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1信守婚誓
    警醒!2018年 | 第2期
    • 船锚使船在风暴中保持稳定

      如果婚姻是在大海中航行的一艘船,信守婚誓的决心就是船锚,能使婚姻在风暴中保持稳定

      写给夫妻

      1 信守婚誓

      这意味着什么?

      夫妻双方下定决心履行婚姻的诺言,就会永远忠于对方,这样两人也都能得到安全感。遇到难题时,他们会彼此信赖,坚信对方会不离不弃。

      有些夫妻只是凑合着过日子,碍于面子而没有离婚。但是,信守婚誓的夫妻会向对方表现爱心和尊重。

      圣经原则:“丈夫也不该离开妻子。”——哥林多前书7:11

      “如果你信守婚誓,就不会斤斤计较。你会早一点道歉,也会愿意原谅对方。你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让问题成为离婚的理由。”——迈卡

      为什么要信守婚誓?

      如果一个人没有下决心履行婚姻的诺言,当他与配偶发生矛盾时就可能会认定两个人根本不合适,还总会想着用离婚解决问题。

      “很多人在决定结婚时就有一种想法,认为万一过不下去还可以离婚。抱着这样的想法结婚的人,其实没想过要信守婚誓。”——琼

      你可以怎么做?

      问问自己

      跟配偶有矛盾时……

      • 我有没有后悔跟这个人结婚呢?

      • 我会不会想象自己跟另一个人生活的画面?

      • 我会不会说“你再这样,我就走了”,或者说“我要找一个懂我的人”?

      以上问题,只要你有一个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现在就有必要调整自己的想法。

      和你的配偶谈谈

      • 我们还像以前那样深爱对方吗?如果不是,原因是什么?

      •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促进彼此之间的信任?

      试试看

      • 找机会写张小卡片表达爱意,给对方一个惊喜。

      • 在工作的地方摆一张你们的合影,表明自己决心履行婚誓。

      • 出门在外或工作时,也不要忘了每天跟配偶联系。

      圣经原则:“上帝结合的,人就不可分开。”——马太福音19:6

  • 2互相配合
    警醒!2018年 | 第2期
    • 一对夫妻在驾驶舱里一起工作,丈夫是驾驶员,妻子是副驾驶员

      丈夫和妻子就像飞机上的正副驾驶员一样,需要有共同的飞行计划,互相配合

      写给夫妻

      2 互相配合

      这意味着什么?

      互相配合的夫妻就像飞机上的正副驾驶员一样,他们有共同的飞行计划。遇到问题时他们想到的不是“我”而是“我们”。

      圣经原则:“夫妻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一体了。”——马太福音19:6

      “你不能还像结婚前一样单独行动,两个人需要互相配合,婚姻才能成功。”——克里斯托弗

      为什么要互相配合?

      两个人互相配合就会齐心协力解决问题。在发生摩擦时,他们不会互相指责。这样能避免让小事情引发大矛盾。

      “婚姻需要彼此配合。要不然我和丈夫就只是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在做重大决定时,两个人的想法总是不一样。”——亚历山德拉

      你可以怎么做?

      问问自己

      • 我把自己赚来的钱看作是我一个人的,还是我和配偶两个人的?

      • 我是否对配偶有所保留,无法完全敞开心扉?

      • 配偶跟他的亲戚来往时,我是不是不太愿意陪他?

      和你的配偶谈谈

      • 目前我们在哪些方面配合得很好?

      • 我们在哪些方面还可以改进?

      •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怎么做?

      试试看

      • 不要把自己当作配偶的对手,而要想想你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步骤成为配偶的队友,联手击败生活的难题。

      • 不要总想证明自己有理,而要想想怎样让两个人都获益。

      “不要总计较谁对谁错,重要的是你们能保持团结和睦。”——伊桑

      圣经原则:“不要只关心自己,也要关心别人。”——腓立比书2:3,4

  • 3彼此尊重
    警醒!2018年 | 第2期
    • 一对夫妻用水泥和砖块砌墙

      水泥能把砖块黏在一起,说话尊重也能让你和配偶更加亲密

      写给夫妻

      3 彼此尊重

      这意味着什么?

