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善恶对立——古来之争
    守望台1993年 | 2月1日
    • 善恶对立——古来之争

      以往的电影总是描述“好人”会战胜恶势力,但事实却从没有这么简单。在现实世界里,邪恶看来往往占上风。

      晚间的新闻广播常常报道一些令人忧心的罪行。在美国北部的密尔沃基,一名男子谋杀了11个人,把尸体肢解后藏在冰箱里。在美国南部,一个陌生人直闯得克萨斯州一间自助餐馆,胡乱地开枪射击十分钟;结果打死了23人,他自己也丧生。在南韩,一名不满的反对者放火烧掉耶和华见证人的王国聚会所,造成14个信徒死亡。

      并非只有这些个别的恶行为祸人间,世界还受到其他可怕的恶事所影响——例如种族大屠杀。据估计,仅在这世纪便有一百万亚美尼亚人、六百万犹太人、百多万柬埔寨人在种族和政治清算中灭绝。在旧日的南斯拉夫,种族清洗事件也使很多人遭殃。实际有多少百万无辜者受到残酷对待尚是个未知之数。

      诸如此类的惨剧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以下令人不安的问题:人为什么会这样做?我们不能仅是认为这些暴行只是少数精神错乱的人所干的,因此无需大惊小怪。这世纪所发生的恶事范围之广,无疑是上述理由难以完满解释的。

      恶行的定义是道德上不对的事,这样的事是人在能够选择行善还是行恶的情况下做出来的。犯过者在道德方面的判断力给歪曲了,于是便为恶所胜。这样的事为何会发生?如何发生?

      各宗教对罪恶的解释往往未能令人满意。天主教哲学家托马斯·阿奎拉声称,“假如天主没有容许罪恶存在,世上很多好东西就不会有了。”不少基督新教哲学家也有类似的看法。例如《大英百科全书》说,戈特夫里德·莱布尼兹认为恶“不过是善的衬托物,只是在对比之下,善就更为彰显”。换句话说,莱布尼兹相信,有恶存在,人才会赏识善的价值。这样的推理宛如告诉患了癌症的病人,他必须患了绝症,才能使别人感到自己生气蓬勃、身体健康。

      恶念必然来自某方面。人应当归咎于上帝吗?圣经回答说:“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上帝试探’;因为上帝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如果不是上帝的错,那么谁应当对此负责呢?以下的经文提出答案:“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雅各书1:13-15)因此,人若起了恶念,却没有加以抑制,结果就会生出恶行来。但事情并非仅至此为止。

      圣经解释,人的基本缺陷是与生俱来的不完美,这使人产生恶念来。使徒保罗写道:“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马书5:12)由于这种遗传而来的罪,我们可能在思想上让自私支配了仁慈,残酷压倒了怜悯。

      当然,大部分人生性知道某些行为是不对的。他们的良心——亦即保罗所说的‘刻在他们心里的律法’——制止他们做恶事。(罗马书2:15)虽然如此,冷酷无情的环境可能把这种感觉压抑了。人若屡次故意漠视良心的作用,良心就很容易变成麻木。a——可参阅提摩太前书4:2。

      在我们这时代产生的罪恶仅是由于人类不完美之故吗?历史家杰弗里·伯顿·拉塞尔说:“诚然,我们人人心里都存有恶念。但是即使把许多人的邪恶加起来,仍不足以解释一个奥斯威辛营。……在质与量方面,邪恶的程度都看来异乎寻常。”耶稣基督就曾把这个在质方面独树一帜的邪恶的始源向我们揭露出来。

      耶稣杀身成仁之前不久解释,打算杀害他的人所做的其实并非完全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有股隐形的势力在支配着他们。耶稣告诉他们说:“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约翰福音8:44)耶稣把魔鬼称为“这世界的王”。显然,魔鬼在制造罪恶方面担任十分重要的角色。——约翰福音16:11;约翰一书5:19。

      数千年来,人类一直受着自己的不完美和撒但的影响所折磨。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这些影响正松懈下来。世上永远都会有罪恶吗?抑或善终能把恶清除?

      [脚注]

      a 最近研究家发现,电视荧幕上的公开暴力与青少年犯罪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高犯罪率地区和家庭破裂也是促成反社会行为的因素。在纳粹德国,鼓吹种族主义的宣传持续不断,以致有些人为加诸犹太人和斯拉夫人身上的暴行辩护,甚至公然赞扬这样的暴行。

      [第2页的图片鸣谢]

      封面: U.S. Army photo

      [第3页的图片鸣谢]

      U.S. Army photo

  • 善终能胜过恶吗?
    守望台1993年 | 2月1日
    • 善终能胜过恶吗?

      差不多二千年前,耶稣基督无辜受审。因为他传讲真理,恶人便合谋把他除去。耶稣被人诬告煽动叛乱,群众高声嚷叫要把他处决。罗马总督由于珍惜自己的政治声望过于一个寒微木匠的生命,结果把耶稣判处残酷死刑。表面看来,邪恶得胜了。

      然而,耶稣在被处死的前夕对门徒说:“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33)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他的话的部分意思是,世上的邪恶并没有使他愤愤不平,也没有使他以恶报恶。世界无法把他压进邪恶的模子里。(可参阅罗马书12:2。)甚至在临死的一刻,耶稣还为处决他的人代求:“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23:34。

      直至断气的时候,耶稣一直表明人是可以战胜邪恶的。他促请门徒要跟罪恶争战。门徒怎样才能如此行呢?就像耶稣一样听从圣经的劝告,不“以恶报恶”,反而“以善胜恶”。(罗马书12:17,21)但跟从这样的途径真的有实效吗?

