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耶稣治好失明的人并帮助撒该
    耶稣——道路、真理、生命
    • 撒该爬到一棵树上

      第99章

      耶稣治好失明的人并帮助撒该

      马太福音20:29-34;马可福音10:46-52;路加福音18:35-19:10

      • 耶稣在耶利哥治好失明的人

      • 税务长撒该悔改

      耶稣和同行的人到达耶利哥,那里距离耶路撒冷大约一天的路程。耶利哥是由新城和旧城组成的,新城建于罗马时代,跟旧城相隔1.6公里。耶稣和一大群人离开其中一座城前往另一座城时,嘈杂的声音传到了两个失明的乞丐耳中,他们其中一个叫巴提迈。

      巴提迈和他的同伴听说耶稣路过,就大喊:“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可怜我们吧!”(马太福音20:30)人群中有人责备他们,叫他们不要出声,他们却更加大声地喊叫。耶稣听到吵闹的声音,就停下来,问身边的人是谁在喊叫。他们就去叫那两个乞丐,并对其中一个人说:“不要怕!起来,他叫你了。”(马可福音10:49)那个失明的人高兴得扔下外衣,跳了起来,走到耶稣那里。

      耶稣治好一个失明的人

      耶稣问他们:“你们要我为你们做什么呢?”这两个失明的人就求他,说:“主啊,让我们的眼睛能看见吧。”(马太福音20:32,33)耶稣很可怜他们,就摸他们的眼睛,并对其中一个人说:“去吧,你的信心使你痊愈了。”(马可福音10:52)这两个失明的人立刻恢复了视力,而且无疑都开始颂扬上帝。众人看到这一切,也赞美上帝。这两个恢复了视力的人就开始跟随耶稣。

      耶稣从耶利哥城里经过的时候,身边总有一大群人。大家都想看看这个使盲人恢复视力的人是个怎样的人物。由于耶稣周围的人实在太多了,有的人连看都看不到他,撒该就是其中一个。撒该是耶利哥城及附近一带的税务长。他个子矮小,看不到发生什么事,于是跑到前头,来到耶稣快要经过的地方,爬上一棵无花果树。这样,他在树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了。耶稣到了那里,看见撒该在树上,就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要去你的家。”(路加福音19:5)撒该就从树上下来,急忙回家,准备接待这位尊贵的客人。

      人们看到耶稣这样做,就开始批评他。他们认为撒该是罪人,耶稣不应该到这样的人家里作客。撒该是通过收税时敲诈别人而富有起来的。

      耶稣进了撒该的家,人们不满地说:“他竟然到罪人家里作客。”不过,耶稣看出撒该很有可能悔改。撒该没有让耶稣失望,他站起来,对耶稣说:“主啊,我要把我一半的财产分给穷人;我敲诈过谁,就要还他四倍。”(路加福音19:7,8)

      看来撒该可以根据收税的记录计算出,他从不同的犹太人那里得到了多少钱。他许下承诺要归还对方四倍,这比法典上规定的还要多。(出埃及记22:1;利未记6:2-5)不仅如此,撒该还承诺把一半的财产分给穷人。撒该的确证明自己是真心悔改!

      耶稣看出撒该已经悔改,就很高兴。他说:“今天救恩临到这一家了,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人子来,是要寻找和拯救迷失的人。”(路加福音19:9,10)

      不久之前,耶稣用浪子的比喻说明了“迷失的人”的处境。(路加福音15:11-24)现在,他让人看到一个浪子回头的实际例子。宗教领袖和跟随他们的人可能会对耶稣感到不满,认为他不应该关心像撒该这样的人。尽管如此,耶稣仍然继续寻找和拯救亚伯拉罕的子孙中那些“迷失的人”。

