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动物日渐消失警醒!1997年 | 7月8日
-
-
野生动物日渐消失
《儆醒!》驻澳大利亚通讯员报道
你看到活蹦活跳的野生动物,例如老虎、鲸鱼或大猩猩,听到它们呼叫,你的心情兴奋吗?亲手喂养树袋熊又怎么样?你忽然感觉到大地隆隆作响,于是纵目四顾,只见动物成群迁移,它们踏着沉重的蹄子向前迈进。以上的经历不是激动人心吗?很遗憾,许多人再也没有机会体验这样的奇遇了,除非大家认为参观博物馆、阅读书刊、浏览电脑网络也算做奇遇吧。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是,在你阅读这篇文章时,就有成千上万的动植物品种给人“赶尽杀绝”。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博士估计,每年约有2万7000种生物灭绝;换句话说,每小时就有3种生物在地球上绝迹。根据这个比率,在今后30年,地球可能有多达百分之20的物种灭亡。不过,物种灭绝的速度却不是恒常不变的,反而有上升的趋势。预料到下个世纪初,每天将有数以百计的物种就此消失!
非洲的黑犀牛行将绝种。近20年来,黑犀牛常常被人非法捕杀,结果数目大幅下降,从6万5000头减少到2500头。婆罗洲和苏门答腊的丛林日渐缩小,在那儿栖息的猩猩不足5000只。地球的水生动物都遭遇同样的厄运。在中国长江,可爱的白鳍豚也濒于绝境。长江水流大受污染,加上渔民胡乱捕鱼,剩下的白鳍豚不足100条;这种淡水豚可能在10年内荡然无存。
琳荙·克布纳在《动物园手册》说:“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对很多事物都意见分歧。可是,他们却一致认为,挽救濒危物种、关注地球生物的健康发展是当前的急务。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今后50年是关键期。”
谁之过?
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不过,人口挤迫却不是惟一的祸根。很久以前,地球的人口还没有急剧增长,许多鸟兽早已灭绝了,例如旅鸽、恐鸟、大海鸦、袋狼等。以上举出的不过是其中几种罢了。谈到澳大利亚在这方面的一贯记录,新南威尔士州动物园管理局局长凯利博士说:“自从外侨在1788年移居本国以来,动植物的种类就不断减少。国民理应引以为耻。”毫无疑问,许多国家都有类似的不光彩记录。上述评论还暗示,物种灭绝背后别有恶因——世人愚昧无知、贪得无厌。
全世界的野生动物都濒于灭绝,处境岌岌可危。幸好,还有一群有心人在,伸出援手。世界各地许多动物园都设法保护濒危鸟兽。这些坐落在市郊的圈地成了动物的惟一庇护所,收容的鸟兽种类有增无减。可是,动物园的空间毕竟有限,饲养野生动物也不容易,非有巨额经费不可。但有人认为,野生动物虽有动物园悉心照料,但用篱笆把它们围住始终算不上最“人道”的做法。在动物园内,鸟兽不但须要“寄人篱下”,还要多亏人类这个脆弱、多变的政治和经济体系的照顾,它们才能苟全性命,繁殖后代。野生“难民”得到动物园收容后,真的可以高枕无忧吗?
[第3页的附栏]
物种灭绝是自然现象?
“物种灭绝不是自然现象吗?不是。至少从近年的趋势看来,物种灭绝决不是自然现象。在过去300年来,几乎每年都有一种生物灭绝。今天,物种灭绝主要是人为因素所致,消失的速度实在快得惊人,至少是以往的一千倍。……物种灭绝的速度激增是人类一手造成的。”——《纽约公共图书馆案头参考书》。
“我对不少珍禽异兽都深感兴趣,可惜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绝迹了。我为此感到难过,而且十分气愤。这些动物所以灭绝,十居其九是因为人类贪得无厌;他们虐待动物,对动物的危境漠不关心,甚至无动于衷。可见,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人类已经把野生动物赶上绝路。”——戴维·戴在《动物末日纪事》这样评论。
“不少物种还来不及记录在案,就给人类灭绝了。”——《保护生物》。
-
-
动物园——野生动物的惟一希望?警醒!1997年 | 7月8日
-
-
动物园——野生动物的惟一希望?
