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培养合理的态度
    守望台1994年 | 8月1日
    • “乐意饶恕人”

      4.耶稣怎样表明自己“乐意饶恕人”?

      4 耶稣像他的天父一样行事合理,一次又一次地“乐意饶恕人”。(诗篇86:5)请想想耶稣遭人逮捕及审讯的晚上,他的亲密同伴彼得三次不认他。耶稣在较早之前曾说:“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马太福音10:33)耶稣有没有以一成不变、苛酷不仁的方式把这条原则应用在彼得身上呢?没有。耶稣复活之后曾亲自探访彼得,目的无疑是要安慰和开解这个伤心痛悔的使徒。(路加福音24:34;哥林多前书15:5)不久之后,耶稣更让彼得肩负重任。(使徒行传2:1-41)他把可爱的合理态度发挥得多么淋漓尽致!想到耶和华已把耶稣立为全人类的审判者,岂不令人大感安慰吗?——以赛亚书11:1-4;约翰福音5:22。

  • 培养合理的态度
    守望台1994年 | 8月1日
    • 随机应变,因人制宜

      6.耶稣在对待一个有女儿被邪灵附身的外邦妇人时,怎样表现合理的态度?

      6 耶稣像耶和华一样证明自己灵活变通,能够随机应变。有一次,一个外邦妇人求他医治被邪灵附身的女儿。起初,耶稣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表示他不打算帮助她——首先,他不回答妇人;然后,他直接指出,自己奉差是到犹太人那里,不是到外邦人那里;最后,他仁慈地用一个比喻去说明这点。虽然这样,妇人仍旧坚持不懈,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信心。耶稣考虑到当时的特殊情况,看出不宜死板地按一般常例去处理问题,而是应该灵活变通以反映出更崇高的原则。a结果,耶稣做了自己三次表示不愿做的事,把妇人的女儿医好!——马太福音15:21-28。

  • 培养合理的态度
    守望台1994年 | 8月1日
    • [第16页的图片]

      一位妇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信心;在这件事上,耶稣看出他不宜于死板地按一般常例处理事情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