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圣诞节——世俗假期还是宗教圣日?
    守望台1997年 | 12月15日
    • 圣诞节——世俗假期还是宗教圣日?

      中国人叫他做圣诞老人。英国人称他为圣诞之父。俄国人给他的名字是严冬伯伯。美国人把他称为圣克劳斯。

      在许多人眼中,这个一脸雪白胡须、挺着大肚子的快乐老人就是圣诞的化身。但人人都知道,圣诞老人只是个虚构的人物罢了;他的故事源于跟公元4世纪米拉(现今的土耳其)一个主教有关的民间传说。

      习俗和传说素来对庆祝节日操有强大影响,圣诞节也没有例外。流行的节日都附有不少民间传说,圣诞老人的故事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已。虽然有些人声称圣诞节的习俗是基于圣经记载的,但大部分圣诞习俗其实都源于异教。

      圣诞树是另一个例证。《新大英百科全书》说:“信奉异教的欧洲人普遍崇拜树木。归信基督教之后,他们仍然保留若干斯堪的纳维亚的习俗,例如在新年用常绿树装饰房子以驱走恶魔,和在圣诞期间立一棵树给鸟儿栖身。”

      另一种流行的圣诞习俗是,用冬青树和其他常绿树造花环。这个习俗也起源于根深蒂固的异教崇拜。古代罗马人在农神节(深冬一连七天,供奉农神的节日)期间用冬青树的枝子装饰神庙。这个异教节日的特色是荒淫邪荡、狂欢作乐。

      有些人也许认为,在槲寄生枝下接吻的习俗看来挺浪漫;但这个举动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古代英国的德鲁伊特人深信,槲寄生小枝具有神奇的魔力,能够驱魔挡邪。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一个迷信形成,认为在槲寄生枝下接吻的人终必共谐连理。至今仍然有人在每年圣诞期间遵守这个习俗。

      受异教主张所影响或直接取自异教信仰的现代圣诞习俗不胜枚举,上述只是其中几个而已。你也许想知道,何以圣诞节会采纳这些习俗。为什么一个据称用来庆祝基督诞生的日子,竟会搀杂那么多非基督教的习俗?更重要的是,上帝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 现代圣诞节的起源
    守望台1997年 | 12月15日
    • 现代圣诞节的起源

      在环球各地成千上万人看来,圣诞节是年中的欢乐日子。这是享受豪饮美食、奉行传统习俗,以及跟家人共叙天伦的时候。圣诞节也是亲友彼此馈赠贺卡和礼物的大好时机。

      可是,距今仅150年,庆祝圣诞节的方式却跟今日有很大分别。马萨诸塞大学历史系教授斯蒂芬·尼森鲍姆在《圣诞节的争论》一书中写道:“圣诞节……是纵情痛饮的时候;这时人人暂时撇下平日遵守的行为准则,尽情享受无拘无束的‘嘉年华会’,就像在12月举行的狂欢节一样。”

      在那些对圣诞节尊崇备至的人看来,这项描述也许会令他们感到不安。如果圣诞节旨在纪念上帝儿子的诞生,为什么竟然会被人肆意亵渎?答案也许使你感到意外。

      基础大有问题

      从人在公元4世纪开始庆祝圣诞节以来,这个节日曾经引起许多争议。举个例,耶稣出生日期的问题:由于圣经没有明言耶稣在哪一个月和哪一天诞生,所以曾有人把多个不同的日子定为耶稣出生的日期。公元3世纪,一群埃及神学家把耶稣诞生的日子定为5月20日,其他人则喜欢把这个日子提前,例如3月28日,4月2日或4月19日不等。到了18世纪,几乎每个月都有个日子被人定为耶稣诞生的日子!既是这样,究竟12月25日是怎样定出来的呢?

      大多数学者同意,是天主教会把12月25日定为耶稣诞生日期的。为什么定在12月25日呢?《新大英百科全书》说:“理由很可能是,早期基督徒希望把耶稣的生日定在跟异教罗马‘无敌太阳神的生日’同一天。”但是,基督徒饱受异教徒迫害逾两个半世纪之久,为什么竟突然向迫害者屈膝呢?

