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警醒!1994年 | 10月22日
-
-
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
“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没有人会相信你的话。”
“你若说出来,你的父母定会把你恨透。他们准会认为是你惹的祸。”
“难道你不再想跟我做好朋友吗?”
“你不会想看见我坐牢的,是吗?”
“要是你说出来,你的父母便没命。”
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人除了利用稚子来满足自己的变态性欲,夺去他们的安宁和童真之外,还对受害者别有所求——就是要他们噤口不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采用的伎俩包括利用羞耻之心、要保守秘密,或干脆出言恐吓等。这样,孩子便连抵御侵犯的最佳武器——即向成年人告发罪行和寻求他们协助的意欲——也被夺去了。
可悲的是,成年人的社会其实往往不自觉地与侵犯儿童的人携手合作。怎会如此呢?这是因为他们拒绝对危机提高警觉,采取秘而不宣的态度,宁愿相信老生常谈的谬论。这样,无知、误解与缄默遂成了侵犯儿童的人,而非受害者,的避难所。
例如,加拿大天主教主教会议最近作出承认,天主教教士之所以能有恃无恐地在数十年间对儿童进行持续的性侵犯,正是倚恃着这项“保持缄默的密约”。《时代》杂志报道乱伦的狂潮如何席卷全球时,也不约而同地将这项“保持缄默的密约”,称为“悲剧不断在家庭中重演”的因素之一。
然而,《时代》杂志却同时指出,这项密约现在终于被粉碎了。何以故呢?一言以蔽之,就是透过教育。《亚洲周刊》(英文版)评论说:“专家一致认为对付侵犯儿童问题的最佳方法便是提高公众的意识。”父母们必须看出威胁有多实在,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子女。千万不要被一些误解蒙在鼓里,以致侵犯者反倒受到包庇,儿童却没有受到保护。——请参阅附框。
教育你的子女!
睿智的所罗门王劝戒儿子说,知识、智慧和思想能力能够保护他,“救[他]脱离恶道,脱离说乖谬话的人”。(箴言2:10-12)这岂不正是孩童所需具备的东西吗?联邦调查局出版的《虐儿色情犯——一项行为分析》小册在“典型受害人”的标题下写道:“对大部分孩童来说,性是个不宜宣之于口的话题,他们所得的正确知识十分有限,从父母口中得知的更少之又少。”因此,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典型的受害人”,要给予他们适当的性教育。a例如,孩童不应在达到青春期之际,仍对身体在这段期间的种种变化懵然不知。无知会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羞耻——以及容易受骗。
一位女子童年时曾遭性侵犯,我们暂且称她做珍妮。多年后,她的两个孩子也遭遇同一命运。她忆述道:“由于所受的教养,我们对性问题从来绝口不题。长大后,这类话题令我感到局促不安。性问题仿佛是件可耻的事。当我身为人母时,情形也没有多大改变。对别的孩子谈性问题倒不困难,但我却无法跟自己的孩子谈论。我认为这种情况极不妥善,因为孩子若缺乏正确知识,便很容易受骗。”
装备儿女防御受侵犯应从孩提时期开始。当你教导孩子认识身体各部分,如阴道、乳房、肛门、阴茎等时,要让他们知道这些器官相当重要而且特别,可是它们也十分属私人的。“不要让别人触摸你的私处——包括爸爸妈妈在内——除非爸妈在场或者先行取得他们同意,否则医生也不能随便触碰你的私处。”b这些话最好由父母双方,或者个别的成年监护人提出。
