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组织罪行为什么日益猖獗?
阿尔·卡彭是美国禁酒时期(1920至1933年)一个声名狼藉的歹徒,他声称自己只是个奉公守“法”的商人,而他所说的“法律”就是有关供与求的定律。日本最庞大的犯罪集团代表律师说:“无可否认的是,人们对于[色情、贩毒、赌博]一类活动的需求确实很大。”这样的需求助长了有组织的罪行。虽然没有人愿意成为罪行的受害者,可是,有些人却跟犯罪组织狼狈为奸,乐于“享用”他们的服务。
不少国家的歹徒向人勒索保护费,作为他们的收入来源。他们虽然有时会以忠实的店主为勒索对象,但那些经营非法生意的却往往是他们的目标。在东京的新宿,有一间店子挂名是电视游戏中心,其实却是个赌场。赌场老板说:“有人用刀子刺死我们一名店员,然后劫去200万日元(折约2万美元)。可是,我们没有向警方报案。”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经营非法赌博的生意,所以不想跟警方有任何接触。如果有顾客在店子里捣乱,我们宁愿向野寇崽求助。”这个赌场老板每月要支付4000美元给野寇崽,可是,在这段期间,他通过非法赌博生意所赚取的利润却高达30万美元;相比之下,4000美元只是区区之数罢了。这些钱是从哪儿来的呢?就是从赌徒的赌注而来的。
经营正派生意的人也要跟匪徒打交道,才能避免招惹麻烦。据纽约当局估计,某油漆承包商每年收入高达1500万美元,他通过贿赂匪徒而每年节省了380万美元。这样,承包商可以用较低的工资雇用劳工,同时避免跟受到犯罪集团控制的工会发生冲突。在日本,金融家趁经济蓬勃的时候在房地产方面大量投资,拆除旧楼房和店铺,以便兴建豪华的高级楼房。居民如果不肯迁出或出售土地,投资商就会向一些跟野寇崽有联系的公司求助,强迫居民迁走。
踏入80年代,由于借贷十分方便,赚钱的机会之门大开,野寇崽于是成立一些公司,在房地产和股票方面作投机买卖。银行和信贷机构在这些公司上作大量投资,目的显然是要牟取本身的利益。可是,经济一旦衰退,银行就很难取回贷款。论到日本长期的经济衰退,《新闻周刊》引述一位前任警员的话写道:“过期贷款的问题迟迟未能解决,真正原因在于不少贷款被人用来从事有组织的罪行。”
不错,哪里有人不择手段地满足私欲,有组织罪行就在哪里扎根、猖獗横行。过度追求享乐、耽于肉欲,以及贪爱钱财等歪风,大大助长了毒品买卖、卖淫、赌博和放高利贷等罪行。人如果牵涉在这些活动里,就等于扶助了犯罪组织的运作,使这些作案团伙的势力更为壮大。难怪犯罪集团设法满足那些一心为求满足私欲的人!
虚假的家庭制度
除了违法经营有其一定的市场需求之外,现今有另一种需要也助长了有组织罪行变得这么猖獗。日本一个庞大的野寇崽已故首脑曾经大力指出,他收纳不法之徒是要照顾他们,使他们不致学坏。他声称自己是匪帮成员的父亲。无论是什么国家,大多数犯罪集团都以这种虚假的家庭关系组织起来。
且以自新a为例。自新在香港一个贫穷的家庭里长大。他父亲往往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殴打他。自新年纪小小就十分反叛,年仅12岁就加入了劣迹昭彰的三合会。在这个犯罪组织里,他以为找着了一个有“归属感”的地方。自新由于在持械打斗方面胆识过人,因此很快就受到黑帮的重用,还负责指挥几个手下。结果,自新才17岁就要坐牢。
就像自新一样,许多人由于无法享有温暖的家庭关系,因而加入犯罪组织,以求找着这样的家庭联系。这些组织的成员声称大家会互相关怀,可是,年轻人后来才发觉,其实人人到头来都是只顾自己,结果大失所望。
亮光的天使
根据1992年新通过的打击匪帮法例,日本当局裁定该国最庞大的犯罪组织是个凶悍的作案团伙。可是,这个犯罪组织的一位头领断言,他们“侠肝义胆”,锄强扶弱。1995年,神户发生大地震,当时这个团伙把食物、食水,以及其他应急的物品分发给邻人。《朝日晚报》报道:“这种慷慨的表现却进一步巩固了野寇崽在日本民间的‘江湖地位’。”