      夫妻如果彼此尊重,就会在意见不合时也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爱。《重建婚姻的十个秘诀》(英语)说:“这样做的夫妻会乐意让步而避免陷入僵局,他们会坦诚沟通而不是逃避问题。他们用心聆听,了解配偶的想法,努力找出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圣经原则:“爱……不求自己的利益。”——哥林多前书13:4,5

      “我觉得尊重妻子就是要重视她。我不想做任何事让她受伤,也不想破坏我们的关系。”——迈卡

      为什么要彼此尊重?

      夫妻如果不互相尊重,说话时就容易挖苦、讽刺对方。一些研究表明,这样的行为很可能导致离婚。

      “挖苦、讽刺、嘲笑妻子只会伤害她的自尊,毁掉她对你的信任,破坏你们的婚姻。”——布赖恩

      你可以怎么做?

      问问自己

      用一周的时间留意你怎样跟配偶沟通,怎样对待配偶。然后想一想:

      • 我有多少次指责配偶,又有多少次表达对他的赞赏?

      • 具体来说,我做过什么来表达对配偶的尊重?

      和你的配偶谈谈

      • 我们说什么或做什么能让对方感受到尊重?

      • 我们说什么或做什么会让对方感到不被尊重?

      试试看

      • 你们希望对方怎样尊重自己呢?不妨各自写下三条建议并交换你们写的内容,然后试着按对方写的去做。

      • 把你欣赏配偶的地方都写下来,然后告诉他你有多欣赏这些优点。

      “我觉得尊重丈夫就是要用行动让他看出我很珍视他,希望让他高兴。你不一定要刻意做某件事来表现尊重,有时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体现出你尊重他。”——梅甘

      说到底,你是否尊重配偶不是由你来评判,而是由对方来评判的。你需要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

      圣经原则:“要穿上温暖的怜恤之情、仁慈、谦卑、温和、耐心。”——歌罗西书3:12

  • 4互相原谅
    警醒!2018年 | 第2期
    • 一对夫妻一起灭火

      夫妻间出现矛盾就好像房子着火了一样,互相原谅能把大火扑灭

      写给夫妻

      4 互相原谅

      这意味着什么?

      原谅意味着不计较对方的冒犯,不耿耿于怀。原谅不是要你轻视问题的严重性,也不是要你假装这件事没有发生。

      圣经原则:“无论谁有理由对人不满,都要继续彼此包容,彼此甘心宽恕。”——歌罗西书3:13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不会一直看他的缺点。你会欣赏他所付出的努力,知道他很想做得更好。”——艾伦

      为什么要原谅?

      不愿宽恕对身体和情绪都有害,而且会破坏你们的婚姻。

      “有一次我的丈夫让我非常伤心,他道歉后我仍然很难原谅他。虽然我最终放下了这件事,但是我觉得要是能早一点这么做,我们的关系就不至于那么紧张了。”——朱莉亚

      你可以怎么做?

      问问自己

      下次配偶说话做事让你感到受伤时,请想一想:

      • 我是不是太敏感了?

      • 这件事真的那么严重吗?非要对方道歉不可吗?可以不计较吗?

      和你的配偶谈谈

      • 我们一般需要多久才能原谅对方?

      • 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快地原谅对方?

      试试看

      • 配偶冒犯你时,不要马上判定对方是故意的。

      • 试着体谅配偶,要记得“人人都难免多次犯错”。(雅各书3:2)

      “双方都有错的时候,我们比较容易互相原谅;但是如果看来错在一方,要原谅就比较难了。接受道歉并原谅对方需要真正的谦卑。”——金伯莉

      圣经原则:“赶快解决纠纷。”——马太福音5:25

      不愿宽恕对身体和情绪都有害,而且会破坏你们的婚姻

  • 5良好沟通
    警醒!2018年 | 第2期
    • 父母走向坐在桥另一端的女儿

      沟通就像桥梁一样,会拉近你和孩子的距离

      写给父母

      5 良好沟通

      这意味着什么?

      良好的沟通意味着父母和孩子都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为什么要沟通?

