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草业者大放厥词警醒!1995年 | 5月22日
-
-
一间烟草公司的总裁说:“香烟虽然含有尼古丁,但这并不意味着香烟就是毒品,也不表示吸烟会令人上瘾。”烟草公司的技术人员坚称:“无论香烟含有多少尼古丁,抽烟必定会令人上瘾——这样的假设是错误的。”
国会小组提出反驳,要是香烟不会令人上瘾,烟草公司又为什么要想尽办法,控制制品的尼古丁含量呢?另一位行政人员解释说:“为了使香烟的味道更纯。”还有什么东西比淡而无味的香烟更难入口?国会小组向他展示一叠叠的存档记录,尽管公司的研究资料清楚指出,尼古丁会令人上瘾,他仍然固执己见。
显然,无论烟草危害多少人的性命,他和其他同行都会坚持这个看法。1993年初,美国医学协会理事会主席朗尼·布里斯托医生提出有趣的挑战。《美国医学协会杂志》报道说:“他邀请美国各大烟草公司的行政人员,跟他一起巡视病房,看看吸烟所导致的恶果——肺癌病人和其他肺病患者。但没有人敢接受邀请。”
虽然世界经济不景,失业率急剧上升,烟草业却自夸能够提供待遇优厚的职位。且以阿根廷为例,烟草业为一百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与烟草业有关的职位也有四百多万个。烟草公司博得许多政府的好感,因为烟草税使国家收入大增。
某一烟草公司不时慷慨捐助少数民族,对他们尤其眷顾。乍看起来,这间公司的确热心公益。不过,据该公司的内部文件显示,这样做是别有用心的,他们把捐款当作“发展选区的预算开支”,为要争取未来选民的好感。
此外,同一烟草公司还与演艺界打交道,大力资助博物馆、学校、舞蹈学院和音乐协会。由于资金短缺,艺术机构的管理人员惟有硬着头皮,接受烟草公司的捐款。最近上述的烟草公司使纽约市的演艺界进退两难,因为该公司要求演艺界的成员予以帮忙,游说议员对不利于烟草业的法案投反对票。
政客可以利用权势,使不利于烟草业的提案不获通过;资金雄厚的烟草大企业当然明白这点,所以毫不犹豫地运用钱财疏通关系。连政府高官也维护烟草公司的利益。有些官员与烟草业有经济联系;另一些议员则受到压力,要回报烟草公司的恩惠,因为这些公司曾慷慨资助他们的竞选活动。
美国一位国会议员,据报接受了烟草公司2万1000美元的捐款,结果在几项禁止吸烟的议决上投反对票。
一位前任州选参议员嗜烟成瘾,最近发现自己患有咽喉癌、肺癌和肝癌。他曾替烟草公司进行游说,为此获得丰优利益。现在他悔不当初,并且嗟叹说:“我病重留医,完全是自作自受的,”他觉得自己简直愚不可及。
烟草大企业耗资巨款大肆宣传,向反对派发动猛烈攻势。一则广告高呼人人都有自由选择,并提出以下的严肃警告:“今天不准吸烟。明日又禁止什么呢?”这则广告暗示,反对者是一些狂热的禁制主义者,咖啡因、酒精和汉堡包恐怕迟早也会一一受禁。
美国环境保护署把二手烟列为致癌物质,报告一经发表,就广泛被人引用;然而,报章的广告却试图把这项研究结果推翻。烟草业者宣布,他们打算采取法律行动。一个电视节目指控某一公司玩弄手段,控制尼古丁的含量,以求诱使吸烟者上瘾。这间公司迅即对播放这个节目的电视网络提出起诉,并且索偿100亿美元。
烟草公司虽然奋力顽抗,愤懑的指控始终有增无减,战斗气氛变得越来越激烈。在过去四十年来,有关吸烟怎样危害健康的研究报告大约有5万份,证据堆积如山,并且越发增多。
烟草公司怎样回避各方的指控呢?他们固执己见,坚称吸烟者大可以戒烟。他们还口口声声说尼古丁是不会令人上瘾的。不过,统计数字却表明事实完全不是这样。诚然,成功戒烟的美国人多达4000万。但仍有5000多万人继续吸烟,在这些烟民当中,有百分之70自称很想戒烟。每年有1700万人尝试把这个恶习戒掉,但有百分之90的人不出一年就故态复萌了。
