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濒于灭绝的珊瑚警醒!1996年 | 9月22日
-
-
有许多种类的生物群居在这个水底森林里,除了各种微细的动植物以外,那里还有鳐鱼、鲨鱼、大海鳝和海龟等。有些鱼类也许是你闻所未闻的,例如鲜黄色的小丑鱼、紫色的白点雀鲷、黑白两色的镰鱼、橙色的喇叭鱼、深蓝色的刺尾鱼、靛蓝色的纹石斑鱼,以及棕褐两色的蓑鲉。那些理发店虾、涂漆龙虾、红鹰鱼又怎么样呢?在那里,各种颜色、大小和形状的鱼类都有。有些鱼儿形态优美,有些则奇形怪状,然而,它们的样子都十分有趣。你看,有一条章鱼躲在柱珊瑚后面哩!它把一只蛤蜊的外壳打开了,并且正享用美味的蛤蜊餐。在这个海洋世界里,生物种类纷繁,它们全都依靠这个多样化的珊瑚森林而生存,情形正如陆上的森林供应各种生物所需的一样。关于珊瑚的繁殖周期,以及珊瑚随着水流迁移并形成新的珊瑚礁,《儆醒!》1992年1月8日刊载有详细资料。
珊瑚礁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结构。澳大利亚东北岸以外的大堡礁就是一例。这个珊瑚礁长达2010公里,面积相当于英国和苏格兰的总和。一座珊瑚可重达几公吨,从海底生长高达9米。所有热带的浅水海域都适宜珊瑚礁生长,甚至在深达60米的海洋下,珊瑚也能生长茂盛。由于每个地域的珊瑚都有不同的特色,因此,专家凭着观察珊瑚,就能分辨出珊瑚所处的海洋甚或地区类型。即使水中的滋养物十分有限,珊瑚也能生长得欣欣向荣,正因为这样,珊瑚礁一带的海洋都异常清澈。珊瑚从海藻(科学上称为动物黄藻)吸取养分,这些海藻寄生在水螅透明的身体内;此外,珊瑚触手捕获得来的微生物也为珊瑚提供养分。因此,虽然茫茫大海的其他地方并无藏身之处,珊瑚礁却成了无数海洋生物的栖身之所。
在海洋所有的生态系统中,珊瑚礁是生物中最富生产力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有以下描述:“珊瑚礁的作用就好比热带雨林,其中充满种类纷繁的生物:有如波浪起伏的海扇和海鞭、羽状的海百合、霓虹色彩的游鱼和海绵、虾、龙螯虾、海星,还有可怕的鲨鱼和巨型的海鳝。珊瑚必须不停繁殖生长,这些海洋生物才有栖身的地方。”此外,珊瑚礁有助于阻挡汹涌的波涛撞击岸边,并且为数以千计的热带岛屿奠下基础,因此珊瑚对于陆上生物也十分重要。
-
-
珊瑚礁大受摧残——人类之过?警醒!1996年 | 9月22日
-
-
珊瑚礁大受摧残——人类之过?