犯罪集团的头子往往装出一副善心的模样。声名狼藉的巴勃罗·埃斯科瓦尔是哥伦比亚麦德林贩毒集团的头子,可是,安娜·卡里根在《新闻周刊》写道,在该市穷人的心目中,埃斯科瓦尔是个“神话人物——既像弥赛亚,又像罗宾汉,在一种近乎‘封建主子’的意识上是个教父”。埃斯科瓦尔为儿童兴建溜冰场,为穷人盖建像样一点的房子,并让街童有工可做。对于曾领受过埃斯科瓦尔恩惠的人来说,他简直是个英雄。
犯罪集团的首脑在幕后看来稳如泰山,可是,他们充其量只是宇宙罪魁的爪牙罢了。圣经透露这个罪魁是谁。“连撒但自己也常常改变模样,装做亮光的天使。所以,如果他的服事者也常常改变模样,装做正义的服事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他们的终结必定照着他们的作为。”(哥林多后书11:14,15)现在,大多数人并不相信撒但是个实在的个体。19世纪一位法国诗人说:“魔鬼最聪明的地方,就是叫人不信他是存在的。”他不但暗中操纵犯罪集团的活动,同时也操纵世事的发展。圣经说:“全世界都伏在邪恶者的势力下。”耶稣把撒但描述为“从开头就是杀人者,……是说谎者,也是谎话的父亲”。——约翰一书5:19;约翰福音8:44。
圣经的预言透露,魔鬼撒但自1914年以来特别活跃。从那年开始,他一直指使手下向上帝的子民展开全面的攻击。他千方百计要把人类的事务搞得一团糟。撒但正是现今罪行和犯罪组织这么猖獗的首因。——启示录12:9-12。
世上犯罪组织的幕后操纵者会不会被铲除?人类能够安享太平吗?你能够从撒但现今在地上所建立的邪恶帝国里出来,而获得自由吗?
[脚注]
a 为了当事人的安全起见,人名是假的。
[第7页的附栏]
怎样保护家人
年轻人如果无法在一个温暖、团结的家庭里成长,就很容易成为犯罪集团的猎物。在美国,有些年轻人成群结党参与谋杀,在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是来自不幸或破裂的家庭。北卡罗来纳州感化中心的一位官员说:“这些年轻人由于出身寒微,所以很容易受到那种兄弟伙伴式的紧密联系所感动,并且很高兴自己能够成为整个群体的一分子,这种‘情谊’是他们平生以来首次感受到的。”
东方国家的情形也类似。一名属于野寇崽的青年宁死也甘愿保护自己的“大哥”,他说:“我在家里常常孤零零的。我们虽然是一家人,却从来没有互诉心事。……但现在我可以向伙伴倾诉心事。”孤独的年轻人很感激犯罪组织的成员把他们带进仿佛家庭一样的架构里。
冲绳岛一个摩托车党的女首领说:“野寇崽的人十分关怀我们,也许这就是他们的手段了;由于我们从没有受到别人温柔的对待,所以野寇崽的成员所表现的态度感动了我们。”某女童院的负责人同样声称,歹徒“诱惑女孩子的手法相当高明”。有些女孩子在半夜时分感到孤单寂寞,就会致电黑帮成员。黑帮分子于是赶到这些女孩子那里,聆听她们的倾诉,却不一定跟她们发生性关系。
年轻人一旦成了歹徒的猎物,歹徒就会原形毕露,不再表现关怀的态度。年轻人一旦受到控制,就会大受剥削和摧残——女孩子被迫当娼,男孩子则被迫为犯罪组织做事。
你可以怎样保护心爱的儿女?
圣经提出劝告说:“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激恼孩子,免得他们灰心丧气。”(歌罗西书3:21)这并不是说父母应当放纵儿女。圣经的一句箴言说:“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箴言29:15)事实上,圣经鼓励做父亲的——包括母亲在内——要以合理的态度和儿女相处,要聆听他们的倾诉,与他们开诚布公地沟通。这样,儿女感到苦恼的时候就会受到感动向父母披露心事。
除了坦诚的沟通以外,父母也要在生活的不同层面上为儿女定下一些标准。父亲可以在哪里找着这样的生活指引呢?圣经说:“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激怒孩子,只要不断用耶和华的管教和思想规正,把他们抚养成人。”(以弗所书6:4)要拨出时间主持一个家人圣经讨论,借以与儿女一起学习圣经的教训。此外,你也应当帮助儿女从心里对耶和华怀有健康的畏惧,这样,他们能够时刻按着耶和华的指引行事为人,从而使自己得益。——以赛亚书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