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喜爱欢欢喜喜地施与的人”守望台1998年 | 11月1日
-
-
可是,这些慷慨的犹地亚人后来却陷入窘境。圣经没有清楚道明他们何以变得这样贫穷。但有些学者认为,原因可能是使徒行传11:28,29所谈及的饥荒。无论原因是什么,当时犹地亚的基督徒正濒临绝境,保罗要确保他们获得所需的供应。他于是怎样做呢?
收集物资赈济有急需的人
保罗征询远及马其顿的各群会众,请他们资助这次赈济行动。此外,他还安排弟兄为犹地亚贫困的基督徒收集捐款。保罗写信给哥林多人说:“我怎样吩咐加拉太各群会众,你们也要怎样做。每逢周中的第一日,你们各人的家境怎样兴旺,就该照样在家里留起一点,积存起来。”a——哥林多前书16:1,2。
保罗想尽快把捐款送到耶路撒冷的弟兄手中,可是哥林多人却对保罗的呼吁反应缓慢。为什么呢?难道他们对犹地亚弟兄的苦况无动于中?不然。因为保罗清楚知道,哥林多人“凡事都丰丰富富,无论在信心、话语、知识和至诚的恳切上,……都是这样”。(哥林多后书8:7)很可能他们忙于处理保罗在头一封信里提及的重要事情。可是,现在耶路撒冷的情况已非常危急。因此保罗在写给哥林多人的第二封信里提及这件事。
呼吁人表现慷慨
首先,保罗告诉哥林多人,马其顿人怎样在响应赈济弟兄方面立下优良的榜样。保罗写道:“他们在苦况中大受试验的时候,喜乐之大、贫穷之深,竟叫他们在慷慨方面越发富足。”马其顿人无须别人敦促才慷慨解囊。保罗说,他们反而“屡次主动恳请,再三求我们准他们作仁慈的施与”。鉴于马其顿人本身“贫穷之深”,他们所表现的由衷慷慨更是难能可贵。——哥林多后书8:2-4。
保罗称赞马其顿人,是否想在哥林多人中间挑起竞争的精神呢?绝对不是。因为他清楚知道,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加拉太书6:4)此外,他知道哥林多人无需感到羞愧才会做对的事。他深信哥林多人真正爱犹地亚的弟兄,渴望有分援助他们。他告诉哥林多人:“早在一年前,你们不但发起行动,而且确实有这个心愿。”(哥林多后书8:10)在赈济工作的某些方面,哥林多人的确堪作榜样。保罗对他们说:“我知道你们有乐意的心。我也对马其顿人夸耀你们,……结果你们 的热心激励了他们 大多数人。”(哥林多后书9:2)不过,现在哥林多人必须把热心和乐意的精神化作行动。
因此,保罗告诉他们:“各人都该照着心里所决定的去做,不是勉勉强强,不是迫于无奈,因为上帝喜爱欢欢喜喜地施与的人。”(哥林多后书9:7)保罗的目的不是要向哥林多人施加压力,因为在压力之下,人就很难会欢欢喜喜地施与了。显然保罗知道,哥林多人早有这个心愿,他们每个人已经立定心意 要解囊襄助。此外,保罗告诉他们:“如果先有乐意的心,就特别值得悦纳;这是照人所有的,不是照人所没有的。”(哥林多后书8:12)不错,如果人有乐意的心,他就是受到爱心所推动;无论他捐出的数目多么微不足道,仍然会得到上帝的悦纳。——可参看路加福音21:1-4。
-
-
“上帝喜爱欢欢喜喜地施与的人”守望台1998年 | 11月1日
-
-
a 尽管保罗“吩咐”他们,这并不表示他发号施令,向弟兄提出不合情理的要求。保罗只是负责督导收集多群会众的捐款。此外,保罗说各人“家境怎样兴旺,就该照样”拿出来捐助别人。换句话说,每个捐助的人都私下自愿地施与,丝毫没有受到任何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