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濒于灭绝的物种——问题有多严重
    警醒!1996年 | 8月8日
    • 濒于灭绝的物种——问题有多严重

      渡渡鸟成了生物绝种的象征。这种鸟儿不能飞行,原产于毛里求斯岛,1680年左右已经灭绝。现今有许多濒危的鸟类都是岛栖的。过去400年来,据悉已有94种禽鸟消亡,其中有85种是岛栖禽鸟。

      在广袤的大洲上,不少动物也濒于灭绝。且看看俄罗斯虎的前景。这种野兽以往分布该国全境,如今只剩下在西伯利亚栖息的阿穆尔河亚种,数目已降至180至200只。据报中国华南虎也所余无几,尚存30至80只。伦敦《泰晤士报》报道,“不出十年”,中南半岛的老虎就会灭绝。盛产于印度的老虎约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二,它们也有灭种的危险。据当局估计,这种猛兽大概会在十年内消亡。

      犀牛和猎豹的数目不断下降。中国的大熊猫成群觅食,但每群不过是区区十只左右。威尔士的松貂差点儿绝种了;据《泰晤士报》所载,“在今后十至二十年内,”红松鼠“可能会在英格兰大陆和威尔士境内消亡”。在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国,蝙蝠处境岌岌可危,这种陆上哺乳动物快要灭绝。

      同样,世界的海洋生物也前景黯淡。《濒危物种地图集》把海龟列为“有最大灭绝危险”的海洋生物。两栖动物的情况看来好得多;但据《新科学家》杂志所载,过去25年来,“有绝种危险”的两栖动物多达89种。此外,世上还有百分之11左右的鸟类濒于灭绝。a

      像蝴蝶一类的小生物又怎么样?同样,这些生物也前景不妙。欧洲共有400种蝴蝶,当中有四分之一已陷入险境,有19种濒于灭绝。1993年,英国的大蛱蝶也步渡渡鸟的后尘,从此不复存在。

      世人日益关注濒危物种

      每年到底有多少物种灭绝呢?专家们众说纷纭。科学家虽然意见分歧,却一致认为许多物种都有灭绝的危险。生态学家斯图尔特·皮姆评论说:“[物种]消失得有多快的争议,基本上是一场涉及人类未来生死存亡的辩论。”他补充说:“在以往多个世纪,人类不断加快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远超出正常的程度。结果,我们的前景也就越来越可怜。”

      地球这个行星就好比一个家宅。在19世纪下半叶,有人从俄伊科斯(意思是“家宅”)这个希腊语词自创了“生态学”一词。为了保护濒危物种,有些人着手研究生态。这门科学主要研究生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19世纪,世人对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日渐提高;有关物种灭绝的报道无疑使事情倍受大众注意。由于这个缘故,美国开始设立国家公园和禁猎区,保护各种各样的鸟兽。据估计,环球各地目前有8000个国际认可的野生生物保护区。这些保护区,连同另外4万个可供生物栖息的场地,一共占用了地球差不多百分之10的陆地。

      关心生态的人士如今纷纷赞助所谓的绿色运动,他们要不是引起公众对濒危物种的注意,就是教育大众认识,各种生物怎样互相依存。1992年,各国元首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地球高峰会。自那时以来,各政府就有关问题的决策上,在在表明当局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已大大提高了。

      濒危物种这个问题不但席卷全球,而且日趋严重。原因到底是什么?关于预防物种灭绝,目前有任何措施是可取的吗?未来又会怎么样?这个问题跟你有什么关系?接续的文章自有分晓。

  • 物种濒于灭绝的原因
    警醒!1996年 | 8月8日
    • 物种濒于灭绝的原因

      物种逐一灭绝,原因各不相同。我们会考虑三大原因,其中两个是人类间接促成的,第三个却跟世人有直接关系。

      栖息地遭受破坏

      某一物种所以变得稀少,主要是因为栖息地大受破坏。《濒危物种地图集》指出,这是“最重大的威胁”,也是“最难防范的”。世界人口急剧上升,人类不得不越过界限,蚕食野生生物的家园。一个显著事例就是,环球各地的雨林纷纷被人砍掉。

      许多人觉得,人类竟然把这么宝贵的资源毁去,实在可悲。为了唤起大众的注意,他们作了以下的不祥预测:‘不出40年,雨林就会给人伐光。’事实上,在西方社会常用的药物当中,有差不多四分之一是从热带雨林的植物提炼出来的。在这个行星上,雨林所占的陆地估计只有百分之7,但蕴藏的陆生植物却占全球总数的百分之80。

