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究竟是谁?警醒!1998年 | 6月22日
-
-
人——究竟是谁?
人类似乎还弄不清楚自己的身分。进化论者理查德·利基说:“许久以来,哲学家一直在探析人性的不同层面。但说来奇怪,关于人性的本质,他们的意见至今还莫衷一是。”
不过,哥本哈根动物园却别出心裁,借助灵长目动物住处的展品表达意见。《1997年不列颠年鉴》报道:“为了提醒游客,人和猿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丹麦一对夫妇不惜搬到动物园的临时住处去。”
不少参考书籍都郑重其事地断言,人类跟某些动物有亲缘关系。比方说,《世界图书百科全书》指称:“人类、猿猴、狐猴和眼镜猴同属哺乳纲的灵长目。”
事实倒表明,人和兽类根本是两回事。人有爱心、良心、道德观念、灵性需要、公平感、恻隐之心、幽默感、创作力、时间观念、自我意识和审美眼光,动物却没有这些特性。人不但关心未来,还把积累的知识代代相传。人就算死了,也有希望再次活过来。
有些人试图借助进化心理学,使人和动物之间的特性差异互相协调。进化心理学是进化论、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混合体。进化心理学又能不能解开人性之谜呢?
人生有什么目的?
“进化心理学以简单的假设为依据。”进化论者罗伯特·赖特说,“像其他器官一样,人脑的预定用途就是把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人要充分领会头脑所产生的感情和思想,就必须以这个假设为依据。”换句话说,我们一生完全受基因支配,从人脑的思维活动,我们看出人生的目的不外乎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根据进化心理学,“人性一般是自私的,倾向于不择手段追求一己私利”。《有道德感的动物》一书评论:“自然选择‘要’男子连连跟不同的女子交媾。”根据这个进化概念,女子在某些情况下行淫也可算是自然现象。连父爱母爱也被说成是基因一手策划的,目的是要保证子孙能够活下去。这个观点强调,要确保人类大家庭千秋万岁,关键在于把基因遗传给后代。
进化心理学掀起了新浪潮,有些自助书把握时机相继问世。一本自助书硬说,人性“跟黑猩猩、大猩猩和狒狒的天性没有多大分别”。该书又断言:“从进化论的观点看,……传宗接代最要紧。”
在另一方面,圣经说明上帝造人的目的,不是要人生儿育女这么简单。我们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足以把他的属性,尤其是爱心、公正、智慧和能力,一一反映出来。正如前文提到,有些特性是人类独有的。我们只要把上述的种种特性结合起来,就会明白圣经为什么把人置于动物之上。圣经清楚表明,上帝不但把永生的愿望放在他所造的人的心里,更定意创建正义的新世界,让人在其中得享无穷的生命。——创世记1:27,28;诗篇37:9-11,29;传道书3:11;约翰福音3:16;启示录21:3,4。
我们相信什么的确关系重大
要确定我们究竟是谁,单靠理论是不行的,因为我们对人类起源的看法可以影响我们的一生。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在1859年出版以后,历史家威尔斯把不同人士所表达的意见记录下来:
“世界随即变得道德败坏。……1859年以后,大众再也不信上帝了。……在19世纪末叶,有权有势的认为,汰弱留强的主张有利于他们崛起;在这场竞争中,坚强不屈、奸狡诡诈的必然胜过意志薄弱、轻信他人的。……他们断定,人跟印度野狗一样,不过是群居动物罢了。……在他们看来,大人物像野狗般横行霸道、仗势欺人是理所当然的。”
由此可见,我们弄清楚自己是谁的确关系重大,因为正如一个进化论者问道:“假如老一套的达尔文学说……使西方社会的道德标准一落千丈,新兴[的进化心理学]一旦深入民心,那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我们对人类起源的看法,足以影响我们对人生、对是非的基本看法。既是这样,我们就必须深入而全面地探讨这个问题。
-
-
像上帝还是像野兽?警醒!1998年 | 6月22日
-
-
像上帝还是像野兽?