      当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沟通可能尤其不容易。《解码》(英语)一书说:“[没多久之前,]你在孩子的世界里还很重要,可以随意进入他小剧场的‘后台’。但现在你顶多只能坐在观众席上,而且还可能是个很差的位置。”虽然情况是这样,但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恰恰就是沟通!

      你可以怎么做?

      随时敞开沟通的大门 如果孩子想和你说话,即使在深夜也不要拒绝他。

      “孩子好不容易开口时,你也许想:‘你现在想说了?我可陪了你一整天了!’不过,我们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当孩子终于敞开心扉时,我们不是该高兴吗?”——莉莎

      “我也想睡个好觉,但我发现跟孩子聊得最深入的几次都过了晚上十二点。”——赫伯特

      圣经原则:“每个人都要时常为别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哥林多前书10:24

      要全神贯注 一位父亲说:“有时当孩子和我说话时,我脑子里总想着很多其他的事情。不过孩子都不傻,他们都能看出来我没在认真听。”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情况,就不妨关掉电视,放下手机,专心听孩子说话。即使他的问题看来是件小事,也值得你认真对待。

      “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很重视他们的感觉。否则,他们就会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或者用不当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马兰达

      “即使孩子的想法很离谱,你也不要反应过激。”——安东尼

      圣经原则:“你们要留心怎样听。”——路加福音8:18

      把握机会轻松地交谈 当你坐在孩子对面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压力,很难敞开心扉。

      “我们会利用坐车的时间跟孩子沟通。当孩子坐在我们旁边而不是对面时,谈话的效果往往更好。”——妮科尔

      吃饭的时间也是轻松谈话的好机会。

      “吃晚饭时,大家会聊聊当天发生的事,有开心的,也有不开心的。这让我们一家更亲密,也让我们看出不用独自面对问题。”——罗宾

      圣经原则:“要乐于聆听,不急于说话。”——雅各书1:19

  • 6适当管教
    警醒!2018年 | 第2期
    • 一家人坐在船上,爸爸正在掌舵

      适当的管教就好像船舵一样,让孩子不偏离方向

      写给父母

      6 适当管教

      这意味着什么?

      管教有教育和引导的意思。除了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以外,管教也意味着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道德观,这样能帮助他们避免踏出错误的一步。

      为什么要管教?

      近几十年来,父母越来越放任自己的孩子,担心纠正孩子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其实,立下合理的规矩并训练孩子遵守才是明智的做法。

      “孩子需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他们才能学会做人。孩子如果缺少管教,就像船没有舵,最终会偏离航线,甚至翻船。”——帕梅拉

      你可以怎么做?

      要说到做到 如果孩子不听话,就要按照家规责罚他们;如果他们做得好,就要乐于称赞他们。

      “当孩子听话时,我就会称赞他们。我常常告诉他们虽然现在社会风气很糟,但他们却做得很好。这样当我纠正孩子时,他们会更容易接受。”——克丽斯丁

      圣经原则:“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拉太书6:7

      要合理 管教孩子时,要考虑孩子的年龄、能力以及事情的严重性。如果孩子在某件事上犯错,就要针对这件事进行责罚,这样的管教往往很有效。例如,孩子要是玩手机上瘾,你可能就要没收他的手机一段时间或提出一些限制条件。不过,也要避免小题大做。

      “我会仔细想想孩子是不小心犯错还是故意那样做。要是他经常犯同样的错误,就显示他可能有某个弱点,家长就要想办法帮他根除;但如果只是些小错误,就只需稍加提醒就好了。”——温德尔

      圣经原则:“不要激怒儿女,免得他们灰心丧气。”——歌罗西书3:21

      要显出爱 如果孩子知道父母是因为爱他们才管教他们,就更容易接受管教,服从父母。

      “当儿子犯错时,我们会让他知道一直以来他都做得挺好的,这样儿子就不会太灰心。我们会告诉他,只要改正错误就还是个好孩子,而且我们也会一直帮助他。”——丹尼尔

      圣经原则:“爱,有耐心,又仁慈。”——哥林多前书13:4

  • 7人生准则
    警醒!2018年 | 第2期
    • 父亲和儿子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良好的人生准则就像可靠的指南针,能帮助孩子在人生路上做正确的决定

      写给父母

      7 人生准则

      这意味着什么?

