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林多前书、后书洞悉圣经(上册)
-
-
哥林多前书、后书
(Corinthians,Letters to the)
圣经里两封受上帝启示的书信,是使徒保罗在公元1世纪写给希腊的基督徒的。在《希腊语经卷》的大部分英语译本中,这两封书信分别排在第七和第八。保罗表明自己是这两封信的执笔者,哥林多前书写给“哥林多城上帝的会众”,哥林多后书则写给“哥林多城上帝的会众,以及亚该亚全境的所有圣民”。(林前1:1,2;林后1:1)
哥林多前书、后书都出自保罗之手,这是无可置疑的。除了使徒自认是执笔者之外,外在的证据也充分表明,一般人都承认这两封信确是保罗的手笔。公元1-3世纪的作家时常引用这两卷书,并视之为保罗的著作。此外,所谓的《亚大纳西正典》(公元367)列出“使徒保罗的十四封信”,其中“两封是写给哥林多人的”。《亚大纳西正典》是现有《希腊语经卷》最早的书目,比公元397年非洲迦太基会议所发表的书目早30年。
保罗在哥林多的传道活动 保罗在公元50年左右来到哥林多。起初他每逢安息日都在会堂里发表演讲,“劝导犹太人和希腊人”。(徒18:1-4)可是,后来会堂里的人开始反对和诋毁他,保罗就转而向哥林多的“外邦人”传道,并把聚会地点迁到会堂隔壁的一所房子里,结果有许多人“相信,受了浸”。鉴于主在异象里告诉保罗,“我在这座城里有许多子民”,保罗就在哥林多住了一年零六个月,“教导人认识上帝的话语”。(徒18:5-11)由于哥林多的基督徒会众是保罗建立的,他有资格对他们说:“你们在基督里,纵使有一万个监护老师,也不是有许多父亲,因为我靠着基督耶稣,借着好消息生了你们,做了你们的父亲。”(林前4:15)
哥林多人道德十分堕落,城里的基督徒会众也受到了影响。保罗不得不在信中责备会众,因为他们当中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当中也没有”,就是有人竟然跟父亲的妻子同居。(林前5:1-5)他知道他们很熟悉在哥林多附近举行的地峡运动会,于是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比喻鼓励他们保持忠信,他写道:“你们不知道在比赛中赛跑的人,虽然大家都跑,得奖的却只有一个人吗?你们也应该这样跑,决心赢得奖赏。另外,凡参加体育竞赛的人,事事都要自制。他们这样做,无非是要赢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赢得不能朽坏的冠冕。”(林前9:24,25)
-
-
哥林多前书、后书洞悉圣经(上册)
-
-
哥林多后书 保罗给哥林多人的第二封信,很可能是在公元55年夏末或初秋写的。使徒在以弗所写了哥林多前书之后,很可能留在当地,直到那一年的五旬节或甚至更晚一些。(林前16:8)之后保罗前往特洛阿斯,却因为见不到提多而感到失望,当时提多已奉差到哥林多协助收集周济犹地亚圣民的捐款。接着保罗到马其顿去,提多后来在那里跟保罗会合,并告诉他哥林多人对他的第一封信有什么反应。(林后2:12,13;7:5-7)于是保罗在马其顿写了给哥林多人的第二封信,看来托提多把信带到哥林多去。几个月后,保罗终于得偿素愿,到哥林多探望当地的弟兄。因此,保罗实际到过哥林多两次。他初次探访时在当地建立了会众,本来计划再去,却因事未能成行。他作好“准备”“第三次”去,这次成功了,他在公元56年左右再次跟当地的弟兄见面。(林后1:15;12:14;13:1)他第二次探访哥林多期间,写了给罗马人的信。
写信的原因 提多为保罗带来好消息:保罗写给哥林多人的第一封信感动了他们,促使他们怀着敬神的态度而伤心,并衷心悔改,显出热诚,努力辩白,大发义愤,起了敬畏,决心要除掉污名。保罗在第二封信里称赞哥林多人从善如流,谦虚受教。既然被逐出会众的男子已衷心悔改,保罗劝弟兄们不如“甘心宽恕他,安慰他”。(林后7:8-12;2:1-11;另见林前5:1-5)保罗也想鼓励哥林多的基督徒在周济犹地亚穷苦同工的事上贯彻始终。(林后8:1-15)在会众里,有些人继续质疑保罗的使徒职分和权柄,使他不得不为自己辩护。保罗在信中的话相当严厉;他为自己做使徒的资格“夸耀”,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好处,而是“为了上帝”,意即为了要挽救属于上帝的会众。(林后5:12,13;10:7-12;11:16-20,30-33;12: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