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满目疮痍,曙光乍现
    警醒!2002年 | 4月8日
    • 满目疮痍,曙光乍现

      “四周的建筑物在摇晃,到处火光熊熊。我仓皇逃命之际,只见有人在哭,有人在祈祷,也有人在高声求援。我还以为,那一天就是世界末日。”——雷蒙德,地震幸存者。

      由于地壳不断移动,地球每年都发生数百万次地震。a当然,大部分地震仅属轻微,一般人都察觉不了。可是,以平均而言,每年有接近140次地震却属于规模较大,达到里克特制所界定的“强烈”“严重”和“巨大”程度。古往今来,一场场大地震导致千百万人丧生,财物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此外,就算人在地震中侥幸逃生,在情绪、精神上也遭受巨大而深远的创伤。举个例,在2001年初,萨尔瓦多发生了两次强烈地震。该国卫生部属下的精神健康促进委员会的会长说:“灾民出现各种情绪问题,悲伤、绝望和愤怒等情绪尤为显著。”难怪当地的医护人员说,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病人急增百分之73。调查也显示,在临时安置营的人对精神科服务的需求,仅次于水。

      地震固然造成人命财物损失,使人饱受煎熬,却也往往能突显人性美好一面。真的,有人舍己忘私,不眠不休地助人重建家园,使生活重上轨道,让满目疮痍之中,透出丝丝曙光。接着几篇文章对此将有论述。

      [脚注]

      a 这个数字包括极轻微的地震在内。地球每天 都发生数千次轻微地震。

  • 剖析地震
    警醒!2002年 | 4月8日
    • 剖析地震

      “我们总觉得地球安如泰山。地一震,我们就心慌意乱了。”——《活跃的地球》。

      《世界图书百科全书》说:“以自然力量而言,地震的威力和破坏力可算数一数二。”这绝非言过其实。一次强烈地震释放的能量,可能比第一个原子弹释放的要强一万倍!更可怕的是,地震是不分昼夜、季节或气候,随时都可能发生的。科学家也许能预测哪儿 会发生强烈地震,却往往无法说出地震行将发生的精确时间。

      地震是由地球表面以下的岩层移动所造成的。这种活动分分秒秒都在进行。如果地震波不怎样强,居民一般是感觉不到的,但地震仪仍能感应并记录下来。a可是,岩层要是严重断裂或移动,地球表面就会强烈地震动起来了。

      地壳运动无间,原因是什么呢?美国国家地震资讯中心说:“板块构造论提出合理的解释。这个理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在地球学方面的传统想法。据目前所知,地球上有七大板块。这些板块又可细分为若干较小的板块。板块不断移动,速度从每年10毫米到130毫米不等。”据这个资讯中心说,大部分地震都发生于板块接壤的地带,百分之90的强烈地震很可能就在这几个地带发生。

      地震震级及地震烈度

      地震的严重程度可以从两方面去衡量:一、是地震震级,二、是地震烈度。20世纪30年代,查尔斯·里克特创制了里克特震级,来表示地震的威力。随着地震探测站数目日增,测量地震的方法推陈出新。例如,其中一个方法是计算震源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当然,地震震级不一定能反映地震造成的影响或破坏程度。1994年6月,玻利维亚北部发生8.2级的强烈地震,据报只有五人死亡。可是,中国唐山于1976年发生的8级地震,却夺去了数十万人的性命!

      因此,跟地震震级相比,地震烈度,也就是地震对人命、财物、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更值得人关注。事实上,地震本身不一定会伤人害命。相反,墙壁倒塌、输油管或电缆折断、物体从天而降等一类事情,往往造成更大的伤亡。

      地震学家的目标之一是,在地震发生前能预先发出警告。科学家正研究和开始一个数码系统,称为地震研究及监测高级系统。据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络报道,这个系统处理数据的速率更高,软件的效能更佳,使有关人员“能差不多马上就确定震央所在”。这样,当局也能赶快派人到灾区进行救援了。

      要是能准确预测地震,让大家事前有所准备,可以减轻损失固然很好,能避免伤亡就更好了。说到底,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呢?地震频仍,灾民究竟是怎样熬过去的?我们又可以怎样从中借鉴?