      人生准则是一个人认为应当遵守的原则。举例来说,如果你把诚实当作人生准则,就会努力做个诚实的人,也肯定想帮助你的孩子遵守这个准则。

      人生准则也包括行为规范。一个人如果遵守良好的行为规范就会做事勤劳,待人公平,也会体贴别人。这些良好品格在人年轻时更容易培养。

      圣经原则:“要教孩子走该走的路,就算他老了也不会偏离正道。”——箴言22:6

      为什么要有良好的人生准则?

      在科技发达的时代,道德规范必不可少 一位叫卡琳的母亲说:“有了电子产品,孩子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有害的内容,他们甚至可能就在你眼皮底下看那些不好的东西。”

      圣经原则:“成熟的人……能明辨是非。”——希伯来书5:14

      行为规范很重要 这包括生活中的基本礼节,例如常常说“请”和“谢谢”。另外,现在很多人的注意力都在他们的手机和电脑上,对身边的人却越来越冷淡。人如果遵守良好的行为规范就会对他人表现关心。

      圣经原则:“你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就要怎样对待别人。”——路加福音6:31

      你可以怎么做?

      清楚说明道德标准 研究表明,如果青少年清楚知道婚前性行为是错误的,就更容易避免这种行为。

      试试看 通过最近发生的事自然地引入话题。比如,新闻报导了一起严重的犯罪案件,你可以说:“这样的做法真的很残忍。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如果孩子连是非对错的标准都不知道,就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了。”——布兰登

      训练孩子 孩子即使年纪很小,也可以学会说“请”和“谢谢”,也能对他人表现关心。《教育无国界》(英语)一书说:“如果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学校或社区的一员,就更容易有良好的行为。他们会考虑怎样让身边的人得益,而不是只考虑自己。”

      试试看 让孩子做一些家务,这样他们就能学会为他人服务。

      “如果孩子从小就开始做家务,他们就能学会负起责任。这样,当他们独立时就不会不知所措了。”——塔拉

  • 8以身作则
    警醒!2018年 | 第2期
    • 一个女孩在雪地里踩着父亲的脚印走

      孩子会照着你的榜样做,就像踩着你的脚印走一样

      写给父母

      8 以身作则

      这意味着什么?

      以身作则意味着父母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榜样。例如,你希望孩子做个诚实的人,但当有人敲门而你又不想见他时,就叫家人说你不在家。孩子无意间听到你说谎,就很可能也会变得不诚实。

      “如果我们自己不做,却常常要求孩子:‘按我说的去做!’,孩子不但不会听,反而会说你言行不一致。他们就像一块海绵,我们说的话、做的事都会被他们‘吸收’,对他们造成或好或坏的影响。”——戴维

      圣经原则:“你宣讲‘不可偷窃’,自己竟然偷窃吗?”——罗马书2:21

      为什么要以身作则?

      不论是对年幼的儿童,还是十几岁的孩子,父母的影响力都是最大的,甚至比孩子同龄人的影响力还大。因此,为了帮助孩子走正确的道路,你的角色最重要。当然,你要以身作则才能扮演好这个角色。

      “孩子就是这样,有时我们说了很多遍,也不知道他听没听进去,但是只要我们的言行不一致,他们就肯定会指出来。其实孩子会留意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妮科尔

      圣经原则:“从上头来的智慧……不虚伪。”——雅各书3:17

      你可以怎么做?

      反省自己 你经常看什么娱乐节目呢?你怎样对待配偶和孩子?你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呢?你考虑他人的感受吗?总之,你做得怎么样?你给孩子提出的要求,自己做到了吗?

      “我和丈夫不会要求孩子去做我们自己也做不到的事。”——克丽斯丁

      做错了就要道歉 孩子知道你是不完美的。无论是对配偶还是孩子,你都要及时承认错误,说声“对不起”。这样就是给孩子上了宝贵的一课,让他们学会诚实和谦卑。

      “如果我们做错了,就需要让孩子听到我们承认错误,听到我们的道歉。否则,他们学到的就是隐瞒过错。”——罗温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最大。我们树立的榜样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教材。在孩子面前,我们仿佛是一本展开的书,他们随时都可能从我们身上学习。”——温德尔

  • 9认识自己
    警醒!2018年 | 第2期
    • 一个年轻的男孩站在树旁,大风把树吹弯了,男孩却毫不动摇

      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和定位,就能在猛烈的风暴下毫不动摇

      写给青少年

      9 认识自己

      这意味着什么?

