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的所谓娱乐警醒!1997年 | 5月22日
-
-
他们的所谓娱乐
圆形露天剧场上充满了紧张刺激的气氛。盈千累万的人聚集在一起,观赏古罗马一场惊心动魄的演出。角斗场上的装饰鲜艳夺目,彩旗迎风飘扬,四周摆放玫瑰花,还有五色斑斓的挂毯点缀其间。喷泉喷出芬芳的水柱,给周围的空气添上宜人的香泽。豪门贵族全身珠光宝气,服饰华丽无比。在场的人群时而低声细语,时而哈哈大笑。群众看来神情轻松,谁也看不出恐怖的景象快要展现眼前。
片刻间,不祥的号声响起,两个斗剑士随即出场格斗。他们挥剑互相砍杀,极尽残暴之能事。剧场内群情鼎沸,观众发了狂似的。喝采声震耳欲聋,几乎盖过了铿铿作响的剑击声。一个斗剑士突然快速劈刺,一剑击倒对手。倒下来的一方能否存活,完全在乎旁观者的决定。要是观众挥动手帕,他就可以苟全性命。在场的观众(包括妇女在内)一致翘起大拇指,示意给他致命的一击。过了一会儿,有人把斗剑士的尸体拖出角斗场外,铲起血淋淋的泥土,把干净的沙撒在地上。这时人群已经平静下来,准备观看其余的血腥演出。
在古罗马,许多人都认为看角斗是娱乐。《罗马帝国首一千年史》一书指出,“罗马人爱看残忍血腥的演出,连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之士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妥。”罗马的娱乐节目流于堕落颓废,格斗比赛不过是其中一种罢了。此外,海军战斗也在舞台上作过实况演出,把嗜血的观众逗乐了。连处决罪犯都公开执行,死囚给绑在柱上,任由饥饿的野兽吞噬。
至于那些不大喜欢流血场面的罗马人,他们可以按个人口味选择不同类型的舞台表演。滑稽剧是其中一种,这是描写日常生活的短剧。路德维格·弗里德兰德在《早期罗马帝国的生活和风俗》一书评论,滑稽剧的“主题总是离不开通奸苟合、风流韵事。剧本充满猥亵的对白、粗鄙的笑话,演员矫揉造作,常常做出下流的举动。不但这样,他们还跟着长笛的节奏手舞足蹈,丑态百出,真叫人吃不消”。据《新大英百科全书》所载,“在罗马帝国统治期间,证据显示滑稽演员在舞台上实际做出通奸的行为来。”所以,弗里德兰德有充分理由声称,滑稽剧“百无禁忌,剧情露骨,动作淫秽,对白下流,比其他闹剧有过之无不及”。他接着说:“猥亵透顶的演出竟然博得最热烈的掌声。”a
今天的情况又怎样?人们对娱乐的喜好有没有改变?请看看下篇文章所提出的证据。
[脚注]
a 为了增添戏剧的真实感,有时罪犯的处决也在舞台上执行。《罗马文化》一书评论:“罪犯在关键时刻出场替演员受死是很平常的事。”
-
-
娱乐变成怎么了?警醒!1997年 | 5月22日
-
-
娱乐变成怎么了?
古罗马的文明发展据称已经登峰造极。既是这样,罗马人又怎么忍心看着同胞受苦,从中取乐呢?格哈德·乌尔霍恩在《基督教和异教的冲突》一书写道:“惟一的解释是,罗马人一心追求前所未有的强烈刺激。他们耽于玩乐,对一般的消遣活动已经提不起兴趣,惟有寻求……独出心裁、别处找不着的刺激。”
今天的情况也无例外。许多人都“一心追求前所未有的强烈刺激”。诚然,他们也许不会聚集在一起,观看真实的屠杀事件或淫荡行为。可是,他们所选择的娱乐却表明,他们对暴力和色情犹如着了魔似的。请看看以下一些例子。
电影。电影评论家迈克尔·梅德韦德断言,从近年上映的电影就可以看出,制片商“对变态行为的题材有特别的偏好”。他说,“电影从业者似乎在暗示,高尚正派的电影缺乏号召力,描写残暴行为、精神错乱的影片才会卖座,才吸引观众入场”。
