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识作“恩赐”的人守望台1999年 | 6月1日
-
-
我们是同工
4,5.(甲)保罗把会众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个比喻很适切?(乙)关于我们应当怎样彼此看待,保罗的比喻表明什么?
4 耶和华让作“恩赐”的人在会众里操有若干权柄。当然,长老绝不想滥用职权;但是他们深知,对不完美的人来说,滥用权柄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既然如此,他们对于自己与羊群其余分子的关系,应当有什么看法呢?请想想使徒保罗所用的喻例。他讨论上帝何以赐下人作“恩赐”之后,接着写道:“我们……该凭着爱心,凡事长大成人,归向那身为头的,就是基督。整个身体靠着他,按照各肢体个别发挥的应有功能,借着各个关节的支援,和谐地连结起来,互相合作,叫身体渐渐长大,在爱里建立自己。”(以弗所书4:15,16)因此,保罗把会众,包括长老和其他分子在内,比作人的身体。为什么这个比喻很恰当呢?
5 人体是由许多不同部分组成的,但全个身体只有一个头。可是,人体里没有什么部分,没有任何肌肉、神经或血管,是没有用的。每一部分都有价值,都可以对人整体的健康和美观有所贡献。同样,会众是由许多不同分子组成的;但每个分子,不论年老还是年幼,壮健还是羸弱,都能够对会众的整体灵性健康和属灵的美有所贡献。(哥林多前书12:14-26)没有人要认为自己是微不足道的。另一方面,也没有人应当自命不凡,因为我们所有人,无论是牧人还是羊群,都是身体 的一部分;我们只有一个头,就是基督。这样,保罗以一个亲切的比喻,描述我们应当怎样彼此爱护,互相尊重。长老明白了这点,就会对自己在会众里的职责怀有谦卑、平衡的看法。
6.保罗虽然操有使徒的权柄,却怎样表现谦卑的精神?
6 这些作“恩赐”的人并不试图控制信徒同工的生活或信仰。保罗虽然操有使徒的权柄,却谦卑地告诉哥林多的信徒说:“我们不是主人,不是要管辖你们的信心,而是同工,要促进你们的喜乐,因为你们站立得住,是靠着你们的信心。”(哥林多后书1:24)保罗不想控制他弟兄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他根本不觉得有这样做的必要。他信任弟兄姊妹都是忠心耿耿的人;他们加入耶和华的组织,是因为要做对的事。因此,保罗表达自己和周游同伴提摩太的心声,在实际上有如对弟兄们说:“我们很愿意跟你们并肩工作,一同喜乐地事奉上帝。”(哥林多后书1:1)保罗表现多么谦卑自抑的精神!
7.谦卑的长老意识到自己在会众里的职责是什么?他们对信徒同工怀有什么信心?
7 今天作“恩赐”的人也负有同样的职责。他们是我们的“同工”,要叫我们得“喜乐”。具有谦卑精神的长老意识到,他们无权决定别人要为上帝作多少的服务。他们知道,他们可以鼓励别人扩大或改善自己的服事职务,但人事奉上帝却应当是出自甘心乐意的。(参阅哥林多后书9:7。)他们相信,信徒同工只要保持喜乐,就必定会尽力而为。因此,他们衷心渴望帮助弟兄“乐意事奉耶和华”。——诗篇100:2。
-
-
赏识作“恩赐”的人守望台1999年 | 6月1日
-
-
9.长老对其他长老同工怀有什么看法,可以使他们喜乐地服务?
9 你们虚怀若谷,把自己看作弟兄的“同工”,可以帮助你们 怀着喜乐的心继续服务,并且衷诚赏识其他长老所具有的独特恩赐。每个长老都有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可以用来造益会众。(彼得前书4:10)一位长老也许善于教导,另一位可能有卓越的组织能力,还有一位则态度亲切,宅心仁厚,和蔼可亲。事实上,没有任何长老可以在各样恩赐上都达到同一的高水平。一位长老若具有某种恩赐,例如教导能力,就会使他胜过其他长老吗?绝不然!(哥林多前书4:7)另一方面,我们也无需艳羡别人所享的恩赐,或者见到一位长老的才干赢得别人称赞,就自惭形秽。要记住,你有什么才干,耶和华是了如指掌的。他能够帮助你培养自己的才干,用来造益弟兄。——腓立比书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