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2 11/1 3-4页
  • 你对罪有什么看法?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你对罪有什么看法?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2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在西方,罪的观念日益淡薄
  • 一个没有罪的世界——如何实现?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2年
  • 上帝为罪所设的补救方法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 谁能说自己没有罪?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 罪
    洞悉圣经(下册)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2年
《守》92 11/1 3-4页

你对罪有什么看法?

“她为什么在祷告里不断祈求上帝赦免我们的 罪?听起来我好像是个罪犯似的。”一位跟耶和华见证人研究圣经的家庭主妇这样抱怨说。像这个妇人一般,今日很多人并不意识到自己有罪,除非他们真的犯了法。

在东方,这种情形尤其显著。传统说来,不像犹太教-基督教所主张一般,东方人并没有人生来便有罪的观念。(创世记3:1-5,16-19;罗马书5:12)举个例说,神道教徒把罪视为污秽。他们认为只要神道祠官挥舞顶端缀着纸条或亚麻布的树枝,就能够轻易除去罪秽。在这项洁净过程中,人无需悔罪。为什么?《讲谈社日本百科全书》解释:“因为称为楚米[罪]的东西不独包括恶行,也包括人无法控制的自然灾祸在内。”人无需为楚米 或自然灾祸负责。反之,他们认为,凭着净化的仪式,这些罪都能够一一终止。

由于这缘故,他们认为一切的罪,包括蓄意犯的恶行(刑事罪行除外),都可以凭着净化的仪式除去。《纽约时报》在“日本的政治洁净仪式”这个标题下提及这种心态,并且指出,涉及丑闻的日本政治家一旦再被选民推举,就会认为自己已“净化”了。这样,他们并未真正受到纠正,于是类似的丑闻可能再次重演。

佛教徒相信轮回或转世投生,对业的主张则有不同的看法。《新大英百科全书》解释说,“根据业 的主张,善行会带来惬意、愉快的结局,激励人照样行善。恶行则会招致恶报,并且促成恶行循环不息的倾向。”换句话说,恶行会带来恶果。业的观念与转世投生的观念息息相关,因为根据业的主张,人有时要在犯罪后许多世才遭受到报应。

这项主张对信徒有什么影响呢?一个对业深信不疑的女佛教徒说:“我觉得人要为一些自己毫不知情,却生来便要负责的事受苦实属无稽。但我却不得不接受这是命中注定的。念经及力求过一种问心无愧的生活并不能解决我的难题。我变得脾气暴躁、不满现状、满腹牢骚。”佛教恶有恶报的主张只为她带来了一片空虚。

儒家(另一个东方信仰)提倡以不同的方法应付人类的罪恶。被视为儒家三大思想家之一的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近乎自私。为了在有犯罪倾向的人类当中维持社会秩序,他强调礼(意即行为的规范、礼貌、事物的秩序)十分重要。另一位儒家学者孟子则对人性怀有刚相反的看法。他意识到社会邪恶,但相信人性本善,因此可以借着自我改进而解决难题。无论主张性善抑或性恶,儒家学者无不认为,为了帮助人抵抗世上的罪,教育和训练十分重要。虽然这些学者一致主张礼是不可或缺的,但他们对罪和恶的观念却十分模糊。——可参看诗篇14:3;51:5。

在西方,罪的观念日益淡薄

在西方,罪的观念向来明确清楚。大多数的人都意识到世上有罪存在,人应该避免犯罪。不过,今日西方人对罪的看法已逐渐改变。许多人把罪的一切意识抛诸脑后,把良心的谴责称为“罪咎感”而避之若浼。40多年前,教皇庇护十二世评论说:“这个世纪的罪便是失去了对罪的一切意识。”据一份天主教周报(Le Pèlerin)所载的调查透露,在法国,大部分人都宣称自己是罗马天主教徒,但令人惊讶的是,百分之90的人竟不再相信有罪这回事。

的确,不论东西方,现今大多数的人看来都安于现状,丝毫不受罪的意识所影响。然而,这意味到没有罪这回事吗?我们真的能够把罪置诸不理而不受损害吗?罪会有一天终止吗?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