      [脚注]

      a 地震仪是测定和记录地震的仪器,于1890年初次问世。今天,世界各地有超过4000个地震探测站。

      [第5页的附栏]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地震频繁

      程度 震级 每年平均数字

      巨大 8级或以上 1次

      极大 7-7.9级 18次

      强烈 6-6.9级 120次

      中等程度 5-5.9级 800次

      轻度 4-4.9级 6200次*

      轻微 3-3.9级 4万9000次*

      极轻微 小于3.0级 2-3级:

      每天约1000次

      1-2级:

      每天约8000次

      * 估计数字

      [鸣谢]

      资料来源:美国国家地震资讯中心By permission of USGS/National Earthquake Information Center, USA

      [第5页的图片鸣谢]

      Seismogram on pages 4 and 5: Figure courtesy of the Berkeley Seismological Laboratory

  • 劫后余生
    警醒!2002年 | 4月8日
    • 劫后余生

      “为了保住性命,一大清早,我们就不停地走路。这里缺水缺粮,房子都给毁了。”——印度7.9级地震的幸存者哈吉万。

      一次大地震,叫人心胆俱裂。1999年,台湾发生强烈地震,一个幸存者回忆说:“当时我还在睡梦里。我床边有个8英尺高的木衣橱,上面的书纷纷掉下,刚买的头盔更落在寝边的地方。头盔本来是坐摩托车的时候用的,可它差一点就要了我的命了。”

      劫后余生

      地震固然像一场噩梦,却往往是痛苦的序幕而已。地震过后,救援人员拼命寻找伤者,赶紧治疗。由于余震随时发生,这样做相当危险。萨尔瓦多最近发生地震,部分地方给埋了,有个男子犹豫要不要在泥堆中进行挖掘,说:“我们得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万一发生余震,这堆泥恐怕也要消失了。”

      为了援救灾民,有些人更浑然忘我。2001年初,印度发生大地震,定居美国的马努虽然年迈,仍然回乡去帮上一把。他说:“我得回去。我要帮助的不只是亲人,而是所有灾民。”马努去过若干灾区,发觉情况严重,不忍卒睹。话虽如此,马努说:“灾民表现出无比的勇气。”一个记者也报道:“据我所知,人人义不容辞,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当然,清理灾场、治疗伤者是一回事,生活瞬间巨变后要重上轨道,又是另一回事。在萨尔瓦多的地震中痛失家园的德洛尔说:“地震比战争更可怕。打仗的时候,我们至少还有容身之所。”

      像头一篇文章所说一样,灾民不仅需要救援物资,还需得着心灵的安慰。1999年初,哥伦比亚西部的亚美尼亚市发生地震,全市陷于瘫痪,死亡人数超过一千,而受惊过度、灰心绝望的人则不计其数。心理医生罗伯托·埃斯特范所居住的大楼,在地震中损毁了。他说:“不管你上哪儿去,总有人向你求助。我上街买汉堡包,跟我打招呼的人都趁机告诉我,他们夜不成眠、伤心难过。”

      埃斯特范医生自然清楚,地震对人的精神打击不轻。一个女子自愿协助建造安置营,发现有些人觉得大限将至,不愿上班去。

      化绝望为希望

      灾难发生后,耶和华见证人常常努力协助灾民,不单在物质上,也在精神上这样行。举个例,哥伦比亚发生地震后,该国的耶和华见证人分部办事处马上组织了紧急救助委员会。当地数千个见证人主动捐出粮食和金钱。没多久,大约70吨食物就送到灾区去了。

      不过,心灵安慰往往比什么都来得重要。地震发生后某个早上,在恍如废墟的亚美尼亚市,见证人发现有个女子垂头丧气地在街上走着,于是上前给她一份传单,题目是《死去的亲者有什么希望?》。a

      这个女子接过传单,回家细阅。后来,耶和华见证人登门探访,她就禁不住要吐苦水了。她在市内有好些房子,收入本来挺不错,可是房子在地震中全毁了,她也就什么都没有了。但这还不止,她跟25岁的儿子同住,房子在地震中倒塌,把儿子活埋了。她跟见证人说,她对宗教从来不感兴趣,现在却满脑子是疑问,渴望圣经能一一解答。那份传单给她带来了希望。不久,她就开始跟见证人学习圣经了。

      耶和华见证人深信,终有一天,人类将不会再受天灾(包括地震)威胁。下一篇文章会解释个中理由。

      [脚注]

      a 耶和华见证人出版。

      [第6页的附栏]

      要准备妥当!

