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化论站得住脚吗?警醒!1997年 | 5月8日
-
-
不能分拆的复杂系统——进化论的绊脚石
达尔文提倡进化论的时候,科学家对于活细胞的惊人复杂程度,不是所知甚少,就是一无所知。现代生物化学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显示了活细胞的一些复杂地方。现代生物化学也提出重大异议,质疑达尔文的进化论。
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构造单位,由分子构成。贝赫教授是个天主教徒,他认为进化论能够解释动物较后期的进化发展。不过,他却大大质疑进化论是不是能够解释细胞怎样产生。贝赫谈到分子这台机器“把货物从细胞的一端提起来,沿着其他分子筑成的‘公路’,运到细胞的另一端。……细胞利用分子机械运转游动,用机械装置自行复制,用机械操作摄取食物。简单来说,高度发展的分子机器控制细胞的每种活动。生命的细节就这样丝毫不差地校准了,而生命的机制极其复杂”。
这一切活动在怎样的空间发展?一般的细胞只有0.03毫米宽。在这么小的空间,生命极其复杂的重要功能却在不断发展。(见8-9页的图表。)难怪有人说:“最基本的问题是:细胞这个生命的基本构造单位,其实复杂得惊人。”
贝赫指出,细胞只能够以整体运作。因此,在进化的缓慢渐进的过程里,细胞是无法独立运作的。贝赫以捕鼠器为例。这个简单的器具只有在各组成部分装配起来后,才能发挥功用。每个组成部分,例如基座、弹簧、固定杆、弓、饵,单独来看都不是个捕鼠器,也不能个别发挥整个捕鼠器的功用。各部分要同时按正确位置放在一起,组合起来才构成一个实用的捕鼠器。同样,细胞只有在各组成部分结合起来后,才能运作。贝赫用这个比喻去解释他所说的“不能分拆的复杂系统”。b
这为进化论所声称的进化过程带来了一个大难题。进化论主张,物种在进化期间,渐渐获得有用的特征。达尔文知道,他提倡的进化论,声称生物经过自然选择、渐渐进化而来,正受到重大挑战。当时他说:“如果人能够证明现存的任何复杂器官,根本不可能从许多连续不断的微小变动而形成,我的理论就完全站不住脚了。”——《物种起源》。
细胞不能分拆的复杂构造,是叫人难以相信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原因。首先,进化论无法解释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物质之间的鸿沟。其次,进化论要应付的,是第一个复杂细胞怎样产生的问题;这个细胞突然出现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由各组成部分互相协调的单位。换句话说,细胞(或者捕鼠器)突然出现的时候已经组合好,在运作了!
凝血作用——不能分拆的复杂系统
“不能分拆的复杂系统”的另一个例子是:我们割伤了自己后,大多没有留意的一个过程——凝血作用。一般来说,容器穿了个洞,里面的液体立即流出来,直到流干了。可是,我们的皮层穿了个洞,或者我们割破了自己的皮肤,缺口很快就给血凝块封住。医生知道,“凝血作用是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由许多互相依存的蛋白质部分构成”。这些蛋白质部分促成连串的凝结作用。这个精妙的治疗过程,“关键在于不同化学反应的时间和速度”。要是这个过程出了乱子,人体的全部血液既可以自动地凝结成血块,也可以流血不止而死。不同化学反应的时间和速度起决定作用。
生物化学研究显示,凝血作用牵涉到很多因素,缺一不可。贝赫问:“凝血作用一旦开始了,怎样才能中断,免得血液……全都凝结?”贝赫指出,“凝血作用从起初形成、受到限制、受到强化,而最后给除去”,全部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系统。只要一个部分出错,整个系统就会崩溃。
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兼进化论者拉塞尔·杜利特尔问:“这个复杂而又微妙、平衡的过程到底怎样进化而成?……说来矛盾,如果每个蛋白质都要靠着别的分子发挥作用才能运作,这个凝血系统怎样开始?没有整体的组合,个别部分又有什么用处?”杜利特尔企图用进化论去解释凝血过程的起源。可是,贝赫教授指出,“这要在十分幸运的情况下,才能使适当的基因落在适当的位置上”。贝赫还指出,杜利特尔的解释虽然轻描淡写,却蕴涵着深奥的道理。
人对进化论提出的一个重大异议是,“不能分拆的复杂系统”是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贝赫说:“我特别声明,自然选择——达尔文进化论的根据——只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才说得通,而所选择的,是对当时适用,不是对未来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