      决定你是谁的不仅仅有你的名字和外貌,也包括你的性格、人生准则和信仰。因此,认识自己就是从里到外全面地了解自己。

      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如果你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你就会勇敢地坚守自己的立场,不会轻易受同龄人影响或控制。

      “很多人就好像橱窗里的模特儿,穿什么是由别人来决定的。那些人要怎么做也是让别人来决定的。”——阿德里安

      “我已经学会了怎样在压力下坚持做正确的事。我看看身边的人有怎样的行为,还有我跟他们在一起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就知道谁才是我的真朋友。”——考特妮

      圣经原则:“不要再让目前的制度塑造你们,要更新思想而改变自己。”——罗马书12:2

      你可以怎么做?

      试着认识自己现在是怎样的人,考虑自己未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不妨想想自己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想想自己坚持怎样的信念。下面的问题也许对你有帮助。

      优点:我擅长什么?我有什么技能?我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例如:我是守时的人吗?有自制力吗?做事勤奋吗?待人慷慨吗?)我满意自己的哪些表现?

      试试看 如果你一时想不到自己有什么优点,你可以找父母或值得信赖的朋友,问问他们你有什么优点,以及他们通过什么事看出这些优点。

      圣经原则:“每个人都应该察验自己所做的事。这样,他高兴是因为自己所做的,而不是因为跟别人比较。”——加拉太书6:4

      缺点:我的性格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善?在什么情况下,我不容易抵抗诱惑?在哪些方面我还需要加强自制力?

      圣经原则:“如果我们自称没有罪,就是自欺。”——约翰一书1:8

      信念:我遵守哪些道德标准?为什么要遵守这些标准?我相信上帝吗?有什么证据证明他存在呢?我认为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公正的?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我认为未来会怎样?

      圣经原则:“思考的能力就会保卫你,明辨的能力也会守护你。”——箴言2:11

  • 10诚实可靠
    警醒!2018年 | 第2期
    • 一个年轻的女孩在银行给信用卡还款

      如果你按时给信用卡还款,就能得到更高的信用额度。同样,你良好的表现也能赢得父母更大的信任

      写给青少年

      10 诚实可靠

      这意味着什么?

      诚实可靠的人会遵守规则、信守诺言,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实话实说。他们会得到父母、朋友以及上司的信任。

      为什么要诚实可靠?

      你在别人眼中有多诚实可靠,往往直接影响到你能得到多大的自由。

      “想要赢得父母的信任,最好的方法就是,无论他们在不在你身边,都要表明自己已经长大了,是个负责任的人。”——萨拉希

      圣经原则:“不断验明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哥林多后书13:5

      你可以怎么做?

      不论你是想要赢得更多信任,还是想要重建失去的信任,你都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去做。

      要坦诚 一句谎言足以在一瞬间摧毁别人对你的信任。相反,你对人坦诚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特别是谈到自己的错误时,坦诚的态度能为你的信任值加分。

      “有时候对人坦诚并不难,但有时坦白地告诉别人一些事可能会让你没面子。如果你在这种不容易的情况下依然对人坦诚,就能赢得更多的信任。”——凯曼

      圣经原则:“我们愿意在所有事上都有诚实的行为。”——希伯来书13:18

      要负责 美国的一项研究调查显示,招聘时,78%的人力资源顾问最看重的品格之一就是有责任感。如果你现在就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人,长大后一定会获益不浅。

      “如果我负起责任,不用爸妈反复催就把该做的家务做完,他们其实是会留意到的。在很多事情上我越主动,他们就会越信任我。”——萨拉

      圣经原则:“[我]深信你会照着做,也知道你做的会比我提到的还要多。”——腓利门书21

      要耐心 心智的成熟不像身高的增长那么明显,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让人看出来。

      “不要以为一次表现好就能赢得父母和他人的信任。你要坚持不懈,做个负责任的人,才能渐渐赢得他们的信任。”——布兰登

      圣经原则:“要穿上……耐心。”——歌罗西书3:12

  • 11为人勤奋
    警醒!2018年 | 第2期
    • 一个年轻女孩在跑步

      勤奋工作就像努力锻炼身体一样,对你的现在和将来都有益处

      写给青少年

      11 为人勤奋

      这意味着什么?

