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心的家庭促进斯里兰卡的增长
斯里兰卡在1972年以前称为锡兰。这个风光如画的岛国有满岸棕榈树的沙滩、雄伟壮丽的山脉,也有细小荒芜的沙漠。巍然耸立在高地上的亚当峰高2243米,被该国四大主流宗教尊为圣山。a在亚当峰附近是沃尔德峰。沃尔德峰陡峭无比的悬崖猝然下陷1500多米,成为斯里兰卡数一数二的旅游胜地。
斯里兰卡有人口1800万,岛上居民的背景多姿多采。早在公元前第五世纪,印欧语系族人的后裔开始从印度北部迁到这个岛上定居。他们后来称为僧伽罗人,占现今斯里兰卡人口的四分之三。从公元起头到12世纪,大批泰米尔人纷纷从印度南部涌入,今天他们多半聚居在岛的北面和东面。在殖民地时期,斯里兰卡曾先后成为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殖民地。时至今日,这些国家在当地留下的深远影响仍昭然可见。此外,阿拉伯半岛和马来半岛有些以航海为业的商人来到这里,其后也定居下来,跟当地的人和睦共处。岛上的居民还有欧洲人、帕西人、中国人和其他国籍的人。
斯里兰卡人除了族裔繁多之外,他们的语言和宗教背景也各有不同。当地主要的语言是僧伽罗语、泰米尔语和英语。不少斯里兰卡人通晓两三种语言。居民信奉哪个宗教主要受其种族背景所影响。在斯里兰卡,大部分的僧伽罗人都信奉佛教,泰米尔人多数是印度教徒。阿拉伯人和马来人通常笃信伊斯兰教,有欧洲人血统的家庭一般都隶属基督教国各教会——天主教和基督新教。
面对挑战
鉴于斯里兰卡人的族裔、宗教多种多样,当地的耶和华见证人面对一项巨大的挑战。他们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把耶稣这项吩咐付诸实行:“这王国的好消息要传遍有人居住的大地,对万民作一个见证。”(马太福音24:14,《新世》)在从事传道工作的短短几小时内,当地的好消息传道员不但要说好几种语言,还要跟佛教徒、印度教徒、基督教国各教会的信徒,以至无神论者等各式各样的人攀谈。
为了使传道工作更有成效,传道员必需带备泰米尔文、僧伽罗文和英文的《守望台》、《儆醒!》,以及其他圣经辅助刊物。有些能力许可的传道员甚至带备这几种文字的圣经译本。最近,社方发行了两本册子和一份单张,分别是《上帝真的关心我们吗?》、《我们的难题——谁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个世界会继续存留吗?》。当地的传道员很高兴见到这些刊物同时以泰米尔文、僧伽罗文、英文发行。这项安排无疑使他们在传道工作上有更多新的工具可用。
1912年,万国圣经研究会的社长查尔斯·泰兹·罗素到锡兰作简短的探访。从那时开始,锡兰的见证人就不遗余力地默默耕耘。不过,当地的传道活动却要到1947年才见明显的增长。那年,守望台基列圣经学校的毕业生奉派来到这里。自此之后,斯里兰卡的传道员就有很好的成绩了。1994年,当地有1866个王国传道员,平均每月主持2551个家庭圣经研究。受难纪念的出席人数有6930人,差不多是当地传道员的四倍。多么丰盛的祝福!
跟其他地区比较起来,斯里兰卡的增长似乎稍为缓慢。其中一个原因看来与当地人的家庭关系特别紧密有关。但是,事情也有积极的一面。罗马军官哥尼流采取坚定立场拥护真理之后,他的家人也步其后尘。(使徒行传10:1,2,24,44)使徒行传也提到其他关系紧密的基督徒家庭,包括吕底亚、基利司布,以及看守保罗和西拉的禁卒一家。——使徒行传16:14,15,32-34;18:8。
当然,关系紧密的基督徒家庭如果兼备良好的组织和忠贞不二的特质,就更锦上添花了。雷·马修斯从事海外传道工作多年,他时常沉思以赛亚书60:22的话,他说:“看来耶和华现在不但运用个别的人,同时也借助家庭,在适当的时候速成他的工作。”
家庭组织良好,为主带来赞美
今天,斯里兰卡的确有不少忠心而组织良好的家庭。例如,住在首都科伦坡科塔凯娜区的辛纳巴一家就是个好例子。尽管一家之主马里安在不久前去世,他的妻子安纳玛和大部分的儿女仍然忠贞不二地事奉耶和华。安纳玛总共有15个子女,其中有12个是上帝的敬拜者,他们的年龄由13岁到33岁不等。在撰写本文的时候,安纳玛有八个儿女受了浸,三个是正规先驱,投身全时服务。另外三个经常报名做辅助先驱,四个较年幼的孩子是未受浸的传道员。还有的是,安纳玛有四个年幼的孙儿正研读圣经,并经常参加耶和华见证人科伦坡北会众的聚会。
安纳玛在1978年首次听见王国的好消息,当时她接受了一本《守望台》杂志。后来,她开始跟见证人研读圣经,讨论过整本《导至永生的真理》书之后,就决定把自己的一生呈献给耶和华上帝。她受了浸,成为了全家最先事奉耶和华的人,为家人立下榜样。
像军官哥尼流一样,安纳玛把家庭组织得很好,她回忆说:“我们为基督徒的聚会和大会预先作出计划——上学只是其次。穿什么去大会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但是,凭着耶和华的祝福,我们每次总是有能力做些新衣出席大会。家里人人都穿得整齐大方、称身合意,而且个个都满面笑容。”