圣经把最先的人亚当称为“上帝的儿子”。(路加福音3:38)兽类就绝不配有这样的称誉。可是,圣经却指出人和动物有好些共同的地方。例如,人和动物都是魂。创世记2:7说,上帝造了亚当,他“就成了有生命的活人[‘活的魂’,《新世》]”。(《新译》)哥林多前书15:45也表达同一的观点:“最先的人亚当成了活的魂。”人就是魂,魂不是在躯体死后仍然活着的幽灵。
关于动物,创世记1:24说:“地上要生出活物[‘活的魂’,《新世》]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和地上的野兽,各从其类!”(《新译》)圣经透露人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我们引以为荣之余,也受到提醒,人类的本体是卑微的,跟动物同是尘世间的魂。此外,人和动物还有一个共同点。
圣经说:“世人所遭遇的与牲畜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所以人并不胜于牲畜。……大家都到一个地方去,都出于尘土,也都归回尘土。”事实上,人和动物的死亡状态都是一样。大家都恢复原状,不是归回“地土”,就是归回“尘土”。——传道书3:19,20;创世记3:19;《新译》。
那么,死亡为什么会令人悲痛欲绝?为什么我们向往长生不老?为什么人生一定要有目的?很明显,我们跟动物迥然有别!
人兽之别
你一生就是吃喝、睡觉、生育,别无目的。你喜欢这样混一辈子吗?连进化论的热心支持者也讨厌这个念头。“现代人思想开明,惯于事事怀疑,对事物持不可知的态度。”进化论者多布赞斯基写道,“不过,他们有时也禁不住暗自忖量一些老问题:除了维持生命、传宗接代以外,人生还有其他宗旨和意义吗?我所处身的宇宙是空虚混沌、毫无意义的吗?”
否认有上帝其实无济于事,人仍然继续寻找人生的意义。理查德·利基引述历史家汤因比的话说:“[人]生来就有灵性,注定一生都要努力挣扎,务求跟所处身的宇宙协调一致。”
尽管这样,有关人性、我们的起源、我们的灵性等基本问题还是在心头萦绕。人兽之间显然有巨大的鸿沟。那道鸿沟有多巨大呢?
不能逾越的鸿沟?
人兽之间的巨大鸿沟把进化论者难倒了。这道鸿沟到底有多巨大?关于这个问题,请看看进化论者本身的意见。
在19世纪,知名的进化论支持者赫胥黎写道:“我绝对同意,人兽……之间确实存有巨大的鸿沟,……因为惟独人具有言语天赋,说话清楚易懂、合乎逻辑。……人在言语方面独领风骚,远远超越同类低等动物。”
进化论者科尔巴利斯评论:“人和其他灵长目动物之间的连系显然中断了。……‘灵长目动物的个子同人一样大,但出乎我们的意料,人脑的体积竟然比它们的脑子大两倍。’”神经病学家理查德·雷斯塔克说明个中原因:“在已知的宇宙中,[人]脑是惟一有能力自我理解的器官。”
利基承认:“人具有的自觉意识使科学家感到进退两难,有的认为这个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我们人人都有自我意识,凡我们所想所做的,都能一一领悟,这种能力非常奇妙。”他又说:“在智人[人类]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之间,语言成了一道又大又深的鸿沟。”
彼得·罗素指出,人脑还有一个绝妙的特点。他写道:“记忆无疑是人脑的一大功能,作用宏富。没有记忆,人就不能学习,……不能运用知识,不能发展语言,也不能培养人类普遍具有的……各种特质。”
此外,从来没有动物敬天拜神。爱德华·威尔逊说:“先天的宗教倾向是人脑中最强大的动力,而且复杂无比;这种倾向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可说是磨灭不掉的。”
“人的行为使达尔文学说疑窦丛生。”进化论者罗伯特·赖特直言不讳,“幽默、欢笑有什么功用?人为什么在临终时忏悔?……悲伤的功用究竟是什么?……人已经死了,悲伤对基因又有什么用呢?”
进化论者伊莱恩·摩根承认:“人类引起的四大疑点是:(1)他们为什么用双腿走路?(2)他们的毛皮为什么脱落?(3)他们的脑袋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大?(4)他们为什么要学讲话?