      在达豪营跟恶争战

      埃尔莎是个德国女子,被囚在达豪集中营里。她把一份珍贵的礼物送给一名14岁的俄裔少女,这份礼物便是信心和希望。

      达豪是个丑声远播的集中营,营内有成千上万的人给党卫队用煤气处死,数以百计的人像这个俄裔少女一般,给人作可怕的医学实验。达豪营俨然是邪恶的象征。可是,即使在这块看来不毛的土壤里,善仍能够发芽茁长,甚至迅速增殖。

      埃尔莎为这名少女感到十分难过。这名少女曾被逼看着党卫队兽性地强奸她的母亲。埃尔莎冒着生命危险找机会跟这个少女攀谈,向她讲论善与恶和圣经提出的复活希望。她教导这个年轻朋友要爱而不要恨。幸亏有埃尔莎,结果这个俄裔少女得以熬过达豪营的可怕岁月。

      埃尔莎尽力开导上述的少女,因为她要效法基督不自私的榜样。埃尔莎是个耶和华见证人,她学会了不以恶报恶。她的信仰推动她努力帮助别人。虽然埃尔莎在达豪营里受尽折磨,她却在道德上战胜了一个邪恶的政体。但她的例子并不是绝无仅有的。

      保罗·约翰逊在《基督教历史》一书中指出,“[耶和华见证人]拒绝跟纳粹政府合作。他们认为这个政权全然邪恶。……他们当中有百分之97遭受上述政权施以某种形式的迫害。”他们的奋斗是徒然的吗?波兰社会学家安娜·帕韦尔奇斯卡在《奥斯威辛营中的价值标准与暴力》一书中论及见证人说:“这小群囚犯是一股坚不可克的理念力量;他们在抵抗纳粹主义的斗争中赢得了胜利。”

      对我们大部分人说来,斗争的对象主要是自己心里的恶而非外面的恶。我们要跟内在的人争战。

      战胜心里的恶

      使徒保罗描述这场争战说:“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罗马书7:19)保罗清楚知道,人不是自然而然便会行善的。

      西班牙青年欧亨尼奥a足有两年长的时间跟自己的作恶倾向争战。他解释说:“我必须严严管束自己。我自小便有不道德的倾向。我在少年时期自愿参与同性恋的玩意。老实说,我当时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什么促使他后来作出改变呢?

      欧亨尼奥说:“我想取悦上帝。我从圣经知道上帝并不喜欢我过的那种生活,所以我决定洗心革面,改过自新,按照上帝的标准而生活。我天天都要竭力抵抗依然不断在脑海里浮现的有害思想和不洁念头。我决心要在这场斗争中得胜,我不停向上帝祷告求助。两年之后,我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不过,我仍然要严严管束自己。这场奋斗是值得的。现今,我既享有自尊,又享有一段美满的婚姻;但最重要的是,我与上帝享有良好的关系。我亲身体验到,只要人愿意作出努力,是能够将心里的恶念在生出恶行之前加以排除的。”

      每次我们抗拒一个恶念,每次我们拒绝以恶报恶,善便胜了恶。这些胜利虽然重要,却没有把邪恶的两个主要来源除去。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都无法完全克服遗传而来的弱点,而且撒但仍然对人类操有邪恶的影响。这种情况会有改变的可能吗?

      将魔鬼消灭

      耶稣至死对上帝保持忠心;对撒但来说,这是一项重大打击。魔鬼无法使耶稣舍弃对上帝的忠诚。魔鬼的失败标明他已开始走向末日了。圣经解释,耶稣尝了死味,“为要借着死,消灭……魔鬼”。(希伯来书2:14,《新译》)耶稣复活后告诉门徒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28:18)耶稣会运用这项权柄把魔鬼的作为消灭。

      启示录一书描述,耶稣会有一天把撒但从天上逐出。这个罪魁(连同他手下的鬼灵)会被囿限在地球的附近。由于这缘故,圣经警告说,地球会变成罪恶充斥:“地与海有祸了!因为魔鬼知道自己的时候不多,就气忿忿地下到你们那里去了。”——启示录12:7-9,12。

      圣经预言表明,这件历史性的大事已发生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左右。b这足以解释何以罪恶在我们的世代大增。不过,很快撒但便会完全被制服,以致不能再影响任何人。——可参阅启示录20:1-3。

      这一切对人类有什么意义呢?

      “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

      不久,耶稣便会以上帝王国君王的身分运用‘地上的权柄’,重新组织一项属灵的教育计划。届时,“地上的居民就学习公义。”(以赛亚书26:9)这项教育的裨益是显而易见的。圣经向我们保证说:“一切都不行伤害[“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和合本》]或毁灭之事;因为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大地,好像海水覆盖海洋一般。”——以赛亚书11:9,《新译》。

      甚至在现今,我们也能克服自己的许多邪恶倾向。一旦鬼灵的影响不复存在,人无疑就更容易“离恶行善”了。——彼得前书3:11。

      我们的确有很多理由可以相信善终能胜过恶,因为上帝是良善的。耶稣以身作则证明,凭着上帝的帮助,渴望行善的人必定能够战胜恶。(诗篇119:68)今日一切愿意跟罪恶争战的人能够展望未来,在上帝王国治下洁净了的地球上生活。上帝的王国政府要把罪恶永远铲除。诗篇执笔者描述这件事所带来的结果说:“慈爱和诚实彼此相遇;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诚实从地而生;公义从天而现。”——诗篇85:10,11。

      [脚注]

      a 并非真名字。

      b 若要获得更详细的资料,可参看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出版的《你能够永远生活在地上的乐园里》第20-2页。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