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自我药疗的利弊
    警醒!1998年 | 7月8日
    • 自我药疗的利弊

      《儆醒!》驻巴西通讯员报道

      “在世界各地,自我药疗蔚然成风,非处方成药的需求不断上升,”一家规模巨大的制药公司的总裁说,“人人都想把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话虽如此,但有什么风险是你应当谨防的呢?

      药物要是用得恰当,病情自然会缓和下来。举例说,幸亏有胰岛素和抗生素,还有低廉的口服补充水分简易疗法,许许多多的病人才得以保全性命。但自我药疗也有它的难处,就是怎样断定药物利多弊少。

      诚然,在一些国家,人民不是要长途跋涉,就是要花大笔钱,才可以找到合格的医生诊治。许多人情愿自购成药服用。至于哪种药物灵验,有的听信亲友的意见,有的买自助书研究。此外,“药商也大做广告,吹嘘人只需服用简便的胶囊剂,就可以药到病除”。a巴西圣保罗大学的费尔南多·勒菲弗尔教授这样说。结果,有不少人信以为真;不管是工作过劳、营养不良,还是小小的情绪波动,他们以为服用药物就行了。勒菲弗尔又说:“大众非但没有提高自己的生活素质,反而仗赖货架上的药品去驱除病魔。”天晓得,病人有没有“断错症”呢?

      除了用药物治疗头痛、高血压、肠胃不适等病痛外,许多人都靠药物减轻焦虑、消除恐惧、排遣寂寞。安得烈·法因戈尔德医生说:“大众找医生看病,往往以为一服丸剂,药到病除。连保健专家也喜欢给病人开药,又建议病人接受没完没了的检验。他们没有花时间去了解病人患病的前因后果。事实表明,病人十有八九都精神紧张,生活没有规律,饮食缺乏营养。”世界预防滥用精神药物(指影响知觉或行为的药物)协进会的罗米尔多·布埃诺坦言:“由于时间有限,医生替病人看病,只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尽快把病人遣走了事。”给病人开药“不过是用医药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罢了”。另一位医生却指出,好些病人真的需要服用精神药物,医生必须针对病情开出合适的处方。

      论述过“Prozac(氟西汀制剂的商品名,抗抑郁药)时尚”以后,巴西《圣保罗州报》说:“一种药品竟然像流行的新发式一样到处风行,实在有点儿反常,这样说并不过分。”该报引述精神科医生阿瑟·考夫曼的话说:“由于前景不明朗,生活又漫无目的,人一发现某种药品有效,就马上把它奉为万应灵药。”考夫曼接着又说:“人越来越倚赖效力迅速的药物,懒得找出问题的症结。人情愿服用药物,也不肯正视问题。”但自我药疗安全吗?

      自我药疗——有没有风险?

      《新大英百科全书》说:“在20世纪,医学界成就惊人,研制出各类新药。”但上述百科全书也补充一句:“滥用药物所造成的毒害,往往比其他因素要多。”不错,药物能治病救人,但也能损害身体。作家塞利娜·德卡斯特罗指出,减食欲丸剂“影响人的神经系统,能引起不良反应,例如失眠、反常行为等,有时还会使人产生幻觉”。她进一步说:“谁以为减食欲丸剂只起抑制食欲的作用,谁就犯傻了。一服减食欲的胶囊剂足以引起一连串的药物恶性循环,当事人不得不服用另一种药物去中和其他药物的作用。”

      许多常用药物对胃部可起刺激作用,有时还引起恶心、呕吐和胃出血。有的药物可使人上瘾,有的损害肾脏和肝脏。

      连广受欢迎的保健药品也不可尽信。巴西一个医学协会的会长埃弗拉因·奥尔谢韦尔医生告诫说:“时下流行服用维生素丸剂,这样做危险极了。人人都自行服用药物,有些医生因为不知情,觉察不到危险所在,给病人开了有问题的药方。”另一位医生却声称,适量的维生素丸剂对治疗某几种疾病和缺失症很有用,医生开出这类处方是无可厚非的。

      自我诊断——怎样做才不会出错?

      我们总不能只为了区区小病,动不动就去看医生;所以,晓得怎样保养身体、懂得服用适当、适量的成药对自己一家很有用。不过,服用任何药物以前,你先要肯定自己所作的诊断是正确无误的。如果你家附近没有医生,或是你没钱看医生,不妨查阅一本可靠的医学参考书,这样做有助你作出正确的诊断。例如,美国医学协会出版了一本家庭医药指南,其中有183页是症状图表。图表的作用在于引导病人回答一连串的是非问题。病人作答以后,往往能够找出问题所在。

      要是这样,医生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呢?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找医生看病?我们可以怎样避免走极端,既不会过度忧虑自己的健康,也不会漠不关心?在这个世界,疾病横行无忌,由情绪引起的身体疾病也非常普遍;既是这样,我们又可以怎样保持身体健康呢?