舒赖尔·基艾沙在《安全儿童》一书中指出,虽然孩童本可以对来犯者不予理睬、大声呼救或逃离现场,正如许多孩童在事后解释,他们没有这样行是不想显得无礼。因此,孩子们需要知道有些成年人也会做坏事。若有任何人吩咐他做不对的事时,即使小孩子也无需惟命是从。在这种情况下,小孩子也绝对有权说‘不’,即如以往但以理和他的同伴拒绝吃不洁食物时,要向一些年长的巴比伦人说‘不’一般。——但以理书1:4,8;3:16-18。
一种备受推荐的教育方法是玩“假如……你会怎样?”的游戏。举个例说,你可以问:“假如老师吩咐你打同学,你会怎样做?”又或者:“假如(妈妈、爸爸或警察)要你从一座大厦跳下去又如何?”即使孩子的答案并不恰当或甚至错误,也不要严词责斥。这个游戏是无须采用惊吓手法的;事实上,专家们认为这个游戏应以温和,仁慈而轻松的方式进行。
接着便是要教导孩子抗拒一些不当或令他们感到不自在的举动。例如你可以问道:“假如妈妈或爸爸的朋友亲吻你的方式有点奇怪,c你会怎样做?”最好是鼓励孩子实际示范一下他会怎样应付,跟他玩玩“让我们来假扮一下”的游戏。
类似地,儿童可以学会识破侵犯者的其他策略。例如,你可以问:“假如有人对你说:‘你知道吗,你是我最疼爱的小孩子。你岂不想跟我做个朋友吗?’那你会怎样做?”一旦孩子懂得怎样应付某个诡计,你便跟他讨论其他的巧言。你也许可以问:“若有人对你说:‘你不会伤害我感情的,是吗?’那你会怎样说?”向孩子示范如何以言词和坚定清晰的身体语言加以抗拒。要记住,侵犯者通常会先以花言巧语来试探一下孩子的反应才下手。因此,孩子们必须受到教导坚拒来犯者,并高声喊道:“我要告发你。”
训练要彻底
这种训练不能靠一两次的交谈便完成。孩童需要受到不断的提醒。运用你的判断力来衡量究竟训练应该率直明确至什么程度。无论如何,训练必须要彻底。
为防侵犯者先行建议跟孩子来一个秘密协定,孩子必须知道没有人有权要求他们对父母隐瞒任何事情。要确保他们明白,即使他们答应过保守秘密,向父母说出实情总是对的。(请参阅民数记30:12,16。)假如侵犯者获悉孩子违反了某些家规,他们可能会以之作为要胁说:“你若保守秘密,我便不会告发你。”因此,孩子需要知道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说出实情,也不会受父母责怪。把恶行告发不会对他们不利。
孩童也当受到训练不怕威吓。有些无耻之徒特意在孩子面前宰杀小动物,声言会照样对待他们的父母。有些人则恐吓要伤害他们幼小的弟妹。所以,要教导孩子们无论威吓有多可怕,也必须向父母吐露实情。
在这方面,圣经是一项教导良助。圣经以生动方式强调耶和华无比的大能,从而使侵犯者的威吓相形见绌。孩子需要知道无论坏人作出什么恫吓,耶和华也有能力帮助他的百姓。(但以理书3:8-30)即使恶人在耶和华所爱的人身上造成伤害,他也能够把伤害除去,并使恶劣的情势扭转过来。(约伯记1,2章;42:10-17;以赛亚书65:17)要让他们确知:耶和华鉴察万事万物,包括恶人和尽力抵抗他们的义人在内。——请参阅希伯来书4:13。
像蛇一般谨慎
以一般而言,使用武力对付儿童的恋童癖者仅属少数。他们较喜欢先跟孩子交朋友。因此,耶稣吩咐人要‘像蛇一般谨慎’的忠告的确十分适切。(马太福音10:16)仁爱的父母若密切留意子女的情况,便能为孩子免受侵犯作好最佳的防御措施。有些罪犯喜欢向一些单独的孩童下手,先是与他们攀谈,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你喜欢摩托车吗?”“来,看看我车厢里的小狗儿。”)不错,你当然无法时刻留在孩子身边。事实上,儿童护理专家均认为孩子应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可是,明智的父母却不会过早给予孩子太大的活动自由。
要确保你熟识所有与孩子有亲密往来的成年人。要审慎考虑将孩子交托给谁看管。如果某保姆令孩子感到不自在,便应该格外留神。类似地,若有青年人对小孩子表现异常的兴趣,而且没有年纪相近的友伴的话,更应加倍小心。至于选择日间托儿服务,则应仔细查察各项设施。要参观托儿所的里外,与职员会面,细心观察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探知托儿所是否容许你未经预约便前来探望孩子;这项要求若不予允准,你便应当选择另一间托儿所。——请参阅《儆醒!》1988年6月8日刊第3-11页。
