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得乐意叫人满心喜悦守望台2002年 | 12月1日
-
-
[第6页的附栏或图片]
早期的教父提倡什一奉献吗?
“我们中间富有的扶助贫困的。……那些生活富裕、又踊跃捐输的人都作出自己认为数量恰当的捐献。”(《大护教文》,殉道者查斯丁,公元150年左右)
“犹太人的确需要把财物的十分之一献给上帝,但是那些获得自由的人却把所有的留给主用……就像那穷寡妇所做的一样,她把一切生活资财都投进上帝的宝库里。”(《反异端邪说》,伊里奈乌斯,公元180年左右)
“虽然我们设有钱箱,里面的钱却不是用来购买救恩的,仿佛我们所信的是一种待价而沽的宗教。人如果喜欢的话,每月都可以作一点儿捐献,但捐献必须心甘情愿,并且是力所能及的。谁也不会勉强谁,捐献完全出于自愿。”(《护教文》,德尔图良,公元197年左右)
-
-
捐得乐意叫人满心喜悦守望台2002年 | 12月1日
-
-
基督徒的捐献
然而,事奉上帝的人仍然应当作出物质上的捐献,支持正确的崇拜。耶稣吩咐门徒要为他做见证,“直到地极”。(使徒行传1:8)随着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基督的门徒,基督徒组织需要有更多的导师和监督去探访会众,强化弟兄。有时,会众也必须看顾他们当中的孤儿寡妇和穷困的信徒,给这些人物质上的援助。公元1世纪的基督徒如何应付这一切开支呢?
公元55年左右,使徒保罗呼吁欧洲和小亚细亚的非犹太裔基督徒,捐助犹地亚贫困的基督徒会众。保罗写信给哥林多会众,告诉他们该怎样筹办“关于为圣民收集捐款的事”。(哥林多前书16:1)论到基督徒的捐献安排,保罗的话也许会叫你感到意外。
使徒保罗并没有絮絮不休地向信徒施压力,勉强他们捐献。事实上,马其顿的基督徒虽然“处于困境”,“极度贫困”,却再三恳求使徒“让他们捐助圣民,在周济的事上有分”。(哥林多后书8:1-4)
虽然保罗鼓励较富裕的哥林多基督徒效法马其顿的弟兄,慷慨地周济圣民,可是正如一部圣经评注指出,他不是“向弟兄发号施令,要求他们捐献,而是请求、建议、鼓励、呼吁他们这样做而已。哥林多的基督徒假如只是被迫捐献,就很难捐得乐意,施与的时候也会缺乏温情了”。在捐献方面,保罗知道“上帝喜爱捐得快乐的人”,而不是“勉强”“作难”的人。(哥林多后书9:7)
哥林多的基督徒在真道上信心坚定、知识充足,而且对信徒怀有真挚的爱,这一切推动他们自觉自愿地作出捐输。(哥林多后书8:7,8)
“照心里所决定的去做”
保罗并没有明确规定弟兄必须捐多少钱。他只是说:“每周的第一天,你们各人要按自己的财力从家里拨出一些钱。”(哥林多前书16:2)由于哥林多的基督徒预先计划,定期把一些钱储蓄起来,因此当保罗来到筹集捐款的时候,他们的捐献就不会出于勉强或出于一时冲动了。要捐献多少,这是私事,每个基督徒都必须“照心里所决定的去做”。(哥林多后书9:5,7)
哥林多的基督徒要是想享有丰盛的属灵收获,就必须“慷慨撒种”。然而,他们只须量力而为就行了。保罗说:“我不是要……你们辛苦。”在捐献方面,只要“照自己所有的去做,不是照自己所没有的去做”,就必蒙悦纳。(哥林多后书8:12,13;9:6)使徒保罗在后来所写的信中指出,基督徒“不照顾自己家里的人,其实就等于否认信仰,比不信的人更不好”。(提摩太前书5:8)保罗所主张的捐献精神无疑不会违反这条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保罗督导“收集捐款的事”,为的是周济圣民。然而,圣经从没有提过保罗或其他使徒向信徒收取什一奉献,去资助他们自己的神圣职务。(使徒行传3:6)无论会众向保罗作什么馈赠,保罗都感激接受,但他小心留意不加重弟兄的负担。(帖撒罗尼迦前书2:9;腓立比书4:15-18)
今天自愿捐献的安排
显然,公元1世纪的基督徒是奉行自愿的捐献而非什一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