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组织结构的发展
    耶和华见证人——上帝王国的宣扬者
    • 组织起来将好消息广传出去

      罗素弟兄在很早时候便看出,基督徒会众每个成员所负的最重要职责之一,便是从事传福音的工作。(彼得前书2:9)《守望台》解释,以赛亚书61:1的话并非仅对耶稣适用,而是对他手下所有受灵所膏的跟从者均适用:“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或按照《英王詹姆斯译本》的译法,耶稣引用这节经文说,“他膏了我去传福音。”——路加福音4:18。

      早在1881年,《守望台》便发表了题名为“征求1000个传道员”的文章。文章吁请会众的每个成员,运用自己所能拨出的时间(半小时、一小时,或两三小时),参与传播圣经真理的工作。男女若无需维持家人的生活,并且能够将自己的一半或更多时间完全用来从事主的工作,社方便鼓励他们加入派书者兼传福音者的活动。从事这种工作的人的数目在最初数年有颇大差异,但到1885年,已经有大约300人以派书者的身分参与这件工作。其他一些人则以比较有限的程度参与这项活动。社方对派书者提出若干建议,指示他们怎样执行工作。但由于田地十分广大,至少在起初,社方让他们拣选自己的地区,并且按他们认为最佳的方式在做完一个地区之后便迁往另一个。后来他们在大会中遇合时,便作出所需的调整以协调他们所作的努力。

      在展开派书者的工作的同一年,罗素弟兄印制了若干本册子给人免费分发出去。其中颇特出的一本称为《给有思想的基督徒的灵粮》,发行之后的最初四个月便分发了120万本。印制和分发这些书刊所牵涉到的工作促使弟兄们设立了锡安守望台书社,以便照料各项必需的细节。罗素弟兄不想工作受到自己去世所影响,同时也为了便于处理工作上的捐款,便为社方申请法律上的登记。这项登记在1884年12月15日正式完成。社方于是有了一项所需的法律工具。

      随着时间过去,守望台社发觉需要在其他国家设立分社办事处。第一个分社在1900年4月23日于英国伦敦设立。1902年在德国的埃尔伯费尔德有另一个分社设立。两年后,在地球的另一方,社方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设立分社。在撰写本文时,守望台社在世界各地总共有99个分社。

      虽然社方开始在组织方面作出安排,以求供应大量圣经书刊,起初社方却让会众自行决定,在当地作出什么安排去分发这些资料。罗素弟兄在一封写于1900年3月16日的信中说明他对事情的看法。这封信是写给“亚历山大·M·格雷厄姆及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教会”的,罗素弟兄在信中说:“正如你们都知道,我的打算是要让主的百姓的每个连按照自己的判断力去管理自己的事务。我所提出的建议并不是要干预他们的事务,仅是供他们参考而已。”这不但包括他们所举行的聚会,同时也包括他们执行外勤服事职务的方式在内。因此,罗素对弟兄们提出若干实用的劝告之后,在结束时指出:“这仅是个建议而已。”

      有些活动需要社方提出较为肯确、具体的指引。在放映《创世影剧》时,社方让每群会众决定,他们是否愿意和有能力租用戏院或其他设备,以便在当地放映这出影剧。可是,社方需要将放映的器具从一城运往另一城,并且必须按照预定的时间表行事;因此在这件事上,社方提出中央化的指挥。社方鼓励每群会众设立一个影剧委员会去照料当地的有关安排。但社方同时派出一位监督,仔细留意落实各项细节以确保各事都顺利进行。

