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足常乐——你也做得到吗?守望台2010年 | 11月1日
-
-
知足常乐——你也做得到吗?
“知足的人,即使贫困也显得富足;不知足的人,纵然富有也仿佛贫穷。”——富兰克林
很多人都认同富兰克林的这句名言,他们看出,知足的态度是不能用钱买到的。在当今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人们总是渴望获得更多的物质、更大的成就,以及过上一种受人艳羡的生活,难怪现今懂得知足的人少之又少!以下几种情况也影响到你吗?
● 每天都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告诉你只要买下某个产品,就能获得满足。
● 你在工作的地方或学校要面对激烈的竞争,这使你常常拿自己跟别人比较,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 别人不感激你为他们做的事。
● 你的朋友喜欢炫耀他们拥有的东西,令你很妒忌。
● 你有一些关乎人生的重要问题,可是得不到解答。
你遇上以上的情况,就无法对生活感到满足吗?使徒保罗曾经谈及知足的秘诀。保罗有时生活很丰裕,有时活得很贫困。他的朋友很欣赏他,但也有一些人看不起他。然而,他说:“我已经学会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知足。”(腓立比书4:11,12)
有些人从没有付出努力去培养知足的态度,所以他们不懂得怎样才能知足。但是,正如保罗指出,知足是可以学会的。以下我们会根据圣经,谈谈学会知足的五个秘诀。
-
-
爱别人,而不是爱金钱和物质守望台2010年 | 11月1日
-
-
秘诀一
爱别人,而不是爱金钱和物质
圣经怎么说:“贪财是一切祸害的根源”。(提摩太前书6:10)
为何不易做到:广告商想方设法,要令我们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多、不够好。他们希望我们拼命赚钱去买更新、更好的东西。金钱是很有吸引力的,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变得贪财。可是,圣经说贪财的人永不能活得心满意足。所罗门王说:“贪爱银子的人,有了银子也不满足;贪爱钱财的人,收入再多也不知足。”(传道书5:10)
如何才能做到:要效法耶稣,学会爱别人而不是爱物质。由于深爱人类,耶稣乐意为人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约翰福音15:13)他说:“施与比接受更快乐。”(使徒行传20:35)我们如果养成施与的好习惯,常常为别人献出自己的时间和其他东西,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我们。这就如耶稣所说:“要常向人施与,你们就必蒙施与。”(路加福音6:38)人追逐金钱和物质,最终只会为自己带来许多痛苦。(提摩太前书6:9,10)相反,我们爱别人,并受别人所爱,内心就会真正感到满足。
你能简化自己的生活吗?可以减少你拥有的东西,或者不去追求那么多物质吗?你这样做,就能有多点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帮助别人和事奉上帝。说到底,我们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上帝,不是吗?(马太福音6:24;使徒行传17:28)
[第4页的图片]
“要常向人施与,你们就必蒙施与”
-
-
常欣赏,多感恩守望台2010年 | 11月1日
-
-
秘诀三
常欣赏,多感恩
圣经怎么说:“凡事感谢。”(帖撒罗尼迦前书5:18)
为何不易做到:今天,许多人都很骄傲和缺乏感恩心,我们天天耳濡目染,可能也会受到影响。(提摩太后书3:1,2)另一方面,我们虽然已经很忙碌,但可能仍会为自己安排更多的事务,结果我们不是百务缠身,就是要为应付难题而头昏脑胀。于是,我们再没有闲空去欣赏和细味自己已经拥有的福分,也没有时间去感激别人为我们所做的事。
如何才能做到:要拨出时间去细想你现在拥有的好东西。你觉得自己的难题太多,根本无法思考积极的事吗?那么,大卫王的榜样也许可以鼓励你。大卫也曾感到意志消沉,接二连三的难题令他的心思也变麻木了。尽管如此,他仍在祷告中对上帝说:“我……沉思你的一切作为,思索你手所做的事。”(诗篇143:3-5)大卫的一生虽然祸患重重,但他从没有忘记去欣赏和感恩,因此他能够保持知足。
此外,要多想想别人怎样帮助过你,也要常常感谢那些帮过你的人。在这方面,耶稣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有一次,他的朋友马利亚在他头上和脚上倒了一些昂贵的膏油,有些人看见了就说:“为什么这样浪费馨香油呢?”a他们认为,马利亚应该卖掉膏油,然后把钱分给穷人。可是,耶稣说:“由她吧。何必难为她呢?”又说:“她只是尽力而为”。(马可福音14:3-8;约翰福音12:3)耶稣留意的,不是马利亚没有做什么,而是马利亚做了什么,他还亲口表示很欣赏和感谢马利亚。
有些人要等到失去了家人、朋友或某些福分,才意识到这些东西很宝贵。你可用不着像他们那样可怜,只要你学会欣赏自己现在已经拥有的好东西就行了。何不在心里数一数自己享有的福分,或者把这些福分写下来呢?
既然“各样美善的恩赐”都源于上帝,我们实在应该通过祷告感谢上帝。(雅各书1:17)我们经常这样做,就能培养感恩之心和保持知足。(腓立比书4:6,7)
[脚注]
a 在耶稣的时代,把膏油倒在客人的头上是代表好客,倒在客人的脚上就代表谦卑。
[第6页的图片]
你常常感谢那些帮助过你的人吗?