      [脚注]

      a 在不少国家地区,尽管医生和医疗组织提出警告,近来“直销”处方药物的广告还是层出不穷。

      [第4页的精选语句]

      “他们没有花时间去了解病人患病的前因后果。事实表明,病人十有八九都精神紧张,生活没有规律,饮食缺乏营养。”——安得烈·法因戈尔德医生

      [第4页的附栏]

      家用草药疗法

      几千年来,不同文化的人民都用草药治病,他们从田野、树林采集可作药用的草本植物。当今有不少药物都是用草本植物制成的,治疗心脏病的洋地黄属就是其中一例。英国全国草药医生协会成员佩内洛佩·奥迪,在她的著作里指出:“有250多种安全的草药疗法可缓解常见的病痛,从普通咳嗽、伤风、头痛到皮肤病、消化不良、儿科病的特定疗法,无所不包。”

      她写道:“草药学一向被视为‘平民医学’——简单的家居疗法不但对治疗小小毛病很有效,还可以补专科医生给慢性病和急性病所开峻剂的不足。”她继续说:“虽然大部分草药都是药性平和的,但大众还是要小心服用。千万不要服药过量。假如症状持续不退,甚至日渐恶化,或是你怀疑自己诊断错误,你就要停止家居疗法了。”——《草药大全》。

  • 怎样保持身体健康?
    警醒!1998年 | 7月8日
    • 怎样保持身体健康?

      什么药方灵验、什么疗法有效,成了大众的热门话题。不管什么病痛,几乎个个好友和邻居都有自己的一套祛病妙法。人总觉得求人不如求己,有病也要自医,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有些人却“等到病情危重才找医生诊治”,巴西一个医生说,“他们可能自行医护皮肤损伤,但过了好几个月,伤口仍然没有愈合。他们最后还是要延医诊治,却发现自己患了皮肤癌。事实上,只要病向浅中医,一切都好办了。”

      及早诊断能起治病救人的作用,耽搁拖延有时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一个外科医生讲述:“一个30岁女子的月经来潮推迟了,下腹隐隐作痛。她自行服用大量止痛剂和消炎药,使疼痛缓和下来。事隔三天,她因出血过多而休克了。有人火速把她送进医院。检查过后,我断定这个女子输卵管妊娠,于是立即替她开刀。幸好及时救了她一命!”

      圣保罗市一个少女以为自己贫血,她其实得了慢性肾功能不全。由于耽搁拖延,她的病情日渐恶化,不得不接受肾脏移植手术。她的主诊医生总结说:“病人大多宁可自我药疗、听信外行意见,也不愿延医诊治,到头来却害得自己重病缠身。”

      无疑,我们不该把身体所发出的信号置之不理。但我们又可以怎样避免过度信靠民间疗法,盲目自医呢?健康是指“身体、心智、精神各方面都健全的状态”,也指“身体没有缺陷和病痛”。值得一提的是,医学界承认当今流行的疾病或多或少是可预防的,其实大多数疾病都可以。刘易斯·托马斯医生指出:“我们的身体绝不是粗制滥造的,我们不但充满活力,还有惊人的耐力,能吃苦耐劳。”所以,我们不该“终日怀疑自己患病,为个人健康忧虑个半死”,我们要好好保养身子,让身体的自我疗能发挥功效。我们也可以找胜任的医生检查体格。

      何时求医

      巴西一名医生建议,“假如服用普通药物后,发烧、头痛、呕吐、腹痛、胸痛、盆腔痛等症状仍然持续不退,或是不明不白地反复出现,或是疼痛加剧了”,当事人就应当向专家求助。另一个医生认为,如果我们无把握自我诊疗,或许觉得这回的症状有异样,我们就最好找医生检查身体。他接着又说:“每当孩子生病,做父母的通常宁可带孩子去看医生,也不会自行给孩子服药。”

      但药物是否非用不可?服用药物会不会产生相反效果呢?药物会不会引起副作用,例如刺激胃部、损害肝脏和肾脏等?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怎么样?《新大英百科全书》说:“病人很少能够客观、冷静地看自己的病情,他们大多感情用事。”不过,尽责的医生会向我们指出,所有药物都有潜在的害处,现今几乎没有药物是毫无副作用的。你下次凭处方配药的时候,不妨读读标签上的警告字样,看看药物可引起什么副作用!连柜台有售的非处方药物,如果处理不当或服用过多,也可以损害身体、引致死亡。

      理查德·诺克斯在《波士顿环球报》唤起读者注意慎服药物的必要:“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千百万关节炎患者天天吃止痛药,他们可能突然胃出血,还有流血致死的潜在危险。”他进一步说:“研究人员也警戒,吃止痛药的时候,一同服用解酸药或流行的防酸丸剂,对胃部起不了什么保护作用,倒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进一步损害健康。”

      那么,普遍的家居药物又怎么样?巴西里背朗普雷托市一个医生说:“我认为家里有小量备用药品,对一家大小都有好处。……不过,服用这些成药要小心为上,以策安全。”(请见第7页附栏。)学习基本的保健知识,有助我们提高生活素质。既然环境因人而异,《儆醒!》并不推荐任何特效药、特定疗法或自然疗法。

      你 可以怎样保持身体健康?