      引进腐败

      使徒保罗在公元1世纪向提摩太发出警告,说“邪恶的人和冒名骗子”会偷偷渗进基督徒会众里,把许多人引入歧途。(提摩太后书3:13)这宗大规模的叛道事件始于使徒死后。(使徒行传20:29,30)君士坦丁在公元4世纪“归信”基督教之后,许多异教徒纷纷加入当时的基督教会。这导致什么结果呢?《早期基督教和异教》说:“数目较少的真诚信徒给数目庞大的自谓基督徒完全淹没了。”

      保罗的话的确所言不虚!真正的基督教仿佛已被异教的腐败吞没了。这种腐败最昭然可见的,莫过于在庆祝节日方面。

      其实,圣经吩咐基督徒要举行的惟一纪念仪式是主的晚餐。(哥林多前书11:23-26)因为罗马人的节日跟偶像崇拜有密切关系,早期基督徒拒绝参与这些节日。为了这个缘故,公元3世纪的异教徒指责基督徒说:“你们不观看比赛;对公开表演毫无兴趣;不参加饮宴,也厌恶神圣的竞技。”在另一方面,异教徒自吹自擂说:“我们却开开心心,用欢宴、歌曲和竞技去崇拜我们的神。”

      到公元4世纪中叶,埋怨之声慢慢沉寂下来。为何会这样呢?因为有越来越多假基督徒渗进基督教的羊圈里,结果叛道的主张随之大增。最后,基督徒向罗马世界屈膝妥协。《基督教所含的异教成分》论及这件事说:“基督教一贯的做法是,采纳人们按传统习俗所守的异教节日,冠以基督教的名义而加以庆祝。”不错,这是大规模的叛道所导致的恶果之一。由于所谓的基督徒甘愿采纳异教的庆祝,他们受到当时社会所接纳。不久,基督徒每年所庆祝的节日数目跟异教徒不相伯仲。不足为奇的是,在这些节日当中,最首要的是圣诞节。

      国际节日

      随着欧洲大多数人接受了当时流行的基督教,庆祝圣诞的人也大为增加。天主教会认为,每年庆祝一个尊荣耶稣生日的欢乐节日是适当的。于是,在公元567年举行的图尔会议“宣告把圣诞日到显现节(1月6日)的一连12天定为神圣节期”。——《天主教学校家庭百科全书》。

      不久,圣诞节采纳了北欧民间收割节的许多特色。在圣诞节期间,狂欢者暴饮暴食,寻欢作乐,比虔诚的宗教活动更为普遍。教会非但没有谴责这些放荡行为,反而加以认可。(可参阅罗马书13:13;彼得前书4:3)曾任埃及政府古物监察主任的阿瑟·韦戈尔报道,公元601年,教宗格列高利一世致信派往英国的传教士梅利特斯,吩咐他“不要停止庆祝这些异教节日,而是要使这些节日跟教会的仪式融合起来,只须把庆祝理由从异教改为基督教就成了”。

      在中世纪期间,有些渴望改革的人觉得有必要对这些过分的做法提出谴责。他们多次发出教令,禁止“圣诞狂欢”。彭内·雷斯塔德博士在《美国圣诞史》说:“有些教士主张,人类既已堕落,总得有个纵情作乐的时候,只要奉基督教之名而行就不成问题了。”这种见解只引起了更大的混乱而已。其实这并没有造成多大分别,因为各种异教习俗已经跟圣诞节融为一体,大多数人都不愿放弃这些习俗。作家特里斯特拉姆·科芬评论这件事说:“大多数人一仍旧贯,丝毫没有理会道德家的说教。”

      欧洲人开始在美洲大陆定居时,圣诞已是人人熟知的节日。可是,圣诞节并没有受殖民地居民所接纳。身为清教徒的宗教改革家把圣诞节视为异教节日,因此在1659年至1681年间,马萨诸塞州明令禁止人庆祝圣诞节。

      禁令撤销之后,殖民地各处有更多人庆祝圣诞,尤其以新英格兰南部一带地区为然。鉴于圣诞节的历史,大部分人只顾寻欢作乐而没有尊荣上帝的儿子,并不令我们感到意外。当时的另一个陋习也在圣诞节造成不少纷扰,就是所谓的酒宴。年轻男子成群搭伙地来到富有邻居的家,要求这家人奉上酒菜;如果住户不肯款待他们,他们通常会破口大骂,有时甚至捣毁住户家里的东西。

      尼森鲍姆教授说,情况在19世纪20年代恶化到十分严重的地步,“圣诞的混乱状态”演变成“重大的社会威胁”。在纽约、费城等城市,有钱人家开始雇用警卫人员去守卫他们的土地。据称纽约市设立首支职业警队,是为了应付1827/28年圣诞节所发生的暴动。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