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你会尽力化解纷争、促进和睦吗?
    守望台2017年(研读版) | 6月
    • 不同个性的人组成丰富多彩的会众

      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由于这个缘故我们能和不同个性的人做朋友。然而,个性差异也会导致冲突。有个做长老多年的弟兄曾说:“害羞内向的人可能不太容易和活泼外向的人相处。或许我们认为这些差异影响不大,但有时却会造成严重的难题。”那么,个性截然不同的人一定合不来吗?我们可以想想使徒彼得和约翰。根据圣经的记载,我们可能认为彼得是一个说话率直、个性冲动的人,而觉得约翰是一个有爱心,而且在说话和做事前会三思的人。虽然两位使徒的个性看似天差地远,但还是能一起工作。(使徒行传8:14;加拉太书2:9)因此,今天的基督徒就算个性不同,也可以团结合作。

      在会众里,也许某个弟兄说的话或做的事冒犯了我们,但既然基督也为他牺牲生命,我们就应该继续对他表现爱心。(约翰福音13:34,35;罗马书5:6-8)与其不跟对方做朋友或避开他,不如问问自己:“他做了违反圣经标准的事吗?他是故意惹我生气的吗?还是他只是跟我个性不同而已?”最重要的是,要想想:“他有哪些好品格值得我学习呢?”

      为什么思考最后一个问题很重要呢?假设你话不多但冒犯你的人很喜欢说话,你可以想象他在传道时应该很容易就能和别人交谈。何不主动约他一起传道,向他学习呢?又或者这个基督徒乐意施与,而你没那么慷慨大方,你可以留意他怎样从帮助年长、患病或有需要的人得到快乐。重点是,就算我们和另一个基督徒个性不同,但只要我们留意对方的优点,就能拉近跟他的距离。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和对方成为亲密的朋友,但这能帮助我们跟弟兄姊妹和睦相处,也能让自己内心平静,维持会众的团结和谐。

      1世纪的两位基督徒友阿蝶和循都姬看来有不同的个性,不过保罗还是鼓励她们要“同心合意为主服务”。(腓立比书4:2)你能不能也朝这个目标前进,努力和弟兄姊妹和睦共处呢?

  • 你会尽力化解纷争、促进和睦吗?
    守望台2017年(研读版) | 6月
    • 保罗和巴拿巴虽有差异,仍是弟兄

      保罗和巴拿巴

      如果只说保罗“感情强烈”,其实并没有完全描述出他的性格。他在成为基督徒之前,曾“杀气腾腾,气势汹汹地威吓主的门徒”。(使徒行传9:1)后来保罗谈到自己以往对基督徒的感觉时,说:“我对他们愤怒若狂。”(使徒行传26:11)

      保罗受浸后判若两人,但人们还是记得他过去做的坏事。他成为基督徒一段时间后,在耶路撒冷的弟兄还是“怕他,不相信他是门徒”。(使徒行传9:26)

      虽然当时的会众排斥保罗,但有一个人向保罗伸出援手,他就是来自塞浦路斯的约瑟。约瑟深受带头的弟兄尊重,人人都知道他很有爱心,弟兄甚至按照约瑟的性格特征为他取了别名叫巴拿巴,意思是“安慰之子”。(使徒行传4:36,37)巴拿巴怎样帮助保罗(原本名叫扫罗)呢?圣经说:“巴拿巴……带他去见使徒,详细告诉他们,扫罗怎样在路上看见主……又怎样在大马士革奉耶稣的名放胆传道。”(使徒行传9:26-28)耶路撒冷的会众听了巴拿巴的话后,就接纳了保罗。不久之后,保罗和巴拿巴一起从事海外传道工作。(使徒行传13:2,3)

      巴拿巴一定看出保罗的优点,知道他不但热心又勇于发言。另一方面,保罗一定很感激巴拿巴所表现的仁慈和体恤。

      根据圣经记载,有一次巴拿巴和保罗彼此“大发烈怒”。这场冲突会发生并不是因为两人个性不同,而是由于他们对马可是否有资格到海外传道有不同的看法。(使徒行传15:36-40)

      尽管保罗和巴拿巴个性截然不同,但他们还是能一起为上帝服务。圣经也记载,保罗后来再次和马可一起工作。(歌罗西书4:10)可见,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即使人与人之间有个性上的差异,仍然能和平共处。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