由于给电视抢去了不少观众,制片商迫于无奈,只好不择手段,目的是要吸引更多人上电影院。一间电影制片厂的老板说:“我们制作的影片一定要不同凡响、轰动全场,务求胜过一般的电视节目。我们不是对血肉横飞、充满污言秽语的镜头‘情有独钟’;可是,现今要开拍一部叫座的电影,这些镜头又怎少得了呢。”事实上,许多人对电影的暴力镜头已经司空见惯,就连对鲜血淋漓的画面也无动于衷。电影导演埃伦·帕库拉说:“观众对特技效果变得麻木了。银幕上的死亡人数增至四倍,炸药的消耗量骤然上升,但观众还是面不改色。他们一味贪求官能上的刺激,乐此不疲。”
电视。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包括巴西、欧洲和日本在内,电视台常常播放露骨的性爱镜头。在一年内,美国的一般电视观众就看到1万4000个涉及性行为的画面。一组研究人员报道,“刻意描写裸体色情的节目有增无已,完全没有减退的迹象。乱伦、性虐待狂和兽奸一度是忌讳的话题,如今竟成了牟取暴利的节目题材,还在电视黄金时间播放。”
据《美国剪影》一书所载,电视节目肆无忌惮地渲染性行为,处理手法别有一套。该书指出:“色情节目最吃得开。……电视网络和制片公司发觉,观众大都看得津津有味,只有少数人感到愤慨。他们于是放宽尺度,逐渐冲破清规戒律,明目张胆地描写色情,从而扩大市场、增加产品销量。”
电视游戏。今天,令人毛骨悚然、渲染虐待狂的电视游戏大行其道;相形之下,早期的电视游戏(例如Pac-Man和Donkey Kong等)就有如小巫见大巫,结果被淘汰出局。玛莎·金德教授指出,这些游戏“比电视节目和电影还要糟”。它们向玩游戏的人暗示,“要控制大局,就非用暴力不可”。
在舆论压力下,美国一个大厂商开始给电视游戏定级。贴上“MA-17”标签的游戏专供“成人”使用,未满17岁的年轻人禁玩。游戏内容可能包括激烈的暴力、淫秽的行为,还有不堪入耳的下流话。可是,有些人却担心,贴上“成人”标签只会增添游戏的吸引力。一个热中于电视游戏的年轻人说:“假如我只有15岁,一看见贴上‘MA-17’标签的游戏,我就会不惜代价,也要把游戏弄到手。”
音乐。审查过流行音乐的歌词后,一份杂志声称,到1995年的末了,在40张最畅销唱片当中,只有10张的歌词不含污言秽语,不标榜吸毒、暴力和放荡行为。《圣路易邮报》报道,“为青少年而设的音乐,大部分都公然鼓吹虚无主义。有的[歌曲]不但挑起人的愤怒、了无指望的感觉,还灌输不良意识,使听者觉得世界一片灰暗、人生注定失败。可惜,有些青少年却对这类歌曲趋之若鹜。”
死亡重金属电子摇滚乐、“粗哑”摇滚乐和帮派吟快板音乐,似乎肆意渲染暴力。据《旧金山纪事报》报道,“熟悉娱乐界内幕的人士大都预测,作风极度骇人的乐队不久就会崭露头角,甚至红得发紫。”在澳大利亚、欧洲和日本,颂扬愤怒、赞美死亡的歌曲目前正大为流行。诚然,有些乐队已经“从善如流”,演唱一些正派的歌曲。可是,《旧金山纪事报》却指出,“市场调查透露,正派的音乐几乎无人问津”。
电脑。电脑对人用处很大,这种工具无疑深具价值。不过,有些人却利用电脑网络传播诲淫资讯。且举例说明。据《麦克林杂志》报道,电脑的色情资讯“图文并茂,从怪诞的恋物狂到卖淫,以至恋童癖,无所不包。许多成人看后,都不禁大惊失色,他们的孩子就更不用说了”。
读物。畅销书多半以色情和暴力挂帅。最近在美国和加拿大,“耸人听闻的小说”风靡一时,故事内容恐怖异常,读后令人心寒。出版商竟然把小至8岁的孩童纳为推销对象。黛安娜·韦斯特在《纽约教师》杂志撰文评论,这类书刊“使幼小的心灵变得麻木,心智还没发育成熟,就惨遭扼杀了”。
美国全国关注电视暴力联盟的一篇研究报告透露,在香港、日本和美国,许多连环漫画册都以“残酷激战、‘食人生番’、杀人斩首、撒但崇拜、淫辱妇女和亵渎言词”为号召。全国关注电视暴力联盟的研究主任托马斯·拉德基医生说:“这些连环图绘影绘声地描述激烈的暴行、堕落的情欲,逼真得令人咋舌。由此可见,人们多么自甘堕落啊!”
