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8 4/15 24-27页
  • 从城市大厦到荒芜冻原探访人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从城市大厦到荒芜冻原探访人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发自对耶和华及对邻人的爱
  • 王国宣扬者在普世各地保持活跃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4年
  • 用电话作见证——可以接触到许多人
    王国传道月报-1993年
  • 多大的一个见证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8年
  • 数算耶和华所做的事多么有益!
    王国传道月报-199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8年
《守》98 4/15 24-27页

从城市大厦到荒芜冻原探访人

不管遇上雨雪冰雹、猛兽敌人,他们的决心都丝毫不减。他们以惊人的速度策马奔驰3000公里,穿过辽阔的原野,横越澎湃的江河,走过深深的幽谷,决心把紧急的邮件送到西岸。这些人是谁?

他们是参与快马速递服务的英勇年轻骑士。a什么推使这些少年人决心完成任务呢?速递工作充满挑战性,过程紧张刺激;能够把信件如期送达,给人很大的成就感。看来速递骑士就是想得到这种满足感。值得留意的是,每个骑士的鞍囊内除了有特急邮件外,还有一本圣经。

一个多世纪之后,有人怀着更大的决心和热忱走遍加拿大,他们就是11万3000个热心的王国宣扬者。什么促使他们这样做呢?他们受到爱上帝和爱邻人的心所推动,努力以书刊或口头的方式向人传讲王国的真理。他们所传的救生信息比快马速递传送的邮件更加紧急。这个宝贵的信息记载在圣经里。不错,圣经就是快马速递骑士放在鞍囊里的那部书。——箴言2:21,22;以赛亚书2:2-4;61:2;马太福音22:37-39;24:14。

发自对耶和华及对邻人的爱

耶和华见证人很乐意把王国的好消息告诉人。他们在很多不同的场合向人传道,包括:在多层大厦、荒芜的原野、机场、街上和其他公众地方。有时他们更利用电话接触邻人。为什么他们要在多个不同地方向人传道呢?

随着经济发达,人口迁移,人们的生活方式跟以往大为不同,以致我们越来越难找到住户在家。许多夫妇双方都要出外工作谋生,结果忽略了灵性上的需要。由于生活充满压力和紧张,他们很需要听到予人希望的信息,安慰他们的心灵。耶和华见证人很乐意帮助这些人。他们运用辨识力,以仁慈体贴的方式制造机会,激发别人的思想,希望能够吸引所有种类的人聆听好消息。——提摩太前书2:3,4。

运用别国语言:耶稣吩咐门徒‘要去使人成为门徒’。耶稣的话暗示,他的门徒要采取主动,下定决心,把予人希望的信息带给说各种语言的人。(马太福音28:19)加拿大跟很多国家一样,人民有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说多种不同的语言。为了帮助地区里的外语人士,当地很多王国宣扬者纷纷学习新语言。

例如,在艾伯塔省的埃德蒙顿,有一对先驱夫妇很想探访市内说汉语(普通话)的人士。可是,他们必须先学习普通话才行。于是他们找着一个说普通话的大学生。那人同意教他们普通话,而他们就帮助他明白圣经。多么理想的安排!结果在24个月内,两个热心的王国宣扬者能够用普通话施行教导,而他们的普通话教师兼圣经学生,就具备资格受浸成为基督徒。

在加拿大的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成功例子。很多王国宣扬者由于深爱邻人,甘愿学习其他语言,例如波兰语、俄语、越南语等。

在路上:上个世纪的速递骑士是孤身上路的。类似地,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内陆,有些王国宣扬者也得独自驾驶。他们的世俗工作需要他们长时间驾驶重型货车,把木材从森林区运送到锯木厂去。为了清楚路上的交通情况和避免危险,他们需要通过民用电台波段,不断跟其他长途货车司机保持联络。

这些见证人想出一个善用民用电台的好主意。他们主动在电台提及一些时事新闻,然后机巧地带出圣经的信息。有一次,见证人司机在电台根据圣经谈及死者的希望,一个货车司机很感兴趣。(约翰福音5:28,29;使徒行传24:15)原来后者的同事(另一个货车司机)在公路车祸中丧生,他为此十分难过。他听见圣经的好消息后,马上答应跟见证人研读圣经。现在他也像其他见证人司机一样,利用民用电台向同事和朋友传讲好消息了。最叫他喜出望外的是,他那朋友的遗孀也开始研读圣经。以这个独特的方式宣讲救生的信息,带来了多么美好的结果!

