辨事理的人有良好的判断力,能够辨别是非,然后作出正确的抉择。(希伯来书5:14)明辨事理的基督徒会在言行各方面叫上帝喜悦。他会说一些能强化人的话,避免伤害别人。(箴言11:12,13)他不会“轻易发怒”。(箴言14:29)明辨事理的人“向前直行”,一生行走正道。(箴言15:21)我们怎样才可以做个明辨事理的人呢?我们必须研读圣经,把学到的应用出来。(箴言2:1-5,10,11)耶稣是世上最懂得明辨事理的人,请看看他在这方面怎样为我们树立典范。
11.在说话方面,耶稣怎样表明他是个明辨事理的人?
11 耶稣的所言所行都表明他是个明辨事理的人。说话:传讲好消息时,耶稣有良好的判断力,常常说出“中听的话”,听众都十分赞叹。(路加福音4:22;马太福音7:28)他经常读出或引述适当的经文。(马太福音4:4,7,10;12:1-5;路加福音4:16-21)耶稣也会讲解经文,设法打动听众的心。耶稣复活后跟两个正前往以马乌斯的门徒说话,“把经上指着他说的话,都给他们解释清楚”。后来,他们彼此说:“[耶稣]使我们豁然明白圣经,那时我们的心不是像火一样燃烧吗?”(路加福音24:27,32)
12,13.什么事例表明耶稣“不轻易发怒”,而且对人有合理的看法?
12 情感和态度:由于明辨事理,耶稣“不轻易发怒”。(箴言16:32)他“性情温和”。(马太福音11:29)尽管门徒屡次犯错,耶稣还是对他们很有耐性。(马可福音14:34-38;路加福音22:24-27)即使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他仍然保持冷静。(彼得前书2:23)
13 耶稣明辨事理,也使他对人有合理的看法。他注重的不是摩西律法的字面意义,而是律法蕴含的精神,他待人的方式也反映律法背后的精神。请留意马可福音5:25-34的记载。(请读)有一个患了血崩的妇人夹杂在人群中,她摸了耶稣的外衣,病就立刻痊愈了。根据摩西律法,她是不洁净的,不应该接触任何人。(利未记15:25-27)但耶稣并没有因为妇人触摸他的外衣而责备她,因为耶稣明白“律法上更重大的事”还包括慈悲和忠信。(马太福音23:23)他亲切地说:“女儿,你的信心使你痊愈了。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健康,摆脱你的恶疾。”耶稣明辨事理,待人十分仁慈,实在令人感动!
14.(甲)耶稣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乙)为什么他能够一生从事这个工作?
14 人生方向:耶稣明辨事理,选择了正确的人生方向。他尽心竭力地传讲王国的好消息,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路加福音4:43)他选择过简朴的生活,让他可以善用时间和精力来传道。由于作出明智的决定,耶稣能够专心一志,彻底完成他的任务,一生行走正道。(路加福音9:58)耶稣也看出训练门徒十分重要,这样他去世后,门徒可以继续执行传福音的工作。(路加福音10:1-12;约翰福音14:12)耶稣向门徒保证,他会指引传道工作,“直到这个制度的末期”。(马太福音28:19,20)
效法耶稣,明辨事理
我们会留意别人关心什么,了解对方的需要,然后说些合适的话(见第15段)
15.在说话方面,我们可以怎样表明自己明辨事理?
15 我们可以怎样效法耶稣,明辨事理?说话:我们跟弟兄姊妹说话时,会说一些鼓励的话,避免令他们灰心。(以弗所书4:29)传讲上帝王国时,我们的话会“用盐调味”。(歌罗西书4:6)我们会留意别人关心什么,了解对方的需要,然后说些合适的话。我们说话仁慈,别人会愿意聆听,甚至被王国信息打动。此外,我们向别人解释自己的信仰时,会引用圣经作为权威,找机会读出经文。圣经的信息的确很有力量,我们不管说什么也不能相比。(希伯来书4:12)
16,17.(甲)我们可以怎样做,表明自己不易发怒,而且对人有合理的看法?(乙)我们可以怎样做,使自己能专心传道?
16 情感和态度:我们明辨事理就“不急于动怒”。(雅各书1:19)别人冒犯我们时,我们会尝试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说或这样做。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原谅对方,“不追究过犯”。(箴言19:11)明辨事理也帮助我们对人有合理的看法。我们明白弟兄姊妹都是不完美的,而且他们也许正面对一些困难是我们不完全明白的。我们应该乐意听他们的意见,可以的话,作出让步,不坚持己意。(腓立比书4:5)
17 人生方向:身为基督徒,能够宣扬王国的好消息是无上的光荣。我们会作出明智的决定,好让自己专心传道,一生行走正道。我们会以事奉耶和华为生活重心,也会简化生活,全力参与目前最重要的工作,直至终结来到。(马太福音6:33;24:14)
18.(甲)我们怎样才能留在永生的旅程上?(乙)你决心怎样做?
18 能够认识耶稣的美好特质实在是赏心乐事!耶稣还有很多美德,我们效法他的榜样必得益不浅。愿我们决心紧紧跟随他的脚踪走,这样我们就能留在永生的旅程上,并跟耶和华更亲近。
b 有些弟兄姊妹勇敢面对患难,想知道他们的经历,请看《守望台》2000年12月1日刊24-28页;《警醒!》2003年6月8日刊26-29页;1995年1月22日刊1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