进化论者怎样解答这些问题?摩根说:“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是:(1)‘我们还不知道’;(2)‘我们还不知道’;(3)‘我们还不知道’;(4)‘我们还不知道’。”
理论站不住脚
在《左脑特异的类人猿》一书,作者指出他旨在“概述人类怎样随着时间进化而来。不少结论都是根据几只古牙、几块陈年骨头和石头推断出来的”。真的,许多人连达尔文本人原创的理论也不接受。理查德·利基说:“关于我们怎样进化而来,达尔文的理论在人类学中一向独占鳌头,直到几年前才被人发现他的一套原来是错的。”
伊莱恩·摩根指出,不少进化论者“以为早30年前他们已找到问题的答案,如今却信心尽失”。进化论者所持守的理念,有的已站不住脚了,这是不足为奇的。
可悲的后果
有些研究报告表示,雄兽跟多少雌兽交配,取决于雌雄之间个子大小的差别。有些人由此推断,人类的性习惯理当跟黑猩猩类似,因为雄性黑猩猩像男子一样,身材比雌性稍大一点。有些人于是妄下结论,认为人应该像黑猩猩一样,有多过一个性伴侣。难怪不少男女都以此为借口,纵欲作乐。
这样的性习惯似乎很适合黑猩猩,但对人类就不行了,反而害人不浅。事实表明,男女性滥交就是自讨苦吃,他们的人生路多灾多难:有的家庭破裂,有的要人工流产,有的罹患恶疾,有的经受精神冲击、感情创伤,有的妒火中烧,有的遭到家人暴力虐待,有的遗弃子女。弃儿从小四处飘零,长大后很难适应环境,到头来还是重蹈父母的覆辙。如果人兽天性如一,以上的事根本自然不过,又何来苦恼呢?
进化思想还叫人怀疑,人的生命究竟是不是神圣的。假如我们不信有上帝,又认为自己不过是高等动物,我们凭什么可以说人命是神圣的?或许根据我们的才智?要是这样,《人类独特之处》所提出的问题就很适切了:“只因为我们[在进化过程中]一直走运,我们就把人看得比猫狗更重要,这是公平的吗?”
新一套的进化思想日渐流行,“势必对道德观念造成深远的影响,”《有道德感的动物》这样说。进化论假设人经“自然选择”而来,以这个假设为依据的道德观是残酷的。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正如威尔斯所说,“坚强不屈、奸狡诡诈的必然胜过意志薄弱、轻信他人的”。
多年来,进化论者提出了不少的理论,一点一点地腐化人类的道德标准。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理论往往被新一代的思想家推翻。不过,这些理论所造成的祸害却依旧存留,真可悲。
崇拜受造物还是崇拜创造主?
进化论试图从地上的受造物寻找答案,不肯向天上的创造主请教。在另一方面,圣经却鼓励我们仰望天上的真神,求他教我们学习正确的道德标准,帮助我们寻找人生目的。圣经说明为什么我们要竭力避免做坏事,为什么只有人类才对死亡深感苦恼。谈到我们为什么会常常犯错,圣经的解释合情合理,令人折服。请你不妨查考一下这个令人满意的解释。
-
-
答案——当向天上寻警醒!1998年 | 6月22日
-
-
答案——当向天上寻
进化论声称,我们是经过一连串的演化过程,渐渐变成高等动物的。另一方面,圣经却表明最先的人是完美的,具有上帝的形像;可惜,不消多久,人就变得不完美了,从此在漫长的下坡路上一直滑落。
我们的始祖亚当夏娃从斜坡翻下,全是他们自己一手造成的。他们想要在道德上独立自主,存心违背上帝的命令,损害自己的良心。亚当夏娃犹如汽车司机,蓄意开车越过上帝法律的护栏,一直冲下斜坡,害得我们陷入当前的困境:既要面对疾病、衰老、死亡,也要应付种族偏见、宗教仇恨、恐怖战争。——创世记2:17;3:6,7。
动物基因还是遗传缺陷?
