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留意良心发出的声音
    守望台2007年 | 10月15日
    • 留意良心发出的声音

      没有上帝的律法的外邦人凭天性做合乎律法的事。——罗马书2:14

      1,2.(甲)由于关心别人,许多人曾怎样做?(乙)圣经里有什么例子可以说明,有些人很关心别人?

      一个20岁的男子在地铁的月台上等车,突然间癫痫病发作,掉到铁轨上。另一个男子看到了,马上放开两个女儿的手,从月台跳下去,把坠下铁轨的青年拉到两轨之间的凹槽,伏在他的身上保护他。地铁紧急煞车,两人上方响起了尖锐的煞车声。有些人会说这个英勇救人的男子是英雄,但这男子说:“对的事人人都该做。我只是想帮助他,并不是要得到别人的嘉奖或者赞扬。”

      2 可能你也认识一些甘愿冒险去帮助别人的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人就曾这样做。他们把陌生人藏起来,保护他们。请也想想使徒保罗和另外275人遭遇海难的经历。他们坐的船在西西里附近的马耳他搁浅了,当地的人虽然跟他们素不相识,却前来帮忙,善待他们,“非常有人情味”。(使徒行传27:27-28:2)另外,那个被叙利亚人俘虏的以色列小女孩又怎样呢?她被掳为奴,却还是很关心她的主人,虽然她这样做也许并不需要冒什么生命危险。(列王纪下5:1-4)还有耶稣那个著名的比喻,就是关于善心的撒马利亚人的比喻:一个犹太人被打得半死,一个祭司和一个利未人先后经过,都对这个受伤的同胞视若无睹,但一个撒马利亚人却尽力帮助他。过去千百年来,这个比喻感动了许多不同文化的人。(路加福音10:29-37)

      3,4.我们从许多人无私地帮助别人这件事,可以看出进化论有什么漏洞?

      3 我们正生活在“难以应付的非常时期”,很多人都“凶悍”,“不爱良善”。(提摩太后书3:1-3)虽然如此,我们不是也曾看见别人行善,或得到别人的帮助吗?由于许多人乐意帮助别人,甚至不惜付出代价,所以有些人认为这是“人性”的一部分。

      4 乐于助人甚至不惜为此付出代价,在所有民族、文化都看得到,这一点跟进化论相矛盾。进化论说,人是按照“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等定律进化而来的。遗传学家弗朗西斯·科林斯曾领导美国国立机构人员,破译人体基因(DNA)密码。他说:“对支持进化论的人来说,要解释为什么人类有舍己为人的精神是一大难题。……有人说某些基因驱使生物自私自利,为求生存不惜一切,这个说法无法解释为何人类会有舍己为人的精神。”他也说:“有些人无私地献出自己,去帮助那些不属于自己的群体[家庭、种族、社会阶层、宗教团体]的人,或跟自己毫无共通之处的人……看来达尔文的理论无法解释这一点。”

      “良心会发出声音”

      5.关于人性,我们经常留意到什么?

      5 关于无私地帮助别人,科林斯博士说:“良心会发出声音,叫我们去帮助别人,即使这样做不会有任何回报。”a科林斯谈到“良心”,可能令我们想起使徒保罗指出的一个事实:“没有律法的外邦人如果凭天性做合乎律法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约束,但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他们正好表明,律法的本质写在他们心里。良心和他们一同作证,他们就自我省察,或是指控自己有罪,或是裁定自己无罪。”(罗马书2:14,15)

      6.为什么人人都要向造物主负责?

      6 保罗在写给罗马基督徒的信中表明,“自从创世以来”,上帝的存在和他的特质都已清楚可见,因此人要向上帝负责。(罗马书1:18-20;诗篇19:1-4)诚然,今天许多人都不理会造物主,过着道德败坏的生活。但上帝定下了旨意,要世人承认上帝是正义的,并且悔改,离弃恶行。(罗马书1:22-2:6)犹太人大有理由要向上帝负责,因为上帝通过摩西把律法赐给了他们。然而,就算是没有“上帝的圣言”的人,也应该承认上帝是存在的。(罗马书2:8-13;3:2)

      7,8.公平感有多常见?这表明什么?