      1914年过去了,然后1915年也过去了,受灵所膏的基督徒仍在地上热切等候他们的属天希望实现。与此同时,他们受到鼓励在主的工作上保持忙碌。即使他们认为自己留在肉身中的时间十分短暂,社方看出,若要以有秩序的方式执行宣扬好消息的工作,就需要提供比以前——当世上仅有几百个传道员之际——更多的指引。J.F.卢述福成为守望台社第二任社长之后不久,这项指引发展到新的层面。《守望台》(英文)在1917年3月1日刊宣布,从今以后,会众里的派书者和牧教工作者e的工作地区均会由社方指派。若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县里,有当地的工作人员和派书者一同从事外勤服务,地区便会由一个当地设立的区域委员会去划分。这个安排使《完成的奥秘》一书在1917年至1918年的几个月间分发了惊人的数目。这个安排对另一项分发运动也深具价值;在这个运动里,社方将一份题名为“巴比伦的倾倒”的单张——其中对基督教国作了一项有力的揭发——以闪电般的速度分发了1000万份。

      此后不久,社方的主管人员被捕,并在1918年6月21日被判处20年监禁。宣扬好消息的工作几乎停顿下来。受膏基督徒与主结合、获得属天荣耀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吗?

      数月之后,大战结束。次年,守望台社的主管人员获释。他们仍然留在肉体中。这并不是他们所期望的事态发展,但他们认为,上帝必然还有工作要他们在地上执行。

      圣经研究者刚刚通过了信心方面的严峻考验。可是,《守望台》在1919年给他们很大的强化,根据“无畏的人有福了”这个主题发表了好几篇振奋人心的圣经讨论。在此之后,《守望台》发表了题名为“服务机会”的文章。但当时弟兄们并没有预见到,在随后几十年间组织所经历的重大发展。

      为羊群立下正当榜样

      卢述福弟兄意识到,无论剩下的时间有多短,工作若要以有秩序和团结划一的方式进行,就必须为羊群立下正当的榜样。耶稣将他的跟从者比作羊,而羊会跟从他们的牧人。当然,耶稣自己是好牧人,但他也任用长老作他百姓的副牧人。(彼得前书5:1-3)长老们必须亲自参与耶稣委派和鼓励别人从事的工作。他们必须真正具有传福音的精神。可是,在分发《完成的奥秘》一书期间,有些长老却畏缩不前;有些长老甚至公开劝别人不要参加这件工作。

      1919年,社方开始发行《黄金时代》杂志,从而采取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去纠正这种情势。这本杂志会成为宣扬上帝王国的一个有力工具,向人指出惟独上帝的政府才能对人类的种种难题提出恒久的解决方法。社方邀请每群愿意参加这项活动的会众向社方登记,成为“服务组织”。然后社方会任命一位指导员(又称为服务指导员)去主持这项活动,而他是不受每年的选举所影响的。f他乃是社方在当地的代表,负责将工作组织起来,指派地区及鼓励会众参与外勤服务。这样,除了以民主方式选出的长老和执事之外,另一类型的组织安排开始运作了。这项安排承认,任命的权威也来自当地会众以外;不但如此,这项安排也使宣扬王国好消息的工作受到更大的强调。g

      在此之后数十年间,宣扬王国的工作获得极大激励,仿佛受到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所推动一般。在1914年和其后发生的事件使上帝的子民清楚看出,主耶稣基督描述旧制度末期的伟大预言正在应验中。有鉴于此,《守望台》在1920年指出,正如马太福音24:14所预言,现今乃是宣扬好消息的适当时机;基督徒务要努力向人宣扬‘旧事物规制的终结和弥赛亚王国的建立’。h(马太福音24:3-14)1922年,代表们参加完圣经研究者在俄亥俄州杉树角举行的大会之后,离去时耳中仍然响着“要宣扬、宣扬、宣扬君王和他的王国”这个口号。1931年,他们采纳了耶和华见证人这个名字,从而更深深体会到真正基督徒所担任的角色。

      显然,耶和华指派给他的仆人一项人人都能够参与的工作。这件事引起了十分热烈的响应。许多人在生活上作出重大调整,以便全时执行这件工作。甚至在那些仅以部分时间参与传道的人当中,有很多人把整个周末用于外勤服务之上。当时许多耶和华见证人回应《守望台》和Informant(《公报》)在1938年和1939年所作的呼吁,每个月尽可能用60小时从事外勤服务。