1992年国际瑚礁研讨会报道,普世有百分之5至10的活珊瑚礁坏死是由人类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另外还有百分之60的珊瑚礁在未来的20至40年内将会消失。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院的克莱夫·威尔金森指出,惟有在僻远地区的珊瑚礁才生长得较为健康。一份称为《今日美国》的报章指出,有些地区的珊瑚正大受破坏,这些地区“包括亚洲的日本、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和印度;还有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以及美洲的多米尼加共和国、海地、古巴、牙买加、特立尼达、多巴哥和佛罗里达。各地的珊瑚礁大受破坏的成因各有不同,然而,沿岸地区人口稠密及高度发展,却是上述国家的珊瑚礁饱受破坏的共同因素”。
珊瑚礁一般都在摄氏25至29度的海水里生长,这视乎珊瑚生长的地区而定。健康的珊瑚所能适应的温度差距相当狭窄,然而,这个差距幅度跟导致珊瑚死亡的温度非常接近。事实上,即使海水温度比平时夏季最高的气温上升了一两度,珊瑚也会死去。关于地区性的珊瑚变白并最后死去的现象,科学家已找出各种不同的成因;然而,不少科学家推断,导致世界各地的珊瑚受到威胁的共同成因,也许就是全球的气温上升。《科学美国人》就这个结论报道:“1987年,有关珊瑚变白的报道不断增多,与此同时,科学家对于全球气温上升正越来越关注。因此,不足为怪的是,有些科学家和其他观察家断定,珊瑚就好比煤矿场的金丝雀——普世海洋温度上升的最先迹象和受害者。虽然看来地区性的海水温度上升导致珊瑚变白,可是科学家目前还未完全肯定,珊瑚变白现象是否真的跟全球温度上升有关。”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表示:“科学家假定近年来珊瑚大规模变白是由海洋异常温暖促成的,最近在加勒比海进行的研究证实了这项假定是正确的。”全球瑚礁联盟的主任托马斯·戈罗对于珊瑚礁的境况表示悲观,他把这种境况跟亚马逊雨林减少的现象相提并论。戈罗说:“在五十年内,地球仍会有雨林存留,可是,以目前珊瑚礁死亡的速度来看,在五十年内,珊瑚礁将会从世上销声匿迹。”
各地珊瑚礁灭绝的成因众多
1983年,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有百分之95的珊瑚死去。在同一段时期内,太平洋中部和西部的珊瑚也有类似的变白现象,幸好,破坏程度却没有这么严重。然而,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和太平洋及印度洋某些海域的珊瑚却出现严重的变白现象。泰国、印度尼西亚,以及加拉帕戈斯群岛也有珊瑚受到破坏的报道。在此以后,巴哈马群岛、哥伦比亚、牙买加、波多黎各,以及美国南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附近,也发生广泛的珊瑚变白现象。
世界各地的珊瑚礁正大受破坏。《博物学》指出:“科学家在研究珊瑚礁的生态系统方面所花的时间不多,可是,最近珊瑚集体变白的规模却是前所未见的。迈阿密大学的生物学家彼得·格林研究过太平洋东部足有400年历史的珊瑚群,那儿的珊瑚变白情况十分严重,可是,以往却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灾难性现象。这种现象显示到,1980年代全球气温普遍上升对珊瑚礁也许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如果这种温室效应继续使全球气温上升,那么,将来珊瑚礁的存亡也会受到威胁。可悲的是,全球气温上升及环境污染差不多必然会持续下去,而且情况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各地的珊瑚变白周期将会更频常出现。”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也指出珊瑚变白的另一个可能:“臭氧层有助于保护生物免受紫外辐射所伤害,因此,臭氧层逐渐稀薄也许有分造成近年来珊瑚礁的死亡。”
世上逾半数的人口居住在沿岸地区,可是,人类正以不负责任的方式破坏沿岸地区的生态环境,结果对珊瑚礁造成莫大的破坏。据世界环境保护联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作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类已损害或毁去了93个国家面积广大的珊瑚礁。此外,不少开发中地区把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进海洋里,把海水严重污染。
红树能够在咸水附近生长,并且能够把水中的污染物过滤掉。可是,人类大肆砍伐这种树木,作为木材和燃料。人类也提取珊瑚礁的成分,用来制造建筑材料。在斯里兰卡和印度,人们把整片珊瑚礁研成水泥。此外,大小船只在珊瑚礁上抛锚或搁浅,结果把珊瑚礁压得粉碎。
《全国地理杂志》就佛罗里达州的约翰·彭尼坎普珊瑚礁国家公园作了以下描述:“他们的船只把石油产品和污水排出公海,以致把海水和其中的一切大大污染了。不胜任的驾驶员把船撞向珊瑚礁。他们把各种废物弃置在海里,例如发泡塑料杯、铝罐、玻璃、塑料袋、瓶子,以及长达数哩、缠结一起的钓线。这些废物不会自动消失,它们实际上是无法毁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