      ◼ 要确保热水器已关好,重物不是放在地上,就是放在较近地面的架子上。

      ◼ 让家中成员知道,电力、煤气和水等的开关在哪儿,以及如何关掉。

      ◼ 家里要有灭火器和急救箱。

      ◼ 购买一个便携式收音机,并装上新电池,以备不时之需。

      ◼ 整家人一起进行地震演习,强调要(1)保持冷静,(2)把电炉和暖气设备关掉,(3)站在走廊里,或躲在桌子、椅子等下面,以及(4)远离窗户、镜子和烟囱。

      [第7页的附栏或图片]

      以色列地震频仍

      阿莫斯·努尔教授说,以色列的“地震历史最悠久,而且从没间断”。究其原因,主要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即地中海和阿拉伯板块之间的断层,从南到北,正好贯穿以色列整片国土。

      有趣的是,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古代的工程师曾用上某种特别的建筑技巧,以减轻地震造成的损毁程度。所罗门的建筑计划正是这样。经文说:“大院周围有三层凿好的石头配一层雪松木,耶和华殿的内院和门厅也是这样。”(列王纪上6:36;7:12)这种建筑技巧,也就是在用石块建筑时加进粗木杆,在好些地方都找得着。米吉多有一道大门,就是以这种方法建造的。有人认为,这道大门建于所罗门的时代,或甚至更早时候。学者达维德·罗尔认为,在石块中“加进粗木杆,是为了减轻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损毁程度”。

      [图片]

      以色列的贝特谢安曾经历地震

      [第8页的附栏或图片]

      惊心动魄两分钟——地震幸存者的话

      我们一家住在印度的艾哈迈达巴德。当时,家中上下都忙着筹备堂妹的婚礼。2001年1月26日,我突然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不过,我可不是给闹钟吵醒,而是被猛烈的震动弄醒的。我听到金属柜子前后移动的声音,就知道情况真的有点不对劲。没多久,叔叔就喊:“快离开房子!”我们跑到房子外面,看到房子在左摇右摆。那一刻好像永不会过去似的,但事实上,地震仅持续了两分钟。

      地震实在太可怕了,情绪很难一下子就平复过来。我们弄清楚家中人人都安然无恙之后,很想知道住在邻近市镇的亲戚的境况。可是,电话接不通,电力供应也没有了,我们彷徨无助,心中忐忑不安。一个钟头后,我们终于知道亲戚都成功脱险。然而,并非人人都一样能侥幸逃生。以艾哈迈达巴德为例,那里有百多幢大楼倒塌了,超过500人死去。

      接着几星期,人人还是惶恐不安。有关机构预料,地震会卷土重来,人人每晚上床就寝,也都提心吊胆。重建工作进度缓慢,许多人落得无家可归。这一切都“拜地震所赐”。虽然地震为时才两分钟,这番经历却叫人刻骨难忘。——萨米尔·萨赖亚口述。

      [第6,7页的图片]

      2001年1月,印度发生地震,幸存者拿着母亲的遗照,看着尸体火化

      [鸣谢]

      © Randolph Langenbach/UNESCO (www.conservationtech.com)

  • 地震、圣经预言与你
    警醒!2002年 | 4月8日
    • 地震、圣经预言与你

      耶稣死前不久,曾预言若干事情或现象,会证明“这个制度”已踏入“末期”。他说,在末期的时候,世上会有瘟疫、粮荒和大规模的战争。此外,“一处接一处”会有“大地震”。(马太福音24:3,7;路加福音21:10,11)耶稣所说的末期,就是现今这段日子吗?

      许多人不以为然。他们断言,近数十年来,地震的数目并没有显著增加。事实上,根据美国国家地震资讯中心,在整个20世纪,达7.0级或以上的地震,“频繁程度变化不大”。a

      可是,请留意一件事:耶稣的预言有没有应验,不在于地震的数目 是否有所增加,威力 是否更大。耶稣只是说,一处接一处会有大地震,而这些事会为“重重苦难”掀起序幕。(马太福音24:8)圣经强调的是,地震会使人类饱受折磨,而不是地震数目急增、威力更大。

      今天,地震确实是人类苦难的根源之一。在20世纪,千千万万的人在地震中痛失家园,甚至丧失生命。专家说,许多伤亡是本可以避免的。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电台说:“在发展中国家,部分地方急速城市化,急需大量房子。结果,人们草草兴建,置建筑条例于不理。”本·威斯纳是专门研究城市灾难的。他提到近年发生的两宗惨剧,说:“在地震中死去的人,不是因地震而死,而是因为别人贪赃枉法、罔顾安全,而枉送性命的。”

      不错,地震造成死伤,祸根有时是自私及人为疏忽。在圣经里,另一个跟这个制度“最后的日子”有关的预言也提到,这其间,人会“专爱自己,贪爱钱财”,也“没有亲情”。(提摩太后书3:1-5)耶稣的预言跟上述这个预言都清楚证明,上帝快要终止目前的一切苦难(包括大地震在内),为人带来安舒的日子。——诗篇37:11。

      圣经提出的希望这么美好,你有兴趣多认识一点吗?请联络你家附近的耶和华见证人,或看看第5页的地址,写信给附近的分部办事处。

      [脚注]

      a 一些人认为,有报道说地震的数目增加了,不过是因为科技比前先进,能探测到更多地震罢了。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