务要谨慎
当今世上,色情和暴力显然掀起了一阵阵热潮,从娱乐界所提供的节目可见一斑。情况跟使徒保罗所描述的大同小异:“他们丧尽道德感,就恣意耽于放荡的行为,存着贪心做出各样不洁的事。”(以弗所书4:19)今天,许多人都转而寻求有益的娱乐,他们大有理由这样做。你也是这样做吗?要是这样,你会很高兴知道,有益的娱乐是可以找到的。下篇文章会说明这点。
[第5页的附栏或图片]
电视可以‘害人不浅’
1939年,美国纽约市举行世界博览会,电视首次公开露面。在场的一个记者怀疑这个新发明‘无甚作为’。他说:“人家要看电视,就得坐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问题是,美国一般家庭都抽不出时间这样做。”
他的看法简直大错特错!据说,到中学毕业的时候,美国一般学生看电视的时间比上课时间还要多百分之50。马德琳·莱文博士在《观看暴力》一书声称,“儿童电视迷比非电视迷更容易寻衅闹事、灰心沮丧、增加体重。反过来,不沉迷看电视的孩子就较有想象力、富于怜悯,学业表现也强多了。”
她提出什么建议?“做父母的必须让儿童知道,像其他家用电器一样,电视有其独特的用处。我们吹干头发后,不会让吹风机不停地开着。面包片扑地一声跳起,我们就不会让烘面包机继续开着。我们知道这些器具各有独特的用处,也晓得在什么时候把它们关掉。照样,孩子也需要认识电视的独特用处,明白看电视要适可而止。”
[第7页的附栏或图片]
世界各地的娱乐活动
《儆醒!》请不同国家的通讯员讲述当地娱乐的趋势。以下是他们的评论。
巴西:“电视节目越来越腐化堕落。做父母的大都外出工作,儿女往往无人照管,惟有看电视自娱。描绘玄秘术的电脑光碟、渲染野蛮暴力的电视游戏风行全国。”
捷克共和国:“共产政权垮台后,前所未见的文娱活动,连同西方的电视节目,就如洪流般漫溢全国,色情商店也纷纷涌现。年轻人常常流连迪斯科、弹子房和酒吧。他们深受五光十色的广告所迷惑,又常常给同辈牵着鼻子走。”
德国:“真可叹,由于工作过劳,许多家长都没有闲心为儿女安排消遣,年轻人惟有找同辈一起玩乐。有的青少年离群独处,沉迷于电脑游戏。其他年轻人参加通宵达旦的狂欢舞会,纵情吸毒。”
日本:“连环漫画册是年轻人和成年人最喜爱的消遣读物。漫画内容肆意描绘暴力、性不道德,又充满污言秽语。赌博也相当普遍。电话俱乐部以满足男性的情欲为号召,大登广告。妙龄女郎竟然打电话给这样的俱乐部,情况实在令人不安。有的年轻女子致电俱乐部只是为了好玩。其他少女打电话同男子约会,并索取报酬。不少事例表明,她们甚至沦落到卖淫的地步。”
尼日利亚:“在西非,未受管制的录像影院到处涌现。这些简陋的影院经常放映猥亵、恐怖的录像带,人人都可以入场观看,包括儿童在内。此外,本地制作的电视影片一般以通灵术挂帅。”
南非:“通宵达旦的狂欢舞会蔚成风气,在这些场合毒品往往唾手可得。”
瑞典:“瑞典的酒吧和夜总会都生意兴隆,这些场所往往成了罪犯和毒贩的渊薮。电视节目和录像带不但渲染暴力和性不道德,还大力鼓吹通灵术。”
-
-
你能找着有益身心的娱乐警醒!1997年 | 5月22日
-
-
你能找着有益身心的娱乐
圣经并不谴责令人愉快的文娱活动,也不认为消遣作乐是浪费时间。事实上,传道书3:4提到“笑有时”,“跳舞有时”。a在古代的以色列,上帝的人民也有不同的娱乐活动,包括弹奏音乐、跳舞和玩游戏。耶稣曾出席一个宾客众多的婚宴,又参加过另一个“盛大的宴席”。(路加福音5:29;约翰福音2:1,2)由此可见,圣经并不反对人享有轻松愉快的时光。
时下的娱乐活动多半鼓吹一些令上帝不悦的行为;既是这样,你可以怎样确保,你自己总是选择有益的娱乐呢?