      木材采运作业,加上农艺的种种变革,使西非丧失大量天然资源,雨林树木日渐减少。印度次大陆的树林被人滥伐,以致连天气也起了变化,某些地区的雨量减少了,其他地区却因为大雨倾盆而泛滥成灾。

      为了把土地改做耕种用途,世人把树木砍伐净尽,结果植物、牲畜、禽鸟、爬行动物、昆虫相继灭绝。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威尔逊估计,每年有百分之一的森林给砍掉;这样下去,盈千累万的物种终会消失。有些人担心,许多物种还没来得及确定科学名称,就已经灭绝了。

      另一个受威胁的栖息地就是环球各处的沼泽,这些沼地也前景不妙。发展商把沼泽排干,在土地上盖建房屋,而农民就把沼泽开辟成耕地。在过去100年内,欧洲有多达百分之90的干草原改变成农地。近20年来,英国的牧草地大幅减少,歌鸫的数目因此下降了百分之64。

      《时代》杂志把马达加斯加岛称为“地质学上的挪亚方舟”,岛上的野生生物虽然丰富多姿,却有灭绝的危险。既然人口不断上升,国家欠下的外债也日益增多,居民所承受的压力就越来越大;他们迫于无奈,只好把树林砍掉,在土地上种稻。近20年来,由于栖息地已失去大半,吃人面竹的狐猴只剩下约400只。

      人类彻底改革土地用途,整个地区的野生生物势必大受影响。且举出另一例子。1600年前,波利尼西亚人抵达夏威夷。他们的所作所为大大危害禽鸟的生命,结果有35种禽鸟灭绝了。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早期移民,从外地输入驯养的猫科动物,其中一些后来恢复野生习性。《新科学家》杂志指出,在澳大利亚的土生哺乳动物当中,目前有64种是这些野生猫科动物的捕食对象。它们跟由欧洲进口的赤狐一同攻击濒危物种的剩余分子。

      直接攻击

      狩猎并不是新兴玩意。圣经的创世记把宁录称为猎人,这个叛逆的猎者是在4000多年前生活的。虽然圣经并没有提到,宁录把某一物种消灭净尽,他却是个劣迹昭彰、叫人害怕的猎人。——创世记10:9。

      多个世纪以来,狩猎者已把希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狮子、努比亚的河马、北非的大象、英国的熊和海狸、东欧的野牛一一灭绝。“从1870年代到1880年代,单单在东非,狩猎者就捕杀了25万头大象。”英国广播公司的节目要览《广播时报》周刊报道,“有半个世纪,社会名流、富贵人家、达官显宦一直肆意射杀非洲的大象、犀牛、长颈鹿、大型猫科动物,或任何碰巧遇上的猎物;在非洲大陆上枪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现今看来令人发指的行为,在那个年代却是完全正当的。”

      再看看猛虎的处境。1980年代的统计纪录表明,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卓有成效。“不过,实际情况跟统计数字并不相符。”《1995不列颠年鉴》评论,“经过细密的查点后,原来当时在野的官员把统计数字夸大了。他们要不是纵容猎人非法偷捕猎物,就是旨在讨好上司,博取他们的欢心。……买卖老虎器官是一门兴旺的地下生意。由于供应日渐减少,售价不断上涨。”1995年,西伯利亚虎的市价据估计从9400美元至2万4000美元不等。西伯利亚虎身价不菲,原因不仅在于虎皮珍贵;事实上,它的骨头、眼睛、须、牙齿、内脏,以至生殖器官都是制造东方传统药物的珍贵材料。

      《时代》杂志指出,现今在黑市上出售象牙、犀牛角、虎皮,以及其他动物器官是一门亿万元的大生意,利润仅次于毒品走私。大型的哺乳动物并不是惟一的捕杀目标。1994年,传统中药耗用了2000万只海马,这个数字实在大得惊人。结果,在东南亚某些地区,海马的捕捉量据报连续两年都下降了百分之60。

      某种动物如果因为不断被捕杀而灭绝,要断定谁是罪魁一点都不困难。那么,收藏家又怎么样?在巴西的黑市上,濒于灭绝的金刚鹦鹉(金锥尾鹦哥)据报可卖得500美元。黑市商人如果把金刚鹦鹉卖到外国去,就可增添两倍半以上的利润。

      战乱频仍迫使人民逃亡国外,飘泊异乡的难民有增无已,再加上出生率急剧上升、污染日趋严重,濒危物种所受的威胁就更大了。连旅游业也危害这些物种的生命。为要一睹海豚的丰采,乘坐机动艇的游客纷至沓来。机动艇不但伤害海豚,在水下发出的噪音也影响到它们的回声定位机能,使它们灵敏的反应变得迟钝。

      人类肆意损害濒危物种,实在可悲。读过以上记载后,你可能会纳罕:“为了保存濒危物种,主张环境防护的人士到底做了些什么?他们取得怎样的进展?”