  • 1000银元的比喻
    耶稣——道路、真理、生命
    • 一个奴隶把银元还给主人

      第100章

      1000银元的比喻

      路加福音19:11-28

      • 耶稣讲了关于1000银元的比喻

      耶稣打算前往耶路撒冷,不过他和门徒这时候也许还在撒该的家里。门徒以为“上帝的王国”很快就会建立,耶稣即将成为君王。(路加福音19:11)但他们的理解是错的,正如之前他们不明白耶稣必须牺牲生命一样。因此,耶稣用一个比喻帮助他们明白,王国还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会来到。

      耶稣说:“有一个贵族要到远方去获取王权,然后回来。”(路加福音19:12)这趟旅程需要很长时间。显然耶稣就是这个“贵族”,他会去“远方”,也就是天上,他的天父会在那里把王权赐给他。

      在比喻里,这个贵族出发之前叫10个奴隶来,给他们每人100银元,并对他们说:“你们拿去做生意,直到我回来。”(路加福音19:13)当时的100银元是数目可观的一笔钱,相当于工人做农业工作三个月能赚到的工资。

      门徒也许看出自己就像比喻里的10个奴隶,因为先前耶稣曾经把他们比作收割的工人。(马太福音9:35-38)当然,耶稣不是真的要他们去收割谷物。耶稣要门徒去做的,就是把其他有希望在上帝王国里成为君王的人召集起来。门徒要运用自己拥有的一切去这样做。

      耶稣的比喻还透露了什么呢?他说:“本国的人却憎恨[那个贵族],派大使团随后去说:‘我们不要这个人做我们的君王。’”(路加福音19:14)门徒知道,犹太人不接受耶稣,有些人甚至想杀死他。耶稣死而复生并返回天上后,大多数犹太人都迫害他的门徒,这显示出他们都反对耶稣。这些人清楚表明,他们不要耶稣做他们的君王。(约翰福音19:15,16;使徒行传4:13-18;5:40)

      至于那10个奴隶,在那个贵族获取“王权”回来之前,他们怎样运用手上的100银元呢?耶稣说:“他获取王权回来后,吩咐领了银元的奴隶来见他,想要知道他们做生意赚了多少。第一个前来说:‘主啊,你的100银元赚了1000。’他对这个说:‘做得好,你真是个好奴隶!你在非常小的事上忠心,你有权管理10座城。’第二个来说:‘主啊,你的100银元赚了500。’他也对这个说:‘你也要管理5座城。’”(路加福音19:15-19)

      如果门徒像比喻中的奴隶一样,尽力善用自己拥有的一切去帮助人成为门徒,他们就可以确信耶稣会十分高兴,而且会因此奖赏他们。当然,耶稣的门徒各自有不同的情况,机遇和能力也都不一样。不过,只要他们忠于职守,尽力参与帮助人成为门徒的工作,得到“王权”的耶稣就会赏识他们的努力,并赐福给他们。(马太福音28:19,20)

      但耶稣在比喻的结尾提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他说:“另有一个[奴隶]来说:‘主啊,你的100银元在这里,我一直用布包着,藏了起来!你知道,我向来怕你,因为你是个严苛的人,没有存的却要取,没有种的却要收。’主人对这个奴隶说:‘你这个邪恶的奴隶,我要凭你亲口说的话定你的罪。你说我是个严苛的人,没有存的却要取,没有种的却要收,是吗?那你为什么不把我的银元存入银行呢?这样,我来到的时候就可以连本带利收回了。’主人对站在旁边的人说:‘拿走他的100银元,给那有1000的。’”(路加福音19:20-24)

      在耶稣的比喻中,最后这个奴隶没有为主人的王国增加财富,结果失去了他的银元。既然使徒们正在期盼耶稣成为上帝王国的君王,他们很可能从耶稣的话看出,要是他们不勤奋工作,也不会在上帝的王国里有一席之地。

      耶稣的话肯定激励忠心的门徒更加努力。他最后说:“我告诉你们,凡是有的,还要给他更多;凡是没有的,就连他有的,也要拿走。”至于耶稣的敌人,也就是那些不要他“做他们君王”的人,他们会被处死。耶稣说完后,就继续上路,前往耶路撒冷。(路加福音19:26-28)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