然而,可悲的事实是,即使最小心谨慎的父母有时也未必能够完全控制子女的遭遇。——传道书9:11。
尽管如此,父母双方若能通力合作,则至少有一件事是他们可以控制的:就是家中的情况。既然大部份儿童均在家中遭遇性侵犯,下一篇文章将会集中讨论这个问题。
[脚注]
a 请参阅《儆醒!》1993年12月8日刊第3-11页,以及1992年7月8日刊(英文版)第30页。
b 固然,父母为幼儿沐浴更衣时必然要清洁他们的私处。然而,父母应尽早教导孩子自行沐浴;一些儿童护理专家建议,若是可能,孩童应在三岁时便学会洗洁自己的私处。
c 有些专家的忠告是,父母们若迫儿女亲吻或拥抱所有提出这些要求的人,这类训练的效力便大受削弱。所以,一些父母会预先教导子女,别人提出的要求若违背他们的意愿,他们大可加以婉拒或用其他方式替代。
[第7页的附栏]
他高声呼救
“向耶和华求助使少年免遭性侵犯”,1993年5月5日美国《亚利桑那共和报》以上述标题作为头条新闻。涉嫌的色狼以枪指吓13岁少年,将其掳走,强行带返自己的住所。不料少年大声呼喊:“耶和华,救救我!”歹徒大感错愕之余,竟让少年离去。歹徒事后遭警方逮捕。
在这种环境下,求告耶和华的名固然是适当不过的事。可是,这却并非意味到在这个难以应付的“末期”中,上帝的百姓总会幸免于难。(提摩太后书3:1-5,13)因此,基督徒父母必须训练子女小心提防一切的陌生人,包括一些看来持有权柄的人在内。
[第8页的图片]
要教导孩子运用说话和清晰明确的身体语言来抗拒别人的不轨企图
-
-
在家中防患于未然警醒!1994年 | 10月22日
-
-
在家中防患于未然
莫妮克初次遭他淫辱时只有九岁。起初他只是偷窥她更衣;后来更在半夜潜进她的房间,抚摸她的私处。她若加以反抗,他便勃然大怒。有一次,他甚至用锤袭击她,把她推下一段楼梯。“没有人相信我的话,”莫妮克忆述——连她的母亲也不肯相信。这个色狼不是别人,正是莫妮克的继父。
对儿童构成最大威胁的往往不是某个身披大衣,行踪诡秘的人,也不是埋伏树丛的独行汉,而是家里的人。绝大多数淫虐儿童的个案均在家中发生。因此,你可以怎样行,使你的家不致成为罪恶的温床呢?
历史家桑德·J·布赖内尔博士在《无辜者任宰割》一书中探讨五个文明古国——埃及,中国,希腊,罗马和以色列——当中的虐儿问题。他所得的结论是,虽然虐儿问题也存在于以色列国中,与其他四个古国相较下,则只属罕有。何以故呢?与邻国有别之处是,以色列人受到教导要尊重妇女和孩童——这种文明的观念是以圣经为依归的。只要以色列人在家庭生活上把上帝的律法实践出来,虐儿问题便根本不会存在。今天,各家庭比任何时代更急需这些清洁高尚、切合实际的道德标准。
道德律则
圣经的律则对你的家庭操有任何影响吗?例如,利未记18:6说:‘你们不可露骨肉之亲的下体,亲近他们,我是耶和华。’类似地,今日基督徒会众也谨守十分严格的规定,禁止一切形式的性侵犯行为。任何侵犯儿童的人均可能被开除及被赶出会众。a——哥林多前书6:9,10。
家庭各分子应该十分清楚这些诫命,并且整家人不时要一起加以重温。申命记6:6,7敦促我们说:“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不能仅凭偶然给一两次的训话,便期望可以把这些诫命灌输到儿女的心里。反之,这样行牵涉到经常的沟通。父母双方应该不时重申上帝对乱伦所下的禁令,并解释这些律法背后那基于爱心的理由。
你也许可以举出大卫的儿女,即她玛和暗嫩的事例,帮助孩子看出在性问题上,某些界线是不能逾越的——包括近亲在内。——创世记9:20-29;撒母耳记下13:10-16。
对这些原则的尊重甚至可以透过实际的起居习惯反映出来。一个东方国家所作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乱伦个案均发生于习惯人人同睡一床的家庭里,很多时,这种习惯甚至未必与经济状况有任何关系。因此,随着儿女逐渐长大,只要是可行的话,明智之举是避免让孩子们同睡一室。即使居住环境十分狭窄,在分配睡床方面,父母仍需运用良好的判断力。
