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怎样才能应付丧亲之痛?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第1册)
-
-
“妈妈去世后,我觉得很空虚、很失落,是她使我们全家凝聚在一起的。”——卡琳
父母离世是最令人悲痛的事之一。你的情绪可能起伏不定,繁杂混乱,这是你从没感受过的。布赖恩13岁时,爸爸心脏病发作去世了,他说:“当晚,我们一知道爸爸去世,就只懂得抱在一起哭。”娜塔丽10岁时,爸爸死于癌症,她回忆说:“那时我整个人都呆了,像个木头人,什么感觉都没有。”
家人去世时,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同。的确,圣经说人人都有“自己的忧患、痛苦”。(历代志下6:29)既然圣经也这么说,何不停下来,想想爸爸或妈妈的离世对你有什么影响。请想想:(1)你知道爸爸或妈妈去世了,那一刻你有什么感觉呢?(2)现在又有什么感觉呢?请写下来。a
1.________
2.________
你所写的可能反映出你的心情或多或少已经平复下来。这是正常的。这不表示你已忘记了爸爸或妈妈。不过,你所写的也可能反映出你仍然很伤心,甚至比以前更伤心。你悲伤的情绪可能好像海浪一样起伏不定,有时还会出其不意地涌上心头。这也是正常的。有时就算父母去世多年,悲伤的情绪也会突然涌现。无论你有什么感觉,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有什么方法应付悲伤呢?
想哭就哭吧 哭出来可以舒缓悲痛。不过,你可能会跟阿莉西亚有同感。阿莉西亚19岁时妈妈去世了,她说:“当时我觉得如果我太伤心的话,别人可能会以为我对上帝没有信心。”可是,请想想,耶稣基督是个完美的人,对上帝很有信心,不过有一次,看到拉撒路的亲友因为拉撒路去世而非常难过,他也“不禁掉下泪来”。(约翰福音11:35)所以,如果你想哭就哭出来吧。这并不表示你对上帝没有信心!阿莉西亚说:“终于,我大哭了出来,而且是每天都哭。”b
避免自责 卡琳13岁时妈妈就去世了。她说:“我每天晚上都会到楼上跟妈妈说晚安,然后亲她一下。但有一晚我没这样做,第二天早上,妈妈就去世了。说起来很奇怪,我竟然责怪自己那一晚没有跟妈妈说晚安。第二天早上发生的事也令我感到自责。爸爸当天要出差,他叫我和姐姐照顾妈妈,可是我们俩都睡过了头。等我醒来到妈妈房间时,她已经没有呼吸了。我难受极了,因为爸爸出门时妈妈还是好好的!”
你也可能跟卡琳一样,因自己的疏忽而自责,你还可能反反复复地想“如果我这样就好了”“如果我那样就好了”。例如:“如果我多催爸爸几次去看医生就好了”“要是我早点去看妈妈就好了”。如果你常常受到这样的想法困扰,就要记得,你后悔当初没有做得更好是很正常的。事实上,如果你当时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你一定会处理得更好。可是,你就是不知道结果会这样!所以,不要再自责了,你无须为爸爸或妈妈的死负上责任!c
-
-
我怎样才能应付丧亲之痛?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第1册)
-
-
[第113页的附栏或图片]
香陶儿:
“爸爸病了差不多五年,身体越来越差,我16岁时,他自杀了。随后,妈妈什么事情都跟我和哥哥说,甚至让我们帮忙决定丧礼的事。我们觉得这样对我们更好,我想做子女的都不喜欢被蒙在鼓里,尤其是这么重要的事情。随着时间过去,我开始能够跟别人谈及爸爸的死。当我想哭时,我就会找个地方哭,或找朋友哭诉。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有话要说,就找家人或朋友倾诉。要缓解悲伤,你该怎样做就怎样做。”
[第113,114页的附栏或图片]
莉娅:
“我19岁时,妈妈严重中风,三年后去世了。妈妈离世后,我觉得自己要坚强起来。如果我不振作,爸爸就会更难受了。我小时候生病或身体不舒服,妈妈总是从旁照顾。我还记得她用手帮我量体温时的感觉。现在一想到妈妈已经不在就很难过。我常把感觉藏在心底里,但这样做并不健康。所以我有时会拿一些照片出来看,让自己哭出来。跟朋友倾诉也有帮助。圣经应许死去的人会在地上的乐园里复活。(约翰福音5:28,29)当我想到将来可以跟妈妈重聚,想到现在我要做什么才能进乐园,悲伤的感觉就舒缓了。”
[第114页的附栏或图片]
贝萨妮:
“但愿我记得我怎样跟爸爸说‘我爱你’。我肯定说过,但现在已想不起来了。我真希望自己能想起来。爸爸去世时我才五岁。爸爸睡觉时突然中风,马上被送去医院。第二天早上我睡醒时,他已经死了。之后,我很不想谈及爸爸,后来却很喜欢听到跟爸爸有关的事,因为这些事可以让我更了解他。对于那些痛失父母的人,我的建议是,要回味以往跟他们一起的岁月,记下这些美好的回忆,免得忘记。现在,你要尽力强化自己的信心,这样当你父母在上帝应许的新世界里复活时,你就可以跟他们重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