圣经自然没有按科学原理解释,亚当夏娃犯罪后,他们的完美身体怎么了。圣经并不是科学课本,正如车主手册也不是汽车工程学的课本。圣经倒像车主手册一样,提供正确无误的指引,没有半点虚假。
亚当夏娃开车闯过上帝法律的护栏,伤害了身体的生理机能。此后,他们就慢慢地衰竭死亡。他们的后代,也就是人类家庭,个个都受遗传定律支配,生下来就不完美,最后也难免一死。——约伯记14:4;诗篇51:5;罗马书5:12。
很遗憾,我们也遗传了犯罪倾向,从人类只顾追求一己私利、纵情淫乐就可见一斑。性行为固然有它的适当位置。上帝吩咐第一对夫妇:“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创世记1:28)创造主满有慈爱,让夫妻遵从以上吩咐之余,也有行房之乐。(箴言5:18)可是,由于不完美,人往往滥用了性。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身心机能以至生活的各个层面,通通受到不完美遗传的无情打击。
我们虽然不完美,但仍不至于毫无是非感。我们要是衷心愿意,就一定能够控制着“驾驶盘”,奋力抵抗偏离正道的倾向,从而避开人生路上的种种危险。当然,不完美的人没有一个能完全克制犯罪的倾向。慈悲的上帝体恤我们的处境。——诗篇103:14;罗马书7:21-23。
为什么我们不想死去
有一个谜,进化论者到现在还猜不透:尽管死亡看来是自然不过、不可避免的,人却偏偏不愿接受这个现实。圣经其实早就揭开谜底,使真相大白。
圣经表明,人不免一死,是因为人违抗上帝的命令,蓄意犯罪。如果我们的始祖继续顺从上帝,他们就可以同子子孙孙一起享受无穷的生命了。上帝其实预先安排,使人生来就向往长生不老。根据《圣经新译本》,传道书3:11说:“他又把永恒的意识放在人的心里。”自从上帝判了人类死罪,世人就活在死亡的阴影下,痛苦难安,失落之情挥之不去。
为了满足长生不老的自然愿望,同时消除内心的矛盾,人捏造了各种各样的道理,从灵魂不死到转世投生,无奇不有。科学家力图解开衰老之谜,因为他们也想把死亡逆转过来,或至少把人的寿命延长一点。进化论者不信真有上帝,把永生的愿望说成是进化过程所产生的错觉,因为这个愿望跟他们的看法互相抵触:他们认为人不过是高等动物。另一方面,圣经却指出死亡是人类的仇敌,这跟我们想活下去的自然愿望协调一致。——哥林多前书15:26。
那么,我们的身心又有没有线索表明,人类原先是可以活到永远的?的确有!单看人脑的功能,我们就惊叹不已;人的脑子充分证明,我们本可以活得更长久,寿命不该像现代人的那么短促。
人被造成永远活下去
脑子重1.4公斤左右,含有100亿到1000亿个神经元。专家说在众多的神经元中,没有两个是完全一样的。每个神经元能够跟多达20万个别的神经元沟通,脑子的沟通线路错综复杂,数不胜数。这还不止,《科学美国人》说,“每个神经元[本身]就是一台先进的电脑”。
脑子浸没在一种像浓汤般的化学混合液里,这种液体能左右神经元的运作。人的脑子复杂无比,连功率最大的电脑也望尘莫及。托尼·布赞和特伦斯·狄克逊一致认为:“人人的头脑都是个令人惊叹的动力源泉,这个器官又精密又有效率。我们对脑子的认识越多,就越觉得脑子的潜力是用之不竭的。”他们又引述彼得·阿诺欣教授的话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把脑子的潜能完全发挥出来。所以,有关人脑的潜力限度,我们决不接受任何消极的评估。人的脑子有无限的潜力。”
进化论者悍然不顾这些铁一般的事实。进化过程为什么要替原始的穴居野人,甚或现代的有识之士,“造就”一个具有无穷潜力的器官供千秋万世之用呢?很明显,惟一的合理解释就是人要永远活下去!但我们的身体又怎么样?