美国患癌的吸烟者做了肺癌手术之后,重蹈覆辙的达半数之多。在患有心脏病的吸烟者当中,有百分之38还未出院,就已经“烟火重燃”了。烟民把生癌的喉头切除后,竟还有百分之40的人打算再尝抽烟的滋味。
美国有数以百万计的青少年抽烟,在这些年轻人当中,有四分之三声称他们曾认真地尝试戒烟,不过失败了。此外,统计数字表明,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抽烟是吸食烈性毒品的踏脚石。年轻的烟民服用可卡因的可能性,比不抽烟的人要高50倍。一名13岁的吸烟者也有同感,她写道:“抽烟是吸毒的前奏,这是我深信不疑的。在我所熟识的瘾君子当中,除了三个之外,差不多全部都是从吸烟开始的。”
焦油含量低的香烟又怎么样?研究表明,这类香烟反而对健康更为有害,原因有二:首先,为了吸取身体所需的尼古丁,吸烟者通常会深深地把烟吸进肺里,结果肺部有更多组织受到毒害;其次,吸烟者误以为这类香烟真的“较为健康”,所以很难下定决心把恶习戒掉。
仅是研究尼古丁的报告,就多达2000份。这些研究报告显示,在人所熟知的药物当中,尼古丁是最易上瘾、毒害最深的一种。尼古丁不但使心搏加速,同时也使血管收缩。尼古丁一经吸入体内,不出七秒钟就会进入血管,速度甚至比静脉注射还要快。头脑一旦受尼古丁支配,身体就会渴望吸取更多;有些人认为,尼古丁的成瘾程度比海洛因要大一倍。
尽管烟草商断然否认,他们其实是知道尼古丁会使人上瘾的吗?种种迹象显示,他们早就知道了。例如在1983年,一份报告表明,某一烟草公司的研究人员留意到,用作实验的老鼠显出烟瘾的典型症状,它们经常推动控制杆,自行服用更多剂量的尼古丁。据报烟草业迅即把这份报告抽出来,直到最近报告内容才得以‘重见天日’。
烟草大企业虽然四面受轰,却没有坐以待毙。据《华尔街日报》所载,纽约市烟草研究委员会展开了“一项在美国商业史上历时最久的误导运动”。
为了抵挡各方的攻击,委员会不惜耗资数以百万计的金钱,进行所谓的独立研究。这一切开始于1953年,当时斯隆-凯特林癌病纪念中心的厄恩斯特·温德尔医生发现,如果把焦油涂在小鼠背上,焦油会导致小鼠患上肿瘤。对烟草制品不利的证据确凿不移;有鉴于此,烟草业者就成立了委员会,以便提供自己一套的科学证据。
委员会的科学家又怎可能提供相反证据,抵消其他研究人员的发现呢?据最近公布的文件显示,事情涉及一套精心策划的阴谋。委员会的研究人员不但给书面合约牵制着,还受到一大批目光锐利的律师控制;尽管这样,许多研究人员都发现,人们对健康日益担心是有充分事实根据的。不过,据《华尔街日报》所载,“要是研究报告表明吸烟会危害健康,”面对眼前的事实,委员会“有时会漠视不理,甚至不惜中断研究工作”。
多年来,烟草商暗地里一直尝试研制‘较安全’的香烟。他们如果公然这样做,就如同默认吸烟确实会危害健康。到1970年代末期,一间烟草公司的高级法律顾问指出,研制“安全”的香烟纯属徒然,于是建议放弃一切尝试,并且把全部有关文件收藏起来。
经过多年的实验,有两项事实是确凿不移的:尼古丁会令人上瘾,吸烟的确可以致命。尽管烟草商公开断然否认,他们的行为却表明,关于吸烟的种种危险,他们是最清楚不过的。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局长戴维·凯斯勒指责烟草商刻意玩弄手段,他说:“事实上,现今有些香烟可说是高技术的运送系统,所运送的尼古丁含量是经过精密计算的,分量刚好适中,……不但足以令人上瘾,还可以维持烟瘾。”
