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切经费从何而来?耶和华见证人——上帝王国的宣扬者
-
-
“免费入场。不设劝捐”
早在1879年8月,罗素弟兄在《守望台》(英文)杂志的第二期写道:“我们相信《锡安的守望台》有耶和华作为后盾,既然如此,本刊永不会恳求或游说人加以支持。上帝说:‘山岭中的一切金银都是属我的。’他若不再提供必需的经费,我们就会意识到是本刊停办的时候了。”与此一致地,耶和华见证人从没有在他们的书刊中向人讨钱。
他们的书刊从不向人讨钱,聚会也一样。在会众或大会里,他们从不大声疾呼劝人捐输,从不传递劝捐盘,从不派发捐献用的信封,也从不透过书信向会众成员募捐。会众从不利用宾果游戏或抽彩去筹款。早在1894年,当守望台社派出讲者周游各地发表演说时,社方为了大众的益处发表了以下的声明:“我们希望各位知道,本社绝没有授权或认可任何人向人募捐,或以其他方法征求捐款。”
因此,在耶和华见证人的现代历史上,他们很早已在所用的传单和邀请人参加聚会的其他印刷品上,印有“免费入场。不设劝捐”等字样。
从1914年年初开始,圣经研究者租用剧院及其他礼堂,邀请公众人士出席观看《创世影剧》。此部影剧分为四部分,全长八小时,以幻灯片和电影配合音响放映出来。仅在头一年,北美洲、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有数百万人看过这部影剧。尽管有些剧院征收留座费,圣经研究者却从未向人索取过入场费,也没有任何劝捐的安排。
随后的30多年,守望台社经营纽约市的WBBR电台。此外,耶和华见证人也租用其他数以百计的电台去播送圣经教育节目。但他们从没有利用这些广播向人讨钱。
既然如此,他们用来支付经费的捐款从何而来呢?
凭着自愿捐献资助
圣经定下了捐献的模式。在摩西律法之下,有些捐献是自愿的。另一些则属必需,什一捐便是一例。(出埃及记25:2;30:11-16;民数记15:17-21;18:25-32)不过圣经也表明,由于基督实现了律法,上帝便把律法撤销了;因此基督徒并不受摩西律法所约束。他们无需缴纳什一捐,也无需作任何定额或定期的捐献。——马太福音5:17;罗马书7:6;歌罗西书2:13,14。
反之,圣经鼓励基督徒效法耶和华和他的儿子耶稣,培养一种慷慨大方的精神。(哥林多后书8:7,9;9:8-15;约翰一书3:16-18)因此,使徒保罗在写给哥林多会众的信中论及施与说:“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正如保罗解释,基督徒一旦获悉别人有需要,这便足以‘试验他们爱心的实在’。保罗也指出:“人若有愿做的心,必蒙悦纳,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哥林多后书8:8,12;9:7。
有鉴于此,德尔图良(约公元155年至220年之后)的评论颇令人感兴趣;他论及当日一般努力实践基督教的人所举行的聚会说:“即使那里设有钱箱,也不是用来收集入场费的,仿佛宗教是一宗交易一般。人人都捐一点钱,一个月一次,或在自己喜欢的任何时候;惟独自己愿意,且有能力才捐;没有人会强迫他们;捐献是纯粹自愿的。”(《护教文》,第39章,5段)可是,在此之后的多个世纪中,基督教国属下的各教会却用尽一切可以想得出来的方法,去筹款维持自己的活动。
查尔斯·泰兹·罗素拒绝仿效各教会。他写道:“在我们看来,奉主之名以种种方法向人讨钱是可憎的,也是他无法接受的。奉献者和所成就的工作均不会赢得他的祝福。”
罗素弟兄绝没有试图讨好有钱的人;刚相反,他按照圣经清楚表明,主的大多数百姓都会在世俗财物方面相当贫乏,但在信心方面却十分富足。(马太福音19:23,24;哥林多前书1:26-29;雅各书2:5)他从没有强调社方需要金钱去传播圣经的真理;相反,他将注意力集中在鼓励人培养爱心和乐善好施的精神;尤其重要的是,要努力与人分享圣经的宝贵真理。有些人有本领赚钱,并且认为他们若将精神主要集中在做生意之上,他们便有能力多捐点钱了;但罗素劝他们最好还是限制这样的活动,以便献出自己和自己的时间去传播真理。今日耶和华见证人的治理机构仍然怀着同一的观点。a
实际上,人们要捐多少呢?数量必须由各人自行决定。然而,在施与方面,我们应当留意,耶和华见证人并非只想到物质的东西而已。在1985-86年的区务大会中,有一个演讲题名为:“要以财物尊荣耶和华”。(箴言3:9)演讲强调财物不单指物质资财,还包括身体上、精神上以及灵性上的资产。
早在1904年,罗素弟兄指出,一个人若对上帝作了完全的奉献(即献身),他便“已经将自己一切所有献给主了”。因此,他应该“将自己视为主所立的管家,负责照管自己的时间、影响力、金钱等。人人都当尽力善用这些资产去尊荣主人。”他也补充说,在自上而来的智慧指引之下,“透过对真理的认识及吸收其精神,人对主的爱心和热心会日益增长。于是人便会拨出更多时间,发挥更大影响力,献出更多资源,去为真理效劳。”——《圣经的研讨》,“新的受造物”,344-5页。
在早期,守望台社设立了所谓的守望台单张基金。这究竟是什么?罗素弟兄在他有时使用的信纸背面写了以下令人感兴趣的解释:“基金来自自愿的捐献。捐献者便是从‘按时分发的粮食’获得饱足和强化的人。社方出版的刊物乃是上帝的工具,现正分发给普世各地奉献了的圣徒。
“我们经常把基金用来把一些最适合新读者的《锡安的守望台》和Old Theology Tracts(《旧神学单张》)免费分发出去,数目达数以千计之多。基金也有助于分发《黎明》丛书的平装版。方法便是资助那些自愿分发这些刊物的人——派书者及其他的人。这笔款项也设有一个‘济贫基金’;凡是主的儿女,若由于年纪、生病或其他原因,无法订阅《守望台》杂志,都可以免费获得杂志;只要他们在每年的年头写一封信或一张卡说明自己的意愿和难处,社方便会将杂志寄上。
“我们从没有要求任何人捐助这项基金:一切捐献都必须出于自愿。我们促请读者留意使徒的话(哥林多前书16:1,2),并且进一步指出,凡是有能力捐输,并且为了传播真理而实际捐输的人,都必定会获得属灵的赏赐。”
耶和华见证人在普世宣扬上帝王国好消息的工作仍然靠自愿捐款去维持。除了见证人之外,许多赏识这件工作的感兴趣人士也乐意资助基督徒的这项传道活动,并且视之为特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