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进化论——证据确凿,毋庸置疑?
    警醒!2006年 | 9月
    • 突变能产生新物种吗?

      动植物的许多遗传细节,都是由遗传密码所包含的指示决定的。遗传密码存在于细胞核内,好像建筑工程的蓝图。d研究人员发现,遗传密码出现突变,即出现随机的变化,能够令动植物的后代出现变异。1946年,诺贝尔得奖人兼突变遗传学研究的创始人赫尔曼·马勒声称:“我们用人工方法令动植物出现罕见的、微小的变化,久而久之,就能提升动植物的素质,这是改良生物的主要方法。大自然的进化也一样,只是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自然选择之下,动植物会自行改良。”

      事实上,大进化的说法建基于一个声称:突变不但能导致新品种出现,还能导致完全不同科的动植物新物种出现。这样的声称相当大胆,有办法加以证实吗?请看看在遗传学方面近百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什么。

      20世纪30年代末,科学家一厢情愿地认为,如果自然选择促成的随机突变能产生新物种,那么人工诱导的突变应该更胜一筹。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培育研究所的科学家沃尔夫-埃克哈德·伦尼希接受《警醒!》访问时说:“当时,大部分生物学家,尤其是遗传学家和繁衍动植物的人,都兴高采烈,雄心万丈。”为什么呢?花了差不多28年研究植物突变遗传学的伦尼希说:“那些研究人员以为,以突破传统的方法繁衍动植物的时候来到了。他们以为,通过选择和诱导有利的突变,就能繁殖出新的、较好的动植物来。”e

      美国、亚洲和欧洲的科学家得到大量的金钱资助,展开研究计划。他们运用各种方法,声称能加快动植物进化的速度。经过四十多年的深入研究后,结果怎样呢?研究人员彼得·冯森布施说:“虽然用了大量金钱,以辐照来诱导突变以求繁殖出产量越来越高的动植物,但大部分实验都不成功。”伦尼希说:“到了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地的研究都以失败告终。科学家们的希望都幻灭了,兴致都消失了。在西方国家,人们放弃了诱变育种这个独立的研究分支。几乎所有诱变生物的‘存活能力都很弱’,换句话说,变种生物不是活不了,就是生命力变得更脆弱。”f

      虽然如此,科学家从近百年的突变研究和七十年的诱变育种收集到不少数据,足以就突变能否产生新物种一事作出结论。伦尼希查考过证据后,有以下的结论:“突变不能够把原有物种[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变成另一个全新的物种。这个结论跟科学家在20世纪研究突变所得到的经验和结果吻合,跟或然率的计算也相符。因此,变化会有规律地重复这件事,让人看出不同物种有不同基因,界限分明。物种之间存在实实在在的界线,是意外的突变不能除去,无法逾越的。”

      请想想以上事实的含意。科学家训练有素,尚且不能通过选择并诱导有利的突变去产生新物种来,那么一个不涉及智慧的过程能产生更理想的结果吗?既然研究显示突变不能把原有物种变成全新的物种,那么大进化到底怎样发生呢?

  • 进化论——证据确凿,毋庸置疑?
    警醒!2006年 | 9月
    • f 突变实验一再显示,突变产生的新品种数目逐渐下降,相同的变种生物则经常出现。伦尼希观察到这个现象,提出了一个说法,就是“变化会有规律地重复”。此外,在植物方面,只有少于百分之一的变种被选来作进一步研究,而这些被选上的,也只有少于百分之一适合作商业用途。在动物方面,诱变育种的结果比用于植物方面的更糟,最后不得不彻底放弃了。

  • 进化论——证据确凿,毋庸置疑?
    警醒!2006年 | 9月
    • [第15页的图片]

      变种果蝇(上方),虽然形状不同了,但仍旧是果蝇

      [鸣谢]

      © Dr. Jeremy Burgess/Photo Researchers, Inc.

      [第15页的图片]

      对植物进行的突变实验一再显示,突变产生的新品种数目逐渐下降,相同的变种则经常出现(图片显示变种的花朵较大)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