      7 人人都应该承认上帝存在,并对他负责,一个有力的理由是,人有是非感,亦即良心。人有良心,可以从人有公平感这件事看出来。请想想:有几个小孩子正在排队玩荡秋千。有个孩子却不管其他人,直接走到最前面插队。其他孩子就会说:“不公平!”想想看,连孩子都会很自然地反映出公平感,这显示出什么呢?这显示出连小孩子都有道德感。保罗说:“没有律法的外邦人如果 凭天性做合乎律法的事”。保罗并不是说“外邦人偶尔会 凭天性做合乎律法的事”,仿佛这是很少发生的。其实保罗的意思是,这是经常发生的:人们会“凭天性做合乎律法的事”,也就是说,人们会受道德感驱使,做跟上帝律法一致的事。

      8 在世上许多地方,人们的行为都反映出人有道德感。剑桥大学的一位教授说,无论是古代的巴比伦人、埃及人和希腊人,还是现代的澳洲土著和美洲原住民,他们都有同样的道德标准,包括“谴责说谎、谋杀、背信弃义和压迫别人的事,都吩咐人要善待老人、小孩和身残体弱的人”。科林斯博士说:“看来世上所有人都有是非对错的观念。”这不是令你想起罗马书2:14的话吗?

      良心怎样发挥作用?

      9.良心是什么?在你做某件事之前,良心会怎样帮助你?

      9 圣经表明,良心就是人审察和评价自己行为的一种能力。良心仿佛是人的一个内在声音,这声音会告诉你,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不对。保罗谈到他自己这个内在的声音,说:“我的良心受圣灵感动,和我一同作证。”(罗马书9:1)良心可能在人做某件事之前 就发出声音。比如说,当你考虑做不做某件涉及道德问题的事时,良心可能会发出声音,帮助你衡量打算要做的事,告诉你这样做就会有什么感觉。

      10.良心常常怎样发挥作用?

      10 更常见的情况是,良心在人做某件事之后 发出声音。大卫逃避扫罗的追捕时,曾处于有利的情势,可以做些对这个受上帝膏立的君王不敬的事,而大卫也真的做了。但事后,大卫却“心里自责”。(撒母耳记上24:1-5;诗篇32:3,5)这个圣经记载里没有出现“良心”这个词,但大卫心里自责,就是他的良心对他所做的事作出了反应。同样,我们人人都曾受过良心的责备,在做了某件事之后感到不安、内疚。有些人不交税,但受到良心责备,后来就交了税。有些人跟别人通奸,后来良心不安,就向配偶坦白认错。(希伯来书13:4)如果人凭良心做事,内心就会感到满足和安宁。

      11.为什么只凭良心做事是危险的?请举例说明。

      11 那么,我们是不是仅凭良心做事就够了呢?听从良心发出的声音是好的,但这个声音可能大大地误导了我们。我们“内在的人”的声音可能会令我们作出错误的判断。(哥林多后书4:16)且举个例。圣经说司提反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充满恩慈和能力”。有些犹太人却把司提反赶出城外,拿石头打死他。当时扫罗(后来成为使徒保罗)就站在附近,“赞同”“杀害司提反”。看来那些犹太人认定自己所做的是对的,所以并没有感到良心不安。扫罗必定也是一样,因为自那件事之后,他“还是杀气腾腾,气势汹汹地威吓主的门徒”。由此可见,扫罗的良心当时并没有发出正确的声音。(使徒行传6:8;7:57-8:1;9:1)

      12.我们的良心可能受什么影响?

      12 扫罗的良心可能受到什么影响呢?一个可能是,受到跟他密切来往的人影响。我们不少人曾在跟别人通电话时,发觉对方的声音跟对方父亲很相似。儿子的声音可能多少从遗传而来,但儿子也可能受父亲说话的方式所影响。同样,有些犹太人憎恨耶稣,反对他的教诲,扫罗很可能因为跟他们密切来往而受到影响。(约翰福音11:47-50;18:14;使徒行传5:27,28,33)没错,跟扫罗来往的人可能影响了扫罗的良心所发出的声音。

      13.环境会对人的良心有什么影响?

      13 人的良心也会受文化和环境影响,就好像人生活在某个环境,就会说某种方言,或者说话会有某种口音。(马太福音26:73)古代亚述人的情形想必也是这样。众所周知,他们奉行军国主义,他们的浮雕也描绘虐待俘虏的情形。(那鸿书2:11,12;3:1)圣经说,在约拿的日子,亚述的首都尼尼微城的居民“连左手右手也分不清”。换句话说,对于判断是非对错,他们并没有正确的标准,不晓得用上帝的观点看事情。想想看,如果人在尼尼微长大,这样的环境对他的良心会有什么影响!(约拿书3:4,5;4:11)今天,人的良心也会受他身边的人的看法和态度影响。

      强化良心

      14.人有良心,怎样表明创世记1:27所说的话一点不假?