圣经禁止人醉酒,因酒能使人乱性。(箴言23:29-33)根据一项调查,百分之60至70的乱伦受害者均表示,他们的父母在事发前曾饮用酒精。
仁爱的家主
研究人员发现侵犯儿童的事最常见于丈夫专横武断的家庭中。从圣经的观点看来,认为女子仅是为了满足男子需要而生存的流行谬见是绝无立足之地的。有些男子甚至借用这种与基督教原则大相径庭的见解作为借口,认为他们有权从女儿身上取得妻子未能满足他的东西。面对着这种压迫,许多妻子遂变成感情失调。有些人甚至因此丧失了保护子女的天性。(请参阅传道书7:7。)另一方面,一项调查发现,父亲若是个工作狂,以至极少驻足家中的话,发生于母子之间的乱伦行为便会趁机滋长。
你的家又如何?作为一家之主,你有认真履行作为家主的责任吗?抑或你总是把责任推卸给妻子?(哥林多前书11:3)你正以仁慈和尊重的方式对待妻子吗?(以弗所书5:25;彼得前书3:7)你有考虑她的观点吗?(创世记21:12;箴言31:26,28)你的儿女又如何?你把他们视作宝贵的资产吗?(诗篇127:3)抑或你视之为负累,是一些可让你任意摆布的东西吗?(请参阅哥林多后书12:14。)对于家庭成员所担任的角色,你若能摒弃种种饱受歪曲,不符圣经的看法的话,你的家便会安全得多。
感情上的安歇之所
一位我们暂且称为桑迪的女子这样评论道:“我的家简直是个危机四伏的罪恶渊薮。我的家人不跟外人往来,人人都我行我素。”与外界隔离,气氛肃穆,以及过度神秘——这些既不健全,且不符圣经的行为态度可谓是虐儿家庭的标志。(请参阅撒母耳记下12:12;箴言18:1;腓立比书4:5。)要在家里营造一种令孩子感到安全的温暖气氛。家理应是个人人获得造就,彼此能够倾心吐意,开诚布公的地方。
此外,孩童也亟需感受到别人对他们的爱护——如拥抱、爱抚、牵手、嬉戏等。不要对性侵犯的威胁过度敏感,以致不敢向孩子表达爱意。要透过自然流露的温情和适当的称赞,让他们知道自己深受父母所珍视。桑迪忆述道:“我母亲认为孩子无论如何也不应受到嘉奖,因为称赞会使人自大。”桑迪默默忍受性侵犯达十多年之久。孩子若不能确知自己是否受人所珍爱和重视的话,他们便较易受侵犯者的赞赏或“爱慕”所骗倒,并且会恐惧失去他的喜悦。
一个曾于40年间非礼过数以百计男童的恋童癖者承认,那些在感情上渴求友伴的男孩子“最容易”上当。千万不要让孩子的这种需要得不到适当的满足。
终止虐儿循环
约伯在严峻的考验下曾说:“我厌烦我的性命,必由着自己述说我的哀情;因心里苦恼,我要说话。”(约伯记10:1)与此类似地,许多为人父母者意识到若要帮助儿女,他们必须先帮助自己。《哈佛精神健康通讯》最近指出:“虐儿的循环之所以永无休止,看来与社会强烈反对男子把心中的痛苦宣之于口有密切关系。”男子若从没有机会把遭侵犯的痛苦滋味诉说出来,他们便较易成为虐儿者。《安全的孩童》一书报道大多数虐儿者均是那些曾在童年遭性侵犯,但却得不到帮助踏上复原之路的人。狎玩其他儿童遂成了他们把内心的痛苦和愤懑发泄出来的方法。b——请也参看约伯记7:11;32:20。
此外,为人母者若未能学会应付往日遭受性侵犯的经历,她的孩子遭淫虐的机会便可能相应增加。例如,研究人员报道在少女时期曾遭性侵犯的女性时常会跟虐儿者结婚。再者,一个母亲若无法面对自己的过去,便通常较难跟儿女讨论这类问题。假如儿女真的遭受侵害,她们也较难察觉得到,甚至不愿采取积极行动。然而,要为此付出高昂代价的却是可怜的孩子。
这样,性侵犯的遭遇遂成了一出不断上演的悲剧。固然,那些情愿不提痛苦往事,但却仍然活得惬意的人十分值得赞许。可是,许多人却因为绝口不提往事,痛苦越发刻骨铭心。因此,他们必须采取决断的行动以求弥补所受的创伤——若有需要,他们可以求助于专业辅导,这样行目的不是要沉溺于自怜中,而是要切断这个害人不浅的恶性循环,使他们的家庭不致受其破坏。——可参阅《儆醒!》1993年6月8日刊第28-31页及1993年7月8日刊第18-22页。
虐儿问题不复存在