      十八世纪作家斯威夫特写道:“世上有三大良医,就是饮食医师、安静医师、快活医师。”均衡饮食、充分休息、知足常乐的确是养生之道。相比之下,尽管药品广告大耍花招,人还是不能单靠服药增强体质。“不必要地服用药物、不遵医嘱胡乱吃药”都可以削弱身体的免疫力。——《瓜纳巴拉医药词典》(Dicionário Terapêutico Guanabara)。

      我们要是注意自己的起居饮食,同时避免吸毒、抽烟、酗酒、紧张过度,就能大大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六十多岁的玛丽安是巴西一个资深的海外传道员。她说:“我的生活很有节制,所吃的都是有营养的食物,身体到现在还不错。”她接着又说:“我通常喜欢早起,所以我一定会早睡。”千万不要忽视生活常识、有益习惯的作用,也不可轻看定期检查身体、跟称职的家庭医生坦诚沟通的价值。

      玛丽安固然想保持健壮,但也留意避免走极端:既不会忽略身体健康,也不会过度忧虑。她说:“每逢遇到健康问题,我都向耶和华祷告求助,为自己的长远利益作出明智决定,免得我日后要花大量时间和资源调理身体。”她进一步说:“保持活跃对健康很重要。所以,我常常祷告,求上帝帮助我善用时间,量力而为。这样,我就不会处处宽纵自己,也不会事事要求自己过严。”

      要真正快乐,我们就不能只顾目前,不理明天。我们的身体健康也许还不错,但疾病、疼痛、苦难仍继续折磨人类,我们最后也难免一死。我们真有希望享有完美的健康吗?

      [第6页的附栏]

      自我护理得宜益处多

      你的健康是好是坏,主要取决于你的日常饮食。假如你用冲淡的汽油做燃料,或给汽油加糖,不消多久,你汽车的发动机就会损毁。类似地,假如你吃的尽是无益零食,你最终会害得自己体弱多病。电脑从业员把这种情况称为“GIGO”,意思是“无用的输入、无用的输出”。

      家庭医学教授梅拉妮·明策尔医生说:“病人可分三类:有的病人连区区小病也不肯自行护理,动不动就去看医生;有的合情合理地享用医疗服务;有的讳疾忌医。第一类病人不但浪费医生的时间,也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第三类病人迟迟不愿延医诊治,最后可能会赔上自己的性命。医生当然希望,上医务所看病的以第二类居多。”

      “养生七大要诀在于:饮食富营养、经常锻炼身体、 不抽烟、 充分休息、 松弛神经紧张、同人相处融洽,以及采取适当预防措施把患病、发生意外的风险降低。”——《求医先自医——治疗300多种病症安全、有效、不求人的方法》,安妮·西蒙斯医生、苞蓓·哈塞尔布林和迈克尔·卡斯尔曼合著。

      [第7页的附栏]

      家庭药箱

      “一般健康不错的成人有时也会感到疼痛、身体不适或不慎碰伤。据估计,他们十居其九都当作若无其事,从不透露自己感到不适。……他们通常服用特效药,例如吞两片阿司匹林以治头痛。”

      “他们能够这样做,往往是因为家有备用药品。他们既不用上医务所找医生,又可以节省昂贵的医药费。”——《家居医药指南全集》,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院出版。

      同一刊物建议,家庭药箱应当备有护创胶布、胶布、消毒纱布、药棉、绷带、各种各样的药膏和乳膏、抗菌摩擦醇、剪刀、口用温度计,以及其他实用东西。

      至于药品,上述指南建议各家庭备有止痛退热的药片、解酸剂、止咳糖浆、抗组织胺药/减充血剂、轻泻剂和止泻剂。

      [第8页的附栏]

      小小忠告

      “柜台有售的成药虽然不用处方也可以买到,却是‘如假包换’的药物,所以不可乱用。有些成药跟凭处方供应的药品类似,不可同其他药品、某些食物和含酒精的饮料一起服用。像其他药物一样,有些成药可使潜伏的病征变得难以察觉,也可以令人上瘾。有时服用成药是不行的,病人必须找医生诊治。

      “尽管这样,大部分成药都是安全、有效的。……这些药品疗效显著,药到病除。”——《慎服药物》。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