      14 耶和华给亚当和夏娃良心这个恩赐,由于遗传的缘故,我们也得着这个恩赐。创世记1:27说,人是照上帝的形像造的。这句话不是指人在外表上跟上帝相似,因为上帝是灵体,人是血肉之躯。我们是照上帝的形像造的,指的是我们有上帝的特质,包括道德感,一个能发挥作用的良心。这个事实让我们知道,人加深对造物主的认识,进一步亲近他,就可以强化良心,使良心更加可靠。

      15.认识天父的益处之一是什么?

      15 圣经表明,耶和华可说是我们所有人的父亲。(以赛亚书64:8)信赖上帝的基督徒,无论是有希望到天上去的,还是有希望在地上的乐园生活的,都可以称上帝为父亲。(马太福音6:9)我们应该渴望与天父更加亲近,认识他的观点和标准。(雅各书4:8)许多人都不想这样做,就像古代的一些犹太人一样,耶稣曾对那些犹太人说:“你们从没有听见过他的声音,也没有看见过他的形貌。你们没有把他的话语留在心里”。(约翰福音5:37,38)虽然我们从没有实际听过上帝的声音,但我们可以把他的话语留在心里,从而跟他相似,以他的观点看事情。

      16.关于熏陶良心和听从良心的指引,约瑟的事例表明什么?

      16 约瑟在波提乏的家所发生的事可以说明这点。在约瑟的日子,还没有任何圣经经卷,也没有十诫。可是,当波提乏的妻子勾引约瑟时,约瑟拒绝了她,说:“我怎能做这么大的恶事,得罪上帝呢?”(创世记39:9)约瑟的家人住在很远的地方,所以约瑟这样做,不是纯粹想令家人欣慰而已。他这样做,主要是希望令上帝的心欢喜。约瑟很清楚上帝为婚姻所定的标准:一夫一妻,二人成为一体。约瑟也很可能听说过亚比米勒的事。亚比米勒发现利百加是个有夫之妇后,就认为要是有人想跟利百加同寝,就是不对的,会令人民担负罪责。由于耶和华赐福给他的忠仆,使这件事得到圆满的解决,就此显示出上帝对通奸的看法。约瑟知道以上这些事,他与生俱来的良心很可能因而受到强化,驱使他坚拒不道德的行为。(创世记2:24;12:17-19;20:1-18;26:7-14)

      17.关于效法天父,跟他相似,为什么我们的情况比约瑟有利?

      17 当然,今天我们的情况比较有利。我们有整本圣经,可以从中认识天父的思想,明白他的感觉,知道他悦纳的事和禁止的事。我们越熟悉圣经,就越能够亲近上帝,跟他相似。这样,我们良心发出的指引,就可能跟天父的思想更加接近,跟他的旨意更加一致。(以弗所书5:1-5)

      18.虽然我们的良心以前可能受过不良的影响,但我们可以怎样做,令良心更加可靠?

      18 良心受环境影响这一点又怎样呢?我们可能受到成长环境和亲戚的思想行动所影响,以致良心发出的声音可能被压抑或者走音,带着身边的人的“口音”说话。诚然,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下定决心,结交益友,留意身处的环境,好熏陶自己的良心。一个重要的方法是,经常跟虔诚的基督徒来往,这些基督徒力求跟天父相似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会众的聚会和聚会前后,都是跟他们来往的大好机会。我们可以留意基督徒同工,看看他们怎样按照圣经原则去思考和处事,包括当他们的良心发出声音,反映出上帝的观点和行事方式时,他们怎样迅速听从。我们跟敬虔的基督徒来往的时间久了,良心就会跟圣经原则越来越一致,我们也更能反映出上帝的形像。如果我们按照天父的原则去调整良心发出的声音,并且经常受基督徒同工的良好影响,我们的良心就会更可靠,我们也会更容易听从良心的指引。(以赛亚书30:21)

      19.关于良心,我们仍需注意什么?

      19 虽然如此,有些人天天都得作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够听从良心的指引。下一篇文章会谈谈一些基督徒曾面对的情况。我们仔细分析这些情况,就会更清楚良心所发挥的作用,为何人的良心各有不同,以及我们可以怎样做以求更乐于听从良心的指引。(希伯来书6:11,12)

      [脚注]

      a 同样,在哈佛大学从事天文学研究的教授欧文·金格里奇说:“舍己为人的精神也许真的引起了一个问题,是我们无法从观察动物界得到……一个符合科学 的答案的。令人信服的答案也许根本就在另一个范畴,是跟上帝赋予人的种种特质有关,这包括良心在内。”

  • 顺从良心的指引
    守望台2007年 | 10月15日
    • 顺从良心的指引

      对洁净的人来说,一切都是洁净的。可是对污秽不信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是洁净的。——提多书1:15

      1.保罗曾探访哪里?后来他给提多什么指示?

