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哥林多前书和哥林多后书经文选讲
    守望台2008年 | 7月15日
    • 使徒保罗深深关注哥林多会众的属灵情况。他听说会众的弟兄起了纷争,并且纵容不道德的行为。哥林多会众也就一些事写信给保罗,询问他的意见。由于这些原因,保罗第三次到海外传道期间,在以弗所写了头一封信给哥林多会众。当时大约是公元55年。保罗前后写了两封信给哥林多会众。

  • 哥林多前书和哥林多后书经文选讲
    守望台2008年 | 7月15日
    • 要警醒站稳,坚毅刚强

      (哥林多前书1:1-16:24)

      保罗劝勉说,“你们大家要说话一致”。(哥林多前书1:10)基督徒培养各种美好的特质,有如一项建造工程,他们只能以耶稣基督为根基,不可能再有别的根基了。(哥林多前书3:11-13)保罗提到哥林多会众里一个犯了通奸罪的人,说:“你们要除去你们当中的恶人。”(哥林多前书5:13)又说:“身体不是为淫乱而有的,却是为主而有的。”(哥林多前书6:13)

      保罗回应哥林多会众“在信上所提到的事”,就结婚和保持独身的问题提出实用有效的劝告。(哥林多前书7:1)保罗谈了基督徒领导权的原则、基督徒聚会应按既定的秩序举行、复活的希望必定实现,之后就提出劝勉说:“你们总要警醒,凭信心站稳,做男子汉,坚毅刚强。”(哥林多前书16:13)

      经文问答:

      1:21 耶和华真的用“愚蠢的道理”去拯救相信的人吗?不,不是这个意思。“世人既然凭着自己的智慧不能认识上帝”,那么上帝用来拯救人的道理在他们看来就是愚蠢的。(约翰福音17:25)

      5:5 经文说,要把这恶人“交给撒但,消灭顺应肉体的事”,免得属灵情况无可挽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犯了重罪、不肯悔改的人被会众开除之后,就重新回到撒但所控制的邪恶世界。(约翰一书5:19)保罗说把他“交给撒但”,就是这个意思。犯罪的人被开除之后,他对会众的坏影响就清除了。这样,会众的属灵情况,也就是会众整体的气氛和精神,就不致受到玷污。(提摩太后书4:22)

      7:33,34 已婚男女所挂虑的“世上的事”是指什么?保罗所指的,是已婚的基督徒必须料理的日常事务,例如供给家人食粮、衣着、居所。“世上的事”不是指这个世界的恶事,因为这些坏事是基督徒必须摒弃的。(约翰一书2:15-17)

      11:26 保罗说“每次”记念耶稣的死亡,是指多久记念一次?直到什么时候呢?保罗的意思是,受膏基督徒“每次”,即每年一次于犹太历尼散月十四日,在耶稣受难纪念聚会吃饼喝酒,都是“显扬主的死”。受膏基督徒会继续这样做,“直到他来”,意思是直到他们从死里复活,被耶稣接到天上去。(帖撒罗尼迦前书4:14-17)

      13:13 为什么经文说,在信心、希望和爱这三样当中,最大的是爱呢?期盼的事一实现,我们对这些事所怀的信心和希望就会终止,但爱却是永恒的。(希伯来书11:1)因此在信心、希望和爱这三样当中,最大的是爱。

      15:29 “为了成为死人而受浸”是什么意思?保罗不是说,活人该代替未洗礼的死人受洗,而是说受圣灵膏立的基督徒一生坚守忠义,死而后已,并在死后复活成为灵体。他们完全投入这种生活方式,就像全身浸在水中一样。

      经文教益:

      1:26-31;3:3-9;4:7 我们谦卑自抑,不夸耀自己,凡事因耶和华而夸耀,就能促进会众的团结。

      2:3-5 哥林多是希腊哲学和学术的中心。保罗在那里传道时,也许曾担心自己能不能说服听道的人。虽然他说自己又软弱又恐惧,却没有因此退缩,不敢执行上帝所委派的任务。同样,我们遇到不寻常的情况时,也不该退缩而不向别人宣扬上帝王国的好消息。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向上帝求助,就像保罗一样。

      2:16 要有“基督的思想”就得认识基督一贯的想法,力求跟他思想一致,全面认识他的品格,效法他的榜样。(彼得前书2:21;4:1)由此可见,我们仔细研读耶稣的生平事迹和传道经历是多么重要!

      3:10-15;4:17 在教导人成为基督的门徒方面,我们应该细察自己做得如何,看看可以怎样提高自己的教导能力。(马太福音28:19,20)如果我们教得不好,学生可能会经不起信心的考验。要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可能遭受损失,并为此感到非常痛心。那么,尽管自己能得救,“也好像从火里逃出来一样”。

      6:18 要“远避淫乱”,单单不做淫乱的事(“波尼阿”)并不足够,还须要避开一切能导致淫乱的事物,比如色情资讯、猥亵的思想、性幻想、跟异性调情等。(马太福音5:28;雅各书3:17)

      7:29 基督徒夫妇不该把全副精神都放在配偶身上,以致把王国的事放在次位。

      10:8-11 以色列人向摩西和亚伦发怨言,大大触怒耶和华。有鉴于此,我们避免形成事事不满、处处埋怨的精神,无疑是明智之举。

      16:2 只要预先计划好,并按计划拨出一些钱,我们就能持续不断地捐助王国工作。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