  • 保护还是灭绝
    警醒!1996年 | 8月8日
    • 保护还是灭绝

      保护自然资源,还是任由物种灭绝?这个问题不断引起激烈的争议。慈善组织纷纷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当局严加管制,立法保护自然资源,以防濒危物种一一灭绝。

      举例说,近年来,不同团体先后跟中国官员会面,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合力取缔捕捉亚洲黑熊的非法活动。捕熊者旨在取出动物的胆囊和胆汁,因为熊胆是东方传统药物常用的材料。

      国际援助

      某一物种只在一国受到保护,但在其他国家就被人滥捕滥杀;这样下去,受保护的物种最终也难免灭绝。所以,列国缔结条约证明是切合时宜的,它们签订了多项国际协定。1993年年尾,生物多样化公约,也就是里约热内卢条约,正式生效;紧接而来的还有保护欧洲蝙蝠的协定。除了现有的印度洋鲸类禁捕区之外,国际捕鲸委员会还把南极洋列为禁捕区,以保护大型鲸类和小须鲸。不过,最有效力的协定也许是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请见附框。

      关于生物彼此间的交互关系,人类要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哩。为求增加可供食用的鱼类品种,东非渔民把尖吻鲈引入维多利亚湖,但正如动物学家科林·图德奇所说,他们到头来却触发了“本世纪最严重的生态灾祸”。维多利亚湖共有300种土产鱼类,约有200种已经消亡。虽然近期证据表明,物种分布失调,是土壤受侵蚀所致,但跟维多利亚湖接邻的三国政府已成立一个组织,共同决定哪种鱼类可被引入湖里,以免土生鱼类有灭绝的危险。

      人为干预

      许多动物园都实行育种计划,替樊笼动物繁殖后代,据报成效卓著。“如果世界上所有动物园都着手替樊笼动物育种,而舆论又支持这个计划的话,大家就可以齐心合力,拯救濒危的脊椎动物了。在可见的将来,濒危的脊椎动物可能通通都要过樊笼生活,以便进行人工繁殖。”——《动物园内的剩余物种》。

      英国泽西小岛的动物园替稀有动物育种,指望它们日后能够重返野外。1975年,加勒比的原产地只剩下100只圣卢西亚岛鹦鹉,其中七只后来被送往泽西岛。到1989年,通过人工繁殖,泽西岛的动物园已替这种鹦鹉增殖14只,还把其中几只送回圣卢西亚岛。到了今天,据报圣卢西亚岛鹦鹉已有300多只,为原产地平添不少生趣。

      照样,在别处实行的育种计划也成绩斐然。《全国地理杂志》报道,北美洲剩下的17只红狼非常适应樊笼生活,而且繁殖得很好,如今已有60多只返回野外。

      取得重大成功?

      濒危物种并不一定有灭绝的威胁。根据《濒危物种——大象》一书所载,在1979至1989年间,非洲大象的数目从130万头降至60万9000头。非法捕猎象牙是促成大象减少的部分原因。舆论不断向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当局取缔象牙贸易。不过,禁制象牙买卖却引起强烈反响。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津巴布韦和南非两地,由于保护自然资源的政策异常奏效,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变得有大象过剩之患。《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津巴布韦要把5000头大象迁离万盖国家公园。压力团体建议,把这批大象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国家公园的管理人员打算把过剩的大象出售,并提议西方机构,与其反对把多余的、病弱的大象除掉,倒不如“提供经济援助,把大象安置到其他地方去”。

      前途未卜

      不过,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许多人担心,重返野外的物种会陷入困境。西伯利亚虎非常适应樊笼生活,如果要恢复野生状态,就要有260平方公里左右的树林作为栖息地,而且不受偷捕者侵扰才行。《星期日独立报》指出,“如果把动物园饲养的老虎直接放回天然栖息地,它在觅食方面就会十分困难了”。前景的确黯淡!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物种都有专业人员提供援助。难题变得复杂,也不是纯粹因为人手短缺的缘故。主张环境防护的人士无论付出多大努力,贪官污吏对有关问题还是漠不关心;此外,这些有心人也可能要面对战争甚或死亡的威胁。在这些不利的环境下,他们又怎会有成功的希望呢?那么,有方法解决濒危物种这个问题吗?这件事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 濒于灭绝的物种——事情怎样牵涉到你
    警醒!1996年 | 8月8日
    • 濒于灭绝的物种——事情怎样牵涉到你