      使徒保罗完成了三次传道旅程后被捕,最后被押到罗马,软禁了两年。获释之后又怎样呢?过了一段时间,他跟提多一起探访克里特岛。后来保罗写信给提多,说:“我把你留在克里特,是要你……纠正不妥善的事,又在各城委任长老。”(提多书1:5)提多要处理的事是跟良心有关的。

      2.提多要在克里特岛处理什么事?

      2 保罗告诉提多,会众的长老该符合什么条件,接着指出“有许多人不服约束,言谈无益,欺骗人的思想”,“教人不该教的事,一再败坏人的全家”。因此,提多必须“继续……责备他们”。(提多书1:10-14;提摩太前书4:7)保罗说那些人的思想和良心都是“污秽”的,他用的这个字词含有玷污的意思,就像一件上等的衣服沾上墨汁那样。(提多书1:15)保罗说那些人“固守割礼”,可见他们当中有些人可能具有犹太背景。今天,会众不再有人固守割礼,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保罗给提多的劝告中,学到很多关于良心的事。

      良心污秽的人

      3.保罗写信给提多,谈到什么跟良心有关的事?

      3 请留意保罗提到良心时的上下文。保罗说:“对洁净的人来说,一切都是洁净的。可是对污秽不信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是洁净的,就连他们的思想和良心,都是污秽的。他们宣称认识上帝,却在行为上否认他”。显然,当时有些人必须改变自己,才能“信心健全”。(提多书1:13,15,16)这些人分不清什么是洁净的,什么是不洁净的,这是因为他们的良心出了问题。

      4,5.克里特有些基督徒怀有什么错误的思想?这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4 早在保罗写信给提多之前十多年,中央长老团已作出决议,说真正崇拜上帝的人不须再守割礼,并把这个决议通知当时的各群会众。(使徒行传15:1,2,19-29)可是,有些克里特人仍然“固守割礼”,公然反对中央长老团的决定,“教人不该教的事”。(提多书1:10,11)由于思想错误,他们可能主张人要遵守摩西律法就食物和礼仪的洁净所作的规定,甚至像他们的前辈在耶稣的日子那样,在律法之外增添细节。此外,他们还可能鼓吹犹太人的虚谈,提倡人的戒律。(马可福音7:2,3,5,15;提摩太前书4:3)

      5 这种错误的思想既影响了他们的判断力,也影响了他们的道德感,即良心。保罗说:“对污秽不信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是洁净的”。他们的良心不健全,所以不能对他们的行动和判断提供可靠的指引。这些人甚至妄断其他信徒的私事,但其实在这些事上,不同的基督徒可以有不同的决定。结果,这些克里特人把洁净的事也看为不洁净。(罗马书14:17;歌罗西书2:16)他们宣称认识上帝,但他们的行为却显示出他们对上帝一无所知。(提多书1:16)

      “对洁净的人来说,一切都是洁净的”

      6.保罗谈到哪两种人?

      6 我们可以从保罗写给提多的信学到什么?请注意经文作了一个对比:“对洁净的人来说,一切都是洁净的。可是对污秽不信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是洁净的,就连他们的思想和良心,都是污秽的。”(提多书1:15)保罗当然不是说,在道德清白的基督徒看来,什么都绝对是洁净的、可以做的。我们可以肯定这绝不是保罗的意思,因为他曾在另一封信中清楚指出,人要是拜偶像、行通灵术、做淫乱的事或其他恶事,“必不能承受上帝的王国”。(加拉太书5:19-21)因此,合理的结论是,保罗在这里提到两种人分别有的普遍情况。至于这两种人,一种是在道德和属灵方面都洁净的,另一种是在这两方面都不洁净的。

      7.希伯来书13:4明令禁止什么行为?这可能引起什么疑问?

