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有形可见的言语!
    警醒!1998年 | 9月8日
    • 美国的卡尔是从失聪的父母学会手语的。a卡尔天生失聪,可是,他在十分年幼的时候,就已经晓得用美式手语表达物件的名称,把个别零星的手语串成完整的句子,和甚至可以表达抽象的思想了。事实上,失聪的父母要是通晓手语,他们所生的失聪婴儿大都在10至12个月大的时候就已“小试牛刀”,开始运用手语了。《走进聋人的世界里》解释说:“语言学家意识到,自然而然地学习语言和把语言传给下一代的做法,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语言是有声语言还是手语,都不是问题。”

      在俄罗斯,斯菲达是一个失聪家庭的第三代孩子。她跟同样失聪的兄弟从小就学会用俄罗斯手语。斯菲达三岁的时候,入读专为失聪儿童而设的幼儿园,当时她运用手语的技巧已经相当纯熟。斯菲达说:“其他失聪儿童往往不会打手语,得从我身上学习。”许多失聪儿童的父母是健听的,因此大都不懂手语。在这类特殊学校里,手语常常是由年长的传给年幼的,好方便彼此之间的沟通。

      目前,愈来愈多健听的父母正学习运用手语跟儿女沟通。结果,这些失聪儿童往往在入学前已经可以跟别人沟通自如了。以加拿大的安德鲁来说,情形正是这样。虽然安德鲁父母的听觉是正常的,他们却还是刻意地学习手语,并且在安德鲁年幼时就已经用手语跟他沟通,从而为他在日后学习语言一事奠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家里每个人都可以用手语谈天说地、畅所欲言了。

  • 有形可见的言语!
    警醒!1998年 | 9月8日
    •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聋人教育委员会说:“我们不能对事情无动于衷了。忽视手语,不愿积极参与聋人教育发展,都是不能容忍的。”话虽如此,不论父母为失聪孩子选择接受哪种教育,最重要的还是父母双方全情投入,悉心扶助孩子成长。——请参看“为了爱儿,我甘愿学习另一种语言”一文,《儆醒!》1996年11月8日刊。

      了解聋人的世界

      不少失聪儿童长大成人之后,往往都会坦言承认,他们小时候最渴望的,莫过于父母能够跟他们多作沟通。杰克是个聋子。在年迈的母亲临终时,杰克千方百计要跟母亲沟通。母亲挣扎着要跟他说点什么,可是她既写不出来,又不懂手语。不久,她就陷入昏迷状态,最后还死去了。杰克自然十分难过,而这件事也令他终日耿耿于怀。难怪杰克苦口婆心地向失聪儿童的父母提出以下的忠告:“你要是希望跟你的失聪孩子有良好的沟通,在思想、感情和爱心方面有真正的交流,就要学会用手语。……对我来说,一切都为时已晚了。但你又怎样呢?你还来得及补救吗?”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