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第2部分:君王如星,兴起坠落
    警醒!1991年 | 2月8日
    • 1661年,法王路易十四把这项教义引申至极端程度,目的是要完全控制政府。反对者则被视为得罪他所代表的上帝。他夸称“朕即国家(L’état c’est moi)!”。

  • 第2部分:君王如星,兴起坠落
    警醒!1991年 | 2月8日
    • 君主专制的时代

      从中世纪初期以降,君主政体已成为典型的政府形式。诸王发展了一项不费力和方便的统治方法,那便是把权力授给显要的封邑地主。这些方法依次地建立了一项政治和军事制度,称为封建制度。在交换军事和其他服务方面,地主要付出他们的大片领地。可是随着封建地主的权力日益坐大,王国就有可能瓦解成为多个封建势力集团。

      此外,封建制度剥夺了市民的尊严和自由。市民受军事地主所管理,市民对地主的收入要负主要责任。由于教育和文化的机会受到剥夺,“农奴很少有法律上的权利可以反对他的土地领主,”《柯利尔百科全书》说,“他非得地主同意不能结婚、不能把租赁权传给继承人或离开地主的田地。”

      在君主专制制度中,统治的方法不一。有些君王封官给个别的人,在认为有需要时又可将之罢免。其他君王授权给当地政府,以习俗和社会压力施行统治。但这一切方法均有令人不满之处。可是,17世纪的作家,例如英国的菲尔默(Robert Filmer)爵士和法国的波舒哀(Jacques Bénigne Bossuet)依然拥护专制政体为惟一适当的政府形式。不过,它已余日无多了。

      “诸神”变成傀儡

      尽管一般人相信君主只对上帝负责,但日增的压力使君主要对人为法律、习俗和权威负责。到了18世纪,“君主把十七世纪以来的至高统治权巧立另一修辞学上的名目,”《哥伦比亚世界史》说,可是,它补充说,“在修辞学之下和背后,君主仍然执掌至高统治权。”然后它解释,“当腓特烈大帝自称为‘国家第一仆人’并且否认神授的君权时,他并未想到放弃权力。”

      可是,经过1688年的英国革命和1789年的法国革命之后,极权主义的大势已去。逐渐地,君主专制被立法或宪法(或两者)赋予有限权力的虚君政体取而代之。历史家沃伦引述,与12世纪“王权仍然为君王所拥有,臣民要准备加以接受”正相反,今日大多数君主和女王的政权颇为有限。

      当然,有少数君主依然操有颇大的权力。不过,其中多数已失去他们“神权”的光轮,并且安于作为傀儡的角色,权力中心人物,人民受到鼓励以之为精神效忠对象。虚君制只保留一人统治的统一特色,但同时把真正权力放在立法方面以排除它的消极影响。

      虚君制的主张依然受人欢迎。

  • 第2部分:君王如星,兴起坠落
    警醒!1991年 | 2月8日
    • 虽然1987年法国作过最后准备,庆祝法国大革命第200周年纪念,但仍有百分之17的人投票拥护恢复君主政体。一个拥王团体的成员说:“君王是惟一方法,可以统一这个被政治纷争分裂已久的国家。”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