为了证明烟草商的企图,凯斯勒透露他们其实拥有许多专利权。烟草商把一种烟草的基因改变过来,并且取得专利权;这种烟草含有至今最高纯度的尼古丁。另外,烟草公司给香烟的过滤嘴和卷烟纸涂上一层尼古丁,以求进一步提高尼古丁的纯度。香烟经过处理之后,烟民就可以从最初所抽的几口烟,吸取最大量的尼古丁。除此之外,据烟草公司的文件显示,香烟的成分还加添了含氨(阿摩尼亚)的混合物,好使香烟放出更多尼古丁。《纽约时报》一份报告声称,“烟民如果吸食这类香烟,进入血管的尼古丁就会多一倍左右。”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已公开声明,尼古丁是令人上瘾的麻醉剂,并打算对香烟实施更严厉的管制。
除了烟民之外,政府也要倚靠烟草业,但理由就截然不同了。举例说,美国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所征收的烟草税,使国家税收每年增多120亿美元。不过,联邦技术估价处却以医疗保健费用和下降的生产率作为根据,计算出吸烟所付出的代价其实每年多达680亿美元。
-
-
烟草业者大放厥词警醒!1995年 | 5月22日
-
-
[第12页的附栏]
无烟烟草——危险的代用品
鼻烟的生意额高达11亿美元,销售量高踞榜首的公司利用含有香味的鼻烟做钓饵,狡黠地引诱新手吸食。该公司特地制造一些加添了香味的鼻烟,结果大受欢迎。新手吸食这些鼻烟之后,起初会产生“些少飘飘然的感觉”,不过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公司的前任副董事长说:“许多人起初可能会尝试加添了香味的制品,他们最终还是吸食味道最浓烈的牌子。”这个牌子的广告标语宣称:“专供强壮男子咀嚼的强烈烟草”,或“它定必令你心满意足”。
关于上述公司所采用的策略,《华尔街日报》作了详尽报道,并且指出该公司否认“随时调校尼古丁的含量,以求迎合烟民的口味”。此外,该报也声称:“曾在这间烟草公司任职的两位化学师首次就这件事发言,他们解释公司并没有控制尼古丁的含量,只是控制烟民所吸入的尼古丁分量。他们还指出,公司在成分里加添了化学物质,以求提高鼻烟的硷性。鼻烟所含的硷性越高,放出的尼古丁就越多。”关于鼻烟和供咀嚼的烟草,《华尔街日报》还澄清两者的分别:“鼻烟和供咀嚼的烟草有时给人混为一谈。鼻烟其实是切碎的烟丝,吸鼻烟的人只会把烟丝吮吸而不会咀嚼。他们会把一小撮鼻烟放在面颊和齿龈之间,然后用舌头把烟丝转移到另一面,间中也会把烟丝吐出。”
有些特制牌子的鼻烟加添了香味,是专为新手而设的。他们如果选用这些牌子,吸进血管的尼古丁只占总含量的百分之7至22。烟味最浓的牌子可以使新手透不过气来。烟丝切得很幼细,专供“真正”的男子汉吸用。人如果选用这个牌子,就会把百分之79的尼古丁含量吸进血管里。在美国,吸鼻烟的新手平均只有九岁。但九岁大的儿童又怎可能长期抗拒引诱呢?他们渴慕跻身“真正”男子汉的行列,所以始终都会吸食味道较浓的牌子。
事实上,鼻烟所释放的尼古丁分量比香烟还要大得多。吸鼻烟者患口腔癌的机会,据报比不吸鼻烟的人高出4倍,患咽喉癌的机会则多50倍。
美国一位母亲因儿子死于口腔癌而起诉烟草公司,一时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回响。她的儿子本是一名中学田径运动健将。他12岁那年,在竞技会上免费获得一罐鼻烟;自此之后,他每星期要吸食四罐鼻烟才能满足烟瘾。结果,他不得不接受一连串痛苦的手术,把部分舌头、下颔和颈部切除,最后还是药石无功。这个年轻男子死时只有19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