《新陈代谢——身心历程》一书指出:“受损伤的骨骼、组织、器官能自行愈合,神奇得不可思议。我们只要停下来,察看一下自己的身体,就会有惊人的发现:皮肤、毛发、指甲,以及身体的其他器官,都悄然无声地长出新的组织来。身体新陈代谢,生生不息。在我们一生中,体内的生化结构更新过不知凡几。”
在预定的时间,上帝准会把神奇的自我更新过程延续到永远。到时,“死亡[终于]归于无有”了。(哥林多前书15:26)但要真正快乐,单有永生并不够,我们还需要其他东西。我们需要有和平;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跟上帝和同胞和睦共处。除非人类真诚地彼此相爱,这样的和平决不能实现。
以爱为本的新世界
约翰一书4:8说:“上帝就是爱。”爱具有无比的推动力,尤其是耶和华上帝的爱,这就是我们有希望永远活下去的基本原因。约翰福音3:16说:“上帝深爱世界,甚至赐下自己独生的儿子,好叫凡信从他的人都不致毁灭,反而有永远的生命。”
永远的生命!前景多么美好啊!不过,我们既然遗传了罪,就无权永远活下去。圣经说:“罪给人的工资就是死亡。”(罗马书6:23)但令人欣幸的是,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本着爱心,替我们牺牲生命。关于耶稣,使徒约翰写道:“那位为我们捐弃了自己的魂。”(约翰一书3:16)他实际献出自己的完美生命作为“换取许多人的赎价”,好叫我们信从他的,能够除去罪孽,享受永远的生命。(马太福音20:28)圣经说:“上帝差他独生的儿子到世界来,叫我们可以通过他得生命。”——约翰一书4:9。
那么,我们又应该怎样回应上帝和他爱子的厚爱?圣经接着说:“亲爱的,既然上帝这样爱了我们,我们自己就有义务要彼此相爱。”(约翰一书4:11)我们必须学习彼此相爱,因为上帝的新世界是以爱为本的。今天,许多人都看出爱的真实价值,正如耶和华上帝在他的话语圣经所强调的一样。
《爱及其在自然界的作用》一书评论,没人爱护关怀,“儿童很容易夭折”。但这不是说,人长大后就不需要有人爱护。一位显要的人类学家指出,爱“在人类各种需要中居中心地位,正如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从生理化学、生理机能和心理角度来看,没人理会的孩子跟有人呵护的截然不同。两者的身体发育也迥然有别”。
你能想象当全地的人民都切实相爱,生活是怎么样的吗?到时人再也不会对异族外侨、不同肤色的人抱有偏见!上帝任命的君王耶稣基督掌权以后,大地会洋溢着和平友爱的气氛,以下受灵示的圣经诗篇将要实现:
“上帝啊,求你将判断的权柄赐给王,……他必为民中的困苦人伸冤,拯救穷乏之辈,压碎那欺压人的。……在他的日子,义人要发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长存。他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因为,穷乏人呼求的时候,他要搭救;没有人帮助的困苦人,他也要搭救。他要怜恤贫寒和穷乏的人,拯救穷苦人的性命。”——诗篇72:1,4,7,8,12,13。
在上帝的新世界,恶人毫无立足余地,情形就像圣经另一篇诗所应许一样:“作恶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华的必承受地土。还有片时,恶人要归于无有;你就是细察他的住处也要归于无有。但谦卑人必承受地土,以丰盛的平安为乐。”——诗篇37:9-11。
到时,凡是顺服上帝的,包括从坟墓里兴起而活过来的,他们的身心都会得到医治。最后,活着的人个个都会十全十美地反映上帝的形像。经过悠悠岁月以后,持守正路的艰苦奋斗终于完结了。人类无需一方面苦苦渴求长生不老,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死亡的残酷现实!真的,仁爱的上帝必然实现以下的应许:“不再有死亡。”——启示录21:4;使徒行传24:15。
但愿你奋斗到底,永不放弃持守正路。要听从上帝的吩咐:“务要争战,为信仰作美好的争战,稳固地持定永远的生命。”在上帝的新世界所享受的生命,就是圣经所指的“真正的生命”。——提摩太前书6:12,19。
但愿你珍视圣经所倡导的真理:“要知道耶和华是上帝;他创造了我们,不是我们自己。”友爱会弥漫耶和华的正义新世界,要置身其中,先决条件就是要切实拥护圣经的宝贵真理。——诗篇100:3,《新译》夹注;彼得后书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