      老虎、海龟、犀牛、蝴蝶——濒危物种的名单似乎没完没了!毫无疑问,你会同意人类必须承担大部分罪责。不过,这件事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管保护自然资源的用意有多崇高,既然世界经济不景,许多人担心连自己的福利也保障不了,指望他们去支持这些计划又是否说得过去呢?《时代》杂志评论,“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一带,千百万人要不是面对政治动乱、部落战争,就是饱受饥荒、流行病煎熬,要这些人民支持绿色运动又谈何容易呢。”其他地方也陷入同样的困境。

      要解决濒危物种的问题,就非从根本上着手改变不可。《濒危物种地图集》指出,改变的“规模非常庞大,只有政府机关才有人力物力推行”。该地图集接着提议:“政府要是经选举产生的话,每个选民就有责任确保,到公元2000年,只有关心环境保护的政治家才可当选。”

      这样的展望切合实际吗?根据历史证据来判断,我们不得不作出以下结论:“这人管辖那人,令人受害”;不但这样,连野生生物也大受伤害。(传道书8:9)事实上,主张环境防护的人士认为,地球的动植物群就是生态环境的指标,把自然环境的实况显明出来。这些生物群落一旦陷入险境,人类就同样自身难保。不过,地上一切生物也曾面对过灭种的威胁,在人类的历史上这绝不是第一次。

      最古老的历史书载有以下的记述:“看哪,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创世记6:17)可是,并不是人人都死去,其他生物也不是一一灭绝,因为上帝作了逃生安排。

      保全性命的方舟

      科学家认为,关于当前濒危的物种,最佳的解决方法就是保护这些物种的生境。饶有趣味的是,《新科学家》杂志不但报道科学家的意见,还提到主张环境防护的人士所用的“挪亚方舟隐喻”。在挪亚的日子,方舟是惟一的逃生工具,人和动物只要进入其中,就可以活着渡过这场洪水灾劫。

      上帝指示挪亚怎样设计方舟。洪水降下的时候,这个庞大的木箱会在水面上漂浮。这艘方舟不但保护了挪亚和他的妻子、三个儿子和媳妇,使他们存活,还把一对一对不同的动物,不管野生还是驯养的,都保存下来。事实上,“凡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都包括在内。(创世记7:15)现存的生物种类繁多,这正好表明,方舟起了多大的保护作用。

      但请留意,挪亚一家得以逃出生天,绝不是单靠人为努力。挪亚和他的家人必须服从上帝,因为惟独上帝才有能力保全他们的性命。在洪水以前的世界,争竞、暴力、贪婪之风极盛,把这些恶事一一铲除的就是上帝。——彼得后书3:5,6。

      新世界的动物

      耶和华上帝提出应许,人要是服从他的律法,即使性情恍似捕食猛兽,既凶狠又贪婪,也可以改变过来,像温驯动物那么谦卑、和善。(以赛亚书11:6-9;65:25)时至今日,已有充分证据表明,上帝的律法确能帮助人改弦易辙。你只要出席在邻近的耶和华见证人聚会所举行的聚会,就可以亲自察看实情。耶和华既有能力使人改过自新,他就更有能力把动物现有的特性改变过来,使动物界和睦共处,无拘无束地生活了,对吗?他实际应许说:“我必和田野的走兽,空中的飞鸟,地上的爬虫立约……使[它]们安然居住。”——何西阿书2:18,《新译》。

      使徒彼得指出,“不敬神的人受审判遭毁灭的日子”终会来到。(彼得后书3:7)所以,上帝必定会控制局势,只把不敬神的世人铲除。上帝会“败坏那些败坏大地的人”。——启示录11:18。

      试想想,环球各地的生物都不再受威胁,在这样的世界里生活简直其乐融融。到时四周都会布满野生生物,我们可以从中学习的地方多的是!不错,老虎、狮子、大象都会自由出没,不受干扰。海洋生物、爬行动物、昆虫,以及各种各样的禽鸟,包括金刚鹦鹉在内,都会生衍繁多——这一切都会繁殖均匀,使生态保持平衡。在弥赛亚的王国治下,顺服的人类会臻至身心完美,届时生态系统既完好又平衡。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