在世界各地,先进的动物园最近悄悄地进行改革。动物园经过改建,已经面目一新了。园中的设计比以往更能体现出人道的精神,叫人有“置身荒野”的感觉,好让鸟兽也感到舒适自在,犹如回到天然栖息地一样。动物园不但栽满花木藤蔓,而且在四周布置假山假石,安设人造薄雾、音响效果等。有关方面还费尽心思,细心挑选合得来的“住户”,使飞禽走兽能够和平共处。单在美国一地,动物园和水族馆每年就耗资12亿美元整修内部。动物园一心要肩负新的任务,更新设备虽然花费庞大,却是少不了的。
下一个世纪的任务
考虑到地球的动物种类日见稀少,世界各大动物园都为21世纪定下工作方针:致力保存自然资源,教育大众保护野生动物,从事科学研究。由于任务艰巨、保护动物刻不容缓,有的动物园索性改名换姓,转用“野生动物禁猎区”或“自然资源保护区”等名称。
《世界动物园保护物种策略》成了开路先锋,发挥主导作用。一位作家评论,这份出版物是“动物园界迄今最有分量的文件”。简单说来,《策略》就是动物园宪章;这份出版物“说明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和水族馆可以怎样担负责任,把握机会保护各种各类的野生动物”。为了消除新任务所引起的疑虑,《策略》进一步说:“动物园、水族馆能否存在下去,其实取决于它们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究竟有多大贡献。”
动物园既然要履行新任务,就必须帮助大众提高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同时从事科学研究,替园中的动物繁殖后代。今天的青少年,有些就是动物园的未来看守人。他们将要肩负重任,把从野外救回来的剩余物种保存下来,因为灭绝的鸟兽名单越来越长。这些年轻人会明智行事,悉心照管存留下来的动物吗?一般说来,人类会醒悟过来,好好珍惜、爱护大自然吗?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策略》鼓励各动物园着手教育大众,联合组成“世界良心网络”,呼吁世人关注濒危动物的处境。
动物园携手组成世界网络
由于任重道远,许多动物园都互相连结起来,组成世界网络。这个联网目前约有一千个成员。世界动物园组织、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等跨国团体,负责统筹全局,协调各动物园的工作,并提供所需的指引。
《动物园——现代方舟》举出一个重大理由,说明大家通力合作有多重要。该书说:“近亲交配的害处不亚于不动声色的偷猎者。要制止这个祸害蔓延,动物园就再也不能安于现状,各自替寥寥可数的濒危动物,例如西伯利亚虎,进行近亲交配。各大洲的动物园,甚至全世界的动物园,都应该互相配合,把樊笼里的西伯利亚虎当做单一的种群看待。”事实上,每种动物得有好几百只,才能把近亲交配的风险减到最低程度。这是预防动物不育、阻止物种灭绝的先决条件。由此可见,个别的动物园根本不能担负这么繁重的责任。《策略》进一步指出,“世人必须总动员,把现有的珍贵资源好好保存;惟有这样,地球的生物圈……才有美好的明天。不少人认为,人类如果不设法保护其他物种,终必自取灭亡。”他们所以这么消极,是因为不晓得圣经的应许,就是乐园必定在地球上重建。——启示录11:18;21:1-4。
履行任务的工具
为了帮助受护养的濒危动物繁殖后代,国际通用的高技术产品应运而生。这些产品包括:良种登记册、《国际动物园年鉴》、由电脑控制的国际物种资料系统等。
各类动物都有专类的良种登记册,同一种系的亲属,不管它们在世界哪个动物园栖居,都一一被记录在案。有了这样的国际记录,动物园就能够繁育健康的品种,同时控制近亲交配,阻止这个‘不动声色的偷猎者’潜近袭击。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乎把欧洲野牛消灭净尽。1923年,柏林动物园着手替濒危的欧洲野牛育种,就这样开创了第一部动物良种登记册。
