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文章序言警醒!1987年 | 9月8日
-
-
美国的《民族》周刊说非洲“物产丰饶,是先进国家每日所消耗的农产品的稳定来源。”在近年埃塞俄比亚的饥荒时期中,英国市民震惊地获知,他们所吃的水果和菜蔬竟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非洲除了棉花之外还输出茶叶、咖啡、糖、可可豆、落花生、鲜花、肉类、棕榈油、木材和其他多种农产品。
-
-
世界进行救援警醒!1987年 | 9月8日
-
-
“仅在一年之内,”《新闻周刊》声称,“已有100万埃塞俄比亚人和50万苏丹人死亡。”
-
-
世界进行救援警醒!1987年 | 9月8日
-
-
1984年3月,埃塞俄比亚吁请世界给予45万吨谷物作紧急救援。这个数字并非夸大,因为实际的需要倍于此数。可是联合国和属下的各国却不予理会。给予援助的谷物不及10万吨,但同时世界谷物却有1亿9,000万吨剩余!使情况更加恶化的是,小量的粮食供应要等几个月才能运到,当时人民已纷纷饿死了。救济营里的死亡数字达到每日100人之多。
后来在1984年10月,英国电视队为了等候转机而滞留在埃塞俄比亚。他们利用这段时间探访救济营,并且把饥民饿死的情况摄入镜头。摄影师阿米恩(Mohammed Amin)说:“我在剪辑这部影片时,实在禁不住哭了起来。”
戏剧化的响应
影片在英国BCC电视台播出,并且在普世425个电视网重播。效果极富于戏剧化。愤怒的群众要求政府采取行动。流行音乐乐队利用他们的赚钱业务募捐善款,至今已筹得上亿美元!一切宣传的结果造成了前所未见的世界最大救济计划。
一船船的剩余谷物开始大量运入非洲。欧洲各政府合作空运粮食深入苏丹。更值得留意的是接力运粮往埃塞俄比亚高原之举。汉考克(Graham Hancock)在他所著的《埃塞俄比亚:饥饿的挑战》一书中描述亚的斯亚贝巴布尔机场的情景,说:“装载着紧急粮食救济品的俄国、美国、东德、英国和其他国家标志的飞机在停机坪上络绎不绝,……令人想到联合国的崇高原则突然实现了,我仿佛听见把刀打成犁头之声。”
救援虽然来迟了,但世界对非洲需求的响应据说已挽救了300万人的性命!然而,可悲的是,非洲依然缺少粮食。据近期报道所称,在埃塞俄比亚、苏丹和莫桑比克有千百万人正在挨饥抵饿。你也许纳罕:“为什么非洲不能在粮食方面自给自足呢?”甚至更重要的是,“什么才是真正的解决方法?”
-
-
何以非洲在粮食上不能自给自足?警醒!1987年 | 9月8日
-
-
“我种田,……但没有雨水,”埃塞俄比亚的农夫伊德里斯解释说。他撒下的种子都在地里腐坏了,迫使他离开农村,去救济营寻求新生活。他补充说:“有一个时期,我曾有四头牛耕种,在绝粮时卖了两头,其他两头宰了来吃。……我吃光了自己未来的一切。”——摘自《埃塞俄比亚:饥饿的挑战》。
不少非洲农民像伊德里斯一样发觉难于生产足够的粮食。这个曾经一度自给自足的大洲现时正倚赖大量进口粮食过活。何以会变成这样?何以有这么多非洲人要饿着肚子上床?
干旱
非洲的严重干旱是世界知名的。在撒哈拉沙漠南部边境的各国尤其易受旱灾打击。自1960年以来,该区的雨量已逐渐减少至《谷类》杂志所谓“长期的撒哈拉干旱”的程度。可是,不少农民还可以勉强生存。
在1983-84年的雨季,非洲虽受干旱打击,但撒哈拉附近五国的棉花产量还保持纪录。你现时所穿的棉布衣服也许是用非洲棉所制的。棉花出口虽然换得了可观的外汇,但却要付出代价。1984年,撒哈拉附近诸国要输入177万吨的谷物。“能种植棉花却不能种植谷物这件事实与政府及其援助政策有关过于和雨量有关,”廷伯莱克(Lloyd Timberlake)在《非洲的危机》一书中说。
除了棉之外,非洲还输出茶叶、咖啡、糖、可可豆、落花生、鲜花、肉类、棕榈油、木材和其他多种农产品。美国的《民族》周刊说:“非洲物产丰饶,并且是先进国家每日所消耗的农产品的稳定来源。”在近年的饥荒时期中,英国市民震惊地获知,他们所吃的水果菜蔬竟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显然,仅是干旱并不足以成为非洲无法自给自足的理由。
-
-
何以非洲在粮食上不能自给自足?警醒!1987年 | 9月8日
-
-
漠视自耕的农民
许多农民像较早时候所引述的埃塞俄比亚的伊德里斯一样,需要的是种子和简单的农具。粮食援助的价值是有限的。正如中国有句格言说:“给人以鱼,可养他一日。教人打渔,可养他一生。”以一般而言,非洲农民并没有获得帮助在耕种方面成功,虽然有若干非洲国家可算例外。
自殖民地时代以来,非洲的最佳土地一向被用来生产可以输出赚钱的农作物。此外,当局也发展大规模的耕植计划以供应粮食给较富裕的城市。因此自耕农往往被迫放弃上好的土地和倚靠贫瘠的土地过活。由于要自谋生计,非洲农民遂不得不过度种植、过度放牧和斩伐太多树木,以致贫瘠的土地质素更加低落。非洲有巨量的土地现正转变成沙漠。
-
-
何以非洲在粮食上不能自给自足?警醒!1987年 | 9月8日
-
-
非洲遭受严重饥荒的各国同时也饱受内战之苦并不是巧合。虽然雨量使埃塞俄比亚、苏丹和莫桑比克等国得以舒一口气,但内战却继续打击粮食生产,以致有数百万人濒于饿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