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雨林大受破坏
    警醒!1998年 | 5月8日
    • 雨林大受破坏

      从前地球有条翠绿的宽腰带,是由各种各样的树交织而成的,其上还有波澜壮阔的江河做装饰条纹。

      地球的绿腰带宛如庞大的天然温室,生物种类丰富多彩,美不胜收。世上的动物、禽鸟和昆虫中,有一半的种类都是在这个天然温室里栖息的。这个翠绿地带虽然物产丰饶,却易受破坏——比任何人所想象的还要脆弱。

      我们所指的就是热带雨林。表面看来,热带雨林广袤无际,像是破坏不了似的。但事实可不是这样。加勒比海群岛的雨林最先从地上消失。早在1671年,也就是渡渡鸟a绝种之前十年,巴巴多斯的森林已被糖料作物种植园取代。加勒比海其他岛屿的森林也有同样的遭遇。这不过是前奏罢了,预示雨林会逐渐在全地消失。到了20世纪,雨林的消失速度更为惊人。

      一百年前,热带雨林占地球表面百分之12,但现今已下降到百分之5。每年被砍伐或烧掉的林区多达13万平方公里,面积比英格兰还要大。雨林遭受破坏的速度实在快得惊人,长此下去,雨林和其中的住客准会步渡渡鸟的后尘,走上绝路。巴西的雨林研究员菲利普·费恩赛德告诫说:“我们不该贸然下结论,说雨林将在哪一年全然消失,但情况要是没有好转的话,雨林终会在地上消失。”1997年10月,黛安娜·琼·斯基莫报道:“近几个星期的资料显示,今年巴西因刀耕火种而失去的树木,比印尼的森林大火所烧掉的还要多。火灾发生后,印尼有多个大城市给层层的浓烟笼罩着,憋得居民透不过气来。浓烟还扩散到其他国家去。……人造卫星的资料显示,亚马逊流域的刀耕火种比去年多了百分之28。根据1994年的统计数字,也就是手头最新的数字,自1991年以来,被砍掉的林木增加了百分之34。”

      “在沙漠生长的树木”

      既然一个世纪以前,雨林还算完好无损,如今却又为什么消失得这么快?温带森林占地球表面百分之20。过去50年来,温带森林的面积只是略为减缩;相形之下,雨林就显得易受破坏了。原因到底是什么?答案在于雨林独有的特性。

      阿诺德·纽曼在他撰写的《热带雨林》评论,有人把雨林形容为“在沙漠生长的树木”,用词的确贴切。他指出在亚马逊的部分盆地,还有在婆罗洲,“真没想到广大的森林竟然矗立在差不多纯白的沙土上”。虽然雨林多半不会在沙土上生长,但几乎所有雨林的表土都是非常贫瘠的。温带森林的表土也许有2米深,雨林表土的深度却很少超过5厘米。地球的丰茂植物又怎么可以在这样的瘠土茁壮生长呢?

      在60年代和70年代,科学家渐渐明白其中的奥妙。他们发现雨林原来是自给自足的。植物所需的养分大多由林地的枯枝落叶层供应。由于雨林的气温和湿度恒常不变,枯枝落叶层很快就给白蚁、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分解了。所有东西都会在自然的回收过程中再充分利用。雨水降在雨林,水分经树冠层排出,再给太阳蒸发,从雨林回收的水分有时多达百分之75。后来,被蒸发的水分在上空形成云雾,不久又下到雨林去。

      这个系统虽然很奇妙,却有致命的弱点。雨林要是过度受损,就无法自行修补了。一小块林区给砍掉后,不出几年雨林就会自动复原。不过,如果把一大片林区夷平,雨林就可能永难复原。倾盆大雨把养分冲走了,似火的骄阳又把表土晒得干巴巴的。这层薄土如今只能长出野草来。

      土地、木材和汉堡包

      发展中国家缺少农地,发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正等待开发。一个“简单”做法就是鼓励无地的贫农各自砍去一块林区的树木,然后把该块林地据为己有,情形就像欧洲移民在美国西部开拓殖民地一样。这个做法却带来可悲的后果,对雨林和农民都没有好处。

      繁茂的雨林可能给人错觉,种什么都会茁长。可是,树木一旦给砍伐净尽,肥沃多产的假象很快就消失了。一个名叫维多莉亚的非洲女子说出问题所在。最近维多莉亚的家人占用了一小块林地给她耕种。