安纳玛的儿女一提起以往家里的组织安排,就津津乐道。为了让整家人能够出席基督徒的聚会,年纪比较大的儿女通常要负起较大的责任。例如,曼加拉负责洗衣服,温尼弗雷达就负责把衣服熨好,同时给年幼的弟妹穿衣服。温尼弗雷达说:“人人出发时都打扮得整整齐齐。”
在属灵的供应方面,安纳玛的家庭也有良好的组织。女儿普什帕普默是一位正规先驱,她回忆说:“我们整家人天天都一起阅读圣经和讨论当日经文,这确是一件乐事。”安纳玛补充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圣经,《守望台》和其他圣经刊物。聚会的时候,我留心聆听他们的评论。有需要的话,我会在回家后向孩子提出适当的鼓励或纠正。晚上,我们整家人会在临睡前一起祷告。”
安纳玛尽力为家人提供优良的基督徒教育,在这方面年纪较大的孩子无疑给她很大的帮助。他们的时间表排得很密,但仍渴望与人分享好消息。他们跟邻人研读圣经,总共主持了57个家庭圣经研究。拉詹(安纳玛的女婿)评论说:“我们一家人主持了许多有进步的圣经研究。我妻普什帕普默还有幸协助一个学生进至献身受浸的地步。”
这个大家庭脱离罗马天主教会时,在科塔凯娜区引起了颇大的哄动。教士虽然很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要离开教会,却没有亲自探访他们,反而请教会的一些教友去查明究竟。他们展开了一连串的讨论,话题主要集中在三位一体的教义之上。安纳玛全心信赖耶和华,每次都运用圣经为自己的信仰辩护。她最喜欢用的经文是约翰福音17:3。
辛纳巴家庭的事例正好表明,良好的组织和努力不懈能够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在这些热心的家庭悉心培育下,新一代的王国传道员得以成长,加入赞美耶和华的行列。
反对使家庭团结起来从事纯真崇拜
在科伦坡的另一个区,离辛纳巴家庭不远处,有一个叫做纳亨皮亚的地方,住了拉特南一家。他们过去是罗马天主教徒。1982年,见证人在当地逐户探访,遇到巴勒德朗(拉特南长女法蒂玛的丈夫),见证人于是跟他们一家研读圣经。后来,巴勒德朗的三个孩子去见祖母伊格纳西玛尔,问她上帝叫什么名字。祖母听见孙儿说上帝叫做“耶和华”之后感到很有兴趣,也开始跟见证人研读圣经。接着伊格纳西玛尔的两个女儿,吉瓦卡拉和斯特拉,也加入研读,三人最后在1988年受浸。
与此同时,巴勒德朗夫妇跟玛莉克(法蒂玛的妹妹)和她的丈夫约加纳森分享真理。这对夫妇后来在1987年受了浸,他们的两个孩子也受到教导要爱耶和华。法蒂玛另一个妹妹普什帕也接受了真理,她在1990年受浸,把自己呈交给耶和华。普什帕的丈夫埃卡在东京一群英语会众服务,而普什帕就悉心照耶和华的教训养育儿子艾尔弗雷德。
就这样,拉特南一家十个子女,四个已采取行动拥护纯真崇拜。另外三个也在个人圣经研究方面有良好进步。十一个孙子孙女当中,孙女普德帕已受了浸,另外七个较年轻的就通过经常的家人研读逐步明白圣经。还有的是,这个家庭一共跟邻近感兴趣人士主持了24个家庭圣经研究。
以上各人要成为耶和华见证人其实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认识真理的初期,他们曾受到家人的反对。做父亲的穆图皮莱和做哥哥的大施压力,极力阻止家人前往王国聚会所参加聚会和公开传道。他们这样做或多或少出于担心家人的安全,正如穆图皮莱解释说:“我对‘圣者’深信不疑,所以我反对家人离开天主教会。”现在,他终于相信家人所崇拜的是真实的上帝,因为他看见这项改变为他们带来种种益处。
例如,有一次,一个信奉佛教的地主试图用符咒恐吓拉特南一家,好使他们离开自己的土地。他在晚上悄悄地把“施了咒”的酸果放在拉特南家的屋外四周。迷信的邻居看见符咒都大起恐慌,以为拉特南一家今回必大祸临头。伊格纳西玛尔首先发现屋外的符咒,她没有惊惶失措,只是跟儿女气定神闲地把果子拿走就是了,事后也没有什么不幸的事发生。他们勇敢的行动在邻里间作了一个美好的见证,也赢得他们深深的尊重。斯特拉因而跟邻居建立了两个圣经研究。这件事之后,伊格纳西玛尔的媳妇纳泽拉大受激励,同意接受一个圣经研究。
伊格纳西玛尔回顾自己的家庭所获得的种种福分,说:“看见家人的灵性有增无已,自己感到很满足,很快乐。现在反对比以前轻了,家人也更加团结;耶和华的的确确给我们很多祝福。”
这两个大家庭得到的祝福真的一点也不少。在斯里兰卡这个“耀眼之乡”,不管大家庭、小家庭、单亲家庭还是独身的基督徒,他们都齐心一意,努力加紧宣扬王国好消息。斯里兰卡的见证人跟普世的基督徒同工一样,热切期待地球转变成为乐园;届时,人人都可以见到像斯里兰卡一般优美迷人的海景山色。
[脚注]
a 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天主教会对峰顶的凹坑都流传着不同的传说。他们分别认为凹坑是亚当、佛陀、湿婆、“圣”多马的足印。
[第24,25页 的图片]
不少斯里兰卡人对见证人的传道和教人工作有良好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