1974年,国际物种资料系统在美国接上网络,方便世界各地的动物园查阅有关数据,例如良种登记册、《国际动物园年鉴》和动物数目统计等资料。这个电子网络不断扩充,存入的数据有增无已,资料的确丰富充实。凭着这个电子网络的帮助,各地的动物园能够互相配合,实现组成国际大动物园的理想。
动物园采用的育种方法包括:DNA种系鉴定术、胚胎移植、体外受精、低温学(冷冻精液和胚胎)。幸有DNA种系鉴定术帮忙,动物园能够百分之百确定动物的亲系。有些种类的野生动物喜欢群居,因此很难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要控制近亲交配的话,就非用DNA种系鉴定术不可。此外,胚胎移植、体外受精等方法也能加速繁殖。动物园尝试增加“母体”供应,把濒危动物的胚胎植入近亲或驯养动物的体内,借腹产子。结果,黑白花牛产下一头白肢野牛,家猫生了一只濒临绝种的印度沙猫。由此可见,这种技术卓有成效。动物园不用运送濒危动物,也能替它们繁育品种。这个方法既可削减开支,又可降低风险。动物也可免受舟车劳顿之苦。动物园只需运送一包冰冻的胚胎或精液就行了。
鉴于有不少动物种类可能在地球上绝迹,好些动物园已经着手研究低温学——冷冻精液和胚胎以便长期贮藏。这个冷冻的动物园给行将绝种的鸟兽带来希望,它们即使消失了几十年,甚至数百年,也可以产生后代呢!研究结果虽然难以预料,低温学却被人称为“万不得已的保险”。
野外研究有助动物园育种
深入研究动物的生态,包括它们在天然环境的行为,对受护养的动物能否传宗接代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置身荒野”这个概念也是从野外研究汲取灵感的。动物园如果想园中鸟兽保持健康、繁殖后代,就必须投它们所好,叫它们感到“舒适自在”。
举例说,雌雄猎豹在野外各自活动,不相往来;要追寻对方的下落,就只靠嗅闻便溺的气味。雄性猎豹有灵敏的嗅觉,能够从秽迹得知雌体是否愿意交配。雌雄猎豹共同生活的时间不过是一两天罢了。动物园了解它们的习性后,就改建围栏,把雌雄猎豹隔开。除了短暂的交配季节外,大家互不相见。这个做法收效显著,雌豹陆续怀孕,产下幼兽。
雌雄猎豹可谓“眼不见,心更念”。红鹳的习性却截然相反。它们偏喜欢成大群的交配繁殖。动物园多半没能力照管这么大群的红鹳。英国一个动物园尝试用个巨型镜子,使为数不多的红鹳看似“加倍”。红鹳竟然跳起婀娜多姿的求偶舞蹈来!在动物园内,这是前所未见的。从以上两个事例,你可以看出,野生动物的情况复杂到什么程度吗?动物园的任务实在异常艰巨。
挽救动物的目标切合实际吗?
在动物园内繁育的野生动物,有几种已经回归大自然,可见新计划的确大有可为。返回野外的动物包括加州兀鹫、欧洲野牛、美洲野牛、阿拉伯大羚羊、狮面狨和普尔热瓦尔斯基氏野马。不过,长远看来,野生动物的前景还是一片黯淡。
《策略》指出,“人类社会非常复杂,世界难题多不胜数。人类对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尽管不断提高,但始终不能扭转局势,阻止濒危动物往绝路上走。”该书进一步说:“主张防护生态的专家必须为预计的关键期做好准备,设法渡过危机。”当然,要冲破难关,社会各阶层就必须齐心合力才行。一位科学作家评论,各界人士至今还是一盘散沙,合作和努力实在“少得可怜”。濒危动物看来势必灭绝,如果情况只是稍微好转,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善过来,人类即使竭尽全力,也可能徒劳无功。当局必须给濒危动物建造广袤无际、完好无缺的栖息地,而不仅是提供零零星星的保护区,因为在狭小的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很难避免近亲交配。惟有这样做,动物园才可以放心把园中动物送回野外。这个希望切合实际吗?还是痴心妄想?