      在这些热心的见证人当中,有许多是耶和华手下谦卑、忠诚的仆人,在会众里担任长老之职。可是,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早期,在有些地方,人人都参加外勤服务的念头受到颇大反对。虽然《守望台》清楚表明,基督徒有责任对会众以外的人传道,以民主方式选出的长老们却时常公开表示不同意这个主张。由于这些人拒绝聆听上帝的灵通过圣经在这件事上对会众所说的话,在这些小组里,圣灵的运行便受到阻碍。——启示录2:5,7。

      社方在1932年毅然采取步骤去纠正这种情势。当时弟兄们并不担心他们是否会冒犯某些显要的长老,或者有些与会众交往的人是否会脱离组织。反之,弟兄们的最大愿望是要取悦耶和华和遵行他的旨意。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该年8月15日和9月1日的《守望台》(英文)特别论及“耶和华的组织”这个问题。

      文章斩钉截铁地指出,所有真正属于耶和华的组织的人,都会热心从事圣经说必须在现今这段时期成就的工作。文章提出的见解是,基督徒长老并不是人凭选举所获致的职位,而是人由于灵性长进而达致的情况。文章特别强调耶稣的祷告,求上帝使他的跟从者都“合而为一”——与上帝和基督联合,从而能够彼此团结,齐心一意地遵行上帝的旨意。(约翰福音17:21)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第二篇文章回答说:“余民的每个成员都必须为耶和华上帝的圣名和王国作见证。”人若未能在公开作见证的活动上作出合理程度的参与,或甚至拒绝如此行,组织就无法将督导的责任委托给这样的人。

      会众研读完这些文章之后,社方邀请会众通过一项决议,表示他们同意社方所提出的主张。这样,以往会众每年选举长老和执事的安排便告结束了。在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有些以前“选出的长老”愤然离去;一些附和他们见解的人也决定步其后尘。虽然这使会众的人数稍减,整个组织却反而受到强化。留下来的乃是一些甘愿负起基督徒的责任,乐于向人作见证的忠贞成员。会众不再选举长老了,反之,他们选出——虽然仍以民主的方式——一个服务委员会,i由一些灵性成熟及积极参与公开见证工作的男子所组成。会众的成员也选出一位主席去主持聚会,同时选出一位秘书兼司库。所有这些人都是男子,而且是耶和华手下活跃的见证人。

      现在,负责督导会众的不再是一些仅关心个人地位的人,而是一些热心从事上帝的工作——为他的圣名和王国作见证——的男子。由于这些人身体力行,为别人立下良好榜样,工作便得以更顺利进行。然而当时他们还未知道,他们前头还有很多工作尚待完成。他们需要作一项比以前广泛得多的见证,致力于一项他们并未意料到的召集工作。(以赛亚书55:5)耶和华显然正装备他们去执行这件工作。

      当时,有少数希望在地上享永生的人开始与他们联络交往。j可是,圣经预告上帝会将一大群人召集起来,使这些人得以渡过将临的大灾难。(启示录7:9-14)1935年,上帝将这大群人的身分清楚揭露出来。1930年代社方在拣选监督方面所作的改变,无疑使组织更有能力执行召集、教导和训练大群人的工作。

      对大部分耶和华见证人来说,将工作范围扩大是一项令人兴奋的发展。他们对外勤服事职务的重要性比以前体会更深。可是,有些人却对传道并不热心。他们畏缩不前,并且试图为自己的懈怠辩护,声称大群人要等到哈米吉多顿之后才召集起来。但大多数人都看出,现在他们有更大机会去表明他们对耶和华的忠贞及他们对同胞的挚爱。

