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经的第8本书——路得记“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故事始于以色列国遭遇饥荒的时候。伯利恒的以利米勒带着妻子拿俄米和两个儿子玛伦及基连,过了约旦河来到摩押地寄居。两个儿子在当地娶了摩押女子俄珥巴及路得为妻。后来这个家庭遭逢不测,先是父亲去世,然后两个儿子也相继死去。结果只剩下了三个无儿无女的寡妇,以致以利米勒后继无人。拿俄米听闻耶和华再次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遂决定返回故土犹大。她的媳妇与她一同起行。拿俄米请她们返回摩押的娘家,并祈愿耶和华恩待她们,使她们在本族中找到新的夫家。结果,俄珥巴“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但路得却诚心诚意,坚决归附耶和华的崇拜,因此她决意追随拿俄米。圣经以优美的言辞表达她的决心:“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你在哪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1:15-17)但无依无靠的寡妇拿俄米——她名字的意思是“我的喜悦”——则表示自己应改名为玛拉,意思是“苦”。
5.路得表现什么美好的品德?波阿斯如何鼓励路得?
5 路得在波阿斯的田里拾遗穗(2:1-23)。到了伯利恒,路得征得拿俄米同意在收割的季节拾大麦的遗穗。田主是年老的犹太人波阿斯,是路得的公公以利米勒的近亲。波阿斯留意到路得。虽然路得凭着上帝的律法有权在田里拾遗穗,但她仍谦恭地请求允准在田里拾麦穗。(利19:9,10)波阿斯欣然答允,并吩咐她只管跟着他的青年女仆惟独在他的田间拾遗穗。他表示曾听闻路得对拿俄米的忠贞行径,于是鼓励她说:“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赏赐你。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翅膀下,愿你满得他的赏赐。”(得2:12)当晚路得与拿俄米一同分享自己劳力的成果,并且说出由于波阿斯的善心才能有如此丰富的收获。拿俄米看出这是耶和华的帮助,便说:“愿那人蒙耶和华赐福,因为他不断的恩待活人死人。……那是我们本族的人,是一个至近的亲属。”(2:20)不错,波阿斯是个至近的亲属,他可以合法地奉已故的以利米勒之名替拿俄米生子继后。路得继续在波阿斯的田里拾取遗穗,直到收完了大麦和小麦为止。
6.路得如何请求波阿斯以近亲的身分履行购赎的婚姻?他的反应如何?
6 波阿斯以购赎者的身分娶了路得(3:1-4:22)。拿俄米已太年老而无法生养后代,于是吩咐路得代她履行亲属购赎婚姻的本分。根据以往的惯例,在这个重要的时节田主会亲自在傍晚走到场上监督工人簸大麦,并趁机乘乘晚凉。波阿斯会在打麦场上睡觉,路得可以在该处找到他。路得悄悄的来到,掀开他脚上的被,躺卧在那里。他在夜半惊醒起来,路得说明自己的身分,求波阿斯用衣襟遮盖她。当时妇女若声明自己有权与叔伯婚配,习俗的做法就是这样。a波阿斯说:“女儿啊,愿你蒙耶和华赐福,”并称赞她没有随从情欲或贪婪而跟从年轻男子。路得绝没有怀着不良的动机行事,反之她是个“贤德的女子”。(3:10,11)然而,波阿斯指出还有一个血统更近的亲属,他会在翌晨跟这人商量此事。路得于是在他脚下躺到天快亮为止。然后波阿斯送了一些大麦给她,她便回家把事情详细告诉急欲知道详情的拿俄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