有些人认为,要是能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大动物园,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个想法太天真了,叫人难以置信。爱德华·威尔逊教授说:“我们得面对冷酷的现实。今天,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充其量只能照管2000种哺乳动物、雀鸟、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比起繁多的动物种类,这不过是区区小数。由于能力有限,动物园只能保护若干种类的鸟兽,要决定哪些种类会受保护,实在难于取舍。至于不受保护的,它们只好跟着许许多多的濒危动物踏上末路。
形势实在不妙,主张保护自然资源的专家必须郑重考虑以下的问题:既然生物互相依存,动植物的种类还要迅速减少到什么程度,地球的生态环境才真正告急呢?要是成千上万的物种都相继灭绝,那么,剩余的生物种群,包括人类在内,也就快要同归于尽了。琳荙·克布纳在《动物园手册》说:“不管一种、两种还是五十种,物种消亡造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我们实在无法预料。物种灭绝后,其他变化接踵而来,后果实在不堪设想。”与此同时,《动物园——现代方舟》指出,“在这场消耗战中,动物园始终是野生动物的主要庇护所。没有人能够预计这场战争的影响有多深远,后人却一定会把全部罪责算在我们的头上。”
人类有理由怀持希望吗?未来的人类会由于地球再没有多样化的生物种群,而最终也难逃灭绝的厄运吗?
-
-
一切生物都在地上安然居住警醒!1997年 | 7月8日
-
-
一切生物都在地上安然居住
你想看看世界上凶险透顶的生物吗?不妨照照镜子!真的,我们(人类)就是地球上最残暴的猛兽!不但这样,我们还自相残杀,兽性尽露。
除非人类消除战祸,否则野生动物不能在地球上平安度日,就连动物园里的鸟兽也不能高枕无忧。要动物园发挥保护动物的作用,成为它们的最后保障,人类就更要停战息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柏林动物园有1万2000只动物,战后只剩下91只。其他动物园所受的损失也相去不远。在近年的巴尔干战争中,动物园的员工英勇无惧,把不少动物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但仍有数以百计的走兽在战火中丧生,遇害的包括鹿、大型猫科动物、熊和狼。《澳大利亚人报》引述某些官员的话说,在柬埔寨的丛林里,赤柬游击队最近刻意宰杀了很多珍稀动物。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目的是要用兽皮和动物制品换取武器!
佩伦群岛位于澳大利亚达尔文市的西南面,那儿的生态环境被人恶意破坏。在动物园内外,飞禽走兽要安安稳稳地过活,人类就绝不可再做这么野蛮的事:在短短三年内,岛上的鹈鹕群两度惨遭毒手。凶徒一心要放火把成千上万的幼雏活活烧死;除了是凶徒嗜杀成癖之外,着实也找不出其他原因。
可是,近数十年来,鸟兽种类大幅减少,却不是因为人类恶意损害环境,而是人口激增所起的副作用。为了给迅速增长的人口提供住所和耕地,当局不惜侵用动物的栖息地。由于人类不断侵占鸟兽的家园,又恣意污染它们的生境,《世界动物园保护物种策略》不得不告诫说:“展望21世纪,地球的自然系统前景不妙。世界各地的生态都大受破坏,没有迹象显示这个趋势行将终止。”
既然世人越来越关注地球的前途,整个行星终会成为鸟兽保护区的说法,听起来是否有点儿无稽呢?其实,这个希望是稳确可靠的,因为不是由目光短浅的人类去实现。一位科学作家指出,近至50年前,世人根本料想不到,今天地球的生态会遭到这么严重的破坏。鸟兽在地上安然居住的希望是耶和华上帝提出的,他有先见之明。一千九百多年前,上帝早就预告当今的人类会肆意“败坏大地”。(启示录11:18)上帝发出这个预言的时候,地上人烟稀少,当时的居民也许觉得这是不大可能的;但到了今天,事实证明这个预言多么准确啊!
现代科学昌明,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几乎可以创造奇迹。举例说:通过微型发射机和人造卫星,专家能够监察濒危鸟兽的动态。科学家能够从外层空间逐平方米去监测雨林所遭受的破坏。空气的污染程度也可以按百万分率测量。但说起来好像矛盾,世人却在这么先进的时代败坏大地。科学数据堆积如山,但除少数例外,世人似乎不能善加运用,好好控制大局。人类可比作失控而又疾驶列车的司机。虽然控制台放满先进的电子设备,监察器又不断显示最新发展,但司机始终无法把列车刹住!