      勤奋的人在对待工作时不会选择逃避,相反,他们会努力工作来照顾自己,也尽力帮助他人。即使有些工作看起来不那么体面,他们也会乐在其中。

      为什么要勤奋?

      生活中,你需要为大大小小的事负起责任,别人无法代替。现在很多人都怕吃苦,但勤奋的好品格会让你终生受益。(传道书3:13)

      “我发现如果勤奋工作,就会感到满足,感到自豪。这样的感觉会让我更享受工作。如果你努力做个好员工,也能赢得他人的赏识。”——雷昂

      圣经原则:“各种辛苦的工作都有益处。”——箴言14:23

      你可以怎么做?

      以下几个方法能帮助你培养更积极的态度。

      以进步为乐 无论你是做家务、做功课还是上班,都要用心。你学会做一件事之后,不妨想想怎样改进:我能完成得更快一点,质量更高一点吗?你把事情做得越好,就会越享受。

      圣经原则:“你见过工作上技巧精湛的人吗?他会站在君王面前,不会站在普通人面前。”——箴言22:29

      想想你工作的价值 一般来说,你把自己负责的事做好,就能使他人受益。例如,你认真地做好家务,家人的负担就会减轻不少。

      圣经原则:“施与比接受更快乐。”——使徒行传20:35

      多走一里路 在完成你该做的基本工作之后,你还可以试着多做一点。这样,你就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因为你多走一里路,多做一点工作,都是自愿的,而不是被人强迫的。(马太福音5:41)

      圣经原则:“你行善就不是迫于无奈,而是心甘情愿。”——腓利门书14

      保持平衡 勤奋的人不会懒惰,但也不会走另一个极端,变成一个工作狂。他们努力保持平衡,一方面勤奋工作,另一方面也好好享受休闲时光。

      圣经原则:“只有一手的安歇,也胜过双手的劳碌捕风。”——传道书4:6

  • 12设定目标
    警醒!2018年 | 第2期
    • 一个年轻的男孩在画蓝图

      有目标就像有设计蓝图一样,再加上努力,你就能把理想变为现实

      写给青少年

      12 设定目标

      这意味着什么?

      设定目标不仅仅是设想未来,还包括做出计划,根据情况灵活调整,并且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目标迈进。

      目标可分为几天或几周的短期目标,几个月的中期目标,以及一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实现的长期目标。想要实现长期目标,可以分阶段完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

      为什么要有目标?

      努力实现目标能增强你的自信,增进你和朋友之间的友谊,也能让你感到更快乐。

      自信 当你实现了很多小目标后,就会更有自信挑战大的目标。这样的自信也能帮助你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例如当同龄人怂恿你做某件不该做的事情时,你会更自信地坚守立场。

      友谊 如果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就更容易交到朋友。另外,想要增进友谊,一个好方法就是跟朋友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快乐 如果你定下目标并努力实现,就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

      “我喜欢给自己定目标,这样我每天就会很充实。实现目标后,再回想整个过程,感觉真的很棒。你会感叹:‘哇,我真的做到了!我定的目标实现了!’”——克里斯托弗

      圣经原则:“如果你要等待风调雨顺,你就永远撒不了种,永远不能收割。”——传道书11:4,《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

      你可以怎么做?

      按以下步骤来为自己设立目标吧!

      列目标 写下一些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且按照你想要实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好。

      做计划 针对每一个目标试试以下做法:

      • 定下合理的完成期限

      • 列出详细的步骤

      • 提前考虑可能遇到的难题,想想对策

      开始行动 不要等到万事俱备才开始行动。不妨问问自己,我现在就能做些什么?想好后就马上行动。要不时留意自己的进度,看看离目标实现还有多远。

      圣经原则:“勤奋的人计划周详,必定成功。”——箴言21:5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