上述的资料若能加以适当的应用,便会大大有助于减低儿童在家中受淫虐的机会。然而,要记得,作恶的人总是在暗中行事的,他们利用别人对他们的信任,在一些天真无邪的小孩子身上施以成年人的伎俩。因此,无可避免的是,有些无耻之徒可能会逍遥法外。
可是,我们大可放心,上帝对于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约伯记34:22)除非他们幡然悔悟,否则上帝绝不会忘记他们的恶行。当他指定的时间一旦来到,这些恶人便会原形毕露。(请参阅马太福音10:26。)届时他必定会伸张公义。耶和华上帝应许,会有这么一个日子,就是一切奸诈的人均会‘从地上拔出’,惟有爱戴上帝和邻人的温和、谦卑之辈才能在世上存留。(箴言2:22;诗篇37:10,11,29;彼得后书2:9-12)借着耶稣基督的赎价,我们多么欣幸拥有新世界的奇妙希望。(提摩太前书2:6)届时,也只有等到那个时候,侵犯儿童的问题才会永远终止。
至于目前,父母们应该尽力保护自己的子女。他们是多么的宝贵!大部分父母都会不惜冒性命危险,以求保护幼小的儿女。(可比较约翰福音15:13。)我们若在这方面失职,后果便可能不堪设想了。我们若能克尽亲职,孩子们便得到一份最宝贵的礼物——一个天真纯洁、无忧无虑的童年。他们的感觉会好像诗篇执笔者一样,他写道:“我要论到耶和华说:他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上帝,是我所倚靠的。”——诗篇91:2。
[脚注]
a 对儿童进行性侵犯是指人利用儿童满足自己的性欲。这种行为时常牵涉到圣经称之为淫乱(波尼亚)的败行。其中可能包括抚弄性器官、性交、口交等。此外侵犯儿童也包括圣经所谴责的‘放荡行为’在内:如抚弄乳房、淫亵的挑逗、给儿童观看色情刊物、窥淫癖,以及暴露狂等。——加拉太书5:19-21;可参阅《守望台》1983年9月15日刊第29页脚注。
b 虽然大多数虐儿者曾遭人侵犯,这绝非意味到这种际遇必然使人成为色情犯。事实上,在被虐儿童当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后来成为侵犯儿童的罪犯。
[第11页的附栏]
一位惨遭乱伦蹂躏多年的人哀叹道:“这种兽行把儿童残害无遗,破坏他们对别人的信任,剥夺他们应分享有的童真。因此,这正是何以儿童必须受到保护。现在我不得不重新建造我整个人生。为什么要让更多孩子受这种折磨呢?”
不错,为什么?
[第11页的附栏]
听听孩子的心中话!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近就30个恋童癖者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结果令人感到不寒而栗。这30个人合计曾对2099个孩童进行性侵犯。他们当中有整整超过半数的人更是被委以重任的——如教师,教士,行政人员及幼儿护理人员等。其中之一是个50岁的牙医,在26年间,遭他淫虐的儿童差不多有500个。
可是,正如多伦多的《环球邮报》指出:“在百分之80的个案中,社区里总有某些阶层(包括犯事者的朋友同事、受害者的家人、其他儿童,甚至受害者本身)对虐儿问题不是加以否认,便是淡然置之。”无怪乎,“是项报告认为否认与不信正是何以侵犯儿童的罪行日益猖獗的原因”。
事实上,有些受害者确曾告发侵犯他们的人。可是,“幼儿的家长们大多不愿相信孩子的话,”《环球邮报》引述是项研究时报道。类似地,最近德国一位官员引述另一项报告,显示受侵犯孩童有时要对成年人说上七遍才能使父母相信他们的话。
[第12页的附栏]
“现在便寻求帮助”
“假如你正跟稚童乱搅性关系,你大概会自辩说:‘她喜欢这个玩意,’或者,‘是他首先提出的,’又或者,‘我只是在传授性知识罢了。’若然,你只是自欺欺人而已。真正的男子汉是不会跟孩童发生性关系的。假如你对孩子还残留半点爱心的话,就应该马上停止这种败行。要现在便寻求帮助。”——有关方面提议所作的公众通告,引自《沉默的印证》一书。
[第13页的图片]
孩子亟需得到别人温暖、仁爱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