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病——有办法治疗吗?警醒!1987年 | 3月8日
-
-
艾琳的病发作于1955年——当时精神健康正发生了一场革命。医药界刚发明了新药去轻减外科手术所导致的损伤。医生们发现,精神病人若服食同一的药,“以前需要关在孤立病房或要穿着紧身衣的病人现在已不必加以监视了。……药物完全消除了某几种精神变态。”(《人脑》,雷斯特[Richard Restak]博士着)这些药物在精神健康方面所促成的革命性影响再次可以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见之。
艾琳的医生试用一种新的抗精神病药物。在谈话疗法和电震疗法失效的病例上,药物疗法却成功了。艾琳和数以千计与她类似的病者遂能离开精神病院而回家。
化学控制
医生们并不知道药物怎样发挥作用,但看来药物可以阻止脑的感受体吸收一种称为多柏迈因(dopamine)的化学物质。多柏迈因的作用若受到抑制,病人便有起色。给病人所服的药若提高多柏迈因在脑里的作用,病人的情况就变坏。因此在精神病的化学作用方面遂露出了一线曙光。(参看附栏。)
关于精神分裂,尚有许多事情未为人知。但是抗精神病的药物已被确定为有效的疗法。不幸的是,医生们声称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病患者对各种药物——或任何疗法——并没有反应。然而,药物充其量只是有助于控制——而非治疗——精神分裂症,减低或消除该病较狂乱的急性病征而已。即使如此,这些药物已经从外科手术或紧身衣踏进了一大步。
那么,何必把使用药物的病人视为低能或吸毒者呢?抗精神病的药物并不会使人上瘾,也不会使病人感觉飘飘然而以之为乐趣。托里博士把抗精神病药物比作“治糖尿病的胰岛素”。马克西文(Jerrold Maxmen)博士则宣告:“服食这些药物的人不是‘逃避难题’而是正视难题。”
可是,艾琳不久就发现,这些药物也有阴暗的一面。
副作用带来的难题
“我自觉有如僵尸一般,”艾琳回忆说。“我不能操作。我记得我有时一天要睡16小时之多。”艾琳的生活逐渐恶化。她尝试放弃服药——结果要再度进入精神病院。a
有些病人的确遭受不利的反应,从不安、晕眩、昏昏欲睡、黄疸病、休克以至体重大增不等。最不良的反应之一是迟发性的运动困难;在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病人之中,受迟发性运动困难影响的占百分之10至20。病情包括面部和口部不由自主的抽搐在内。
既然医生无法预知病人会对药物有什么反应,处方时就牵涉到若干程度的尝试和错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告诉《儆醒!》代表说:“医生可能试用三、四种不同的药物才找出哪一种最有效和副作用最少。”
可庆幸的是,大多数副作用的难题都可以控制。在艾琳的例子上,方法只是更换药物。之后她的昏昏欲睡和幻想都消除了。她离开精神病院,重过正常生活!将近30年来,她保持神志清醒——直至她试图摆脱药物为止。她说:“我以为自己的病已经好了。但在一年之后,我的思想又再度变成失常。医生说:‘再次服药吧。’”为了使生活恢复正常,这仅是个很小的代价而已。
并非所有病人对药物的反应都是这么成功的,药物的功效也时常慢得像蜗牛。再者,有些病人极不喜欢服药。但是在病征严重到不能自已时,就只可在服药和精神病院之间任择其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