      7 真基督徒必须避免的,不仅是圣经明令禁止的事。请看一个例子。圣经清楚地指出:“婚姻人人都该尊重,婚姻之床不容玷污,因为淫乱的、通奸的,上帝必定审判。”(希伯来书13:4)一个人就算不是基督徒,完全不了解圣经,也能正确地看出这节经文说的是禁止通奸。除了这节经文之外,别的经文也清楚表明,上帝谴责已婚男女跟配偶以外的人性交。那么,未婚男女进行口交又如何呢?很多年轻人都说这不是性交,是无害的。那么基督徒可以视口交为洁净的行为吗?

      8.基督徒对口交的观点跟大部分世人有什么不同?

      8 希伯来书13:4和哥林多前书6:9表明,上帝谴责通奸和淫乱这两种行为。淫乱指的是什么呢?译做“淫乱”的希腊语“波尼阿”指的是下流的行为,牵涉到以正常或变态的方式使用生殖器官,包括婚姻以外一切苟且的性关系。因此,淫乱也包括口交在内,尽管世界各地许多青年听说口交无害,或者自己觉得无伤大雅。有些人“言谈无益,欺骗人的思想”,真基督徒绝不会让这些人的观点影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提多书1:10)基督徒谨守圣经的崇高标准,明白从圣经的观点去看,口交是淫乱的行为,是“波尼阿”,因此他们不会试图为口交找借口,倒会让圣经的标准熏陶良心,弃绝这种行为。a(使徒行传21:25;哥林多前书6:18;以弗所书5:3)

      良心不同,决定各异

      9.既然说“一切都是洁净的”,那么良心有什么作用?

      9 那么,保罗说“对洁净的人来说,一切都是洁净的”,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保罗的意思是,有些基督徒留意使自己的思想和道德感,都跟上帝记在圣经里的标准一致。这些基督徒承认,在许多事上圣经并没有明确界定为不对,信徒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做不同的决定。因此,一件事只要没有受上帝禁止,他们就不会妄断做这件事的人,倒视这件事为“洁净”的。对于生活上那些圣经没有提供明确指引的事,他们也不期望所有人都跟自己的看法一样。让我们看一些例子。

      10.婚礼或丧礼可能会引起什么不易应付的情况?

      10 很多家庭都只有丈夫或妻子一方是基督徒。(彼得前书3:1;4:3)这可能会出现不少问题,比如,当有亲戚结婚或去世时,就可能出现一些不易应付的情况。试想想以下情形。妻子是个基督徒,丈夫却不是。一天,这对夫妇收到亲戚的结婚请帖,但婚礼却在教堂举行。(又或者亲人比如公公或婆婆去世,丧礼在教堂举行。)丈夫很希望妻子跟他一起出席这个场合。那么,对于是否出席,基督徒妻子的良心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她会怎样做?请留意以下两个可能的做法。

      11.关于是否出席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一个基督徒妻子可能有怎样的想法?于是她怎样做?

      11 洛伊丝想到圣经的一个严肃命令:要离开大巴比伦——世上所有错误的宗教。(启示录18:2,4)洛伊丝以前是教会的成员,而亲戚的婚礼就在那个教会的教堂里举行。她知道出席的人都要参与一些宗教仪式,比如祈祷、唱诗,或做若干含有宗教意味的动作。她决不想参与这些仪式,甚至不愿在场,免得受到压力要放弃对上帝的忠义。圣经说丈夫是妻子的头,洛伊丝尊重丈夫,很想配合丈夫的决定,却不想放弃圣经的原则。(使徒行传5:29)于是,洛伊丝婉转地告诉丈夫,即使丈夫决定出席,自己也不会出席。也许她还跟丈夫说,要是她在场却不参与那些仪式,反而会使丈夫感到尴尬,倒不如不去的好。洛伊丝这样决定,令她感到良心清白。

      12.对于是否出席在教堂举行的婚礼,有的人可能会怎样想?当事人可能会怎样做?

      12 露丝也碰到一样的问题。她尊重丈夫,决心忠于上帝,也乐意顺从受圣经熏陶的良心的指引。洛伊丝考虑过的事,露丝也想过。她向上帝祷告,并参考《守望台》2002年5月15日刊的《读者来函》。她记得那三个希伯来青年遵照国王的命令,到一个将会进行偶像崇拜的地方去,但他们对上帝坚守忠义,没有做出任何崇拜偶像的举动。(但以理书3:15-18)露丝按照良心的指引行事,她决定陪丈夫赴会,但不参与任何宗教仪式。露丝既婉转又清楚地告诉丈夫,为了良心无愧,她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哪些事。她希望丈夫能看出正确的宗教跟错误的宗教有什么分别。(使徒行传24:16)

      13.两个基督徒做出完全不同的决定,为什么我们无需感到困惑?