要慎加选择
每逢选择文娱活动,基督徒都必须受圣经原则引导。例如,诗篇的执笔者大卫写道:“耶和华试验义人和恶人,他的心恨恶喜爱强暴的人。”(诗篇11:5,《新译》)保罗写信提醒歌罗西的基督徒:“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根绝淫乱、不洁、性欲、有害的欲望、贪婪;……你们确实要把烈怒、愤怒、恶念、诋毁、口里发出的猥亵言谈一概除掉。”——歌罗西书3:5,8。
很明显,现有的娱乐消遣大都跟以上的灵示劝告背道而驰。有些人可能反驳,‘我决不会做出画面的动作来!’你或许不会。但你所选择的娱乐,虽不一定显示出你将来为人怎样,却可以把你的本性显露出来。比方说,从你拣选的消遣,人家就可以看出,你喜欢同“喜爱强暴”、放纵情欲、贪得无厌、口出恶言的人为伍,还是乐于跟切切“恨恶罪恶”的人同行。——诗篇97:10。
保罗写信劝勉腓立比的基督徒:“任何真实的事,任何要庄重对待的事,任何正义的事,任何贞洁的事,任何可喜爱的事,任何可称道的事,无论有什么美德,无论有什么值得赞美的,这些事你们都要继续思念。”——腓立比书4:8。
这节经文是不是指,不管电影、小说还是电视节目,情节一涉及邪恶行为,例如犯罪勾当,就必然是有害的?由于剧情不够“庄重”,所有喜剧都不宜观看吗?这绝不是经文的含意,因为上下文表明,保罗所论述的不是娱乐,而是心里的意念;我们的内心应该集中思念耶和华所喜悦的事。(诗篇19:14)不过,保罗的话却能帮助我们明智地拣选娱乐。根据腓立比书4:8的原则,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所拣选的文娱活动会挑起不洁的念头吗?”要是这样,我们就有必要作出调整了。
在选择娱乐方面,基督徒当‘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通情达理’。(腓立比书4:5)毫无疑问,真正的基督徒不宜参与残酷、激烈的娱乐活动。此外,每个基督徒都应该仔细权衡利弊, 然后再作决定,务求在上帝和世人面前存着无愧的良心。(哥林多前书10:31-33;彼得前书3:21)凭小事妄加判断,定下不合情理的规条强要别人跟从,都是不合乎基督徒体统的。b——罗马书14:4;哥林多前书4:6。
父母的职责
谈到选择娱乐,父母所起的作用实在举足轻重。保罗写道:“人不照顾亲属,尤其是不照顾自己家里的人,其实就等于否认信仰,比不信的人还不如。”(提摩太前书5:8)所以,做父母的有义务要照顾家人的需要,不但在物质上,在灵性上和感情上也要悉心照顾。既是这样,他们就得为家人安排有益身心的消遣了。——箴言24:27。
可惜,做父母的有时忽略了这方面的需要。尼日利亚一位海外传道员说:“令人遗憾的是,有些父母认为,消遣浪费时间。由于没有大人照管,不少儿童误交损友,落入有害娱乐的网罗。”做父母的,千万不要让这样的情况发生!务要为孩子安排有益的消遣,好让他们舒展身心。
保持谨慎倒是恰当的。今天,许多人都“爱享乐不爱上帝”,基督徒却不该跟他们同奔一路。(提摩太后书3:1-4)不错,娱乐应该有其适当的位置。文娱活动理当振作精神,不该支配我们的生活。所以,不管老少,人人都需要一点正当的娱乐来松弛身心,但必须是适量而不是过量的。——以弗所书5:15,16。
从其他活动取乐
时兴的娱乐多半不用消耗体力,也可说是欠缺主动的。且以电视为例。《关掉电视后怎样消磨时间》一书评论:“[电视]的设计使我们习惯被动:娱乐消遣得来全不费功夫,连吸收知识也无例外,通通是‘不劳而获’的。”当然,被动式娱乐也有其好处。可是,人如果花过多空余时间看电视,就不能利用闲暇来参加令人振奋的活动了。
该书的作者杰里·曼德自称是“在电视时代以前出生的一代”。他讲述自己童年期间,有时深受生活沉闷之苦。他说:“沉闷之感把我弄得惶惶不安。我感到非常难受,最后我决定采取主动——设法改善情况。我打电话给朋友,到户外去走走,参加球类运动,读书消遣。我总会安排一点活动。回想起来,儿时这段所谓‘百无聊赖’的时光,反倒成了我活动、创作的丰富来源。”曼德留意到,今天的儿童一觉得烦闷,就马上开启电视机。他说:“电视不单消除沉闷不安的感觉,连人的创作意欲也一并给消灭了。”
所以,许多人都发觉,要积极参与的活动比被动式消遣更富有报偿,甚至比他们所想象的还要丰富。有些人觉得,跟别人一起朗读是赏心乐事。其他人业余喜欢弹奏乐器、绘画消遣。此外,你还可以利用闲暇安排有益身心的小规模社交聚会。c(路加福音14:12-14)户外消遣也有很多好处。《儆醒!》驻瑞典的通讯员报道:“有的家庭外出露营、钓鱼,有的往树林远足、乘独木舟出游、登山旅行等。提起这些活动,年轻人无不欢欣雀跃。”
娱乐能腐化人,这是不足为奇的。使徒保罗指出,众国族的人“存着无益的思想行事”。(以弗所书4:17)所以,不出所料,他们所拣选的娱乐大都是“肉体的作为”。(加拉太书5:19-21)不过,基督徒却可以锻炼自己的头脑,就娱乐的质和量作出明智的决定。他们也可以整家人一起安排消遣,试试一些从没有做过的活动,既能舒展身心,又让自己日后有美好的回忆。不错,你仍可以找着有益身心的娱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