      “公公刚刚把这块林地的树伐清,又把地上的草木烧掉,好让我种野豆、木薯和香蕉。我预计今年将有好收成。但再过两三年,土壤的肥力就会耗尽,我们又要砍伐另一块林地了。刀耕火种虽然艰苦,不过这是我们的惟一生路啊。”

      像维多莉亚一家靠刀耕火种过活的农民,至少有2亿户!雨林每年所遭受的破坏,有百分之60是他们造成的。这些流动农民也不想这么辛苦地耕种,可惜他们别无选择。他们天天都要挣扎求存。面对这样的困境,保护雨林资源犹如断绝农户的生路,他们真是连想也不敢想。

      农民清除林区的树木,大多是为了耕种土地,但也有农民在土地上放牧。在中南美洲,雨林被人滥伐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开发林区做牧牛场。牧场主通常把牛肉运送到北美洲去,因为当地的连锁快餐馆对廉价的汉堡牛肉饼有很大需求。

      可是,像小农户一样,牧场主也遭到同样的困难。用草木灰烬做肥料的林地,至多只能生产五年的牧草给牛群吃。在少数人说来,把雨林改为肉用牛的牧场可能有利可图。不过,用这种方法生产粮食简直是暴殄天物,倒亏他们想得出来。b

      采伐木材也大大危害雨林。伐木不一定会破坏雨林。有些公司只采伐几种有商业用途的木材,由于伐木得法,雨林很快就复原了。木材公司每年开发4万5000平方公里的树林,但其中竟有三分之二的林区因大量采伐,结果每五种林木就只有一种未受损害。

      “伐木公司漫无节制地采伐,把大好的森林夷为平地,实在太可怕了。”植物学家曼努埃尔·菲达尔戈悲叹着说,“在这片光秃秃的林地,其他种类的花草树木可能会发芽生根,但重新长成的不过是次生林,花草树木的种类比原生林少得多。森林可能要经过悠悠岁月,才能恢复昔日的光景。”

      伐木公司还在其他方面,使雨林加快遭受破坏。采运工人开辟道路,牧场主和流动农民就顺势侵占雨林土地。采运工人留下的垃圾,有时成了山火的燃料,使火势迅速蔓延,到头来被烧掉的林木比伐木工人所砍去的还要多。1983年,在婆罗洲,单单一场山火,就把100万公顷的林木烧毁了。

      采取了什么保护措施?

      面对以上各种威胁,有关当局采取了不少相应的步骤,保存还没受损的雨林。保护雨林的确任重道远。国家公园范围有限,只能保护一小片的雨林。不过,即使在国家公园的范围内,人民也依然如故,继续狩猎、伐木、刀耕火种。发展中国家经济拮据,哪里有钱管理国家公园呢。

      由于资金奇缺,有些政府利字当头,轻易把采运木材的权利卖给跨国公司。一些国家由于国库空虚,惟有利用雨林资源来清还外债。千千万万的流动农民无路可走,不得不朝着雨林深处进发,进一步破坏雨林。

      既然世界困难重重,保护雨林资源真是这么重要吗?雨林要是消失了,我们又会遭受什么损失?

  • 雨林好处多
    警醒!1998年 | 5月8日
    • 1844年,在一座修道院的废纸篓里,希腊学者蒂申多夫无意中发现了一部共有129页的古老抄本。他捡起这份无价的手稿,转身就溜了。这些手稿如今成了《西奈册式抄本》的一部分。《西奈册式抄本》是其中一部举世闻名的圣经抄本。

      这部珍贵的抄本及时逃过了毁灭的厄运。雨林却很少有这么幸运的遭遇。大众往往忽视雨林的真实价值。每年旱季,牧场主和流动农民都燃起上千场的森林火灾。熊熊的烈火把热带天空灼得发红。美国现任副总统戈尔亲眼见到亚马逊雨林沦为一片火海。他说:“大火所造成的破坏简直匪夷所思。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我们很少会把明知有价值的东西烧掉。雨林所以大受破坏,是因为我们还没明了它的真实价值,就肆意破坏。其实我们仍未了解雨林怎样运作,也不知道其中蕴藏着多少种类的生物。贸然放火烧掉雨林,情形就好比人为了给房子供暖,不先检查藏书的内容,就把全部藏书付之一炬。

      近年来,科学家已着手研究这些“藏书”,也就是雨林所蕴含的广博知识。这些藏书把“读者”迷住了。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