      13 上述两个基督徒的决定完全不一样,这是不是说不论做什么决定都没关系?还是这两个人中有一个是良心较弱的呢?其实都不是。也许洛伊丝从过去的经验知道,教堂举行的仪式都会有某些音乐和摆设,她觉得要是自己在场,就会危害自己的 灵性。此外,她以前曾和丈夫谈过宗教的问题,还记得当时丈夫的反应,这也会影响她的良心。所以洛伊丝深信不出席的决定,对自己 来说是最好的。

      14.在一些牵涉到个人决定的事上,基督徒要谨记什么?

      14 那么,露丝做的决定是错的吗?这点别人无权批评。露丝选择出席但不参与任何宗教仪式,其他人不该妄断,也不该批评。要记得,保罗谈到吃和不吃某些食物这些个人决定时,曾劝告说:“吃的人不该小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也不该妄断吃的人,……他站住还是跌倒,都是他主人的事。老实说,他必获得扶持站立得住,因为耶和华能使他站立得住。”(罗马书14:3,4)别人本着受过圣经熏陶的良心所做的决定,真基督徒绝不会加以劝阻,否则就等于叫人减弱良心的声音,无视保全生命的信息。

      15.为什么要认真考虑别人的良心和感受?

      15 话说回来,洛伊丝和露丝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一个是,自己的决定对别人有什么影响。保罗劝告说:“要下定决心,总不把绊脚石或使人失足的事放在弟兄面前。”(罗马书14:13)洛伊丝可能知道,以前面对类似的情况时,自己曾令会众不安或令家人不高兴,也知道自己所做的会大大影响儿女。露丝的情况不同,她也许知道,有些基督徒也曾作过跟她类似的决定,会众和社区的人都没有感到不安。这两个基督徒,以至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意识到,受过圣经适当熏陶的良心,是会顾及别人所受的影响的。耶稣说:“谁使信从我的一个小子跌倒,就不如拿一块驴推的大磨石挂在自己的颈项上,沉入茫茫大海里,对自己还有益处。”(马太福音18:6)一个人如果不理会自己的决定是否会令人跌倒,那么他的良心就可能变得污秽,就像以往克里特有些基督徒那样。

      16.随着时间过去,基督徒应该有什么转变?

      16 基督徒应该在属灵方面不断进步,在听从良心指引方面也一样。我们假设有一个名叫马克的基督徒,受了浸不久。马克的良心发出声音,提醒他不可再做圣经禁止的事,也许是一些跟拜偶像或吃血有关的事。(使徒行传21:25)马克一丝不苟,只要事情跟上帝禁止的行为看来有一点关系,他都不会做。不过,有些他觉得没有问题的事,其他基督徒却绝对不会做,比如观看某些电视节目。这使他感到很困惑。

      17.请举例说明,时间和属灵进步可以怎样影响一个基督徒的良心和所作的决定。

      17 过了一段日子,马克的圣经知识多了,跟上帝也更亲近。(歌罗西书1:9,10)结果怎样?他的良心进一步受到熏陶。现在,马克更加留意良心的指引,并多考虑到圣经的原则。他发觉当初避免做的事,就是那些他以为跟上帝禁止的事“有一点关系”的行为,原来跟上帝的思想并没有抵触。此外,由于马克更留意实践圣经的原则,而且愿意顺从受过熏陶的良心的指引,因此不再观看以往认为没有问题的电视节目,以免良心不安。不错,马克的良心变得更加健全。(诗篇37:31)

      18.什么事令我们喜乐?

      18 在大部分会众中,每个基督徒的属灵成熟程度都不一样。有些人成为信徒的日子很短,也许他们的良心对某些事发出响亮的声音,对别的事却几乎完全没有反应。这些基督徒需要时间和帮助,好让思想跟耶和华的指引一致,并学会顺从受过熏陶的良心的指引。(以弗所书4:14,15)可喜的是,这些会众很可能也有许多成熟的基督徒,他们有深广的圣经知识,在应用圣经原则方面经验丰富,而且良心跟上帝的思想十分协调。这些“洁净的人”认为,只要是主所悦纳的事,都是在道德和属灵方面“洁净”的。(以弗所书5:10)置身于这样的基督徒当中是多么喜乐的事!愿我们所有人都立下目标成为洁净的人,让良心完全跟从确切的真理知识和敬虔之道!(提多书1:1)

      [脚注]

      a 关于夫妇之间的行为,请看《守望台》1983年9月15日刊29,30页 。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