运用飞机:为了把宝贵的真理传给所有人,热心的王国宣扬者有时需要驾驶小型飞机‘进村’传道。(马太福音10:11,12)不久之前,一群热心的见证人自费到广阔的冻原,向散居荒野的居民传讲好消息。他们分别乘坐两架小型飞机,飞行了差不多3000公里,在14个不同的社区降落,距离北极圈只有250公里。王国宣扬者用了七整天的时间,孜孜不倦地探访住在孤立地区里的人。

他们的努力值得吗?请想想圣经的信息在这些社区所产生的良好影响。传道员尽力满足饥渴慕义的人的灵性需要,帮助人看出耶和华定意在不久的将来使地球成为乐园。(马太福音5:3)传道员总共分发了3000本杂志,542本圣经和圣经辅助刊物。传道员离开之后,这些书刊足以供当地诚心正意的人阅读一段长时间。——使徒行传12:24。

运用电话:在城市里,很多人都住在守卫森严的多层大厦里。虽然这些大厦难以进入,热心谨慎的王国宣扬者却不就此罢休。他们用什么方法接触住在这些大厦里的住户呢?虽然最理想的方法是跟住户面对面交谈,但传道员运用大厦的对讲机也颇有成效。要是无法运用对讲机,他们就“以手指代步”,打电话向住户作见证。

一天早上,传道员打电话作见证,一个老妇人接听电话。传道员友善地问候老妇人,然后问她是否相信,终有一天人们可以晚上独自在街上行走,也不用害怕。传道员读出经文,指出地上的人不久就会享有丰盛的平安。(诗篇37:10,11;但以理书2:44;马太福音6:9,10)传道员提议在接着一周的同样时间,用电话跟对方讨论为什么上帝的应许是可信的。老妇人答应了。两人用电话讨论了一个月。传道员每次都用一份圣经辅助刊物,把段落读出,然后提出适当的问题。有一次,老妇人称赞传道员每周都能提出不同的资料。传道员于是把握机会介绍自己正运用的书刊,鼓励她留下一本。于是两人相约见面。不错,别人不但回应耶和华见证人所表现的爱心,也看出耶和华的确在他们当中。——参阅哥林多前书14:25。

通过刊物:在大部分人都说法语的魁北克省,当地的王国宣扬者努力向人作见证。一个周游监督报道说:“多年来,当地的教会猛烈反对见证人,弟兄都认为传道工作不会有什么进展。可是,由于弟兄们锲而不舍地再三探访邻舍,以往只有很少人阅读的圣经,现在许多人家都拥有一本了。”

令人鼓舞的是,魁北克省的新传福音者来自社会各阶层,包括医学界人士在内。一个医生的事例正好说明这点。这位医生的妻子是个王国宣扬者,经常向他谈及圣经的希望。会众书籍研究班研读《血可以怎样拯救你的生命?》这本册子的时候,会众一个敏于观察的长老邀请这位医生参加。结果,这位医生不但参加聚会,还参与评论。他觉得书籍研究班的讨论内容充实,而且很有属灵深度,于是答应跟见证人研读圣经。现在他也是个王国宣扬者了。

有效地运用杂志,也能够吸引人留意圣经的信息。我们没法知道哪一篇文章会吸引住户,引起他对真理的兴趣。一个王国宣扬者留下了一本《儆醒!》(1992年11月22日刊,英语版)给邻居。对方不喜欢听圣经的信息,却对昆虫很有兴趣。杂志有一篇文章题名为“置人于死的南美洲锥虫病”。文章内一幅图片吸引她阅读。读后她觉得文章的内容很精采,于是请传道员带更多杂志给她,并开始研读圣经。不到六个月,她已开始向人作见证了。

在公众地方:加拿大的法律容许人在公众地方(例如机场)向人传道。在哈利法克斯的国际机场,有些王国宣扬者机巧地跟候机的乘客攀谈。他们提出一些适时的问题,机巧地把话题引入圣经。为了满足别人的灵性需要,他们带备袖珍型的圣经和一些书刊。凭着这个方法,来自外地的医生、科学家、律师、飞机驾驶员、教士、警察、计程车司机、工程师、教师、军人、政治家都有机会听见王国的好消息,他们把真理的种子带到远方,在世界各地发芽生长。——歌罗西书1:6。

一天早上,见证人在机场留下了一份《守望台》和《儆醒!》给一个男子。那人低声叹道:“啊!不!怎么竟是耶和华见证人呢!”为什么他有这样的反应?原来他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刚刚在机场的小教堂作过祷告。他恳求上帝赐他智慧、洞察力和真理,之后就遇上耶和华见证人。他的祷告立即获得回应,令他惊讶不已。

不错,加拿大勇敢的王国宣扬者下定决心,不让任何事妨碍他们宣讲宝贵的王国信息。不管障碍是外国语言、崎岖的泥路、僻远的社区,还是市内守卫森严的住宅大厦,他们都决心把上帝予人生命的信息带给渴慕真理的人。他们跟世界各地的信徒同工同心协力,不自私地服从耶稣的吩咐,‘使人成为门徒’。——马太福音28:19。

[脚注]

a 快马速递是美国在1860年至1861年间推行的邮递服务。这项服务只维持了16个月。

[第27页的附栏]

王国宣扬者善用电话作见证

有些传道员会这样说:“你好,我叫[说出自己的名字]。我们跟这幢大厦的住户简单讨论一下,世界怎样才能有和平。你认为世界和平有可能实现吗?[让对方回答。]请放心,我们不是调查员或推销员。我们只想告诉你一个来自圣经的信息,就是上帝会实际为人类带来和平。”然后可以带入一个简短的圣经讨论。

另一个说法是:“你好,我姓[说出自己的名字]。我在这个地区做志愿服务,很想听听这幢大厦住户的意见。最近这区暴力事件和罪案越来越多,许多住户都很关心自己的安全。你关心这个问题吗?[让对方回答。]你认为会不会有一天全人类都感觉安全?”让对方发表意见,然后带入一个圣经讨论。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