为什么徒劳无功?
试想象以下的情况:在大型的工厂里,高傲自大、不讲操守的经理无意中听到厂主的话,知道自己不会被提升,再过几个月就会被解雇。经理感到忿忿不平,而且怀恨在心。他不惜撒谎、行贿,不择手段,以求博取一些工人的支持,使工厂陷于一片混乱。他们合谋弄坏机器,减缓生产,还出售有毛病的制品。由于工于心计,他们得以瞒天过海。忠实的员工却蒙在鼓里,他们设法扭转不利的形势。不过,他们越努力补救,情况就越恶化。
这个世界诡计多端的“经理”也耍出类似的手段,迷惑世人、破坏大地。我们的情况却不一样。我们清楚“知道他的阴谋”,因为圣经把他的老底儿揭穿了。在幕后搞阴谋的原来是个心怀恶意的灵体,称为魔鬼撒但。他起初是个天使,后来变得妄自尊大,觊觎获得世人的崇拜。(哥林多后书2:11;4:4)上帝已经把撒但逐出天上的家门,等候处决。——创世记3:15;罗马书16:20。
像奸狡的工厂经理一样,这个“谎话的父亲”也施展形形色色的诡计,破坏天地万物,向耶和华上帝发泄愤恨。(约翰福音8:44)撒但利用骗人的宣传、贪得的欲望、物质主义、有害的宗教道理来操纵世人,这些手段无往不利。他已经“迷惑世人所住的全地”,使负责看管地球的人类变得凶残成性,甚至沦为宁录的党羽。在古代,宁录是个强悍的猎人,专跟耶和华作对。——启示录12:9,12;创世记1:28;10:9。
地上鸟兽确保安全的惟一希望
可是,要制止人类败坏大地,同时征服幕后的超人势力,不是没有可能的。全能的创造者当能救我们脱离这么险恶的境地。他已经答允这样做。上帝会通过他的属天政府,败坏那些败坏大地的恶人。我们祷告说:“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就是祈求上帝采取行动消灭这些坏人了。——马太福音6:9,10,《和合本》;启示录11:18。
你有没有留意到,王国的降临跟上帝的旨意在地上实现息息相关呢?因为上帝的王国就是上帝统治大地的政府。有王国必然有君王,他就是“王中之王、主中之主”耶稣基督。(启示录19:16)这个王国也有臣民。耶稣确切地说:“性情温和的人快乐了,因为他们会继承大地。”(马太福音5:5)真的,到时地上的臣民通通都是性情温和的。在上帝王国的扶助下,他们会悉心照料自己的产业,把地球转变成生气勃勃、百事兴旺的乐园。饶有趣味的是,《策略》指出:“除非全人类跟大自然‘重修旧好’,否则两者都会同归于尽。”
历史发展、人类的不完美天性处处表明,要“全人类”跟大自然“重修旧好”简直是妄想,因为人类无视耶和华的旨意。上帝容许这个世界存留这么久,其实是要证明人类自治纯属徒然。但不消多久,全心仰望基督统治的人就会享受丰盛的平安。惟独他们才能跟大自然“重修旧好”;以赛亚书11:9证实这是办得到的,同时说明原因所在:“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因为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真的,关键就在于神圣教育。这不是合理的吗?除了大自然的创造者外,还有谁具备这样的智慧呢?
人要是继续罔顾耶和华的旨意,那又怎么样呢?箴言2:22说:“恶人必然剪除。”不错,在快要来临的“大患难”,好斗成性、麻木不仁之辈终必赔上自己的性命。到时,上帝会主持正义,惩罚自私的人,因为他们滥用自然资源、破坏天地万物。——启示录7:14;11:18。
你想参与复兴大地的工作吗?要是这样,你就得学习圣经,认识上帝的要求。惟独圣经才能发挥力量,使你的思想跟上帝的意念和谐一致。(提摩太后书3:16;希伯来书4:12)此外,你如果能够学以致用,就会成为守法良民,从而证明自己为人可靠,值得上帝信任,受托保管即将临到的“新地”。——彼得后书3:13。
你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以上的问题,本刊的出版者或区内的耶和华见证人会乐意免费跟你讨论圣经,或提供其他圣经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