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4 6/15 3-4页
  • 去世的亲者——在哪里?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去世的亲者——在哪里?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4年
  • 相似资料
  • 一个普世腾欢的纪念日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 亿万死者行将复活
    人的希望仅限于今生吗?
  • 已故的亲人情况如何?
    带来永生的知识
  • 复活的希望是肯确的!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0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4年
《守》94 6/15 3-4页

去世的亲者——在哪里?

亚历克感到极度沮丧。一周之内,他接连失去两位朋友。其中一位,内维尔,被人枪杀。另一位,托尼,死于交通意外。有些问题是这位14岁的南非少年以往从没有想过的,现在却萦绕他的脑际。他纳罕:‘人为什么要死?人死后究竟有什么遭遇?’

在前往参加内维尔的葬礼途中,亚历克衷心希望能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他回忆说:“可惜,教士只是照着一本书诵念,同时说内维尔已到天堂去了。后来,在墓地旁,教士说我们要等候内维尔复活。我百思不得其解。既然内维尔已在天堂里,他又怎样可能等候复活呢?”

当天较后的时间,亚历克参加托尼的葬礼。葬礼的仪式是用一种亚历克不明白的语言举行的。可是,有些举哀者所表现的歇斯底里的狂野行为,使亚历克深信,这绝不能为人带来安慰。亚历克解释:“那天晚上,我坐立不安,有一种失落无助、心神烦乱的感觉。没有人能给我满意的答案。当时,我有生以来首次怀疑上帝是否真的存在。”

像亚历克一样,每年有千百万人丧失亲者。《1992不列颠年鉴》解释:“1991年,普世有5041万8000人去世。”自那时以来又有多少百万人死去?请想想痛失亲者的人泪水足以成河!但令他们更感忧伤的是,对于死亡,人的见解莫衷一是,教人无所适从。

因此,像亚历克一样,很多人大感失望,不禁怀疑人死后是否真的有来生希望。据《宗教百科全书》说:“自古至今,有思想的人都并非跟普罗大众一般见识,……他们质疑人的灵魂会可能离开脑子和身体而独立生存。”

饶有趣味的是,上述的百科全书承认,不死的灵魂离开身体继续生存的宗教理念,其实并没有圣经根据。不错,圣经确有几处说,人的“魂”离开死者的身体,或者返回死者的身体去。但就这些事例上来说,“魂”这个字词是用来指“生命”,所以经文的意思其实是指失去生命或复得生命。(创世记35:16-19;列王纪上17:17-23)更常见的是,在圣经里,“魂”一词被用来描述肉眼可见的生物,一些有血有肉的活物。(创世记1:20;2:7,《新世》)因此,圣经屡次说,魂是会死的。(以西结书18:4,20,《新世》;使徒行传3:23,《新世》;启示录16:3,《新世》)上帝的话语也表示,魂一旦死去,就“毫无所知”。——传道书9:5,10。

另一方面,圣经确实含有死者再次活过来的记载。例如拉撒路,他死了四天之后得以复活。(约翰福音11:39,43,44)那么,死去已数百年,甚或数千年的人又怎样?这些人的来生有赖于上帝使他们死时所具有的身体再活过来吗?

不然。鉴于死者体内的原子的遭遇,这样的想法是无法自圆其说的。这些原子有许多已被植物吸收,然后被别的生物吃掉,成为这些生物的身体部分。

这意味死去很久的人已没有希望吗?不然。创造广阔宇宙的创造主具有令人懔然生畏的无限记忆能力。他那全备的记忆能够把他愿意记念的所有死者的品格和遗传特征都储存起来。此外,耶和华上帝有能力为一个曾活在世上的人,再造一个具有相同遗传密码的身体。上帝也能够把他所记念的人——例如亚伯拉罕——的记忆和品格置于这样的一个身体里。

亚伯拉罕去世之后二千年左右,耶稣基督提出保证说:“至于死人复活,摩西在荆棘篇上,称主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就指示明白了。上帝原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因为在他那里,人都是活的。”(路加福音20:37,38)除了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外,还有其他千百万死了的人活在上帝的记忆里,等候复活的日子来到。届时,圣经保证说:“无论善恶,都要复活。”——使徒行传24:15。

亚历克丧失好友数周之后就寻得了问题的答案。有一位耶和华见证人上门探访亚历克,向他指出上帝的话语怎样论及死亡和复活。这些资料既为亚历克带来了安慰,也为他的一生带来了新的意义。

关于圣经所提出的复活希望,你喜欢了解得更清楚吗?例如,大多数的人会在天上还是在地上复活呢?人必须怎样做才能蒙上帝嘉许,从而体验到与去世亲者再次聚首这个奇妙应许的实现?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