-
-
明智择友守望台2010年 | 11月1日
-
-
秘诀四
明智择友
圣经怎么说:“跟智慧人同行,就有智慧”。(箴言13:20)
为何不易做到:我们的朋友能帮助或妨碍我们培养知足的心。他们的态度和言谈,或多或少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哥林多前书15:33)
让我们举一个圣经里的例子。圣经记载,有12个以色列人被派去窥探迦南地,他们回来后,大部分人都“一再报恶信”,只有两个探子有积极的观点,说那地方“确实是肥美无比之地”。那十个探子的消极态度影响了其他以色列人,结果“全会众放声叫嚷”,“以色列人全都……发怨言”。(民数记13:30-14:9)
今天,很多人都像古代的以色列人那样“常发怨言,对际遇诸多不满”。(犹大书16)我们跟不懂得知足的人做朋友,自己也肯定很难保持知足。
如何才能做到:不妨想想你跟朋友们聊天时通常谈些什么。你的朋友常常吹嘘他们拥有什么好东西吗?他们经常埋怨自己没有这个没有那个吗?你自己又是一个怎样的朋友?你常常在朋友面前炫耀,想令他们都羡慕你吗?抑或你会鼓励他们为自己拥有的东西而满足呢?
让我们看看大卫和约拿单的例子。大卫是候任的以色列王,而约拿单就是当时的君王扫罗的儿子。扫罗王觉得大卫会威胁他的王位,就想杀死大卫,于是有一段时期,大卫不得不逃到旷野,躲避扫罗的追杀。约拿单本来有机会继承父亲的王位,但他还是跟大卫结为好友。约拿单看出,上帝已经拣选大卫做下一任君王,因此他支持他的朋友大卫,觉得能够这样做他就已经很满足了。(撒母耳记上19:1,2;20:30-33;23:14-18)
你应该选择像约拿单那样的人做朋友,他们会努力保持知足,而且真正为你的益处着想。(箴言17:17)当然,你想吸引这样的人跟你做朋友,你也必须拥有这些特质才行。(腓立比书2:3,4)
[第7页的图片]
你的朋友会帮助还是妨碍你培养知足的心呢?
-
-
满足自己的属灵需要守望台2010年 | 11月1日
-
-
秘诀五
满足自己的属灵需要
圣经怎么说:“自觉有属灵需要的人有福了”。(马太福音5:3)
为何不易做到:世上有许许多多的宗教,所有宗教都自称能满足人的属灵需要,但他们的道理大多互相冲突。到底哪个宗教才教导人真理,才真的得到上帝的悦纳呢?有些知名作家声称,相信和爱戴上帝是一件违反理性,甚至是有害的事。《麦克莱恩杂志》(英语)将一个著名无神论者的观点归纳如下:“基督徒相信有一个上帝存在,而这个上帝是不能用科学来验证,也不能用我们的感官去认知的……这样的信仰,只会贬损人类生命的价值,还会令人更容易采用暴力。”
如何才能做到:首先,你要考查一下有什么证据证明上帝真的存在。(罗马书1:20;希伯来书3:4)不要让其他人的话影响你,使你不再寻找一些重要问题的答案,例如:我们为什么活在世上?人死后还存在吗?世上为什么有那么多苦难?上帝对我有什么要求?等等。你必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获得恒久的满足。
可是,千万不要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上帝的话语圣经鼓励你用理智去辨明什么是上帝所悦纳的。(罗马书12:1,2)你努力寻找答案,必定会大得益处。你拨出时间学习圣经,尽力实践圣经的实用劝告,就能避开难题,减少忧虑,也能更加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世上有千千万万背景不同的人,都因为认识了上帝和他的旨意而过上心满意足的生活。本刊第18至21页登载了一些真人真事,你读读这些人的经历,就会知道了。
你听从圣经的至理名言,就会得到很多裨益,而你对上帝的爱也会随之加深。何不试试跟耶和华见证人学习圣经呢?你一旦明白了圣经,就会很认同使徒保罗以下的这句话:“其实敬虔而又知足,才是获得大利的方法。”(提摩太前书6:6)
[第8页的图片]
要亲自辨明什么是上帝所悦纳的
-
-
不要跟别人比较守望台2010年 | 11月1日
-
-
秘诀二
不要跟别人比较
圣经怎么说:“各人都应该察验自己所做的事。这样,人高兴是因为自己的成就,不是因为跟别人比较。”(加拉太书6:4)
为何不易做到:我们很容易会拿自己跟别人比较,有时是跟那些情况不如我们的人比较,但大多数都是跟那些比我们更强、更富有或更聪明能干的人比较。不论是跟谁比较,这样做都是无益的。这会使我们误以为,一个人的价值是以他拥有什么或做到什么来衡量的。此外,跟其他人比较也会令我们变得容易嫉妒,并会挑起竞争的精神。(传道书4:4)
如何才能做到:要用上帝的观点来看自己和衡量自己的价值。圣经说:“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母耳记上16:7)耶和华a不会把你跟其他人比较,他留意的是你的内心,也就是你的想法、感觉和动机。(希伯来书4:12,13)他了解你的能力限度,也希望你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如果你老是拿自己跟别人比较,并这样来衡量自己的价值,那么你最后不是变得自高自大,就是会非常不满意自己。因此,我们应该有谦逊的态度,承认自己不能事事都比别人优胜。(箴言11:2)
具体来说,你要怎样做才能得到上帝的赏识呢?上帝启示弥迦先知说:“世人啊,上帝已经指示你什么是善。耶和华对你有什么要求呢?无非是要你行公正,爱仁慈,谦逊地与你的上帝同行。”(弥迦书6:8)你听从这节经文的劝勉,学会保持谦逊,就必定能得到上帝的关心和照顾。(彼得前书5:6,7)试问还有什么比得到上帝的关怀,更能令我们心满意足呢?
[脚注]
a 根据圣经,耶和华是上帝的名字。
[第5页的图片]
耶和华根据我们内心的情况来评价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