      属于大群人阶级的分子在组织的结构里居于什么地位呢?他们获知上帝的话语指派受灵所膏的“小群”担任什么角色,他们很乐于与这项安排通力合作。(路加福音12:32-44)他们也获知,像受灵所膏的基督徒一样,他们有责任要将好消息与别人分享。(启示录22:17)既然他们渴望成为上帝王国的属地臣民,这个王国就必须在他们的生活上居于首位;他们应当热心将这件事告诉别人。圣经描述有一大群人会得蒙保全,渡过大灾难而进入上帝的新世界里;为了与圣经所作的描述一致,这群人必须不断“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上帝,也归与羔羊!’”(启示录7:10,14)随着他们的数目开始增长,而且他们表明自己真正热心主工,他们在1937年获邀分担督导会众的责任。

      可是,他们受到提醒,组织是属于耶和华而不是属于任何人的。在受灵所膏的余民和大群另外的羊之间,不可有任何分歧存在。相反,他们要像弟兄姊妹一样,合力为耶和华服务。正如耶稣说:“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约翰福音10:16)事实清楚表明,耶稣的这段话已实现了。

  • 组织结构的发展
    耶和华见证人——上帝王国的宣扬者
    • [第215页的附栏或图片]

      V.D.M.试卷

      V.D.M.代表拉丁文字词“Verbi Dei Minister”,意思就是上帝话语的服事者。

      社方在1916年编写了一系列的圣经问题。凡是想代表社方发表演讲的人,都必须以书面回答这些问题。社方凭此能够看出,这些弟兄对于基本圣经真理的想法、观点和了解如何。提交的书面答案会经由社方设立的考试委员会小心批阅。弟兄们必须答对试卷里百分之85以上的问题,才被视为有资格作讲者。

      后来,许多长老、执事和其他圣经研究者都纷纷索取这份试卷。过了一段时候,社方表示各班若惟独拣选一些符合V.D.M.资格的弟兄作代表,这无疑是有益的。

      社方将“上帝话语的服事者”的身分授予某些弟兄,这并非表示该人正受到任命作服事者。反之,这仅是暗示,社方的考试委员会已检讨过这位弟兄对教义的认识,也对他的名声作过合理程度的考查,结果认为他有资格称为上帝话语的服事者。

      V.D.M.试卷的问题如下:

      (1) 上帝的第一项创造伟举是什么?

      (2) 用来指上帝儿子的“罗格斯”一词是什么意思?父和子这两个字词表示什么?

      (3) 罪在何时及如何临到世间?

      (4) 上帝对罪人所犯的罪判了什么刑罚?谁是罪人?

      (5) “罗格斯”何以必须成为肉身?他仅是“化身为人”吗?

      (6) 基督耶稣这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去世为止,具有什么本质?

      (7) 耶稣复活之后具有什么本质?他与耶和华的正式关系是什么?

      (8) 耶稣在福音时代致力于什么工作?从五旬节至今日又如何?

      (9) 耶和华上帝为人类做了些什么事?耶稣为人类做了些什么事?

      (10) 上帝对完成了的教会定有什么旨意?

      (11) 上帝对人类世界所定的旨意是什么?

      (12) 始终不肯悔改的人会有什么结局?

      (13) 顺服弥赛亚王国的人类会获得什么奖赏或幸福?

      (14) 罪人可以借着什么步骤与基督和天父缔结带来永生的亲密关系?

      (15) 基督徒一旦从圣灵而生,据上帝的话语指示,他便应当跟从什么途径?

      (16) 你是否已舍弃了罪,转而事奉永活的上帝?

      (17) 你是否已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的生命、能力、才干,以便为主服务?

      (18) 你已经借水浸礼象征这项奉献吗?

      (19) 你是否已经立了万国圣经研究会的誓愿,决心保持圣洁?

      (20) 你有彻底和仔细地研读过〈圣经的研讨〉一至六卷吗?

      (21) 你从这项研读获得很大启迪和裨益吗?

      (22) 你是否相信自己已对圣经具有相当和永久的认识,使你终其余生均能更有效地为主服务?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